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若英交锋影评人 巧答“北漂生活”卖惨嫌疑

酷站 作者:有料 2018-05-04 02:18:05
5月3日下午,由新浪娱乐主办的电影《后来的我们》新浪潮论坛在京举办。现场,导演刘若英、主要演员田壮壮与赛人、梅雪风、柏小莲三位影评人就影片展开热烈讨论。期间,影评人相继对影片发表个人见解,从人物行为动机、生活面貌、时代背景、台词设计,乃至“三观”各个角度全面与主创展开讨论,并犀利指出不足和“槽点”。谈及影片中的核心话题——“北漂生活”,刘若英表示自己努力做了大量调研,看了许多纪录片,并且周边也有不少“北漂”朋友,她是在认真摸底之后才开拍的,影片中许多生活场景是真实的,并非刻意卖惨。而影评人赛人表示自己没有太多感同身受,来北京后从未受过这些“苦”,另一个影评人则认为片中的“苦”表现太过单一,真正“北漂之苦”并不只是体现在物质匮乏。 谈影片不足 影评人:人物行为动机应再推敲 刘若英:看电影是很主观的 导演刘若英、主要演员田壮壮与三位微博知名影评人赛人、梅雪风、柏小莲在开场第一个环节就正面交锋。 论坛开场就是个“吐槽大会”。谈及影片不足,一向以毒舌著称的影评人赛人认为这仍然属于一部成功学式的电影,但自己对这类电影“不感冒”。而影评人梅雪风先“暖了个场”,抢在仔细盘缺点前先把优点说了,“景观真实,人际关系、人与人交流的状态真实,这个部分还是很有质感的。”除此之外,影片缺点不少。梅雪风认为,电影里的人物行为动机、行为的转变在很多地方都是值得再推敲,“比如周冬雨性格的逆转,开头是一个拜金女孩,到最后爱情洁癖的人,这些是我不能理解的。井柏然之所以留在北京,一开始是为了自己的游戏梦想,但是电影中做游戏的场景只出现了两次,是非常功能性地出现了,是否能有更多关于游戏的描绘。”另外,梅雪风认为电影《后来的我们》本意本是“时代改变我们”,但“两个人的感情关系和时代的对位不是很清楚”。 不过,作为现场唯一一位女性影评人,柏小莲观点与前二者有较大分歧,她觉得片中人物感情进程和转变都是可以理解的,“可能是性别的问题吧,我对他们感情状态没有任何不理解,我觉得特别理解。我也没办法跟男士们讲为什么能理解。(笑)”当然,她也没有回避影片的不足之处,“不足的地方,我觉得导演还是比较求稳,整个电影看下来爱情部分没有突破的地方,两个人年轻时代都比较精彩,但他们中年生活一塌糊涂,好像被生活锤扁了一样。其实我们中年人很开心、很幸福啊,他们不是典型代表。”她还提到,电影对白有些太过抒情、也铺陈太满,而且时代背景应该再考据清晰一些,“有些地方可以用动作表现内心的。还有电影时代背景提前五年左右可能更合适,因为07、08年的北京是有巨大变化的。” 听完影评人的犀利评价,导演刘若英简单说道:“我觉得看电影是主观感受的事情,只要你看了,喜不喜欢我都很高兴。”而关于影评人吐槽的“人物动机不一致”,田壮壮自有另一番维度的理解:“这个世界上有三个东西人们自以为自己了解了,父母自以为了解孩子,实际上他们根本不知道孩子在想什么;男人自以为了解女人,实际上女人心思无法捉摸;而女人自以为了解老公,实际上却对老公并不懂。由此产生的情感纠葛,就是故事的魅力和源头。”田壮壮觉得影片是看的,去感受,你喜欢、不喜欢都没有关系,“我记得胡金铨说,如果你喜欢就跟亲戚朋友说,如果你不喜欢,就跟我说。” 谈北漂生活 刘若英:有认真做调研 影评人:真正的苦并不只是物质匮乏 电影描绘的是一堆年轻男女在北京生活打拼的故事。但是谈到片中所展现的“北漂生活”,影评人也和观众一样,有许多不一样的看法。 关于片中“北漂生活”是否有卖惨嫌疑,刘若英表示自己前期有认真做过调研、也看了许多纪录片,比如电影中的男主角,林见清,刘若英透露这个名字就取自身边一个北漂的音乐人朋友,他名叫李剑青。而且片中出现的生活场景的确是真实出现的,为此她提到自己看过的一对真实年轻情侣,“他可能出去谈的是几百万的生意,但是住的是月租八百块的房子,他说他每次走出房间,就像走向光。”另外,刘若英表示,送快递、买房子并不是很差的工作,在很多人看来,这已经是很好的工作。 只不过这个“北漂生活”是否能真正引起“北漂一族”的共鸣,这点在观众群里因不一样的感情和生活经历,存在较大分歧。就像台上的影评人之一赛人就直言自己来北京从未经历过这么困苦的生活,“我跟电影中的北漂经历毫无重合,我来北京第一天就开始吃香的喝辣的,过的都是好日子!” 影评人梅雪峰则认为,电影对于“苦”的表现太单一,“(在外打拼)无依无靠的感觉肯定很多人都有,但电影里这个感觉太单向了,比如里面的苦就是物质的匮乏。但苦不止是这样的,真正的苦可能只是无聊。这个电影建构的氛围很好,但没有建构很扎实的人际关系网络,也就是它描摹一个人在北京的生活太窄,你可以把其中一点放很大,但这一点未必是现实的状态。” 而导演刘若英却表示,自己在拍的时候并不是为了博取大家的共鸣,而是纯粹是要讲述他们的故事。当然影片也并非无法唤起共鸣,比如路演时很多观众看完影片后亦向自己表达了他们能够感同身受。刘若英透露,田壮壮是地道的北京人,当初找田壮壮并跟他说电影拍的是漂泊的人时,田壮壮讲到,“漂泊的人最需要的不是钱,是感情”,而这也是影片中两个年轻人最初走在一起的原因。 对于影评人的“吐槽”和个人理解,刘若英诚实表示,三位影评人席间说了太多,到说快完的时候,前面两位说过的观点自己都已经快忘了。听到这主持人周黎明开玩笑圆场,“这样心情会比较好。” 谈影片三观 田壮壮:这个词本身挺可笑 刘若英:这是唯一没想到的事 影片上映后,“三观”到底正不正也成了被讨论的话题之一。现场赛人一副“看电影脑补不怕事儿大”的口吻说,“刘若英的小说和电影都有一种小津安二郎的感觉,就是林爸爸和小晓已经不是父亲和准儿媳,有比这个更亲一层的关系。最后林爸爸一见儿媳就握住了她的手,看不见但是知道了那不是小晓,说明他以前就经常握小晓的手……”听到这刘若英赶紧大呼:“别害我!!”主持人也匆忙打断并圆场,“以上纯属赛人个人发散!” 关于“三观”的话题,刘若英坦言自己千算万算,真的没算到这个也会被拿出来讨论, “我在创作剧本什么都想到了但真没想到会被讨论三观,这是最没想到的。但这可能是因为我没创作好,所以没有让人代入角色,所以才让大家这么冷静去批判或者评价它。我希望大家还是看电影。”但她希望大家不要为批评而批评,看了影片再批评可以接受。 田壮壮也就着这个关键词发表了自己的观点,“我真不知道什么叫三观,我觉得这个词儿挺怪的。这个词儿平常开玩笑说着还可以,要用在一个评价上,比如说这个人三观很正,不太像一种评法儿哈。这个电影写的就是一个成长,我觉得没有任何问题,其实刘若英已经很谨慎了,开房已经先交代是因为没房了。天气又冷,这很正常啊。听到“三观”这词儿挺可笑的,有点像国家政策似的,不太舒服反正。” 谈业务跨界 刘若英:十年前就有导演邀约 田壮壮:不想过多接戏 作为导演的田壮壮最近因为《相爱相亲》和《后来的我们》,被赞是隐藏的影帝。论坛现场,听到周黎明的夸奖,田壮壮有些不自在:“我真受不了了。我真不会演戏。很多都是我和导演商量来完成的。” 他还笑称,”这个戏给我的负面作用就是,我得戴墨镜了,得推掉一些找我演戏的了,反正就是……挺不自由了。还是教书吧,教书挺安静的。”被问以后还演不演,田壮壮有些犹豫了,“我不知道,也许还会吧,比如这个组没钱……又需要这么一个人,或者有合适的。“ 从歌手、演员转型导演,刘若英也是“跨界”玩很大的代表。不过她坦言十年前就有人问过她要不要做导演了,“在还没有盛行明星做导演的时候,就有人问我要不要做导演。我不是因为流行要去做导演,而是有一个故事我想去表达。我的心态就是,和同伴一起做一个自己相信的事情。”另外,刘若英也不同意明星做导演资源会特别多的说法,“以我的经验,没有,有些时候甚至于因为艺人的压力之,有些事情我还不能做。”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