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五环外的真实中国

百家 作者:销售与管理 2018-12-21 12:58:22

解决销售难题,传播管理智慧  快来关注我吧!

销售

职场

观点

案例

洞察


微信最近又改版啦,为了让大家能第一时间浏览,

请大家点击上方 “销售与管理 ”  → 点击右上角“...” → iPhone的朋友点选“设为星标 ★ ”(安卓的朋友点选“置顶公众号”)


文章来源:智先生(ID:zhixs10)


你可能很难在电影院看到《生活万岁》这部纪录片了,我看完后,心有唏嘘,写点感触。


电影记录了十几组在社会各个角落的普通人,既艰辛又充满磨难。


难得的是,电影没有卖惨,也没有感谢苦难,仅用最朴素的镜头去记录他们,如何在生老病死中努力活下去。


这是一对老年盲人夫妇的故事,平时在街边卖唱: 



中秋节那晚,昏黄灯光,方形小桌,两个人,几个简单素菜。


老先生缓慢地倒了一杯酒,想递给老太太,但她试了几次都没接住。



这时,老太太问:“你摸摸我脸蛋,看是不是漂亮的女孩子?”


两人生活了22年,却不知对方长啥样。


老先生笑着说:“我认识你的时候才80斤,现在都一百三咯。”


“反正我这也快完了,没有多少时间了,只要我在,不能让你自己到处摸去,到处买东西弄吃的。我尽量照顾你,人嘛,走到一起有今生没来世是不是?” 


老太太听了,触景伤情,不让自己哭出声,老先生继续说:


“世间有很多生,有牛生,有马生……现在我是人生,人生很难得。”


导演:“如果再拍摄一次,真的不开灯了。”


这是一个医生的故事,他在医院扮小丑,逗生病的孩子开心。



但很少孩子知道,医生自己也身患癌症。


他脱掉小丑服后,会抱怨命运不公:“我前半生没做什么亏心事,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是一名退伍老兵的故事,生活极具仪式感。


他将勋章一针一线地缝在军装上,然后腰板挺直,在老伴的坟墓朗诵情书,字正腔圆,浑劲有力。 



妻子、儿子和战友都已去世,但他不孤单,对妻子说:别担心,我很快就会去找你了。


最后,他把情书烧成灰烬,和大地融为一体。



这是一个快递小哥的故事,狂风暴雨,惊慌失措,仍要咬紧牙关往前。



这是一个单亲妈妈的故事,开夜班出租车,不愿错过孩子成长的每个时刻。



这是一个三轮老车夫的故事,在布达拉宫脚下拉了十多年车,却从未上去过,因为门票太贵。



这也是一个中年男子的故事,疲于生活,得知父亲重病后,失声痛哭。



即使再艰难,他们也没有主动结束人生路途,只要熬下去,生活总有盼头。


有人问导演,这部片子拍的是什么?


导演程工说,拍的是蚂蚁,是“哪怕被踩死了,都没人看到,死了以后都没别的虫子吃它”的蚂蚁,拍的是对它们的礼赞。


电影结束了,可外面世界远未结束,因为没有镜头剪切,每一分一秒,都呈现出更多的生活真相。


01

这里有命苦的故事。


在偏远农村,没有城市喧嚣,没有宽敞大道,倒有不少贫瘠土地,和人生百态。


有不忍心叫醒弟弟的哥哥,背着生活,抱着亲情:



有扛柴过河的男孩,瘦骨伶仃,横穿绝望:



也有深陷泥泞的女孩,一坑一洼,诉尽悲凉:



有独自吃饭的老人,家徒四壁,盆锅满地:



还有洗衣服的老人,跪在石上,双手微抖:



即使在城市里,你也会经常碰到他们,但只在脑海停留一瞬,转眼就忘了。


有在景区挑沙的搬运工,歇息时用木头撑住背篓:



有在工地的搬砖工,用绳捆,用头顶:



有扛方便面的,一个趔趄,险被生活压垮:



也有背着小山往前挪的愚公:



有半夜蹲点,想抢一个好位置的小贩:



也有情绪低落的果农,水果长相差,卖不出去:



还有啃树叶的流浪老人……我想到四个字:众生皆苦。



作者熊志在冰川思想库写过一段话:


在北京,五环是一个神奇的界限。


它是多条地铁的线路末端,是汽车限行政策的分界,是共享单车投放的临界点,是城中村的聚集地,当然也是无数北漂青年的睡城。


五环内外,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很长一段时间内,在城市精英垄断话语权和信息流的格局下,五环外的世界,包括广袤的县城和农村,只能像飞地一样隐秘存在。


比起无病呻吟的中产焦虑来说,它没什么话题性和存在感可言。


就这样,我们活在一个繁华昌盛的都市里,凭直观感受去臆想世界运转的模样,自诩洞察了真相。我们无法理解他们,他们也很难融入进来。


夏虫不可语冰,井蛙不可语海。



02

这里有危险的故事。


许多危险工种我们都不知道,如工地里的水鬼,上来了有5000元,上不来100万:



他们要潜入20米到50米深的桩孔淤泥里,寻找旋挖机断掉的钻头:



塌方、空间窄、水压强和视野差,导致死亡率特别高:



真上不来,会自己割掉氧气管:



这并非个例,有无数进出地狱的水鬼,每天发生在轰隆作响的工地里:



这些拿人命填的工作,其实用机器就能替代,但正如高空作业一样,即使有升降机,依然会有腰绑绳索的蜘蛛人:



从室内看没那么可怕,大厦外是另一番景象:



或者这样子:



很多危险岗位无法用钱来衡量,没人想做,但最后还是有人做了。你不能说抱着煤气罐的消防员,豁出性命只是为那几千元月薪。


在他们生命中,有比钱更需捍卫的使命。



03

这里有心酸的故事。


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各行各业、或者说每个角落,总有一些心酸的事发生。


有为了推销而擦皮鞋的业务员:



有在台上表演的婺剧演员,耐着胃病博观众一笑:



有在暴雨中坚守岗位的交警:



也有为省点钱,到处找打折商品的百姓:



有在路边捡剩菜的工人:



也有坐在地上纳鞋垫的老人,日复一日,即使视力模糊:



有啃馒头睡着的山区小孩:



也有挨在路边的昏睡老人:



或直接躺地上的清洁员:



大部分负重前行的平凡人,都知道前路漫漫,可无法后退,只能继续前行,让日子一天天过,能有一点希望,有一点好转,就够了。


04

这里也有温暖的故事。


在最凉薄的城市底下,尚有温情,万物皆有裂缝,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有坐在地上看女儿吃面的父亲:



有坐在地上吃西瓜的爷孙:



也有帮忙推小车的金毛:



或者用头顶着轮椅前行:



有在饭店盛饭的流浪汉,小心翼翼地盖紧:



也有递水的外卖小哥,让拍摄者不要出声:



上面所有的视频片段,全发生在2018年,发生在一个完整、真实的中国里,发生在每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


这是一群足够真实、充满热枕的平凡人,他们为生计奔波操劳,在城市的钢铁森林中相互取暖,他们值得被尊重和理解。



从CBD下班的疲惫职员,到城中村里川流不息的民工,从街边卖力吆喝的青涩小伙,到数千万足不出户的残疾人,从大商场里的清洁阿姨,到路边抵挡风雨的摊贩,这是你能看到的最真实人生。


在命运齿轮下,每个平凡人背后,都有自己的痛苦、绝望和孤独,也都有值得活下去的意义和坚持。


成年人的生活没有容易二字,同样没有迈不过去的槛。


“进窄门,走远路,见微光。”



作者:智先生(公号ID:zhixs10),独立观点评论人,既闻窗外事,也读世人书,有幸与你见证这个时代。


销售与管理

销售与管理200万+精英关注的专业公众号。深度关注企业销售、营销、管理的趋势与创新。解决营销难题,传播管理智慧。还有提供专业大咖课程。

投稿、寻求报道、商务合作,请联系QQ:272019695

2018年,营销人必须人手一本的工作圣经

现在订阅,只要6折

订12期,送时间管理神器——《Six Things》12

订阅方式:

1.点击界面下方的“新书推荐”,进入撒么商城下单即可;

2.直接点击下方的“阅读原文”进入商城下单。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