医疗健康创新投资:从并购整合策略到合成生物、CGT 赛道|BEYOND Expo 2022

百家 作者:动点科技 2022-10-09 11:40:17


文|动点科技

作者|郑惠敏

编辑|Steven Lee


在政策驱动技术迭代市场的演进下,医疗健康投资发展进入新格局,受新冠疫情、地缘政治、经济周期等因素的影响,医疗健康行业依然面临新的挑战。当中国医疗健康产业的创新发展已成为必然,未来的医疗健康投资我们应该着眼何处,风险和机遇在哪里?下一步应该做什么?

9 月 23 日,BEYOND 组委会联合中国太平主办了生命科学峰会医疗健康投资圆桌论坛。该场圆桌论坛邀请了医疗投资界和产业界的四位重量级特邀嘉宾:晨壹投资创始人/董事长刘晓丹女士、华兴医疗产业基金管理合伙人/微电生理董事长顾哲毅先生、清松资本创始合伙人/CEO 张松先生、新风天域创始人/CEO 吴启楠先生,共话未来医疗健康行业的投资策略创新与技术领域探索。

与时俱进的医疗健康行业投资策略

自 2020 年新冠疫情爆发之后,国际市场变得更加复杂,结合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资本市场环境,医疗健康行业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破局,已经成为投资机构和业内人士思考的新问题。在后疫情时代,机构对于医疗健康行业的投资策略和布局有什么变化?

华兴医疗产业基金管理合伙人顾哲毅认为,过去五年的医疗健康产业是增量市场,受益于此,华兴在此期间投资的 20 家公司中有 10 家已经上市,从当年的小型企业逐渐成长为各个细分领域的龙头。从那时起,华兴就已经在呼吁医疗行业的并购整合与创新并举,但彼时大趋势尚未形成。如今,医疗健康市场已逐渐显现出存量市场的迹象,在地缘政治和医保政策的宏观环境下,未来整个医疗领域效率的提升,包括控费,会成为驱动行业增长的外因。

顾哲毅认为,医疗健康行业的创新将变得更加重要:过去五年医疗行业流动性充裕和技术的爆发,的确是医疗的大时代,但未来五年和过去五年行业价值创造的方式会发生改变,提高生产力的方式也会变。曾经医疗行业的优势在于需求端相对固定,但现今的供给端已经逐渐从曾经的跨国公司变成中国公司。随着带量采购等政策的执行,需求端的变化也会加速,未来整合与创新将并行,缺一不可,国际化也是必然的趋势。他坚信未来五年医疗行业仍会有较好的发展趋势,但投资需要在产业中进行更深入的价值挖掘,并联合产业进行价值创造和实现协同效应。

清松资本创始合伙人/CEO 张松看到,新冠疫情以来,中国的医疗市场先扬后抑,从 2020 年的火热变为 2021 年下半年的清冷。但在此过程中,中国的医疗市场尤其是生命科学领域的增长趋势并未改变。到如今,对于医疗健康行业的投资又重新回归理性,重新回归到解决需求端、临床端实际问题的稳步发展的企业。张松认为,当下医疗健康其实进入了更好的投资阶段,反观市场大热时期的投资,其实更有压力。

在市场环境变化的几年中,清松资本也对投资策略进行了适当的调整:比如疫情和国际局势等影响确实给清松的投资和产业链条带来了一些不确定性,但这些不确定性也倒逼资本在国内尽快完善产业链条,这也带来新的投资机会,形成了新的投资逻辑。

近两年,me better/ first in class的投资明显承压。如今,在加大内循环的过程中,一些本土的优质企业,虽然暂时与国际巨头有一定的技术差异,但可以很好利用现阶段的窗口,迅速抢占国内市场形成技术迭代,同时集聚力量增强实力,逐渐走向海外市场,在国际上也具备一定的竞争力。

在此过程中,张松也看到各个细分领域不断冒出这样的机会。从大的方向上,清松资本也表示坚定看好中国的医疗市场和中国生命科技企业快速发展的系统性机遇。

医疗健康投资的三大新风向

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医疗健康行业中的各类主体都呈现何种变化趋势,未来的行业格局有哪些突出变化?具备哪些新的投资机会?

晨壹投资创始人刘晓丹认为,未来有三类机构将在医疗投资市场中持续活跃:一是综合类大平台,医疗对于这一类机构来说是很重要的配置;二是垂直的医疗类的基金,有的会一二级都有布局;第三类是 CVC,一些有医疗产业背景的机构开始下场。

如今,医疗投资一级市场遭遇了非常严峻的考验,很多公司上市敲钟以后都出现了股价倒挂的情况。但刘晓丹认为医疗投资的三大风向仍有机会:

一是早期,VC 永远有机会。在医疗健康这样坡长雪厚的赛道里创新永无止境,无论是药物、器械还是交叉学科的创新都有无限机会,如果能回归本质,投资真正创新的产品,就会具备很大的成长性。

二是在已经上市医疗健康公司中也出现一些投资机会。已经登陆资本市场的公司往往有先发优势,市场低迷,让很多公司的股价已经凸显投资价值了。 

三是真正的并购基金业务。虽然国内第一代医疗创业者对于企业的并购的理解并不相同,推动整合也充满困难。但由 PE辅助产业资本,以及 PE直接控股的整合也还有机会。

差异化将在未来的市场当中表现的非常明显。“过去无论医疗还是其他领域投资都特别红海和内卷,这种市场环境下大家会尝试着调整自己的策略,寻找并执行符合自身特点和基因禀赋的投资策略。”

医疗机构的业务转型与服务创新

医院作为面向患者的服务终端对医疗健康领域的创新有哪些观察?作为高质量医疗服务的提供者,和睦家的业务和管理也在过去几年的发展过程中进行了精细化调整。

和睦家医疗 CEO 吴启楠表示,和睦家在过去一段时间里整体业务发展相对稳健,由于疫情影响,作为一家医疗机构,和睦家在去年第二季度的业绩受到了一定影响,但从三季度开始,纯利润和收入相比往年发展相对稳健。

过去几年,和睦家进行了很多业务转型。业务板块呈现专科化发展的特点,业务条线遵循 “1+x” 模式——每个城市会配置一个综合性医院及多个专科医院。主要来源于和睦家的四个核心产业:分别是包含了女性的基础产科、妇科、宫腔镜、青春期、更年期、医美、心理健康、内分泌等核心领域的女性健康中心;从简单的医疗到消化科到骨科健康的综合医疗;外科和微创介入治疗以及肿瘤科。

2021 年,和睦家的肿瘤科收入增长超过 70%,创新化疗和创新药的使用、中西医结合以及早筛等领域都有新的血液注入,又重新组建了新的综合性平台,和睦家保持综合性的能力促进四个产业集聚发展。

在城市布局方面,和睦家也进行了一些调整,包括推动北上广深香港同城策略。这样的调整收效甚好。优秀的综合能力让和睦家在专科方面具备优势,经济效益有明显优化。新开的专科医院,依托 “1+x” 模式,将平均盈利时间从两三年加速到六到十二个月,大大降低了企业的财务压力。当下,整个市场还是有一定的不确定性,目前医疗健康产业的发展策略偏向保守。

在服务领域的创新方面,吴启楠认为当下也是私立医院和创新药企很好的合作契机。创新药也需要以市场为依托,我们是中国高端商业保险最大的服务方,我们有相对高端的客户群体,具备一定的支付能力,所以最近很多新的创新药都选择在和睦家开展新药的推广发布。

比如最近推出的全新泌尿科治疗技术 UroLift,就与和睦家开展独家合作进行全国推广。和睦家认为,日后医疗机构与创新药的研发、应用将有更多的结合,也希望能够与更多的创新药企业深入合作,和睦家也设立了相关投资机构,参与上下游产业的结合。

生命科学领域有哪些创新方向?

近期,医疗产品的集中采购给市场带来了诸多变化,面对复杂环境,创新始终是建立竞争壁垒的重要手段。BEYOND 论坛的宗旨是“超越传统,前瞻未来”,论坛中的各位嘉宾也分享了自己看好的生命科学领域的创新方向。

刘晓丹发现,国外在药物、器械、生命科学的上游有大的整合,国内在一些方向上开始出现整合的信号。

我们经过比较分析,率先选择在生命科学的上游开始整合。因为这个行业从终局上来看是必须要整合的。

我们选择标的也有三个条件,一是行业高成长,二是单品的天花板不高,支撑不了大市值的公司,三是有优秀的团队坐位合作伙伴。控股一个平台后,开始和团队一起做 add-on 的并购整合。

顾哲毅则看到了医疗投资领域中交易类型的创新,“我们在过去几年时间做了几件事,包括尝试亲自下场联合 LP 拿下控股权,帮助第一代创始人进行传承,帮助小公司从大公司里分拆,助力公司从 1 到 10。”

为了帮助上述企业,我们理清战略、加强文化、优化治理结构、引进人才。华兴医疗产业基金研究了国外所有的跨国医疗器械和生命科技龙头,发现其核心的内部创新和外部创新其实是其成长的必经之路,尤其是通过并购和合作实现的外部创新,中国的医疗行业也会经历这一步。

我们作为主要股东与创始人携手,协助像上海微创这样的上市公司,通过一个个成功的分拆上市,实现团队、客户、股东等各方的共赢,以及公司发展效率的提升,实现从 10 到 100 的裂变。我们能做到这些,离不开我们现有的生态和深入的产业认知。

顾哲毅还带领投资和经营团队参与了最近的脊柱和电生理带量采购,这些都让团队能在一线听炮声,了解产业的动态。我们认为,在未来的不确定性中,确定的是具备深入产业的触角和嗅觉,才能够更好的进行价值挖掘;有产业的能力和影响力,才能更好的进行赋能和降低投资风险,并且实现最终的价值创造。

随着带量采购的深入,曾经被称为“创新” 的交易类型以后将越来越多,甚至可能变成一个主流的交易。

在投资方向上,跳出传统医疗后,华兴还关注到合成生物制造等新兴增长市场,并且在生物科技上游投资了奥浦迈等企业。拜登法案出台后,生物制造被提到新高度。华兴看到了生物技术产业的溢出效应,溢出到消费、工业、农业等领域,传统意义上的合成生物也会是一个比较有潜力的增量市场,华兴已对此进行资产和人才的布局。

作为一个专注医疗且覆盖了中早期和成长期投资的基金,清松资本对于创新药、器械以及生物科技上游的赛道更加细分,也会不断关注新的技术突破和创新如何真正开始进入应用阶段,并在此过程中不断观察和布局。

比如生命科学上游,在过去 5 到 10 年间,中国的生物医药发展非常快,清松资本投资了不少创新药企业,看到生命科学的上游市场也在快速扩张,由于地缘政治和行业周期以及国内企业的进口替代,陆续有不少优势公司迅速抓住这波机会,解决了不少卡脖子的问题。从中早期的投资来讲,清松资本会在合适的时间点对该领域进行布局。

最近,下游的创新药、创新器械诊断领域都感受到了些许寒意,上游也同样感受到了压力,这也给整合并购带来了更多的机会。

此外,在创新技术领域,CGT 是一个比较活跃的市场。虽然细胞治疗在中国医疗市场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技术,但在过去几年底层技术不断的发展完善中经历了快速的发展,尤其是以美欧为主,2021 年批准了接近 10 款基因治疗药物的上市,估计 2022 年将达到同等数量级,行业内一批优秀公司经过多年积累越来越成熟。在国内,随着一些基因编辑、递送等底层技术的发展,这个领域也出现越来越多的机会。在国内下游的机会相对较少的时候,清松资本也会先从上游的 CDMO、CRO、试剂耗材等领域入手,以此为抓手不断在不同的细分领域内观察和捕捉更多优秀的投资机会。

从企业角度,并购并不是和睦家的核心任务,但在今年,和睦家分别收购了北京和上海的两家医院。随着对高质量医疗需求的增多,优质的整合机会也可以加快医疗机构的发展,带动运营效率的提升。

“康复医疗是我们一个很重要的发展赛道,我们目前也收购了湘雅博爱康复医院,它是国内少数三甲康复医院之一、全国重点学科中心。这对我们来说也是能力的拓展。此外在供应链整合等方面也进行了小型收购,通过简单的整合,每年节省约 7000 万成本。” 规模化对和睦家来说意味着新的发展机会,近期和睦家也在考虑类似的收购。

论坛组织方太平创新介绍了太平医疗健康产业股权投资基金的情况。中国太平保险集团旗下的保险私募基金管理机构太平创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作为管理人,发起设立了太平医疗健康产业股权投资基金,总规模 100 亿元。太平创新将致力于在健康中国战略引领下,紧密围绕太平集团保险主业开展投资,实现基金投资与保险主业的相互赋能,助力打造中国太平 “保险+医康养” 生态圈。

在医疗健康投资策略的创新方面,太平创新在该基金的管理上将充分发挥保险资金 “F+D” 投资策略,聚焦领域包括生物医药与医药外包、医疗器械与诊断、医疗服务、生物科技和医疗信息化,辐射健康科技和健康消费等领域。通过布局头部医疗基金,站在巨人的肩上,寻求直接投资的机会,提高投资收益率,促进被投企业和保险主业的相互协同。

- - - - - - - -   END   - - - - - - - -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