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医生肖飞事件让人细思极恐
作者 张英
外科医生肖飞被中日友好医院开除一事,一涉及私德,一涉及公德。在接受经济观察报采访时,前者为当事人所承认,后者是对肖飞作为一名医生底线的拷问,或也因此,肖飞在上述采访中着重做了澄清。
据肖飞妻子的举报信,2024年7月开展的一台肺癌根治手术中,肖飞与护士发生争吵后离开手术台40分钟。麻醉状态下,主刀医生离开手术台40分钟,这无疑让公众感到担忧和恐惧。中日友好医院在通告中认为肖飞存在医德医风问题,不过没有公开其认定依据和调查结果。
这件事情恐怕还不能算是已经完全水落石出。但至少我们知道,根据通报内容,医院是在2025年4月收到举报材料后才进行调查,这一处理程序不免让人疑惑。
要注意,患者被扔手术台事件的发生时间是2024年7月,且事件传播范围较广,否则当事人肖飞的妻子也不会知晓。知情者不仅限于当日手术间的医护,至少还包括麻醉科人员,甚至还被传播至北京其他医院。那么,在本次调查之前,中日友好医院管理层是否早已知晓?
如果知晓,为何要等到10个月后舆情发酵之时才启动调查,当初未能及时进行调查处理的考量是什么? 与之相对比的是,肖飞妻子的举报材料4月18日开始在网络发酵,医院在一周后就发出了解聘肖飞的处置通告,这种看似力图使舆情快速降温的应对模式,是否符合程序正义?一家将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放在首位的国家卫健委直属医院,对医疗安全事件的处理,想必不会,也不应该被动等待舆论场的倒逼式纠偏。
如若院方此前不知晓,我们不得不问,一件可导致医生被开除的医疗安全事件,为何院方会出现长时间失察?事件中的护士曾在科室群内反映情况,为何当时未获回应,10个月后依赖网络舆论的推动才得以处理?这是否体现了医院内部信息传导机制和纠错机制的失灵?是否还有更多类似事件被掩盖?这需要医院内部的详细复盘。
不应忘记,中日友好医院院训“昌明进取,正道力行”中的“昌明”,指的是有是非、有规矩、有法度。作为一家代表中国先进医疗水平的知名三甲医院,有能力构建出更加现代化、更具示范性的医疗管理体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用科学和人道精神照护生命与健康。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 1 一封特殊的入党批复函 7904073
- 2 中日友好医院最新发声:深刻反思 7809122
- 3 山东舰抵达香港 甲板上停满舰载机 7714532
- 4 闻“汛”而动 冲锋在前 7616239
- 5 王毅告诉欧盟:中国不是美国 7521428
- 6 B站高管“小姐姐”被逮捕 7426892
- 7 高考志愿填报启动 网警继续护航 7334128
- 8 贴黄符诅咒对手必败 中乙球队被罚 7232048
- 9 迪拜完成空中出租车试飞 7140462
- 10 28岁女子做取环手术致十级伤残 7043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