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永浩:如何与1500万粉丝“相处和睦”?

百家 作者:销售与管理 2018-10-17 11:14:41

解决销售难题,传播管理智慧  快来关注我吧!

销售

职场

观点

案例

洞察


罗永浩:锤子科技创始人。


微信最近又改版啦,为了让大家能第一时间浏览,

请大家点击上方 “销售与管理 ”  → 点击右上角“...” → 点选“设为星标 ★ ”置顶之后就能每天准时相约啦


本文由销售与管理

战略合作伙伴中信出版社授权发布


不谦虚地说,我的微博粉丝有1500多万人。


我想,我能打动他们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在理念、价值观和本质上是一类人。


所以,他们目睹我的炫耀、失败,以及成功。


看我,其实也是从我身上找他们自己。


很多人会好奇,我是如何与1500万多的粉丝“相处和睦”的?


其实,培养粉丝,经营用户,我的确是“有态度”的。



先拉黑一批“伪粉丝”


早期的拉黑是因为我小心眼儿,我觉得我更新一篇微博,有的人不喜欢看可以走,哪怕撂下一句难听的话就走也行。


但是他天天来、天天讨论、天天抬杠,我就把他拉黑了。


这是早期的状况。


做企业以后就不太一样了,不是我自己拉黑,是市场部门有组织、有预谋地拉黑。


原因是,我们卖的是2C 的消费品,消费者以前并不了解我们,当他们想买我们的手机时,却看到那些差评,购买欲肯定会受到负面影响。


所以,我们有意识地做了这种有组织、有预谋的拉黑,但是后来很快超出了微博限定拉黑人数的标准,我们被迫又把早期拉黑的人放了出来。


有的是两年多前被拉黑的,他就给我留言。


他说:“老罗,你怎么把我放出来了?我被你拉黑这两年很后悔,其实我那次不是跟你抬杠,是想讨论问题……”除此之外,还会有一些很滑稽的对话。


我觉得多数人还是正常的,他们的行为并不过激。


我也有讨厌的公众人物,以前我不做企业时,可以在网上随便讲话,但我不会在他微博下面留言。


写文章也好,写评论也好,写微博也好,我也会对人家说三道四。


这很正常,公众人物就是让人家说的,所以我理解那些讨厌我和我们公司的人写的东西。



1500粉丝≠销售量


这两者早期重合度非常高,现在重合度越来越低。


因为我们的市场和公关都有舆情监控和调查,初期买我们手机的人,有相当高的比例是支持我的人去买的,所以经常出现的情况是他们买完了自己不用,而是送给别人。


今天,我们纯靠产品本身转化的粉丝、支持者其实是非常多的,无论是从调研报告还是日常的观察都能看到这些数据。


粉丝经济的载体通常是一个20 美元左右的东西,这是全世界通行的商业规律。


你注意看,从粉丝身上挣钱的明星,都是通过卖一本书、一张光盘、一张电影票,这种是单价20 美元左右的东西。

如果他卖上千元的东西,在商业上成功的案例几乎是没有的。


所以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崔健做手机销量不如我的原因,崔健的粉丝比我多很多,并且消费能力极强。


所以,有一些人不了解这一商业情况,说我有1500多万微博粉丝,可以转化为销售量,这是完全错误的观念。


我也有很多偶像,但是如果他做的东西不是我感兴趣的,我不会因为是他的粉丝就去买单。



重视被用户骂的原因


普通的锤子用户可能会分几种情况,其中一种是被“锤粉”推荐购买产品的人。


他们是正常的手机用户,这个群体对于我们早期产品常常是负面评价多于正面评价,原因是他们发现我们一些基础性的硬指标没有做好。


但是对我们初期的目标人群“锤粉”来说,他们对于产品的判断,在很大程度上与我们的想法是非常接近的,所以我们做的很多东西他们都认可。


我感觉特别对不起他们的是,这些铁杆支持者把手机推荐给他们的朋友,结果被他们的朋友骂了一通,这是经常会出现的情况。


但是他们遭遇多次被骂之后都没有意识到问题出在哪儿。


我也没有意识到,后来我们看到足够多的样本以后,才知道问题出在哪儿了。


举个例子,我们当时会觉得使用T1 手机到当天下午四五点没电,这不是问题,因为iPhone 第一代用到下午两三点就没电了。


结果没想到,在今天的手机普遍都解决了电量问题的情况下,如果作为旗舰机,售价3 000 元,结果到下午四五点钟就没电了,一定要挨骂的。


其实我也有差不多的感受,我会觉得手机的电量最好用到半夜,但如果做不到也没关系。


可是从“锤粉”推广到普通用户时,这个问题就很严重了,如果行业里面80% 的手机都解决了电量的问题,只有你还没解决好,那就会成为特别大的问题。



经营自己的用户


罗永浩粉和“锤黑”这两种人基本不可能重合,但是对于我执迷不悟、一意孤行地继续做手机的行为,感到痛心疾首的“罗粉”是有的。


他们很希望我回到以前那种状态,可以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快意恩仇,然后通过类似脱口秀或者写专栏这种方式,个人活得很好、不差钱。


同时还可以很随意,不受现在这么多约束。他们的出发点是善意的,他们希望我不要做手机。但人各有志,我会开玩笑说,我最欣赏那种彻底辜负自己天分的天才们的生活态度。


尽管这种人给我留言非常多,但对于我来说,在事业上,我是有梦想、有追求、有远大目标的。


我们公司在全国近180 个城市都有自发组建的“锤友”群,他们早期都叫“锤粉”群。


我们的公关人员和他们沟通,劝他们改成“锤友”群,他们大多数都改了。


在每年产品发布初期、或者发布会前期,他们会在咖啡厅、酒馆等地方,自发地组织一场聚会,然后自发地创建全国各地的QQ 群,入群后大家凑在一块交流。


特别是在初期手机产量不足的时候,买到的人会在群里给那些没买到的人分享。


这种自发的组织让我非常感动,也觉得自己很幸运。


所以我们公司后期市场公关团队在与这些组织配合时,会送他们一些T恤衫、海报,帮助他们在做活动时更加顺畅。


但是我们没有像小米那样格外去经营的根本原因还是人员不足,如果人员足够多的话,我们也会去经营,加上我们有很好的用户基础,一定会经营得很有成效。


(……更多精彩内容详见《创业在路上》)


介绍


标签式的罗永浩,真实而独特的创业样本。听本书作者罗永浩认真剖析自己,从7个维度讲述创业心得和成长之路。了解罗永浩经历过的“悲剧”,可以让你少走弯路,收获经验和成长。


中信出版社

          2018年9月版

点击“阅读原文”立即购买!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