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背“人命案”,多次遭官方怒怼!疫情期间,这家公司终于藏不住了!

百家 作者:销售与管理 2022-02-23 18:22:44

解决销售难题,传播管理智慧  快来关注我吧!

销售

观点

发现

案例

职场




各位亲,由于微信改版,公众号文章不再是按时间顺序推送文章,而是根据权重推送。 

如果您还希望能经常看到我们的文章,建议给销售与管理添加一个“星标”哦。 




销管条每天文后都会有彩蛋哟,不要错过哈!中奖名单请看置顶留言


最近两天,武汉、北京、青岛等地的疫情再次引发关注。

令人意外的是,此次疫情确诊病例都不约而同地指向了武汉的一场培训会,因此也牵连出了一家化妆品公司--如新。

01

一场培训,数十人确诊


根据各地通告,21日晚间到22日中午,武汉、北京、青岛各新增新冠肺炎阳性14例、4例、1例,19例阳性都指向如新公司在武汉举办的一场培训会。

据第一财经记者核实,上述北京、青岛通报阳性人员所涉在武汉期间活动,系武汉通报中同一培训活动,即如新化妆品公司组织的员工培训。共有66名学员参加了培训,其中24人已经离开了武汉。

图片来源:网传的武汉培训会截图

据了解,此次培训地点为武汉凯莱熙酒店和江岸区华清园小区,会议的组织者主体为上海舍耀市场营销服务中心。根据凯莱熙酒店的介绍,如新方面共订了20间房,并租用会议室,两次开会人数都未超过50人,所以未向派出所报备。

值得注意的是,酒店方面表示未超过50人,但总体参会人数已超过60人,根据网络上流传关于此次培训的照片中显示的人数也早已超过50人的数量。

针对此事,如新总部回应记者称,是上海经销商违规私自举行的年会,并未上报总部获批。


有网友质疑,这场培训活动很有可能是一场传销会议。

在我看来,这种质疑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这家公司深陷“传销丑闻”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

通过梳理相关新闻我们发现,如新集团自2003年正式进入中国后,涉嫌传销、组织聚会“洗脑”……争议声始终未停。

02

美国“传销巨头”进华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如新集团于1984年创立于美国,1996年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主要经营个人护理品和营养保健品,是美国五大直销商之一。

于2003年正式进入中国大陆市场,是一家外国法人独资的有限责任公司,2006年还获得了为数不多的直销牌照。


但是只要你稍微了解下就会发现,这家公司的所谓直销模式却跟市面上的传销极其相似。

1、交“入会费”,发展“下线”

根据记者的探访发现,想要做如新直销,首先必须购买价值500元的如新产品“开卡”,成为见习直销商。

据此前人民日报《再揭“如新”骗局:涉嫌传销、洗脑》一文显示,如新根据产品销售数量和发展下线人数,将直销商分为从“见习”到“寰宇领袖”,共7级。


在保证自身营业额不低于每月1万元的情况下,直销商每新发展4位直接的“下线”则晋升一级。直销商的收入来源由自身的销售提成和“下线”营业额的提成两部分组成,后者是高层级直销商收入的主要来源。

最高的“寰宇领袖”可拿到最多6层“下级”营业额的提成,其直接发展的“下线”需达到16人以上。

是不是觉得很熟悉,如新的运作模式与之前那些传销公司如出一辙。

2、造成功梦,引诱入行

为了引诱新人入行,如新公司精心编织了很多成功梦。


在如新公司举办的一些活动现场,高阶层的直销商会通过照片向现场观众展示自己新购入的名车豪宅,来显示自己的成功。

还有的直销商则在一旁不断为“新人”们洗脑,吹嘘他们参与如新的事业后,获得了时间和财富自由,忽悠你入局。

一位长期坚持反传销的公益人士表示,现在的一些直销或传销公司抓住了许多人投机暴富的想法,通过洗脑的方式将扭曲的价值观灌输给成员。同时,公司采取树立赚钱榜样的方式,让新人加入,以割韭菜。

3、教发财经,要求每会必到

一旦有人质疑是否能在如新获得他们所描述的“成功”时,就会有专门的“寰宇领袖”站出来告诉你:“如新不能保证你成功,但是我们的系统方法可以保证你成功”。

此外,直销商要坚持“每会必到、每天订计划、每天看书听碟”。

在“2014 NU SKIN星峰大会”的现场,记者目睹了曾经从事法律、金融等行业的社会精英人士,在当日的会场中,大声带领全场的人嘶吼口号。而台下近2万人手持玩具手掌跟着鼓拍,狂热高呼。


看来,无论是低收入人群,还是所谓的社会精英,都逃不过被收割的命。

虽然如新公司一直对外声称自己是纽交所上市公司,获得中国商务部发放的直销许可牌照,但“涉嫌传销、洗脑”的争议一直萦绕着这家公司。

过去十几年的发展中,如新集团也是屡次触碰监管红线,遭到了官方的多次点名批评。

03

坑蒙拐骗,丑闻不断


事实上,如新从成立之初就丑闻不断。

1、人民日报“三揭如新骗局”

2014年,《人民日报》连发三篇文章,揭露了如新公司在中国地区的涉传销活动。

如新个人保养品生产基地(上海)

之后,如新方面发布声明向公众道歉,称“我们真诚地为这些不幸和未经授权的行为道歉”,并希望社会各界及媒体给予纠错的机会。

行业人士告诉记者,虽然《人民日报》的批评抑制了如新的发展势头,但如新的经营模式和制度从未有过改变,就算之后有了一些变化,那也是换汤不换药,本质上还是传销。

2、宣传虚假产品,害死人命

2019年,年仅34岁的如新销售人员林某生病后,拒绝就医治疗,仅靠喝如新的一款果汁产品“排毒”,最终因耽误治疗而不幸身亡。根据其爱人的介绍,林某此前多次发烧,但始终没有吃药,也不去医院看病。甚至还阻止给3岁的孩子打疫苗,因为如新的“导师”告诉她,“疫苗都是毒药”。

林某家中的如新产品照片


林某的爱人表示,“在如新的业务人员口中,他们的产品无所不能,包治百病,但我爱人出事以后,这些人却烟消云散。他们(如新)宣称市面上95%的药品都是无效的,反复提到“不要去医院”之类的话。一条人命,就这样没了。

3、在美国本土也屡遭处罚

不仅是在中国,美国本土对如新经营模式的质疑和调查也从来没有停过,动不动就是一笔百万罚单。


1991年,美国有6个州的司法机关对如新展开调查。最终以如新公司赔钱了事。包括向经销人员退还90%货款、改正宣传方式等。

1994年,经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调查,如新公司夸大产品功效和经销商利润,被罚123万美元。

1997年,美国监管机构再次指控如新对其产品进行不实宣传,这一次如新又支付了150万美元的罚款。

虽然如新公司一直不承认自己就是传销,但它干的事却和传销一般无二,就是奔着收割智商税去的。

特别是互联网短视频兴起之后,线下聚会,线上分级,各种微商操作更加隐秘了。

被坑过的人在网上一找一大堆。

04

劣迹斑斑却能野蛮生长


虽然臭名在外,有这么多负面新闻,但如新在中国还是活的很好,为什么会这样呢?

还是那个道理:利用了人心的贪婪。

我们都知道,直销中真正挣钱的核心就是在拉人头,而这样急功近利的挣快钱模式更吸引了无数想发财的人!

入了局的人,他们也丝毫不关心别人是否真的上当受骗或倾家荡产,他们唯一关心的是——

现在还有没有机会赚钱?

我能不能在崩盘之前狠捞一把?

……


在传销公司的组织下,这些人只为钱而疯狂,坑害自己的同胞,成为社会民众避之不及的那一群人。

传销最大之恶往往就在于:

它首先摧毁的就是一个人的人性。几乎所有的传销手法,一开始都是采用洗脑的手段,唤醒人性深处的贪欲,给你虚构一个成功又美好的未来,彷佛无数的钞票在向你招手。

实际上,当你冷静下来思考就会发现,你所谓的奋斗,只不过是利用亲朋好友对你的信任,而把他们拉入深渊。

千万不要相信不费力就能赚大钱的便捷渠道。

踏踏实实挣钱,才是正道!


亲爱的粉丝们,随机精选十名优秀评论者获得赠书。《急需一个大单:快速稳住局面的情感销售法》定价:56.00元。


介绍


◆这是第一本以科学方法教你在短时间内提高销售技巧并获得可观收益的书,作者大卫•霍菲尔德以社会心理学、认知神经学、行为经济学等全方位研究课题为依托,数十年的经验总结,为你提供富有革新性的理念、成功销售的金牌秘诀和易于掌握运用的销售技巧。在本书中,你将学到:

1.如何从客户的行为方式入手,选择富有针对性的销售策略。

2.客户的抵触情绪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如何化解这种不良情绪。

3.如何营造良好的氛围以促成交易的达成。

4.如何俘获客户的内心,让客户心甘情愿去购买你的产品。

5.如何有效提问,从客户那儿获得你所需要的信息,并以此为突破口。

6.了解大脑是如何对事物做出決定的,将其运用到销售的过程中,让你在跟客户沟通中步步为赢。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
百度热搜榜
排名 热点 搜索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