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亏6.8亿,CEO离职,“花钱买用户”的趣头条还能走多远?

百家 作者:销售与管理 2019-05-25 09:15:18

解决销售难题,传播管理智慧  快来关注我吧!

销售

观点

洞察

案例

职场


微信最近又改版啦,为了让大家能第一时间浏览,

请大家点击上方 “销售与管理”  → 点击右上角“...” → iPhone的朋友点选“设为星标 ★ ”(安卓的朋友点选“置顶公众号”)


作者:子淇


近日,趣头条发布了2019年第一季度财报,财报显示趣头条第一季度净营收为11.18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73.3%;净亏损为6.882亿元,去年同期的净亏损为3.026亿元,净亏损同比扩大。此外趣头条宣布李磊由于个人原因将不再担任公司CEO一职,但仍将保留董事职务并兼任副董事长。创始人兼董事长谭思亮将接任CEO一职。



趣头条在2016年正式上线,用了两年的时间,2018年的9月份正式挂牌纳斯达克交易所。这家靠网赚模式起家、瞄准下沉市场,两年积累上亿用户的初创公司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业内还称它为资讯界的“拼多多”。


但是趣头条也像当年的今日头条那样,被外界贴上各种标签,下沉用户收割机,资本舆论风暴口,充满争议的成长之路……


01

专注“下沉市场”


趣头条创始人兼董事长谭思亮,毕业于清华大学和中科院,曾任职雅虎、51.com、若邻网高管,后担任盛大广告业务负责人。作为连续创业者,他创立的第一家广告技术公司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估值增长到数亿美金并实现上市公司并购重组。


趣头条的另一位创始人李磊,职业生涯曾在51.com、盛大管理层任职。2016年,李磊抓住移动内容分发的风口带领团队成立趣头条项目,瞄准了移动资讯在用户和内容上的新蓝海。李磊的离职,趣头条无疑少了一员核心大将。


在一、二线城市,互联网流量红利早已被收割,市场早已开始渠道下沉,抢夺互联网普及程度较低、人口基数巨大的二线以下城市用户群体,成为目前互联网的整体趋势。而拼多多、快手和趣头条都是最先尝到了下沉市场的流量红利。


谭思亮说过:“中国互联网的未来 3 年,就取决于‘下沉市场’的增量用户,取决于有哪些公司可以充分满足这部分用户的需求,挖掘这部分用户的价值。”这是一场改变互联网未来格局的战役。



02

资本信赖


趣头条的巧妙之处在于没有把费用给中间商,而是直接通过激励的办法返给用户,最终获取用户的成本更低。从创立初期趣头条就获得了资本的信赖:


  • 2017年10月获成为资本、红点创投、华人文化的4200万美元A轮融资。


  • 2018年上半年完成超过2亿美元的B轮融资,由腾讯领投,小米及其他财务投资者跟投。


  • 2018年8月,引入人民网旗下基金在内的战略投资者,投资额约6000万美元。


  • 2018年9月,趣头条上市时获8400万美元融资。


  • 2019年3月28日,公司与阿里巴巴集团的子公司Alibaba Investment Limited签订了可转换贷款协议,意味着阿里巴巴的资本入驻趣头条。


03

“花钱买用户”能长久吗?


趣头条仅用了两年的时间就有上亿的用户,这跟它的奖励模式是分不开的,用户只要看看内容就能获得金钱奖励,拉新人注册APP还能获得额外奖励。但是,这种奖励模式也存在一些问题。


盈利转化率低:有数据显示,趣头条90%的盈利来自于广告收入,一个公司如果以广告为主要盈利手段,其盈利能力就取决于其用户到底有多大的广告价值。趣头条不像拼多多,拼多多是让用户花钱买东西,其盈利模式非常清晰。所以趣头条的首要任务就是如何把用户的价值挖掘出来。


内容是核心:很多用户注册完趣头条,看过一次就直接删掉了APP,因为他们觉得内容过于粗糙、低俗。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趣头条花钱买流量,不是一种可以长期稳定发展的模式。打铁还需自身硬,优质内容与虚假信息混杂在一起,将遭到市场的‘惩罚’。”



从趣头条的发展路径可以看出其定位准确,选择了下沉用户,还是女性居多,差异化的策略使其赢得了生存的机会。趣头条在用户增长这方面用了裂变拉新的方式,使其很快拥有了上亿上用户。但是趣头条的快速发展模式也引起了巨头们的注意:今日头条、百度、腾讯等都看到了这块市场,派出了“骑兵”(极速版)轻装下阵。


如果趣头条没有持续的产品创新能力,没有好的内容呈现给大家,稍有不慎它就会跌落深谷。


销售与管理

销售与管理200万+精英关注的专业公众号。深度关注企业销售、营销、管理的趋势与创新。解决营销难题,传播管理智慧。还有提供专业大咖课程。

投稿、寻求报道、商务合作,请联系微信:18911264936

目前已同步入驻:头条号、一点号、QQ公众号、北京时间、新浪号、网易号、搜狐号、企鹅号等自媒体平台。

营销洞见(ID:yingxiaodongjian)

不是每一种声音都叫观点;不是每一种观点都叫洞见。营销洞见——为你洞见未来。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上期热文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