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背后有千万个女人,而马化腾只有一个他!
来源:拾遗(ID:shiyi201633) 作者:拾遗 本文已获授权
写在前面
毫不夸张地说,微信是中国互联网五年来唯一一款世界级创新产品。
2011年,当腾讯为突破困局而焦头烂额时,张小龙的微信横空出世。马化腾长舒一口气:我们终于拿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站台票。
1998年,周鸿祎“批评”张小龙:只有情怀,没有商业头脑。
2000年,《人民日报》评价张小龙:他是这个时代的悲剧人物。
可为什么偏偏是这个对名利无感、只在乎情怀的人,做出了中国互联网最成功的产品?
来源:拾遗(ID:shiyi201633)
1
1994年的秋天,
24岁的张小龙从华中科技大学毕业后,
被分到一家国家电信机关。
那一天,他提前去拜访了这家单位。
站在死气沉沉的大楼面前,
张小龙觉得“一种窒息从头顶笼罩下来”。
他扪心自问:“难道我的一生就这样度过?”
心回答:NO。这不是你想要的生活。
张小龙于是放弃了人人欣羡的铁饭碗,
到广州一家软件开发公司做了程序员。
工作之余,特别无聊,
张小龙便利用业余时间写代码,
准备开发一款邮箱软件。
1997年,张小龙的Foxmail一推出便震惊业界,
连美国最知名的科技网站ZDnet都给出了“五星”。
很多人放弃了微软系统自带的Outlook邮箱,
改用了张小龙的Foxmail。
Foxmail当时火到什么程度?
中国上网计算机有600多万台,三分之一都用了Foxmail。
但火爆归火爆,由于Foxmail是免费邮箱,
所以即便拥有200万用户,但张小龙一分收入都没有。
有一天,周鸿祎到广州看他,提醒说:“Foxmail没有商业模式,要加广告,要盈利。”
张小龙很固执:“为什么非要这样?只要有用户,有情怀就好了。”
但情怀终究不能当饭吃,做着做着,张小龙自己都灰心了。
1998年,刚出任金山软件CEO的雷军,
给张小龙发一封邮件:Foxmail有漏洞。
张小龙很快回复,两人通上电话。
雷军问:“愿不愿把Foxmail卖给金山?”
灰了心的张小龙答:“15万。”
这次电话交谈就这样结束了。
后来,雷军回忆说:“15万是我可以接受的价格。”
他本打算邀请张小龙到珠海细聊,
但由于忙着联想注资金山的事儿,
就派了研发人员去和张小龙洽谈。
研发人员觉得不值:“这样的软件,金山一两个月就能做出来。”
于是,这次收购就泡了汤。
13年后,当雷军的米聊完败于张小龙的微信时,
不知道他是否会因这次“错过”而抱憾终生。
随后两年,张小龙不停改进Foxmail,
推出新版,但依旧赚不到钱。
《人民日报》发文说:他是这个时代的悲剧人物。
死心的张小龙决定将Foxmail以低价卖掉,
然后去美国当一名程序员。
两月后,他真的卖掉了Foxmail。
不过是以1200万元高价被博大收购。
“这是我万万没有料到的事。”
张小龙跟着进入博大,做了副总裁。
随后,张小龙在博大沉寂了五年。
2005年,博大将Foxmail卖给腾讯,
张小龙作为陪嫁被打包送给了腾讯。
当时,QQ邮箱在中国排名非常靠后。
马化腾之所以买下Foxmail,一是看中了Foxmail的知识产权,一是看中了张小龙。
收购后,马化腾立即任命张小龙为广州研发中心负责人:
“将QQ邮箱打造成为中国的hotmail。”
2
接下QQ邮箱这个烂摊子后,
张小龙团队陷入对hotmail的疯狂模仿中。
半年后,一款被称为“巨无霸”的邮箱面世。
果然很巨——无比笨重,速度超慢。
“连张小龙自己都不想用这款邮箱。”
不仅没壮大用户,连老用户都流失了。
“若不重新找一条出路,就只有等死。”
2006年,张小龙决定放手一搏。
他果断推出了“千百十”行动:
“每月在QQ空间等谈论相关话题互动一千次;
每月看一百篇相关行业重要分析文章;
每月与客户、消费者深度互动十次。”
几个月下来,团队人人都成了接地气的设计者。
然后,张小龙提出了一个著名设计理念——“没有设计,只有解决问题。”
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是:笨重缓慢。
药方:让邮箱变得精简而轻便。
2007年春天,QQ邮箱新版本上线,
瘦身敏捷的它,开始绽放别样魅力。
解决的第二个问题是:无法传送大邮件。
药方:推出“超大附件”功能。
此功能一出,用户开始快速增长。
解决的第三个问题是:缺少人性关怀。
药方:推出漂流瓶。
漂流瓶一推出,每天用户增长达到骇人听闻的数量级。
随后,QQ邮箱又推出了阅读空间等产品,
用户开始更加持续稳定地增长。
2010年,QQ邮箱终于跃居全国第一,
被腾讯内部评为“七星级产品”。
3
把QQ邮箱做到全国第一后,
张小龙有些意兴阑珊,基本进入半退休状态。
2010年10月,免费发短信的手机应用Kik上线,
短短半个月就拥有了100万用户。
看到这款软件后,张小龙给马化腾写了封邮件:
“每个时代都有划时代的产品,我们应顺应移动互联网趋势,开发移动社交软件。”
马化腾回了四个字:马上就做。
“整个过程起点就是一两个小时,
突然搭错了一个神经,
写了这个邮件,就开始了。”张小龙说。
几年后,马化腾感叹:“若微信是别人家的产品,那腾讯真的是难以招架了。”
他得多感激这个“搭错神经”的开始啊!
2011年2月,微信1.0上线。
但市场反应冷淡,下载者寥寥。
“和欧美不同,中国运营商提供了丰富的套餐服务,
很多用户包月短信根本消费不完。
所以将省短信费作为卖点,在中国没有出路。”
张小龙一番精细分析后,
觉得移动互联网时代必是图片为王时代。
于是,主打图片分享的微信1.2上线了。
但是很遗憾,市场反应依然冷淡。
“用户对点对点图片分享没什么兴趣。”
微信开发陷入僵局。
而此时,比微信早上线的米聊已进入快速增长期。
2011年6月,米聊用户突破300万。
米聊高层放话:“坐等张小龙来抄袭米聊涂鸦功能。”
张小龙反击:“我的微信不需要那种功能。”
反击之后,张小龙进行了彻底的反思。
然后,他又提出了一个著名设计理念:做产品要满足人的“贪嗔痴”。
“让用户对你的产品产生贪,产生嗔,产生痴。”
接着,张小龙赋予了微信一个精准定位:
“微信不只是一个聊天工具,更是一种生活方式。”
当时,团队成员笑了,觉得他是马云附体了。
他们万万不曾想到,后来微信真成了一种生活方式。
精准定位后,张小龙开始引导与满足用户的“贪嗔痴”。
第一个满足:满足便捷通话。
为了满足用户期望便捷通话的需求,
微信2.0推出了语音通讯功能。
微信用户终于开始出现较快增长。
第二个满足:满足陌生人交友。
当雷军的米聊深耕“熟人社区”时,
张小龙说了一句:“互联网的最终目的,是让关系学见鬼去。”
微信推出了“附近的人”和“摇一摇”。
“附近的人”一上线,用户迎来爆发性增长。
“摇一摇”一上线,每天启动量超过1亿次。
一月之内,微信就完爆米聊。
第三个满足:让用户可以炫耀和得到认同。
在用户达到一亿后,微信推出了“朋友圈”。
现在,“朋友圈”已成为炫耀和寻求认同的大平台。
第四个满足:让用户实现自我价值。
“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
微信又推出了个人和企业的“公众号”。
两千多万个个人和企业有了展示舞台。
…………
2016年6月,微信用户超过8亿。
微信已不再只是一个工具,而真成了一种生活方式,
一个可以满足社交、情感、自我实现等所有需求的地方。
4
张小龙有三句狠话。
第一句是:减法!减法!减法!
“你问我们和竞争对手比有什么区别,我们没有他们那些臃肿艳俗的部分。”
极简——是张小龙的产品设计法则。
“摇一摇”功能推出后,
马化腾给张小龙发了一个邮件:
“摇一摇真的很好,但要防止竞争对手抄袭,
但为什么不把预先该想到的都想进去,
让别人想模仿的时候都没有办法进行微创新。”
张小龙回复说:“微创新是永无止境的,
别人总可以加一点东西来跟你不一样。
但我们这个功能已经做到最简化。”
复杂的东西都是脆弱的,极简才能不被超越——这是张小龙的理念。
如何才能做到极简?
张小龙说:把自己当作傻瓜。
“乔布斯能瞬间把自己变成傻瓜。
我不行,我要5分钟酝酿才能变成傻瓜。”
只有傻瓜都会用的东西,才是极简的。
所以张小龙的微信拥有两大极简。
第一个:不用人教你也会用。
“如果产品需要弹出Tip来告诉别人该怎么做,那你就失败了。”
第二个:把复杂功能简单化。
“微信做了这么久,功能增加了非常多,
但界面跟第一个版本变化并不大,
比如,你如果不扫二维码去定位一个公众号,
你永远都不会知道公众号是什么。
很多功能都是隐身的,你只有去用它时它才存在。”
大部分创新,都是把问题搞复杂化。
但张小龙的创新一直是化繁为简。
“外在形式越简单的东西,智慧含量越高,
因为它已经不再依赖形式,必须依靠智慧。”
5
张小龙第二句狠话是:口碑!口碑!口碑!
“我在生活上不是一个有洁癖的人,但对待产品却分毫必究。”
张小龙对微信细节的苛求令工程师们恐惧。
大到一个按钮应该在左边还是右边,
小到一个图像差了几个像素,
都是他需要考虑很久的问题。
一次,张小龙问一个工程师:
“微信3.1与3.0的会话列表有什么需要修改?”
对方说:“没看出来啊。”
张小龙答:“会话列表每一行高度少了两个像素。”
极致——是张小龙的产品开发法则。
每一款产品,都经过成百上千遍修改才被允许上线。
这位乔布斯的东方信徒,不允许产品出现任何瑕疵。
每次产品更新前,办公室都会传出大声的争执和叫骂声,
张小龙可以为一个很小的细节与产品经理争执一个通宵。
“他是一个独裁者。”研发部前员工宋轩说。
但宋轩也不得不承认:“张小龙是一个牛逼的人,牛逼的人玩独裁是可以做出牛逼的产品的。”
所有做产品的人都说追求极致,为何做到的很少?
“因为很多人在极致之前,就妥协了。”
微信支付总经理吴毅说:“那是因为他们没有张小龙。”
6
张小龙第三句狠话是:凡是以KPI为目标的领导都是不合格的!
“整天将KPI挂在嘴上的leader,
都是不合格的,庸俗的,没有想法的,
令人痛苦的,无法言语的。”
商人或经理人往往会选择做那些对自己最有利的事,
而艺术家只愿做他认为对的事情,并且不知道妥协。
毫无疑问,张小龙更像后者。
坚守——是他骨子里极其闪亮的品格。
当时,很多人都不看好微信,
“微信的很多功能QQ都可以实现,
QQ的渠道好,资源又非常深厚,
为什么还要开发一款全新的社交软件?”
▲ 张小龙一直用着碎了屏的手机
在微信诞生两年后的一次公开演讲中,
马化腾揭晓了一个秘密:“微信概念出来的时候,有三个团队都在做。”
但最后,只有张小龙的团队坚持了下来。
微信上线后,运营商通过腾讯内部向张小龙施压。
腾讯副总裁致电张小龙:希望停止更新微信版本。
张小龙怀着发布最后一个版本的心情,
破釜沉舟地授意下属推出了带语音的微信,
虽然得罪了领导,但微信终于站稳了脚跟。
张小龙是一个极其“护犊”的人,
开发产品时,腾讯高层让他添加很多商业功能。
张小龙态度十分强硬:“等我离开腾讯你再加吧。”
正是因为张小龙的这一个个坚守,
微信后来才得以取得俾睨天下的辉煌。
7
张小龙还有一句暖心话:产品要有爱。
腾讯员工对他的评价几乎千篇一律:“他是一个有人文情怀的产品经理。”
有一次在一个产品讨论里,
同事提出了一个很巧妙的方法,
能引诱用户点击而提高点击和下载数。
张小龙脱口而出:“不要这样误导用户。对产品人来说,善良比聪明更重要。”
情怀——是张小龙的又一个产品设计法则。
比如,春晚的红包大战。
当时,竞争对手把这当成一个大战,说一定要在数据上超过微信。
但张小龙定下的目标——不是超越对手,而是怎样帮助用户更高效的抢到红包。
“我们的产品逻辑就变成了废除所有多余过程,让用户花尽可能少的时间抢到红包。”
但最后,微信的口碑特别好。
当然数据也很好,不会不好。
这就是张小龙的情怀——产品要有爱。
就像“和菜头”描述的那样:
“这个沉默到像谜一样的男人,
是中国为数不多具有文艺气质的产品经理。
他是那种因为喜欢《蓝莲花》歌词,
就一定要问许巍买下版权,
挂在QQ邮箱入口的人。
他也是那种喜欢同事小女儿涂鸦,
就把一幅涂鸦画和《蓝莲花》一样挂在QQ邮箱入口的人。”
8
在米聊、陌陌等多款软件抢占先机之下,
微信为何能异军突起,最后雄霸天下?
行业人士公认:这是主导者格局的胜利。
这格局就是——
极简的审计理念,
极致的产品追求,
坚守的毫不退让,
有情怀的人文精神。
微信开机界面是一张“蓝色弹珠”照片,
这张照片拍摄于1972年12月7日。
当时三名宇航员在阿波罗17号飞船上,
用一台80毫米镜头的哈苏照相机,
拍下了这张完整的地球的发光照片。
从45000公里之外看过来,
地球像一只蓝色弹珠,这也是照片名字的由来。
微信开机界面就是基于这张照片合成的,
只是外加了一个面对蓝色星球的孤独背影。
所有人都知道:那个背影就是张小龙。
张小龙曾多次引用一个用户的疑问:“为什么这个人站在地球之外?”
背影,或许在他眼里已经不仅仅源自孤独,也源自深层次审视自己的渴望。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
排名
热点
搜索指数
- 1 奋力打开改革发展新天地 7960697
- 2 36岁女子看高血压查出怀孕34周 7965707
- 3 日本火山喷发灰柱高达3400米 7897319
- 4 “冷资源”里的“热经济” 7726965
- 5 刘诗诗方辟谣离婚 7620619
- 6 女子8年生6个女儿第7胎再产女 7507026
- 7 #胡锡进的2024年终总结# 7461646
- 8 肖战新片射雕英雄传郭靖造型曝光 7342481
- 9 女法官遇害案凶手被判死刑 7205941
- 10 蒋欣生图更是妈妈级别 7175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