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齐6个好友,省下5块钱:越过越穷的人,都有这3种思维习惯

百家 作者:销售与管理 2019-01-07 10:23:52

解决销售难题,传播管理智慧  快来关注我吧!

销售

职场

观点

案例

洞察


微信最近又改版啦,为了让大家能第一时间浏览,

请大家点击上方 “销售与管理”  → 点击右上角“...” → iPhone的朋友点选“设为星标 ★ ”(安卓的朋友点选“置顶公众号”)


“快帮我点一下!”


同学徐徐又发来了这样一条微信,附带一个小程序。


不用看都知道,肯定又是某个平台的拼团活动,或是外卖平台的优惠券。


每天,徐徐都会给多个好友发消息,要求大家帮她参团或领优惠券。


例如,某个外卖平台,优惠券的领取设定是“第7个人赢最大红包。”


她就会给至少6个人发链接,然后自己第7个领取,以此获得一个最大额的红包。


有一次我问她,这样做能省多少钱?


她说一般最大的红包都是5元以上,动动手指就能省个好几块,轻松吧。


虽然知道如今她正攒钱买房,但这种行为总让我感觉不妥,毕竟这件事其实是很耗时间的。


她每天发链接给人,发多了之后很多人都会无视她,而且这种链接是有时效性的。


她要在每天11点前,集齐至少6个人帮她点链接,无疑浪费了很多工作的时间和精力。


长此以往,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省钱——不认真工作——物价涨工资不涨——更省。”


有时我会想,为什么很多人总是会陷入“越省越穷”的境地呢?


最近在看哈维‧艾克的《有钱人和你想的不一样》,他认为:


缺钱从来不是个问题,缺钱只是表象,根源在于你的思考方式和行为。


缺钱,其实是一种结果。


要想改变这种结果,首先应该改变的是你的思维。


深以为然。


试想一下,一个每天只想着如何省钱的人,哪里还有时间和精力去思考如何赚钱呢?


哈维‧艾克通过17个财富档案,列出了有钱人和穷人不一样的17种思考方式和行为。



今天和大家分享,其中我最有感触的3点。


1

富人凭结果赚钱

穷人靠时间挣钱


记得毕业找工作的时候,很多同学看到“销售”这个岗位都避之唯恐不及。


对大部分人来说,什么是好工作呢?


恐怕就是钱多、事少、离家近,再加上稳定。


我也一样。那时候特别害怕按劳取酬的工作,怕自己被虐得太惨,怕成天加班,更怕没有安全感。


但有一个同学例外,他从找工作开始,就一直规避那些拿固定薪水的岗位。


他说固定工资让他没有斗志,想试试自己的能力究竟如何,最后他去了一家知名的二手房中介工作。


他的工作非常辛苦:


几乎没有节假日,加班到半夜回家是常态;


顶着烈日穿梭于各处带客户看房;


不断打电话询问推销,甚至还要拿着房源信息不断地询问路过的人群;


有时带10个顾客看房也成交不了一单,有时连续忙活了十天半个月,可能到最后只收获了一句:“辛苦你了,我还要再考虑考虑。”......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坚持了近2年,事业终于有了起色,签单成功率越来越高。


他开始升职,从门店店长到区域负责人,如今的他年薪已经破百万,正在酝酿自己创业。


反观拿着固定薪资的我们,都还在拿时间换钱,苦哈哈地等着每个月薪水到账。


富人凭结果赚钱,穷人靠时间赚钱,深有感触。


穷人总是倾向于得到一份稳定的薪水,因为需要“安全感”,而这份安全感是有代价的。


代价就是财富。


说起来,我们未尝不知道这个道理,只是总会担心自己的表现挣不到足够的钱,所以总想要安稳地挣钱。


这种想法,就是在为自己的收入设限,也就扼杀了自己致富的机会。


富人会相信自己的价值,和实现价值的能力,倾向于依据自己取得的业绩收获报酬。



2

富人赞美其他富人

穷人仇恨富人


网上看到这样一个帖子。


一个女生发帖控诉舍友,内容大致如下:


大一就用苹果电脑和苹果手机,就是在炫富;


去商场购物后,故意把购物袋放在桌子上,显摆给我们看;


成天花钱如流水,她买一件衣服的价钱都赶上我一个月的生活费了……


整个帖子里,对舍友恶语相向,“我穷我有理”变成了她的遮羞布。


仿佛穷人看富人不顺眼,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也许舍友是她遇上的第一位富人,所以她的仇富心态一下被激发了,各种看不惯,看不爽。


殊不知,以后她还会遇到更多富有的人,也许是邻居,也许是同事,甚至可能是从前样样不如你的人。


到那时,你又该如何呢?继续发帖宣泄情绪?


“仇富心理”其实是一种根深蒂固的穷人思维。


如果一个人总是见不得别人好,抱着“看到你过得不好我就开心了”的心态,恐怕是要穷一辈子了。


史玉柱曾说了这样一个段子:


当同胞邻居突然有钱买了一辆好车。


美国人说:“我要赚钱买更好的车”;


日本人说:“我要研究他赚钱的方法”;


法国人说:“我想借他车去兜风泡妞”;


中国人说:“我杀他的心都有,我今晚先砸了他的车”。


虽然是段子,但的确揭露了部分人的心理。


穷人总爱抱怨论世界不公,却没有想过贫穷可能是自己一次次选择的结果。


当你碰上一个富人的时候,如果你选择仇视他,那你永远也富不了,因为你永远无法成为你蔑视的对象。


诚然每个人出生的起跑线截然不同,但既然生活已经做了这样的安排,与其仇视,不如选择学习。


真正有格局、能赚大钱的人,大多都是善于学习的人,他们能从不同的人身上学到对自己有价值的东西,以此来提升自己。


而成日抱怨、有仇富心理的人,基本上都是越过越穷的。



3

富人总是活到老学到老

穷人以为自己早已知道


曾在网上看到比尔·盖茨的消息,根据他自己的估计,他每周都会读完一本书,而这个习惯已经坚持了52年,其中很多书籍都是与软件或商业无关的书籍。


甚至,他每年还会有一个为期两周的阅读假期,这两周时间专门用来阅读。


不单单是他,观察全球最顶尖公司的创始人,你会发现一个共同的特质——他们都是如饥似渴的终身学习者。


比如,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每半个月至少读一本书。


比如,亚马逊CEO杰夫·贝佐斯,通过实验进行大规模学习的方式,来打造他的整个公司,并且他在一生中都是一个如饥似渴的阅读者。


再比如,沃伦·巴菲特每天都花上5~6个小时阅读,他描述自己获得成功的关键是——“每天阅读500页书。知识的运作方式是:知识会慢慢累积呈复合效应,就像复利一样。”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反观身边的普通人,多少人在大学毕业后就再也没看过一本书?


《哈佛商业评论》的一篇文章中说过,目前在大学期间获得的知识只能用五年。


可以说,穷人之所以成为穷人,都是有迹可循的。



4

总结


连岳在一篇文章里曾经说:


  • “一个人,把自己的经济问题理顺了,不困窘,其他问题就会变小。穷了,什么问题都会变大。”


深以为然,在大部分人的生命中,钱都是大的痛苦来源之一。


“贫贱夫妻百事哀”,是多少人的生活写照?


想要摆脱贫穷,首先应该转变自己的思维习惯。


所谓“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这个观点如果成立,主要归功于思维习惯。


扔掉穷人的思维习惯,复制富人的思维方式,你才能越过越好。


与君共勉。


作者:言偃。精读主创,个人微信公众号:言偃(ID: wyl_yanyan )。本文首发于精读微信公号(ID:jingdu999)。

销售与管理(ID:marketing360)200万+精英关注的专业公众号。深度关注企业销售、营销、管理的趋势与创新。解决营销难题,传播管理智慧。还有提供专业大咖课程。


投稿、寻求报道、商务合作,请联系QQ:272019695


目前已同步入驻:头条号、一点号、QQ公众号、北京时间、新浪号、网易号、搜狐号、企鹅号等自媒体平台。


商业洞察(ID:biz-insight)

聚合全球一流商业趋势观察家,以犀利的商业嗅觉,与您一起把脉商业未来趋势,洞见企业未来成功之道。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上期热文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