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员、亏损、甩卖资产,又一手机大佬坠落了?

百家 作者:销售与管理 2018-12-07 10:33:07

解决销售难题,传播管理智慧  快来关注我吧!

销售

观点

洞察

案例

职场


微信最近又改版啦,为了让大家能第一时间浏览,

请大家点击上方 “销售与管理 ”  → 点击右上角“...” → iPhone的朋友点选“设为星标 ★ ”(安卓的朋友点选“置顶公众号”)


*一名酷派的前员工这样说道:


“我读书的时候,酷派在我心目中是一个大品牌,很多人都用他们家的手机。我刚进入公司时还挺骄傲的,没想到没两年公司就垮掉了。”


*一名在职的酷派员工这样说道:


“我宁可放弃辞退的补偿金,也不希望在这里留得太久,有我这种想法的人,在公司内部不在少数。”


正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曾经作为“中华酷联”(中兴、华为、酷派、联想)之一的酷派,已然到了“坠落”的边缘。


近日,创立于1993的酷派公告了2017年的业绩:全年收入33.78亿港元,同比下降57.61%。


另一组数据是:


截至2016年年末,酷派集团的资产净值为35.38亿港元;


截至2017年年末,资产净值仅为7.89亿港元。一旦无法摆脱困境,净资产势必沦为负数。


一代国产手机缘何尽显颓势?一系列自救措施,能否“冲出重围”?



曾是国产四巨头之一


2008年,酷派遭遇了第一次较大的危机,年亏损7600万港元,利润下滑140%。当时国内的手机市场群雄并起,竞争异常惨烈,酷派的利润遭受严重压缩。


2009年前后,智能机开始崭露头角,iPhone强势上线,Android业已成型,时任酷派总裁的郭德英认为,智能手机是大势所趋,而非智能手机若不进行改革,必将面临淘汰。


于是,郭德英专门在东莞黄江包下一个酒店,安排500名研发人员入驻,200天时间,进行了集中而秘密地开发。


结果是,酷派花了7个月时间,干了国际厂商一年半到两年的活。


这场战役让酷派在国内Android系统时代抢到了先机。


2010年,酷派上半年净利润高达2.37亿元,手机市场份额进入前三,稳坐国产手机四大巨头(中兴、华为、酷派、联想)之一。


然而,自2013年开始,酷派的处境开始“急转直下”。



深陷困境,隐患已久


*过度依赖运营商


早年间,郭德英与运营商合作频繁,曾是电信运营商的第一批商业伙伴之一。


酷派依靠运营商屡屡拿下了大额订单,还获得了不少高额补贴,正是春风得意之际。


有业内人士称,“80%的出货量都来自运营商渠道的酷派,已被运营商深深绑架了。”


2012年,小米、华为、OPPO、vivo陆续摆脱了对运营商的依赖,开始重金运营线下渠道,而酷派却依然坚持己见。


2014年,国家颁布了一道批文:电信运营商在三年之内将大幅削减20%左右的销售和营销成本,并降低定制机、合约机的补贴力度。


此时,酷派想要在市场上重新追赶小米、华为,已经有心无力。


*误上“贼船”


运营商渠道失策后,酷派转而投向能带动自己奔跑的“大哥”。


2015年6月,乐视出资21.8亿元购买了酷派18%的股份,一跃成为其第二大股东。


然而,选择乐视就如同上了一条“贼船”,酷派不仅未能实现企业的转型,反而被乐视危机所拖累。


当时的乐视,将手机业务视为“生态化反”的重要一环,双方整合平台、软硬互补、资源共享,欲打造生态互联网公司。


“乐视+酷派”也一度被外界所看好,贾跃亭甚至信心满满地放豪言,2017—2018年将实现销量破1亿台的目标。


然而,理想丰满,现实却骨感。


乐视出现了资金链断裂的问题,酷派变得十分被动,加上酷派原有的区域合资公司属于重资产运营模式,导致中国区无法承受如此之大的成本负担。


*高管离职


自刘江峰(原华为荣耀总裁)操盘酷派后,他急需建立一支自己的队伍,在与原公司管理层的不断“摩擦”中,酷派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员变动。


起初,刘江峰承诺他负责全局管理,尊重酷派历史,会与酷派高管一起带领酷派进行转型,总裁李斌负责研发和供应链。


然而,刘江峰带过来的团队成员(主要来自华为)逐步替换了酷派的老员工,一些中高层也被陆续架空。


没过多久,原酷派总裁李斌、副总裁曹井升、副总裁许奕波等高管相继从酷派离职。



开启“自救模式”


*裁员


2016年底,酷派的员工人数为4504人,员工的工资成本为6.97亿港元。


2017年底,员工人数下降到1421人,一年时间裁员三分之二。


2017年,员工的工资成本为5.48亿港元。


*甩卖资产


2018年7月25日,酷派以1.18亿港元的价格出售深圳的投资物业。


2018年7月30日,酷派以1.2亿港元的价格出售旗下一家全资附属公司80%的股权。


这两项交易的方式均是现金,酷派寄希望于2018年底前完成交割。


*贷款


2018年5月,酷派与股东京基集团签订贷款协议,京基贷给酷派5亿元人民币用于经营,贷款期限为12个月,年利率为6.5%。


2018年7月,经过协商,中国一家银行提供酷派短期银行贷款,合计4800万港元。


*布局AI


为了布局未来,酷派也瞄准了人工智能领域。


酷派集团副总裁刘铭卓表示:“在智能硬件、软件以及云计算方面都会紧密布局。酷派目前已经组建AI研究院,广泛吸纳AI研发人才。”


中国手机市场规模巨大,竞争程度远超过任何一个行业。


只有先活下去,才能有活得好的机会。


一代手机大佬酷派能否成功自救,就要看它的“真本事”了。

销售与管理(ID:marketing360)200万+精英关注的专业公众号。深度关注企业销售、营销、管理的趋势与创新。解决营销难题,传播管理智慧。还有提供专业大咖课程。


投稿、寻求报道、商务合作,请联系QQ:272019695


目前已同步入驻:头条号、一点号、QQ公众号、北京时间、新浪号、网易号、搜狐号、企鹅号等自媒体平台。 

营销洞见(ID:yingxiaodongjian)

不是每一种声音都叫观点;不是每一种观点都叫洞见。营销洞见——为你洞见未来。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上期热文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
百度热搜榜
排名 热点 搜索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