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第一房企”碧桂园进入高科技领域,是科技赋能,还是“机器人”圈地?
解决销售难题,传播管理智慧 快来关注我吧!
销售
观点
洞察
案例
职场

各位亲,由于微信改版,公众号文章不再是按时间顺序推送文章,而是根据权重推送。
如果您还希望能经常看到我们的文章,建议给销售与管理添加一个“星标”哦。

忧的是,上个月,继碧桂园被曝淮南碧桂园等项目交付不合格,南山里又闹出了业主维权事件。
行业地位与行业口碑两极分化,让人不得不提到碧桂园的转型问题。
碧桂园的转型,比万达、万科转型来得更晚一些。
2018年,碧桂园创始人杨国强,宣布进军机器人领域,并扬言在五年内投资800亿研发建筑机器人,要像造车那样造房子。
被媒体描述为“乡土企业家”的杨国强,为何一转型,就干起了最“洋”的机器人?
01
从泥瓦工到房企老板
与万科和万达的常规化发展不同的是,碧桂园是杨国强白手起家创立起来的。
杨国强的出身,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在广东顺德北滘镇长大,小时候帮家里放过牛、种过地。17岁前没穿过鞋,没见过糖果,没受过正规的教育。
是杨国强的哥哥杨国华改变了他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人生。
杨国华是顺德第二建筑公司的负责人,在杨国强24岁那年,在杨国华的关照下,他进入当地镇政府建筑公司,当上了泥瓦工。杨国强肯吃苦,脑子活络,包揽工程又省又好,很快就升任为区建筑队的队长,成为一名包工头。
1992年1月,顺德北滘镇经济发展总公司和另外两家公司合资注册,成立三和物业发展有限公司。三和公司刚一成立,推出首个项目,将碧江村、三桂村开发为住宅区,取名“碧桂园”。
接手碧桂园项目的,是杨国强负责的北滘建筑公司。当时杨国强没有股份,但身兼建筑承包商负责人和三和物业公司法定负责人双重职位。既是盖房子的人,还是开发商代表人,又是打工人。
让杨国强始料不及的是,顺德碧桂园别墅一期刚一开盘,“国16条”宏观调控开启,楼市泡沫破裂,4000多栋别墅,仅卖出了3栋。
三和公司无法支付工程款给杨国强。经过双方协商,达成了以别墅销售款核销工程款的决定。
就这样,杨国强接管了碧桂园,成为三和物业公司的法人代表兼经理。盖房子的杨国强成了卖房子的“Boss杨”。
如何尽快卖掉这4000栋别墅,杨国强一筹莫展。当时任新华社记者,后来成为知名策划顾问的王志纲,给杨国强这样一个建议:“北京的景山学校都是有钱人的孩子,在碧桂园别墅区附近兴建一所它的分校,这样,房子不就卖出去了吗?”
好主意!杨国强一拍大腿,马上前往北京,通过弯弯绕绕的关系,登门拜访景山中学校长,诚恳地说:“我出资百万,请您到广东建个分校”。
就这样,名校景山中学的全国第一所分校,诞生了。学校招生前三个月,在碧桂园售楼处门口,连夜排起了两千多米的长龙。借助贵族学校效应,碧桂园的4000栋别墅一售而空。碧桂园成为了最早打造学区房概念的房企。
最近关于十年后学区房是否还值钱的讨论,此起彼伏。不过,对于当下来说,优质学区房还是很香的。毕竟,让孩子赢在起跑线比什么都重要。
02
一飞冲天的碧桂园模式
在多个不同场合,杨国强总是喜欢这样形容自己:“我是个农民,书读得少,很多事情听不懂,人笨。”
然而就是这个“笨人”,在90年代初就敏锐察觉到,一批先富起来的人对高档住宅的需求。杨国强开始打造碧桂园模式:“低成本拿地,快速开发,低价开盘。向麦当劳学习标准化,向沃尔玛学习薄利多销。”
他专捡别人看不上的城郊荒芜地块,拿地的同时完成设计,三个月便能开工。在碧桂园项目的工地上,几百台吊车夜以继日轰鸣,快速建起一栋又一栋的别墅,创下一分钟成交一套别墅的惊人记录。
有水井处即有人家,有县的地方就有碧桂园。从2018年起,碧桂园将高周转标准从“456”提高到了“345”,即拿地后3个月开盘,4个月资金回正,5个月资金回笼。
原本是慢工程的地产业就这样被碧桂园做成了快消业。
“老农民”杨国强,将碧桂园模式带出顺德,走向全国,征战竞争更低的三四五线城市。
碧桂园有个著名的“劳斯莱斯”户型,在户型设计、规划设计、标准工期等方面,从产品质量、品牌管理水平上,碾压本土房企。在降维打击之下,实现低成本、高周转、高溢价。
2007年,碧桂园集团在香港挂牌上市,跻身《财富》世界五百强第467位。2020年,上升到第147位。
仅用三年,碧桂园超越万科、恒大,成为市值8000亿的综合性房地产开发公司,被行业称为“黑马”。
“宇宙第一房企”攻城略地的版图,拓展到了海外。碧桂园的海外布局,从马来西亚、澳大利亚、香港,到伦敦等地,都有标杆项目。
03
高周转带来的危机
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急速发展的碧桂园,在高周转运营下,因为投入产出时间太短,资金周转率过高,赶节点赶速度,一味压缩工期,出现了安全质量问题和管控漏洞:
上海奉贤区碧桂园红墅林在建项目发生事故,致1人死亡9人受伤;
杭州碧桂园前宸府基坑坍塌,所幸无人伤亡;
安徽六安碧桂园的城市之光项目工地围墙和板房倒塌,造成6人死亡,多人受伤。
多地发生的工地安全事故,让处于风口浪尖的碧桂园,不得不实行全面停工。
杨国强亲自带着总裁莫斌、副总裁陈斌,召开了一次媒体沟通会。莫斌代表碧桂园,向公众鞠躬道歉,公布多项措施,承诺进行整改。
除了外部安全事故,碧桂园还有不少质量问题被质疑:
吊顶破损;
门框墙面凹凸不平;
电源开关不在一个高度;
园区绿化枯黄;
小区墙面有裂缝......
在网上搜索各地碧桂园,的确存在不少质量方面的细节问题。
网友吐槽说,想要一个“五星级的家”,没想到掉进了“五星级的坑”。
在过去的十余年,中国的房企快速奔跑,尽享行业红利。
在碧桂园前任财务CEO吴建斌所写的《我在碧桂园的1000天》里,曾披露过碧桂园高速发展的秘密:流水线生产+“成就共享机制”。
然而,进入存量时代后的房企,却忽略了精耕细作。
碧桂园号称以“希望社会因我们的存在而变得更加美好”为企业使命。有人问,是不是碧桂园的“高周转”模式,导致碧桂园“不再美好”了?杨国强连说三个“不知道”。
看来,碧桂园并不打算放缓发展的速度。
04
从宇宙最大房企转型高科技产业
从没有一个行业,像房企那样,蒙眼狂奔,通过杠杆资金,大规模的高速发展,诞生一个又一个的“地王”,创造一个又一个的行业奇迹。
在疫情影响下的2020年,房地产市场的销售规模创下历史新高。来自贝壳研究院统计的数据显示,2020年1-12月前50强房企同比增长约6.2%。不过,从碧桂园公布的2020年销售数据看,并能达到预期。
碧桂园集团全年权益销售额为5706亿元,同比增长3.34%;销售面积673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95%。对于预期目标,虽然碧桂园不对外公布,但从透露的集团目标去化67%看,2020年预计的权益销售额为6074亿元,碧桂园仅完成了目标的93.9%,缺口近6%。
业内人士预计,在“房住不炒”的原则下,随着“三道红线”新规开始正式实施,过去那种大拆大建的时代,即将一去不复返了。随着地产行业整体增速减缓,房企拿地会趋于理性和谨慎。从2021年起,未来房企关注度会集中在一二线城市,而三四线城市土地市场的热度,会有所下降。
曾经固若金汤的房企,终于也迎来了谋求转型的危机。
其实,不少头部房企已经在转型的路上了:
完成了四次转型的万达,从今年开始,不再出资建设万达广场,只输出品牌,负责设计和运营,从房地产为主的企业转向服务业为主的企业。
全面向移动互联网转型的万科,正在着力打造自己所谓城市综合服务的供应商角色,包括商业地产和文化旅游板块,运用互联网工具推广各种概念的全民营销,还开始全资投资养猪公司。
恒大的多元化发展,包括降低门槛网上卖房,轰轰烈烈进军新能源汽车。虽然质疑声音不断,如今也未见量产,但这位大佬在多个城市,拿到了底价商住地块,却是不争的事实。
而碧桂园,这个庞大体量,负债率高达89.3%的地产头牌,杨国强为它提出了新的定位:全世界创造美好生活产品的高科技综合性企业。
从“宇宙最大”的房企对标高科技,多少让人吃惊。
按照规划,碧桂园已经引入世界一流的农业生产技术,和机器人研发设备势,布局农业产业链。
看起来,碧桂园不只是说说而已。
目前,碧桂园正在打造的无人化农场实验示范项目,有武汉的“中国种谷”,还有北大荒建三江—碧桂园超万亩无人化农场。
不得不说,碧桂园在机器人研发的速度和盖房子的速度一样快。
已成立快3年的两家机器人公司,开发了10多款机器人,两年三换一把手,招聘上千名工程师,团队从70多人,壮大到3000多人。而且,机器人业务除了建筑机器人,还涉及餐饮机器人、清洁机器人等等。
去年,碧桂园旗下的博智林机器人公司,将首批9款43台建筑机器人在顺德碧桂园的凤桐花园上岗。目前,博智林已经有18款130多台建筑机器人在碧桂园的多个项目工作。
据博智林前员工透露,“博智林的发展速度像上了发条一样,公司同时进行的机器人项目有好几十个。”
虽说在建筑工地使用机器人取代人力,可以减少工人数量,保障施工安全。可是,也有业内传出质疑声音,认为碧桂园这样做是相当于“承包”了房地产开发的上下游。
另外,杨国强布局机器人的同时,开疆拓土的步伐并没有放缓。
从碧桂园砸钱建机器人总部大楼、机器人谷和引进高薪人才来看,不可否认的是,碧桂园已经从机器人项目上,争取到了更多的优惠政策和土地资源。根据中指研究院数据,碧桂园2020拿地4623万平方米,金额1512亿元,位居房企榜首位。
无论是科技赋能建筑的宏大目标,还是机器人圈地助力地产主业,能否把握好风口,还得看碧桂园未来十年的发展。
05
结语
地产业“一招鲜,吃遍天”的时代,已经翻篇。碧桂园“宇宙第一房企”的名号,也将悄然褪去。
杨国强,这位地产王国的“老农民”,踌躇满志地说:“我们应该是一个高科技的企业,未来是科技创新改造和引领行业的时代。”
目前碧桂园三大产业傍身:地产、机器人和现代农业。地产占了97.4%的绝对比重,机器人和现代农业尚未看到明显收益。
企业扩张规模已经到达临界点,在遭遇黑天鹅所带来的行业新变化之下,业内人士预测,未来的房地产将进入“无增长时代”,甚至负增长期,比如去年掉队的绿地控股和新城控股,两家房企同比缩水了7%。
跨入2021年,新的十年已经开启,以“三道红线”为界,房产业将面临新的震荡和重新洗牌。
在时代和命运裹挟之下,从黄金时代走进白银时代的房企们,谁将华丽转身,谁又将杀出重围。年底交上成绩单见分晓!
销售与管理
销售与管理200万+精英关注的专业公众号。深度关注企业销售、营销、管理的趋势与创新。解决营销难题,传播管理智慧。还有提供专业大咖课程。
投稿、寻求报道、商务合作,请联系微信:18911264936
同时入驻:头条号、一点号、QQ公众号、北京时间、新浪号、网易号、搜狐号、企鹅号等自媒体平台

商业洞察(ID:biz-insight)
聚合全球一流商业趋势观察家,以犀利的商业嗅觉,与您一起把脉商业未来趋势,洞见企业未来成功之道。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上期热文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 1 长江的美丽变奏 7950633
- 2 中央一号文件:推进农村高额彩礼治理 7914515
- 3 DeepSeek预测《哪吒2》最终票房 7858872
- 4 小包裹折射中国经济澎湃动能 7743382
- 5 不允许城镇居民到农村买农房、宅基地 7668418
- 6 国防部深感诧异强烈不满 7528191
- 7 马库斯被北京的空气质量震惊了 7439813
- 8 终于有部剧还原了我的高清童年 7345218
- 9 王曼昱4比0胜孙颖莎 首夺亚洲杯冠军 7240026
- 10 泽连斯基支持率上升8个百分点 716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