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红芯蓄意坑蒙比汉芯的黑色幽默,更恶劣
本报评论员
迅雷不及掩耳,打着“中国首个自主创新智能浏览器内核”招牌的“红芯”浏览器前脚刚宣布完成2.5亿元C轮融资,后脚就被拆穿西洋镜。所谓“自主”,不过是把谷歌内核拿来换了个头面;随之,其创始团队核心人员神乎其神的学历和履历也被曝掺假,水分很大。
同是“芯”出了毛病,有人立马想起了15年前的汉芯事件,将二者相提并论。从造假事实看,红芯或有一些不如:汉芯号称发明了国人自己的芯片,实则连芯片都没做出来,而是买来人家的芯片磨去logo再刷上自己的,并以此经过国内权威专家验证,骗取了上亿元科研基金。再看红芯,好赖确实开发出了浏览器,而且忽悠的是市场资本,没直接骗国家钱。
然而,从事件本质看,红芯的蓄意坑蒙比之汉芯搞出的黑色幽默,性质更为恶劣。它像一个精致的机会主义者,有意规避重点、偷换概念:利用了开源代码,但并未在产品中注明来源,和开源原则相违背;做了些产品定制化特性改进,但远远谈不上打破垄断自主创新——自主研发是自主研发,二次开发是二次开发,即使有创新要素的二次开发,也不能称之为自主创新。常识摆在眼前,让人很难不把最近浓烈的“自主创新”情结和狡诈的商业算盘联系起来。
这段时间,大家对国家科技发展高度关注,渴望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产品横空出世。从学界到产业界乃至全社会,“自主创新”成为高频词,好像凭一股子信念就能实现似的。在这种情况下,特别要警惕口号压过实质的浮夸之风吹坏科研生态。试想一下,假如放任走捷径、炒概念轻松赚到快钱,谁还愿意坐冷板凳、苦守初心搞研发?不以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为纲,科技创新终将沦为投机游戏。
红芯闹剧揭开了滥用“自主创新”的遮羞布,也折射了当下产业界的浮躁。这又一次警示我们,科研的本质是长期投入和攻坚,求真务实是基本原则和操守;技术发展路径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自主创新能力来自长时间的技术积累。任何侥幸和花样迟早会被发现,可能像汉芯那样3年才被踢爆,也可能像红芯这样即刻被拆穿。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
排名
热点
搜索指数
- 1 让乡亲们的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 7950924
- 2 中央一号文件:推进农村高额彩礼治理 7931910
- 3 DeepSeek预测《哪吒2》最终票房 7854190
- 4 以“真金白银”为企业加油 7713524
- 5 塌房大主播集体“复活” 7606538
- 6 姚晨闷声干大事 7575477
- 7 县委书记上午投案中午落马 7491309
- 8 胡静老公跪在地上帮她拍照 7333698
- 9 00后女生扎哪吒头舞红缨枪真飒 7202346
- 10 4人喝100瓶酒1人坠亡 KTV被判赔48万 7175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