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布局供应链金融 “弯道超车”仍具挑战
全球最大的代工制造企业富士康正在紧密布局金融业务,试图通过其在供应链体系中的优势撬动新的利润增长点。6月20日,有媒体报道富士康宣布将于年内推出金融科技服务平台,并计划在五年内挑战首次公开募股。据悉,该平台前期主要面向富士康电子产品供应链上的客群。
富士康方面在回应《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富士康于2014年成立了金融服务及解决方案业务部门,旨在为支撑供应链合作伙伴业务发展及推动产业持续增长,助力富士康工业4.0及智慧制造战略的实施,确保富士康及合作伙伴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及互联网技术实现制造创新,创建可持续发展的供应链生态系统。
业内人士认为,富士康在全球智能机增长放缓的大背景下面临转型压力,而金融则有可能成为其撬动升级的砝码。以供应链金融切入虽然是基于自身优势的发力点,但作为传统企业如何在平衡供应链上各厂商利益需求的基础上,摒弃制造业思维而引入线上化的金融因子并合理保障风控,仍是决定其是否可以“弯道超车”的关键。
低调布局金融寻转型砝码
根据此前曝光消息,富士康计划设立的金融服务平台主要针对客群是相近供应链的企业客户,协助这些合作供应链业者解决融资、财务担保等金融问题及提供制造设备租赁服务等。
在业内人士看来,富士康在金融领域的布局源自其主营业务的转型需求。
据富士康2015年财报显示,该财年内公司营业收入为4.48万亿新台币(约1364亿美元),运营利润为1642.7亿新台币,净利润为1468.7亿新台币(约45.53亿美元)。但值得注意的是,在2015年第四季度,富士康净利润为529亿新台币(约合16亿美元),同比下滑7%,低于分析师平均预期的591亿新台币。这是2012年第二季度以来,富士康季度净利润首次出现下滑。
作为富士康上游最重要的客户,担负其50%营收的苹果公司正在陷入利润下降通道。今年5月5日,富士康发布盈利预警,预期截至6月底止中期净利将同比大减84.4%~92.2%。富士康声明称,由于客户需求下跌,上半年的产品销售额将少于24.65亿美元,比对去年同期的38.29亿美元下滑近36%。此外,其他收入也同比降低,包括从客户获取的服务费及制模销售。
为扭转这种局面,今年以来富士康也在试图围绕下一步的供应链金融业务进行密集布局。今年4月,富士康以约35亿美元收购了日本夏普三分之二的股权,“寻求借助夏普的技术和品牌来加强在与主要客户苹果谈判时的定价权”。5月18日,富士康旗下子公司富智康集团宣布以3.5亿美元价格从微软手中收购包括设计、制造及销售在内的诺基亚功能手机及配件。一位行业观察人士告诉记者,从这两笔大规模的收购可以看出,富士康具有较强的金融操纵能力,不难看出富士康希望走转型之路,而“产业+互联网金融”则是目前很多大企业的标配,很可能成为撬动其转型升级的关键砝码。
富士康金融服务平台事业部总经理李仁杰在去年年底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曾透露,富士康计划在未来的几年里把贷款重新包装成金融产品,直接向投资者出售。李仁杰认为:富士康找准了金融服务的市场定位,因为其比任何人都更加了解供应商的业务状况。
在市场人士看来,供应链金融仍属于互联网金融的范畴,其本质还是做金融。从目前各个切入的领域和经营的模式来看,基本都是发挥各自在资产端、资金端以及打通两端的资源整合优势上。
业内人士认为,在拥有了夏普(中高端)、富可视(中低端)、诺基亚(低端功能机)一条完整的手机产品线之后,不管是开展供应链金融还是为消费者提供小额消费分期的金融服务,都可以帮助富士康迅速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
在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中心主任薛洪言看来,富士康作为全球最大的代工厂商,涉足供应链金融业务,可以有效变现其在产业链长期浸淫的价值,更好地促进经营转型和业务多元化布局。
“从富士康一系列的收购动作和金融布局计划看,其意在通过供应链金融打造物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资深观察人士江瀚认为,通过此举,富士康可由单个制造企业变成可控制产业链上下游的多元化金融巨头,从而进一步降低成本,巩固主营业务,实现多元化盈利。
突围供应链金融胜算几何?
公开消息显示,富士康自2014年起已陆续在内地市场低调布局约6家金融服务企业。李仁杰在此前接受采访时透露,截至2015年底,富士康金融服务子公司的交易规模已经超过人民币10亿元(合1.568亿美元),未偿融资约人民币5亿元,已经向100多家元组件供应商提供了融资。
据台湾《经济日报》报道,去年5月底,富士康母公司台湾鸿海集团代子公司富泰华工业(深圳)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已取得嘉铭融资租赁(上海)有限公司股权,预计投资金额为2250万美元,持股比例将达75%。市场猜测鸿海集团此举应该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布局有关。
据李仁杰透露,富士康已经拿到了内地的多个营业许可证,可提供贷款、财务担保、设备租赁和应收账款收买等服务。“公司已开始向自己的供货商提供融资,但目标是延伸到供应链上的其他企业。”
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代工厂,富士康将目标放在电子产品供应链似乎是水到渠成。江瀚认为,富士康与全球电子产品供应链上下游关系密切,依托多年累积的产业链优势,可以实现在供应链金融上下游的整体布局,将大量互联网线上资金引入到线下,实现对整体产业链的把控。
从国际经验看,供应链金融业务是大型企业经营转型和业务多元化的重要布局,数据显示,UPS和GE的供应链金融业务占总收入比例就分别达到了17%和30%。
根据清科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未来五年供应链金融市场复合增长率将保持在15%左右,到2020年我国供应链金融市场将达到15万亿元左右。业内认为,供应链金融的关键在于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四流合一”,即把核心企业和配套的上下游企业看作一个整体,为其提供融资和金融解决方案,从而将单个企业不可控的违约风险转化为供应链整体可控的风险。
在薛洪言看来,在市场中所有的融资提供方中,核心企业绝对是最了解供应链上下游金融服务需求的一方,在开展供应链金融服务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虽然目前富士康在要素市场有超过其他机构的优势,但在网贷315的CIO李子川看来,想通过供应链金融切入互联网金融领域“弯道超车”也存在天然壁垒。“金融毕竟与实体产业不同,不单单是采购、研发、生产、销售的逻辑,风险识别与授信能力决定其金融服务能力前景。”
在业内看来,实体企业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主要面临风控和资金来源两大难题。薛洪言认为,供应链金融风控手段仅在供应链内有效,会制约金融业务的成长空间,金融业务走出体系外是必然的选择。而走出去的第一个挑战,就是要重构风险管理架构。
“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富士康在产业链上所处的位置可以类比汽车生产商。但是相比于汽车,手机供应金融存在着更大风险。”融道网副总经理郑海阳认为,手机产品更新快技术门槛低,在生产领域核心厂商要为零配件供应商提供金融支持的风险大大增加。而在流通领域则会受到渠道的制约,一些占据行业垄断性地位的强势代理商(如电信运营商、阿里和京东等)已经向消费者提供了金融服务,这也加大了手机厂商开展类似业务的难度。
“除了金融人才可能缺乏积累,需要注意富士康供应链上下游仍是较传统的零配件制造商或贸易商,基于这一链条仍是传统的供应链金融,很难实现线上化,需要面临作业方式和风险管理方式的升级。”团贷网总裁张林表示。
而如果未来富士康需要通过网贷渠道融资,还可能将面临包括业务政策和法律障碍在内的一系列合规风险的制约。盈灿咨询分析师张叶霞告诉本报记者,当前供应链金融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健全,目前市场上P2P网贷平台的供应链金融业务多存在涉及股权关联、股东或管理层关联、利益关联等问题。
据李仁杰此前透露,富士康金融业务针对部分电子零组件供应商提供金融服务只是初期策略,随着该业务有所进展,未来目标为供应链上其他零组件供应商提供金融服务,以及进军大众消费市场提供融资等服务。
但富士康是否能成功在初期策略中取得成效进而迈入更广阔的大众消费金融市场,无疑还要先看其如何撬动和平衡全球电子产品供应链上生产商的需求与利益。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
排名
热点
搜索指数
- 1 和人民在一起 7964503
- 2 江西“最强钉子户”:后悔没答应拆迁 7929711
- 3 柯洁被判负 7879496
- 4 今天明天 都是小年 7733873
- 5 成都巨型刘亦菲成了网红打卡点 7658394
- 6 肖战一出场就有郭靖的感觉 7589920
- 7 #网红潘宏是否涉嫌虐狗# 7485604
- 8 A股收盘:超4200只个股下跌 7393842
- 9 卖猪商户切肉时发现猪被打针 7290588
- 10 第一批见岳父的男生开始坐立不安 7182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