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以后谁说了算?川普:反正现在我说了算
酷玩实验室作品
首发于微信号 酷玩实验室
微信ID:coollabs
11月22日,特朗普大闹G20峰会,再次成为热搜榜的顶流。
而如果没有突发的意外,这会是特朗普在位期间最后一次参加这么大规模的国际峰会了。
在这场大会上,特朗普的美国总统姿态,也展示得淋漓尽致。
21日是峰会开幕式,是在美国时间8点开始,由沙特主持,特朗普在白宫视频参与。
这一峰会,是由中、美、英、法、德、意、日、印、澳等20国集团组成,占全球人口2/3,以及全球GDP的85%。会议宗旨是,就全球经济展开建设性对话。
开幕式刚进行到13分钟,特朗普就开始发推特了:“我们将展示大规模的、前所未有的欺诈行为!”
然而,美国总统推特讨论的不是全球经济,仍是自己的总统位子。
蹭着G20的热点,特朗普再次声明:美国大选有舞弊,自己才是真正的赢家。
不只是发推特,在峰会发言环节,特朗普还丢下一句“不阴不阳”的话:“很荣幸能和你们一块共事,我将在很长一段时间继续与你们共事。”
这句话的言外之意十分很明显:明年1月20日之后,我川皇还是白宫的主人……
11月8日,拜登胜选的消息发出后,各国政要都已经纷纷发去祝福。
特朗普G20峰会当时的状态,让各国政要面面相觑,不知如何回应。
开幕式刚结束,法国总统马克龙、德国总理默克尔等开展了一个关于如何应对疫情的会议。
目前,美国累计确诊人数超过1250万,累计死亡超过26万人,美国新冠住院率和死亡人数仍以每周增加25%的速度递增,且无减缓的迹象。
作为美国总统,特朗普比任何一个国家领导都更应该参与疫情应对的探讨。
然而,当时,特朗普已经穿上红色外套,头戴白色帽子,到弗吉尼亚州的高尔夫球场打球去了。
11月22日,峰会最后一天。特朗普更是大放厥词,为自己退出《巴黎气候协议》辩护,称该协议不是为了拯救环境,而是为了扼杀美国经济。
虽然在公开数据上,特朗普败选了。不过,全美仍有7400万选民支持他。并且,已经有外媒推测,特朗普将竞选2024年美国总统。
如果历史朝着这个方向发展,还没学会认输的特朗普,大概率会发动一切能用的手段,来为自己积攒足够的“复辟”资本。
以特朗普目前的状态,拜登上台后能否如约“重回《巴黎协定》”要打一个问号了。
甚至,还要多问一个问题:特朗普真的败了吗?
01
美国真的不需要《巴黎协定》吗
2016年4月22日,即地球日,全球170多个国家代表齐聚联合国总部,共同签署气候变化问题《巴黎协定》,承诺将全球气温升高幅度控制在2℃的范围之内。
当天,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开幕仪式上激动地说:“这是历史性一刻。”
这一协议,事关全球的未来。
同年11月4日,协议正式生效。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玫瑰园发表讲话,称之为“历史性的一天”,并制定了雄心勃勃的减排目标。
奥巴马为什么愿意加入《巴黎协定》?
因为历史留给奥巴马的选择,极其有限。
2009年1月奥巴马上台。而2007年次贷危机,让美国陷入1930年代未有的大萧条。过度金融化、制造业中空的美国,产业缺陷暴露无遗。
奥巴马正式上任当月,美国失业率已经达到7.4%,年底失业率就超过10%。
为了解决一些列问题,2010年1月,奥巴马政府就提出了“出口倍增计划”与“再工业化”战略。试图让美国重现全球制造大国的辉煌。
落实到具体产业,重点就是——新能源。
自参选当日,奥巴马就已经把新能源当成了美国的解药,并做出承诺:“未来十年将投入1500亿美元资助替代能源的研究”、“以7000美元的抵税额度鼓励消费者购买节能型汽车”。
按照奥巴马的计划,到2012年美国发电量的10%将来自可再生能源。到2015年使美国的混合动力汽车销量达到100万辆……
在奥巴马时代,美国空前加大了太阳能、风能等新兴行业的产业投入,制定了史上第一份发电厂减排标准,并且为汽车、卡车制定了能效标准。
2006—2016年,10年间,美国煤炭发电量减少了53%,天然气发电量提升了33%,成果斐然。
但是,这些政策严重侵害了美国传统垄断财团的利益,也就是共和党所代表的利益。
奥巴马政府要想通过立法程序批准《巴黎协定》,就要在参议院获得2/3以上的支持率。而美国共和、民主两党严重分化,这一协定,几乎没有获得通过的可能。
除此外,因畜牧业产生的碳排放占到全球温室气体的14.5%,一旦《巴黎协定》生效,占美国农业GDP近一半的畜牧业,将受到重创。
僵持的《巴黎协定》,却给特朗普留下了政治资产。在他参选之处,就主张退出《巴黎协定》。
在特朗普的竞选竞选口号中提出,继续加大石油、煤炭产业的发展,维护传统行业从业者的利益。因此,获得大量拥趸。
2017年6月,特朗普就以“不公平的经济负担”为借口,宣布了退出《巴黎协定》的决定。
不过,这一协定加入很容易,退出流程却很复杂。需要在生效3年后,才能进入退出流程。退出通知提交一年后,才能正式生效。
特朗普政府在2019年11月4日提交了退出意向书。2020年11月4日退出正式生效。
此时,美国传统工业、农业的财团以及从业者,正在欢庆。
4天后,拜登胜选的消息传出。
特朗普的支持者,眼看等来了属于自己的财富机会,实在无法接受拜登“上任当天就重回《巴黎协定》”的残酷现实。
一周后,特朗普的支持者就在华盛顿组织了“百万人大游行”。
02
《巴黎协定》背后新旧皇的算盘
美国的事,从来不是某一两个总统的事情。而是美国不同财团利益的博弈。
甚至特朗普在否认“全球变暖”这一事实时,并非是通过脑子来说这句话,而是他屁股所代表的立场。屁股让说什么话,他就说什么话。
其实,退出《巴黎协定》并不是美国总统第一次公开爽约。
1997年,在联合国京都气候大会上,通过了一项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协议——《京都议定书》。可以理解为《巴黎协定》的前身。
当时,民主党主场的克林顿政府,代表美国签署了这份议定书。
2001年初,共和党人小布什,从民主党人克林顿那里接过了美国总统的权杖。然后,美国就退出了《京都议定书》。
当年的小布什也是满嘴歪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会影响美国经济发展”、“发展中国家也应承担减排义务”……
从小布什之后,美国共和党就成为了温室效应理论的怀疑者。
当年小布什的甩锅和歪理,和特朗普今日的说辞,如出一辙。因为这些言论不是出自理智,而是屁股。
奥巴马上台,民主党又占了上风。美国新经济得以发展。
特朗普上台,共和党又占了上风。美国传统产业得以复苏。
2个月后,就轮到民主党的拜登上台了。势必要发展美国新经济。
在竞选中,拜登就做出承诺:“我若当选,将在入主白宫第一天就重返《巴黎协定》。”
在奥巴马时代,美国做出承诺,在2025年之前将排放量控制在2005年水平之下。
特朗普上台之后,4年内取消了70多项主要环境法规后,美国要实现这一目标,变得更加遥遥无期。
从2009年奥巴马上台,拜登就是奥巴马的助手。二者都是民主党利益坚定的执行者。
和特朗普公开场合撒泼、耍无赖不同的是,民主党的拜登,聪明多了,做出的回击也“阴狠”多了。
拜登的回击,反映在经济层面。
这个看起来温和的老头,曾提出这样一项计划:
用2万亿美元投资,实现化石燃料向清洁能源的过度;2035年,实现电力部门100%无碳;到2050年达到净零排放……
或许正是因为这一背景,特朗普方面,还不想认输。
毕竟,支持特朗普的有7300多万人,拜登只比他多了600多万票。
而上一任是特朗普执政,他的支持者获得了既得利益。拜登胜选消息出来4天前,特朗普又为他的支持者立了一大功——正式取消了《巴黎协定》。
取消协议生效,特朗普的支持者就会获得更多利益。
而一旦拜登上台,则意味既得利益的损失。
拜登还没有上台,他的支持者,还没有因他上台而获利。
从这个角度来看,特朗普的支持者,对他的支持力度更大。特朗普对这些人的操纵能力也更大。何况,在做总统之前,特朗普除了是商界巨头,还是选秀界大拿,很懂得煽动情绪。
百万大游行,只是牛刀小试。
距离下一届总统上任,还有2个月。
这两个月还会发生什么,实在无法预测。尤其是对于特朗普这样的人。
03
美国发展从来不基于世界环境
今年年初,特朗普在演讲中表示:“多亏了我们大胆地减少监管活动,到目前为止,美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国。”
虽然CNN报道中提到,根据美国能源信息局数据,在特朗普执政期间,美国并没有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
不过,如今的美国,的确已经成为能源大国。
1970年—2009年,美国花费了大约4.9万亿美元来进口石油。为了保证石油稳定输入,美国长期在全球主要产油区域保持军事力量,或者直接通过战争获取能源控制权。为此,美国军费开支,长期保持世界第一。
与此同时,美国一直在寻找能源自给自足的方式。并制定法案,限制原油出口。
好在,1990年代美国掀起了一场页岩气革命。
2000年,美国的页岩气干气产量仅0.39万亿立方英尺,到了2012年,就达到850万亿立方英尺。超过俄罗斯,成为全球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国。2017年5月的数据,北美页岩油产量约为528万桶/日,占世界总原油产量的6%。
随着页岩油气的发展,2015年12月18日,美国国会解除美国长达40年的原油出口禁令。
虽然不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国,美国的确已经成为能源大国。
尽管这些跟2016年上台的特朗普没有太大关系。
但是,一旦拜登上台之后,2万亿美元投资,践行化石燃料向核能、电能、风能等清洁能源的过渡,这一切就和特朗普有关系了。
特朗普代表的就是传统产业的利益。
或者说,这种状况下,特朗普成为即将被取代的各种传统行业利益群体的“救世主”。尤其是传统能源与畜牧业。
拜登上台就签署《巴黎协定》要完全取代传统能源的计划,或许将美国民主党与共和党的矛盾,空前激化。
但是,就算拜登上台,并不意味着利好中国。
特朗普上台之后,高举“美国优先”,贯彻的是野蛮化的单边主义:
对来自中国的信息和通信技术、航天航空、机器人、机械等行业的1300余种商品加征25%的关税;
对加拿大进口的钢铁和铝产品征收关税,分别加征25%和10%;
提议对欧盟、日本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
特朗普的态度很鲜明:以去全球化为代价,强行发展已经“中空化”的美国制造业。
拜登上台,态度同样鲜明。
在今年10月,拜登就曾表示:“我认为美国目前面临的最大威胁是俄罗斯,因为俄罗斯破坏了美国的安全和同盟关系。”
然而,拜登紧接着就说:“我认为美国的最大竞争对手是中国。”
拜登虽然提出清洁能源计划,而在核工业、光伏、风能等领域,我国产业链发展位居全球前列。
不过,拜登在竞选阶段就曾表示,美国的产业发展,“不必依赖中国”。
在拜登的计划中,不只是新冠疫情用品,还包括电网技术、半导体、原材料等相关产品,都不依赖中国。
这一点,他和特朗普信念一致,“通过强制企业制造特定产品,或动用联邦经费来鼓励国内自行制造,避免采购进口产品。”
因此,就算拜登上台就加入《巴黎协定》,并不代表美国就开始奉行多边主义。只是“美国优先”策略拜登式的表达而已。
尾声
11月8日,拜登胜选的消息刚刚放出来,就有大批美粉公知,开始对拜登进行歌功颂德。
盛赞拜登是天选之子、值得永远学习的榜样、励志逆袭的楷模、中美关系的“拯救者”……
尤其是,近日拜登再次承诺重回《巴黎协定》,美粉公知们又感动得一塌糊涂。
开始吹捧拜登的国际主义胸怀。
不过,拜登能不能带着美国顺利重回《巴黎协定》,现在还不好说。
毕竟,川建国同志说了:“《巴黎协定》真正目的是损害美国经济。如果坚持《巴黎协定》,意味着到2040年,美国将损失超过3万亿GDP,650万工作机会以及86%的煤炭产量。”
并且,他还没有放弃最后的抗争:“每一天,我们都在证明,我们可以保护我们的工人、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和保护环境,而不用把严厉的命令和单方面的国际协议强加给我们的公民。”
按照美国的规矩,只要2021年1月还没到,特朗普就还是美国总统。可以调动美国国一切资源,还可以在国际事务中,不断做出惊人之举。
为了反对拜登,百万人大游行、G20峰会当众耍横都能发生,更大的奇迹,也不是不可能。
想夸拜登的人,最好再忍两个月。
酷玩实验室整理编辑
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酷玩实验室(ID:coollabs)
如需转载,请后台留言。
分享给朋友或朋友圈请随意
酷玩实验室整理编辑
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酷玩实验室(ID:coollabs)
如需转载,请后台留言。
分享给朋友或朋友圈请随意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 1 和总书记一起品“年味” 7997313
- 2 哪吒2进入中国影史票房前五 7915355
- 3 乌尔善被贴脸开大 7899062
- 4 县域消费市场供销两旺 7721571
- 5 微信新增仅提醒朋友与我的互动 7627469
- 6 反制!中国对美加征关税措施公布 7554802
- 7 93岁董事长坚持63年放开工头炮 7438116
- 8 女子套圈300个 一碰东西就反弹 7396732
- 9 四川大学杰出教授项楚因病去世 7228532
- 10 离家的行囊装满爱与牵挂 7122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