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永丰实验学校

中山永丰实验学校

中山永丰实验学校

中山永丰实验学校 纠错

7
学校总评
  • 官网地址:www.yfxx.sjedu.cn
  • 学校地址:上海市松江区中山西路140号
  • 联系电话:021-57812026    
  • 电子邮箱:-
  • 学校标识码:-
  • 主管部门:-
  • 办学层次:-
学校简介
学校历史沿革与简介 一、创办伊始(解放前)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邑人仲鲁才在保婴阁民亲学堂旧址创办私立初等小学堂二个学级。聘叶静川为校长,张应磊、朱鹤生,张芝(字蔚丹)为教师,校长叶静川治校有方,教师教学认真,被江苏省督学誉为"江南模范小学堂"。 民国初年,学校由县"劝学所"接管,改为公立学校,更名"松江市立西区第四初等小学校",后又改称"第十一国民"学校,叶静川任校长。 1924年,陆规亮(江苏省督学),张芝(县议长)等积极支持办学事宜,以第十一初等国民学校为基础,并人第十二、十三、十四3所初等国民小学校,成立松江县立西区联合高等小学校,并成立校董会。 1927年春,松江光复,县教学局派人接管学校,改名为"松江县中附属小学",撤销校董会,改为校长制,更名松江县中附属学校。"四一二"政变后,又改名为松江县立笫九小学,后随地名改为松江县立西渡小学,徐彭祖担任校长,办学成绩在每届全县会考中名列前茅。为便利远道学生和外县(包括金山、青浦)学生入学,还招收男、女寄宿生近四十名,宿舍起初借用许修来民房,后向教育局申请拨款造一幢平房(214.2平方米宿舍),盛极一时。1936年,学校设班级20个,教职员工30余人,学生超千人,列全县之冠。 1937年,日军侵华,学校停办。1938年初夏复校,校名保婴阁小学。是年冬,又更名为松江县立实验学校。1942年,学校发展到20个班,30余名教师,学生近千人。抗日战争胜利后,学校改名为松江县永丰镇中心国民学校。祭江亭、李塔汇、石家浜、杨家村等10余所国民学校划归学校辅导区。 1947年4月,永丰镇与跨塘镇合并后,遂改名松江县永塘镇中心国民学校。1948年永塘镇与鹤汇乡合并,又改名松江县永鹤镇中心国民学校,同年八月县局派省女中高师毕业生葛邦复来校任校长。 二、解放初期(49年5月--1966年) 一九四九年五月十三日,本县解放,军管会派军代表季永洲、陆成等同志来校接管。组成校务委员会,推选沈雨若、单笑生老师为负责人,以后县文教局宣布沈雨若为代理校长。 1950年初,学校改名公立松江小学,定为松江全专区重点小学。曾创办《新松小》学刊,发往全区各县中小学校。学生数扩大到小学部24个班,附设幼儿园3个班(大、中、小班)。此时,校邻许云麒、姜爱华夫妇将祖遗许修来大院(包括明代建葆素堂及文物)无偿赠给学校,扩建6个教室。 1952年,学校改名永丰中心小学。1952年后定名为永丰中心小学,辖九曲、蒋泾、祭江亭等小学,生源远到本县城西,天昆,古松等区,金山、青浦等外县学生也慕名远道而来。 1961年,学校借用年丰人寿桥南堍雷宅民房,增设3个民办班。公、民办教师编制不同,但民办班学生德智体的发展与公办班无异,到一九七一年,三个班全部转为公办,民办教师也列编为公办教师。 三、文革十年(1966-1976) 一九六五年春,城乡镇派"四清"工作组进驻学校,进行"四清"运动。四清后期,紧接着文化大革命开始,学校领导靠边,随着运动的深入,一九六六年底停课,教师外出串连,学生在校学成人的样,组织"战斗队"占据校舍、校具作为战斗队的保垒,据点,亦有外出串连的,一九六七年二月复课,当时教学秩序混乱,极不理想。 一九六九年十二月镇革会派工作组进驻学校,一九七二年三、四月间,工人宣传队,相继进驻学校。一九七四年、七五年,县教育局拨款,将原属危户的老教室拆除后,建造二层教学楼两幢,计787.4平方米。 十年文革内乱中,一度更名为"永红小学"。 一九七六年十月,粉碎了"四人帮",七七年十二月,各乡镇撤销了教育卫生组,学校业务领导又归县教育局主管,学校行政恢复了校长制,取消革委会。 四、改革发展(1978--2002.7) 1978年5月,复名永丰中心校,辖九曲弄小学、建新小学。当时李中竹担任永丰中心校支部书记和校长,另有支委2人,设置教导处。8月,向阳新村配套的3层教学大楼落成,建筑面积2197平方米,作学校分部校舍(占地面积3247平方米)。原包家桥附设幼儿园6个班和一、二年级迁入新校舍。从1977年期起学校一直是市体锻达标现金单位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历史奠定了新的里程碑,教育战线冲破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框架,以实践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准则,延长学制,小学恢复六年制,当年三年级读完后按年龄、智力,分别编入"小四"、"大四"。一九八一年下半年改名松江县永丰小学,占地面积23200平方米,建筑面积4484平方米。84年起被命名为上海市田径传统项目学校。 1987年8月起,全部移交给松江三中,许修来捐赠给本校的房屋1963年由县局安排借用给交通运输局船民子弟小学,1985年子弟校撤销,又给了松江三中做食堂。原来本校共占地面积34.19亩,其中校舍总面积为5705㎡。八二年评为改善办学条件二等奖,八三年图书室评为一等奖,分别奖励2千、3千元作更新添置设备器材用。八三年,仪器室评为92.5分,八七年第二次评比得96分。 1988年,幼儿园低级部从向阳新村分部校舍迂回总部(松江三中迁入分部址)。1990年7月,附属幼儿园单设为松江县永丰幼儿园。 八七年七月,唐仁余任永丰小学书记。八八年学校在松江县第四届小学生运动会上,男女总分均得团体第一名,校评为上海市体育先进集体,1名体育教师评为全国优秀选手启蒙教练员。 八九年,学校进行"五爱"教育。8月24日陈源德任永丰小学校长、书记。全校教职工认真抓常规教学工作,着力培养88、89届进校的新教师。召开第三届第一次教职工大会,议题《健全和理顺学校规章制度,抵制资产阶级自由化倾向》,实施文明组室评比,以教育教学奖,团结协作奖,卫生文体奖,拉开教师奖金档次,激励机制。学校连续五年评为"健康杯"优胜学校,连续1 2年成为市体锻达标先进学校。李敏学生在市第四届小学生运动会上分别打破县小学生保持6年之久的跳远、跳高纪录。 九O年,在学习陶行知活动高潮推动下,教师以《上海市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要求》为纲、党支部制订党员三年目标要求、党员素质目标、廉政制度,评议制度,提出"党政干部带一个组,党员联系1-2名教师"口号,落实双基教育。6月7日学校举行一月一校一交流活动,全县教导主任、德育教研组长来校现场观摩,南汇县40位小学领导也参加。2月25日副县长倪映文来校视察工作,提出:提议县人大会议批准,拆除校门口旧房,建造1000㎡新教学大楼。九O年七月体制改革,永丰小学和永丰幼儿园分开,各为独立行政单位。 91年沈建华任永丰小学校长。全校轰轰烈烈学习"二史一情"初期规划,力争在3-5年内把永丰小学建设成花园式学校。教学上以九三教材改革为思路,制订《永丰小学教学常规管理若干规定》,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兴趣活动,学校保持体育传统项目优势,在科技、艺术薄弱项目上有所突破,十月十八日工会评为局先进工会,十二月十七日少先队评为全国红旗大队。九二年十二月学校落成1017㎡新教学大楼。 九三年二月永丰小学通过郊县小学校具和教学仪器设备验收,通过九年义务教育验收,入学率、巩固率、升初中率、校舍达标率均100%,上岗符合率和课程开设率均100%,上岗达标率92.5%(标准85%)学校再荣获市体育先进集体。 九三年八月方锡斌任永丰小学校长书记,提出"双争双抓"的办学思路,实施内部管理制度的改革,即争创文明单位,争创行为规范示范校,抓双基落实,抓质量稳步提高,开设工艺、船模各类艺术18个,在市县各类竞赛中多次得奖。 九五年四月组织学生参加全国第二届农民运动会欢呼队,支部组织党员赴青浦革命纪念馆参观,学校举行第二届艺术节,十月学校评为全国"双有"活动先进集体。 九六年七月学校出版自编刊物出《永丰教坛》2集,开展了第四届"永丰杯"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评比课,陈炯炯等一批优秀青年教师脱颖出。学校确定每年四月为"体育卫生保键月"并举办体育节。在县中小学生迎新文艺汇演活动中,学校歌舞"十八颗青松"获一等奖。 九七年三月学校通过行为规范示范校验收,四月少先队评为全国雏鹰大队,十月召开少先队第十三届少代会,建立永丰小学家长委员会,分层次指导开展家庭教育,坚持开展日常校规评比,进行永丰杯竞赛。五月学生进行"爱我中华,知我香港"知识竞赛,教师进行第三次普法、香港回归知识考核,学校评为"全国迎回归大型系列活动先进集体和优秀组织工作奖", 10人获全国奖,10人获市级奖,7人获县级奖, 九八年二月市人大,市教委对校舍更新工程进行评估。三月在县体育工作会上学校作经验介绍,四月组建新一届永丰小学党支部,学校四月实施教师聘用合同制。六月15日,学校家长学校接受县级验收。 1998年撤县改区,学校易名松江区永丰小学,校址在中山西路140号。2001年,全校有学生685人,18个班,教职员工70人(其中小学高级教师33人)。校园内有百年腊梅树1棵(市级保护)。七月学校班子作了调整,方锡斌为校长,申伟英任副校长,王婉英为支部书记,学校以创新精神为核心,形成办学的特色,编印《永丰教坛》,以课改为载体,青年教师陈炯炯在市中青年教师教学评比上得到二等奖。举行第四届校艺术节确定《绿色与环境》、《戏曲与音乐》为特色实验项目,倡导教师学电脑,讲普通话,经过考试,教师电脑合格率为95%,普通话合格率为71%,加大管理力度,探索师生评价机制,推动学校成为区行为规范示范校,争创市优秀家长学校,教工得到"98全国少年儿童双有主题教育活动"论文优秀奖,市德育工作先进学校。 九九年投资276万建起2097㎡具有现代理念的综合大楼,2月奠基,八月完成,九月一日启用,质量之好,速度之快创历史纪录,至此全校无一处旧房危房,学校抓住契机,把教育重点列为研究性教育教学探讨,举办"恒丰杯"教学评比,并向社会开放,展示活动,举办教学基本功竞赛,体育区级重点课题《小学两类课程体育组合教学的尝试》在校实践,并在市级会议上作了交流,学校荣获全国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施行办法》先进单位。在市十一届运动会上,学校代表受到国家体育局、上海市领导接见。 2000年5月,校园绿化改造工程实施,绿化面积增加3130㎡,建立二系统一网(闭路电视、广播、校园电话网)相应配备好电脑室、舞蹈房、多媒体教室等专用教室设备设施,现代教育的设施运用,顺利开展首届"恒丰杯"教学评比及素质教育展示活动,举办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演讲、书法、投影制作)、二位教师参加全国小语委上海赛区选拔赛和市"探索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示范录像",11位教师上区级研究课和评比课,并获区教学评比二、三等奖。师生精神振奋,办学目标向纵深发展,取消期中考试,采用阶段性抽查形式,开展科技,艺术教育实验,学校评为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先进学校,《绿色与环境》、《戏曲与音乐》通过区局特色项目的验收,学校命为区行为规范示范校,区心理辅导试点学校,获奖硕果累累。 2001年学校成为有一定社会声誉,具有自己教育特色学校,继续在鸟语花香新校园里创建教育特色,开展"铸师魂、重师德、练内功、树形象"师德建设系列活动,举办"新世纪的永丰少年"艺术节,进行系列科技艺术活动,论文《学习困难学生家庭教育的现状研究》发表刊于《上海市小学家庭教育研究论文集》,2001年1月学校授予上海市红读奖章活动先进集体。2001年2月一名教师评为上海市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先进个人,2001年5月松江区中小学全国"双有"古诗新唱比赛小学组三等奖,2001年12月学校被"双有"活动上海组委会授予2000年上海市中小学校活力大队光荣称号,2001年10月,学校在校舍绿化检查、验收中,评为市绿化合格单位,获得专用教室、实验室评比三等奖。学校98年起连续经区局教育教学质量、效益综合考核为松江A等学校,2002年7月改制为松江区民办小学,校名为中山永丰实验学校。 解放前历任校长主要有叶静川、叶藻清、徐力行、徐彭祖、钱同仁、曹思聪、姚秋文、范彦升、朱懋康、廖雪荪、吴金寿、葛邦复。解放后历任校长沈雨若(代理)、钱锦华、陆仁、庄心海(整风时负责人)、张进德、汤丽华、李中竹、薛纪风、潘储昌、陈源德、沈建华、方锡斌。历任党支部书记有汤丽华、李中竹、薛纪风、唐仁余、陈源德、沈建华、方锡斌、王婉英。 五、中山永丰实验学校10年间(2002.7--2012.7) 松江区中山永丰实验学校创办于2002年,由原永丰小学公办转制,创办伊始,学校集"名校协办、专家指导、行家管理、良师执教"四大优势,办学规模初为6个年级9个小班化教学班,教师26名,首任校长为上海市特级校长朱学清。 学校占地面积为22亩,建筑面积5376m2,分为教学楼、综合楼、活动区等,北部是250米塑胶环形操场,另有多媒体厅、计算机房、语音室、舞蹈房、手工室、阅览室、美术室、自然实验室、劳技实验室等。创办以来,学校每年投入资金进行校园改造,目前,整个校园的建筑红墙黑瓦,整洁美观,绿化草木茂盛,四季飘香,营造集绿化、净化、美化、文化于一体的校园环境,初步达到了现代化的家园、花园、书园、乐园的标准,让学生在整洁优美、充满生机的校园环境中受到耳濡目染这些都为师生的教育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在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学校树立了"为孩子的一生奠基"、"教孩子五年,想孩子五十年"等教育理念,贯彻"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最优化、小班化和个性化"的教育思想,开展小班化教学,实践大语文教育,强化外语教学,探索生活数学,突出信息教育,注重科艺教育,培养孩子成为"读书、修生、齐家、治业、走天下"的一代新人,为市、区名校输送优秀学生。 2007学年,学校回归公办小学,本着"育人为本,关注个体,彰显特色,培育发展"的教育思想,立足学校,扎实工作,稳定推进,立求突破。开展小班化教学,实践大语文教育,注重素质教育,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学校围绕"队伍强校,质量立校、特色亮校"的工作思路,认真开展特色教育的培育和创建,重点开展了小班化和"亲近自然"实践体验特色教育项目。 几年来,学校以教学质量为生命线,开展小班化教育研究。全校形成了"对孩子微笑;与孩子交心;帮孩子明理;教孩子求知;让孩子自主;给孩子机会;为孩子着想;替家长分忧。"等八个方面的小班化教育共识,全体教师努力做到让每个孩子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挥,让每个孩子的潜能得以进一步的发展,让每个孩子更多地受到教师的关爱。"面批制"、"一个不落下"、"分层学习"、"小组合作"等教学形式和教育思想已在每个教师心中扎根。学校教师队伍逐步形成了"尚德、勤业、高效、人文"的教风,是个体优秀、整体优化、结构合理、学科齐全的集体,"心之育"教师发展平台成为教师成长的助推剂。 同时,学校积极开展以"亲近自然"为主题的实践教育,和松江自来水公司、新城公司、仓城居委会等结对共建,每学期鼓励孩子们走出校园,走进家庭,走向社会,走向自然,在和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中了解自然,体验自然,探究自然,在实践中体验、在实践中育人。随着教育活动的深入,"亲近自然"已延伸到学校的探究性课程,06年此项目作为区十所特色教育展示学校之一向全区展示。 2010学年10月,松江区进行义务教育阶段共同体学校项目建设,学校承担"精细化管理,培育特色学科"语文特色学科创建工作,先后举办语文学科"同课异构"、"一课两教时"、"辩课进校园"等展示活动,寻求语文教学新的突破。 2011学年开始,学校在开展"快乐半日活动"日的同时,积极挖掘校内资源,开拓校外资源,开设了"家长课堂"、"屏幕课堂"、"空中课堂",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课外知识,丰富了校园文化,成为学校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品牌项目。 学校现有一至五年级26个班,实施小班化教学。专任教师73人。其中上海市特级教师1名,上海市"双名工程"后备人选3名,区学科名师6名,区教坛新秀2名;中学高级教师职称8名,中级职称37名;本科及其以上学历62人。学校先后获得教育部教师奖励基金会"十一五"重点课题研究单位、全国新学校研究理事单位、上海市行为规范学校、上海市安全文明校、上海市心理辅导实验校、上海市花园单位、上海市平安单位、上海市家庭教育实验校、上海市语言文字示范校、上海市"十一五"家庭教育实验基地、上海市愉快教育实践基地、上海市红十字会达标校、松江区文明单位、松江区强师兴教先进先进集体、松江区素质教育实验学校、松江区艺术教育特色学校、松江区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松江区科技教育特色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