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泼了脏水的李兰娟,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百家 作者:销售与管理 2020-02-11 14:35:10

_

解决销售难题,传播管理智慧  快来关注我吧!

销售

观点

人物

案例

洞察




微信最近又改版啦,为了让大家能第一时间浏览,

请大家点击上方 “销售与管理”  → 点击右上角“...” → iPhone的朋友点选“设为星标 ★ ”(安卓的朋友点选“置顶公众号”)




亲爱的粉丝们,因非常时期送书活动暂时截止,过后恢复。


作者:良大师

来源:良大师(ID:liang_da_shi)



PART 1

李兰娟院士公布抗疫最新成果

却被泼脏水


2月1日,此时的武汉,因新冠肺炎已封城一周。


当晚,李兰娟院士主动请缨,以73岁高龄带领团队紧急驰援武汉。


凌晨4点下火车后,李兰娟团队就在医院昼夜不停、争分夺秒地阻击疫情。



抵达武汉的第3天,李兰娟院士团队就发布了重大研究成果:


“阿比朵尔、达芦那韦能有效抑制新型冠状病毒。”  



消息一出,举国沸腾。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病毒,似乎快要被我们碾压了。


这位鼎鼎大名的“传染病毒克星”,深知此时的欢呼声还为时过早。


于是,她带着重大研究成果,再次冲上一线!


▲钟南山和李兰娟(图中红圈)等人到武汉考察疫情


但是,总有一些无耻的自媒体,为了蹭热点,不择生冷:


比如,微信公众号“极光财经”的一篇文章——《李兰娟院士重磅推荐新药为其儿子名下公司出品,只经过体外细胞初步测试》,矛头直指李兰娟院士。


▲李兰娟院士和儿子郑杰合照


这篇文章,后来很快被认定为谣言,并强制删除。


然而,其负面影响却久未平息。


网上的喷子们,开始集体往李兰娟身上泼脏水。


那篇文章核心主题就这三点: 


第一,“阿比朵尔”和“达芦那韦”这两个药物,是杭州华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研究成果;


第二,该公司董事长郑杰是李兰娟的儿子,李兰娟还是该公司董事;


第三,这两种药只是“初步测试”,没有经过完整的临床医学验证,效果根本不知道。 


末了,作者还阴阳怪气地来一句:治死人怎么办?


良叔在网上随手一查,就可以轻易查到相关文献。


这篇文章分明就是造谣攻击、恶意诋毁。


理由有四:


1. 阿比朵尔,又名“阿比多尔”,1993年在俄罗斯上市;


2. 达芦那韦,是美国强生公司的产品,2006年7月在美国首次上市;


3. “杭州华卓信息”,2008年1月18日才成立,以上两种药物,根本不可能是这家公司研发的;


4. 目前药监局审批的阿比多尔和达芦那韦,只有如下8家企业,没有杭州华卓信息,而且这8家企业,也均与李兰娟院士和其儿子毫无关系。



如果你再查查“华卓信息科技”,就会发现这是一家信息化服务公司,和药品研发根本不沾边。



铁证如山,谣言不攻自破。


造谣者《极光财经》,2月5号才开通公众号。这也是它的第一篇文章,竟迅速斩获10W+阅读量。


一个新号,0粉丝,冷启动,能获得10万+。这在业内是个神话,很难相信这背后没有“推手”。


有人说,这篇文章是为了配合一些医药股;


也有人说,是美国医药公司的黑公关;


还有更多人说,就是纯粹的炒作,为了吸引眼球……


然而,无论什么原因,这篇文章的作者可配得上“极品混蛋”四个字。


如此关键时期,靠这种下作的手段吸引流量,不但失去了一个媒体人的操守,更失去了一个正常人的良心。


更可悲的是,大众们却对阴谋论甘之如饴,不过大脑,就把枪口指向李兰娟院士。


而且,只要你敢为李兰娟辩护,就很可能被骂成“洗地狗”。


这特么都是一群怎样的乌合之众啊。


在这场疫情阻击战中,李兰娟每天只睡3小时,做出了巨大贡献,可谓真正的巾帼英雄。


抹黑她的人,你于心何忍?


“激浊扬清,嫉恶好善”是一个媒体人的责任,所以这篇文章良叔就是为李兰娟院士洗地,让众人看看被破了脏水的她,是怎样的一个人。




PART2

贫苦交加的童年


与出生于广州医生世家的钟南山不同,李兰娟于1947年9月13日,出生在绍兴的贫苦农民家庭。



李兰娟的父母都是普通农民,她的父亲早年因患眼疾,多年不能劳作。


因此,一家老小的吃穿用度,全靠母亲种田、卖山货勉强维持。


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李兰娟就是那个穷人家的孩子。


她读书刻苦,放学后还干家务活干农活,为父母分担压力。


小学毕业后,成绩优异的她,被保送到绍兴一中。


勤劳又好学的她,却曾经两次主动辍学,只因家里实在拿不出钱。


第一次是在“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倾巢之下,焉有完卵。


“懂事”的李兰娟,在那个食不果腹的年代,无奈辍学。


班主任极力挽留,让她先请假一个月,回家想想办法再说。


14岁的李兰娟,回家帮母亲干农活的间隙,每天坚持自学。


好不容易熬过那段至暗时光,李兰娟终于重返校园,成绩依然名列前茅。


中考填志愿时,为了尽快帮妈妈分担生活压力,她选了中专。


结果那次李兰娟考得太好了,直接被省重点--杭州一中(现杭州高级中学)录取了。



但是家徒四壁,交不起学费,于是,李兰娟第二次选择了放弃。


关键时刻,又是那位好心的初中老师,专门从绍兴城赶到偏远的夏履桥山沟,苦口婆心地劝说她一定要读高中。


就这样,攥着仅有的5元钱,她独自去杭州求学。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老师爱才惜才,让她先领课本,减免学费,还给她发助学金。


有了多方帮助,李兰娟终于以非常优异的成绩读完了高中,考上大学指日可待。


无奈命运无常。


那一年,正值1966年,高考被取消,知青们开始了上山下乡。


后来,李兰娟,回到夏履中学当老师。


18岁之前,李兰娟的童年生活,贫困交加,波折重重,黯淡无光,不知未来该往何处去。



PART3

“我喜欢医生这个职业

我热爱卫生事业”


就在李兰娟当老师期间,发现很多父老乡亲,因为长期干农活积劳成疾。


她就主动联系浙江省中医院,开始学习针灸。


她的业余时间,全用来看医学书籍,向中医院老师学习临床经验。


没想到复杂的医学,到了李兰娟这里,几个月就学会了,还治好了很多人的腰背疼痛。


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


后来,村里开展合作医疗,李兰娟被村民们推举为“赤脚医生”。


在那个时代,所谓的“赤脚医生”,不过是一对简陋的桌椅,没什么医疗器械,药品也奇缺。


这条路,注定了困难重重。



更重要的是,她当老师的每月工资有24元,而做“赤脚医生”每天收入只有1毛钱。


但因为热爱,李兰娟选择了后者。


她说:我喜欢医生这个职业,我热爱卫生事业。


正是凭借这份不求回报、不计得失的赤诚之心,这个农村的“赤脚医生”,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


没有药,就去山上采草药;


无论村里谁家生病,她都风雨无阻地上门诊治;


曾有一次,村里孕妇分娩,李兰娟还当起了临时的“妇产科医生”......


为此,村里人还创造了一个新成语——“静无狗叫”,专门用来形容李兰娟。


意思就是,村里400多户人家,李兰娟走进任一家门,那家的狗都不叫一声。


因为李兰娟上门治疗的次数多,像极了一个家里的常客,为人又善良,全村的狗都不吠她。


“赤脚医生”,一干就是5年。


直到1970年,23岁的李兰娟,被推荐到浙江医科大学(现浙江大学医学院)深造。



后又因成绩优异,被分配到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担任主治医师。


一只蛹,想要破茧成蝶,只需一个月;


而一个人的完美蜕变,可能需要很多年。


从乡村中学的代课老师,到贫困山村的“赤脚医生”,再到省级医院的主治医生,她用了整整8年时间。


没有好底牌的李兰娟,每一步都走得异常艰辛,但她心怀热情和笃定。



PART4

“主动权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里!


在李兰娟两岁时,当时新中国刚成立,人均寿命只有36岁,而今我们的平均寿命在70岁以上。


几十年间,怎么就翻了一番?


这背后有个不可忽略的大功劳,那就是许多恶性传染病得到了控制。


比如乙肝。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重型爆发性的肝功能衰竭的病死率高达70%。


患者一发病就眼白发黄、消化道出血、陷入昏迷,即便倾力救治,也常常不到半个月就走了。



那时候的李兰娟在医院感染科,接触到的病人,有很多都是这种情况。


当病人家属跪在她面前:“李医师,你能不能救救他?”


李兰娟作为主治医生,仍倍感无奈。


在当时,从教科书到国内外临床,都没有更好的治疗办法。



直到有一次李兰娟接诊了一位昏迷病人,急性肾功能衰竭。


她为病人做了一星期的血透,结果病人奇迹般地醒了过来。


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李兰娟就琢磨着,是不是透析,也能救治肝衰竭的病人?


于是她在1986年申报课题,带领团队用人工肝治疗肝衰竭的病人。


而这个史无前例、举世无双的项目,科研经费只有3000元。



命运又一次把李兰娟推到了两难的境地,一系列的困难接踵而至:


人工肝能不能替代肝脏的解毒功能,把黄疸毒素清掉?


能否替代肝脏制造蛋白质功能,改善凝血酶原?


能否替代肝的代谢功能?


......


对此,德高望重的专家前辈们纷纷质疑:


“肝脏那么复杂的功能,怎么替代得了?”



但李兰娟这个人偏偏很“轴”:


“一定要想办法研究到底!决不放弃!”


从1986年立项,到1996年才初见成效,并用人工肝成功救治了40余个病人。


十年磨一剑,她终于攻克了这一难题。


这时候,身边又有人建议她,赶紧申请国家专利,从此名利双收。


李兰娟不仅愤然拒绝,还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建立人工肝研究中心,免费向全国推广。


放着好好的钱不赚,却尽做些吃力的事儿,她怎么这么傻?



良叔认为,这不是傻,是大爱。


这种肝衰竭病人,爆发性强、致死率非常高。


李兰娟这一举措,大大降低了全国的肝病死亡率。



如果你问李兰娟什么是医生最大的快乐?


她就会告诉你:


“看到那么多病人得到救治,把他们从死亡线上拉回来,这就是我们最大的快乐!”


紧接着,她又转身研究肠道细菌。


在顶级国际期刊上连连发表论文400多篇,得到国内外专家的高度认可。


为此,李兰娟一举登上国际舞台,受邀成为国际微生态联盟主席。


以前这个领域都是外国人说了算。


但是,这一次,主动权终于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里。




PART5

“解除病人痛苦,是我一生的追求”


看到这里,也许你就会认为,这就是李兰娟的巅峰了。


然而,就在1998年,李兰娟开始了新的征程——出任浙江省卫生厅厅长,整整10年。


一身白大褂,就这样走进了官场。



原来温柔朴实的她,开始变得耿直、较真、且“任性”。


正是因为她的较真和“任性”,才能在2003年非典肆虐时,全力保障浙江4857万人的生命安全。


那一年非典,浙江省感染病例极少,且治愈率极高,“二次传染”人数为0!


这一切,李兰娟功不可没。



面对非典,她以传染病的专业能力做底,力排众议,快速采取以下4种防御措施:


第一,拒绝隐瞒和谎报,向民众公开所有数据和信息,并每日实时更新;


第二,非典病例还在个位数时,就紧急隔离相关接触人员1000名,且在24小时内迅速完成,其中包括马云和阿里巴巴500个员工;


第三,48小时内,李兰娟率攻关小组检获了病人的病毒特异性核酸,成为最早分离到SARS病毒的单位;


第四,治疗非典病人时,对激素、抗生素的使用克制谨慎。 


这种简单粗暴的铁腕手段,在当时被很多人责难,说李兰娟太无情,还耽误经济发展。


但她坚信,非常时期,百姓的生命健康,比什么都重要!



事实证明,她是对的:


控制感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是应对传染病的最有效措施。


这套方法开创了传染病防控的先河,从此成为应对传染病的标准流程。


后来的禽流感,现在的新冠肺炎,均采用这套方法。


彼时的她是厅长,也是医生。


为了让每个浙江人都看得起病,在任期间,她在浙江省推行了以下4种举措: 


1. 每2年给农民提供免费的健康体检,早发现、早治疗,降低医疗费用;


2. 全面推进浙江合作医疗,每人每年只需40元,即可享受看病报销50%;


3. 实施农村卫生服务项目,村民每年支出15元,享受医生上门服务4次,以及卫生服务12项;


4. 提出“数字卫生”,建立电子健康档案,运用大数据预判和提早治疗。



当别的省份还在用老思路老办法,李兰娟已经在强调“卫生现代化”。


这一点,李兰娟不仅完全做到了,还做得很好,大大超出了人们的预期。


2005年,国家卫生部长高强视察浙江,对浙江的医疗卫生工作大加赞扬:


“我10年以后想做的事情,你们已经做了。


没想到的事情,你们也做了。



很多人羡慕不已,李兰娟却淡然处之。


医者仁心。


医生以救死扶伤为天职,以保民安康为己任。


她说,解除病人痛苦,是我一生的追求。



PART6

李兰娟背后,还有无数个“李兰娟”


17年前,她迎面抗击非典;


17年后,她驰援新冠肺炎。


以前,只有一个李兰娟。


而现在,她的背后站着无数个“李兰娟”。


从2014年开始,她设立树兰医学奖,为中国培育世界一流的医学科学家。


这才是她带给祖国最宝贵的财富。



到现在,李兰娟团队里拥有多名国家一流院士和科学家,以及众多中青年才俊。


她给博士和硕士讲的第一课,就是这十六个字:


严谨求实,开拓创新,勇攀高峰,造福人类。


她就像是一炬火,在我们看不见的角落里,点亮众生。


这次驰援武汉,不止她一个人,还有她背后完善的高级医疗团队。



73岁高龄的她,今天仍奋战在武汉疫情一线,每天只睡3小时。


在这场攻坚战中,李兰娟院士临危请命,不舍昼夜。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的江副院长,也对她连连称赞:


“70多岁的老人了,真的是不分昼夜。


这个老太太,真的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脊梁。”


就连撒贝宁在《开讲啦》都忍不住问李兰娟:年逾古稀,您如何保持年轻和活力?



李兰娟笑着说,我的秘诀就是:


宽阔的胸怀、努力地工作。



这个春节并不太平,但正是因为她对医学工作的努力和热爱,在最危险的地方舍生忘死地战斗,才有了我们宅家的平安。


而那些居心叵测的人,不知是从哪来的勇气和资格,胆敢对她评头论足,甚至恶意诋毁?


反正我除了敬仰,还是敬仰。


当然,我不指望所有人都像我一样,但是,我却想奉劝你,别成为一个传播谣言的工具,别变成一个盲目信奉阴谋论的乌合之众。


就像古斯塔夫·勒庞在《乌合之众》里所说:


群众从未渴求过真理,他们对不合口味的证据视而不见。假如谬误对他们有诱惑力,他们更愿意崇拜谬误。


作者简介:良叔,畅销书《超级个体:打造你的多维竞争力》作者,公众号良大师主笔,原平安集团渠道总监,香港理工大学管理硕士,知名培训顾问,简书签约作者。欢迎关注公众号良大师(ID:liang_da_shi)。


_
_
_

销售与管理

销售与管理200万+精英关注的专业公众号。深度关注企业销售、营销、管理的趋势与创新。解决营销难题,传播管理智慧。还有提供专业大咖课程。

投稿、寻求报道、商务合作,请联系微信:18518292676

_

2020年,营销人必须人手一本的工作圣经

现在订阅,只要6折

_

订12期,送时间管理神器——《Six Things》12

订阅方式:

1.点击界面下方的“新书推荐”,进入撒么商城下单即可;

2.直接点击下方的“阅读原文”进入商城下单。

_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