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会展与双碳的关系有哪些?

看点 作者:31会议 2022-02-15 23:26:04

2020年9月22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碳达峰),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达峰和碳中和也被称为“双碳”。


在此背景下,碳减排、节能降耗、生态环境保护必将是不确定大未来之中最大的确定性,不仅会受到政策的支持,还关系到人类的未来。面对双碳战略,会展行业也不能置身事外。


本文重点梳理与数字会展与“双碳”相关术语。


一.与双碳相关的术语解析


1.碳达峰:通俗来讲,碳达峰指二氧化碳排放量在某一时点达到最大值,之后进入下降回落阶段,碳达峰是实现碳中和的前提条件,尽早地实现碳达峰可促进碳中和的早日实现。


2.碳中和:指一段时间内,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海洋吸收、工程封存等自然、人为手段被吸收和抵消掉,实现社会活动二氧化碳相对“零排放“。


二.会展活动行业与双碳相关的政策、标准和法规


举办会展活动涉及人数多、范围广、影响力大、关联度高,尽管相对于高耗能产业而言,会展业一度被视为低消耗、低污染的“无烟产业”、“绿色产业”,但由于人员的流动,特别是国际航空运输,以及展览展示中的耗材、运输、搭建,参会参展的资料、餐饮、住宿等各个环节均产生碳排放。在全面推进“双碳”目标实现过程中,会展企业更是责无旁贷,积极倡导低碳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广泛传播“双碳”目标和绿色发展理念。


近年来,会展业中部分规模实力强、品牌知名度高的企业率先践行节能减排的经营理念,主要体现在会展场馆建设、展位搭建、展示方式、服务设施、信息化设备等技术方法,例如在展馆的设计、建设、使用和管理过程中引入智慧展馆、绿色展馆理念,倡导展位的绿色搭建,使用LED照明节能、智能光伏发电设备、会展活动的垃圾回收与处理,采用智慧运营监控与智慧指挥调度来保障展馆日常运营,开通无人便利店、智能停车缴费系统、线上自助租赁系统等。也有少数会展项目开始探讨会展活动的碳抵消机制,尝试举办“碳中和”会展项目,尽管尚无普适性的方法体系,也在一定程度上预示了会展活动未来发展的方向和理念。


1.《大型活动碳中和实施指南(试行)》的发布

除了会展场馆和展览展示工程开展减排降碳之外,会展活动,作为一个项目本身也应该被纳入减排管理。2010年以来,国内的一些大型活动相继开展了或准备开展碳中和相关工作,如2010年上海世博会、2014年APEC北京峰会、2017年G20杭州峰会等大型国际会议开展了碳中和活动,正在筹备的2022年北京冬奥会等大型活动也在申报文件中提出了低碳办会的目标。


大型活动由于参与人数多,社会影响大,温室气体排放量大,是倡导实施低碳理念比较理想的对象。我国生态环境部于2019年06月14日发布了《大型活动碳中和实施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用于指导大型活动实施碳中和。本指南所称大型活动,是指在特定时间和场所内开展的较大规模聚集行动,包括演出、赛事、会议、论坛、展览等。《指南》的发布填补了我们国家这方面的空白。

图:大型活动碳中和实施程序(《指南》部分截图)

2.绿色会展概念的提出

早在我国发布《大型活动碳中和实施指南(试行)》之前,国际会展行业同仁就提出了绿色会展的概念,即Green Meetings and Events。绿色会展基本上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31研究院整理)

3.绿色会展产业国际国内政策及标准

(31研究院整理)

三.数字技术与会展活动的碳排放


1.数字排放与碳排放:

尽管使用线上数字技术能够取代线下活动的部分功能,线上活动也产生一定的数字排放,但是由于数字技术在会展领域传输的通常是图文和音视频信息,与此同时也不涉及加密货币的使用,因此与线下活动相比,在计算碳中和的过程之中数字排放可以忽略不计,至少目前的标注和法规没有做出数字排放的要求,还是侧重于传统线下活动的碳排放。


2. 利用数字会展技术记录碳足迹成为可能:

数字会展平台,特别是融合会展平台记录了会展活动参会人的地理分布,差旅和交通基本信息,线上与线下行为信息,比如线上参会还是线下参会,线下参会会收集到交通工具方式、抵离信息、接送机信息、住宿的酒店信息、餐饮信息、会议资料信息、展览的展位面积、大小、耗材信息等。虽不能对一个展会项目进行100%的碳足迹进行记录,但是至少是目前为止最可行的方式。

主办方通过提供数字化的碳足迹记录,可以衡量计算相关的碳排放,目前国际同行正在通过碳排放计算器来及算一场活动的碳排放。试想,如果把活动的线上线下人员的注册信息、接待信息、餐饮信息等各个信息与碳排放计算模型进行对接,一定可以量化本场活动的碳排放。可以最大化的减少依靠人来衡量的工作量,也提高了数字的准确性。


3. 数字会展技术为实现“双碳”目标赋能:

在疫情常态化时代,数字会展技术的应用在普及。利用数字会展技术,不仅可以提高参会参展的灵活性和便捷性,帮助不能来线下参会的人们实现从面对面到屏对屏的转变,促进供采双方进行对接和交流的愿望。在另一方面,数字技术极大地帮助会展主办方实现了减排。以下,仅举几例,比如:

在线会议:通过远程接入,减少了交通、餐饮、住宿的碳排放,同时也减少了线下会场规模以及会场搭建布置以及由于音箱视频和灯光等设施所带来的的能耗排放。


虚拟展示:利用3D/VR/AR技术,帮助展商实现线上虚拟展示企业形象,减少了线下展位展品物流、搭建、拆卸、销毁等各个环节的碳排放。


会议耗材:利用数字参会凭证,比如一码通行证、电子门年票等形式参会、参展证件可实现零碳排放。使用电子会刊、电子论文集、电子海报、电子招展书、电子展位图等形式的刊物、材料可以实现刊物、材料的零排放。


在线互动:利用在线投稿、在线评审、在线询盘、在线预约、在线洽谈、电子名片、电子签到、在线投票、在线抽奖等在线互动和在线行为,不仅可以实现物质化业务流程,还可以较少各个环节所需的物流、会场、布置等人财物的损耗。最后,数字会展平台的使用是一次建成,多次、多年使用,不用每年重复建造。


作为会展行业从业者,是时候需要关注“双碳”和数字化减排的时候了,数字会展与双碳目标相遇——敬请关注2022年31用户年会分享的最佳实践!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