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谈神奇少女王凯歆:被忽悠了建议回学校读书

看点 作者:创业汇 2016-09-17 05:40:35
今年7月,在经历了被批专横跋扈、搬家裁员、数据造假等一系列负面新闻后,曾创立了神奇百货的17岁辍学少女王凯歆被拉下了“神坛”,从顶峰到谷底,仅仅半年时间。不久前,王凯歆写了一篇名为《神奇百货成立的一年时间里,我几乎经历了创业所有该遇到的坑》的文章,这被人们看作是她的一篇谢幕词。虽然神奇百货目前并没有倒闭,但与当初获得1500万元风投融资,身价估值过亿的风光相比,已然黯淡无光。 神奇百货 王凯歆感到,自己扮演了资本玩家的试验品,即便她的公司最后成了“次品”,但玩家们却毫发无损,“(他们)投出去的钱就当是打了一个广告”。 最初,当资本与媒体围绕她狂欢时,王凯歆身旁曾有一位投资人劝过她,让她先回学校拾起自己的学业,但这一建议最后并没有被她采纳,还直接导致了两人的分道扬镳。 这位神秘投资人就是王凯歆的创业导师林劲峰。“不要轻言创业”、“不要随便炒股”,在投资界混迹了二十多年,林劲峰却总是不失时机地劝阻身边的行外人。 王凯歆是林劲峰见过众多创业者中的一员,林劲峰称她为“徒弟”。虽然王凯歆还没离开深圳,两人已无太多交集。“她现在很难受吧?”说到王凯歆,林劲峰如同问候一位故友,关切又不动声色。 带创业者入行 虽然对王凯歆现在的状况并不看好,林劲峰并不否认她的才华。“这人是个奇才,很享受做买卖。她有思路,学习能力强,爱读书爱研究,对商业很敏感,”这是他愿意带王凯歆入行的原因。 入行之后,林劲峰带她入了深圳互联网创业的圈子,介绍她认识了一些人,也跟她讲了很多商业模式。 欣赏归欣赏,但林劲峰并没有投资王凯歆的打算。“她做的其实是‘95后’的垂直电商。现在太多人涉足,强手如云。”在林劲峰看来,“做没有门槛的生意,是不可能成功的。” 林劲峰还判断,虽然王凯歆更懂得“95后”的消费特点,但她根本组织不了这些资源,“组织一个供应链,管理一个公司,组建研发团队,设计产品,没有相当的阅历,不会有好的经营基础。”林劲峰索性直接给她泼冷水,“你这样是做不下去的,钱‘烧完’就完了。” 林劲峰建议她回学校好好读书,等到以后时机成熟、历练丰富了再去创业。 揭行业忽悠之风 如果王凯歆选择了读书这条路,也就没有后面的故事了。创业后,她几乎成了一个消费品,无论是风投、杂志媒体都来消费她一把。 “她被人忽悠了”,林劲峰指的是今年5月,一本时尚类杂志给她做了一篇采访,文中把她描述成一个乖张跋扈、自我膨胀的迷途者。 林劲峰认真地看完了整篇文章,他用“断章取义”来形容这篇文章,“为了追求故事性的效果,很多地方把内容进行了修改。正是因为她是女性,年龄小,又辍学,这几点都是很好的炒作题材。” 而对于风投来说,“第一年花了几百万元,就算投资不成功,可以权当做了广告,况且最后也达到了他们想要的‘创业者红了,投资人也红了’的效果。”林劲峰说,这一步十拿九稳的棋,风投们早就算准了。 正如林劲峰所料,最后王凯歆在《神奇百货成立的一年时间里,我几乎经历了创业所有该遇到的坑》中也印证了这一必然结局:“战略上,无任何经验的情况下,轻易涉足电商供应链,导致管理混乱;人事上,盲目扩招,导致招聘大量不符合公司价值观和实际需求的人员;业务上,盲目相信专业主义、经验论,导致未从用户真正需求出发;公关上,盲目暴露在聚光灯下,遭遇墙倒众人推。”就这样,王凯歆在一些“专业人士”的指挥下逐渐被架空。 6000元起家创业 在人人都来消费王凯歆的时候,林劲峰悄然退下。二十多年前,同样是一名高中生的林劲峰萌发了创业的梦想。1990年,高考结束,他以当年深圳市高考第八名的成绩考入到深圳大学,直到进入大学的第一天,他才将创业这一想法付诸实践。 为了赚到第一桶金,他把家里给他的6000元学费和生活费全部用来炒股,大一结束时,林劲峰已快成为万元户。大学毕业后,林劲峰看似走了一条常规路,进入深圳的一家证券公司,这也是他父亲的期待。然而没过多久,林劲峰觉得证券公司并没有他想象的那么富有技术含量:一方面,他没能进入资产管理的核心部门;另一方面,他认为公司在股票交易的判断上并不如自己。 当时,林劲峰个人的财富已经达到百万级,他期望的是一份能贴近自己兴趣的工作,而不是为了糊口。没过多久,林劲峰毅然扔掉了当时在外人眼里的“金饭碗”。 为此,林劲峰与父亲之间曾发生过激烈的争吵。林劲峰的父亲林家宏曾是深圳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把炒股当成职业,这在父亲这辈人看来简直就是不务正业。父子俩冲突升级甚至到了要断绝父子关系。林劲峰从家里搬了出来,之后的几年里,他做过中化香港集团的跟单员,开过服装店,还做过深圳酒水市场的代理商。 赔赔赚赚,就这样“晃荡”了十年。其实林劲峰心里清楚,这些经历都成为他日后的宝贵财富。 从做投资到做实业 2003年,是林劲峰人生的重要转折。这一年的两笔大交易,彻底让他作别往日不断换手交易的老路。其中一笔是他以1200万元的价格拍卖获得贵州茅台100多万股法人股,他一直持有至今,对应市值一度超过8亿元。 多年来,林劲峰似乎越来越“孤僻”,他给自己定下规矩:同行一律不见,包括证券公司基金经理、销售,他只见创业者和公司老板。 “我们这个行业忽悠很多”,说到王凯歆,林劲峰不由叹道,“大部分人投资人仅仅为了赚钱,并没有认识到实业和企业创新才是国家的未来。” 2013年,林劲峰还去安徽的酒厂执掌了一年,虽然他自己也说,管酒厂是出于无奈。不过谁都没料到,他真把“实业论”套到了自己头上。 如今的林劲峰,又动手做起电商平台,主要做快消品。这虽然是他熟悉的领域,但各种麻烦事还是纷至沓来。不过,林劲峰也并没有把这些事情都看作是麻烦,他自有考量:“只要我自己过一遍手,任何互联网的创业企业都忽悠不到我。” 对话“做不动时就把钱捐掉” 广州日报:你之前执掌酒厂,现在又动手做起了快消品电商平台,这些比单纯投资要繁琐得多,为何要多此一举? 林劲峰:一方面我还是很看好(快消品电商平台)。我观察快消品这么多年,知道渠道链条非常长,从厂家、总经销、总代理、一级批发商、二级批发商、零售商、到用户。移动端出来后,销售链条发生了重大变革,最后的堡垒就是快消品。另一方面,也是在尝试、学习。只有身临其境,掌握门道,那样互联网创业的人就忽悠不到我了。 和99.9%的人不一样 广州日报:你不见同行,不见基金经理,不见销售,业内人会不会觉得你很孤僻? 林劲峰:是这样。我的投资理念和方法跟很多人都不一样,可以说99.9%的人跟我都不一样,到目前没有找到跟我一样的。 广州日报:那你做资产管理的目的是什么? 林劲峰:我们理解作为一个投资人,是做服务的。我们应该把钱交到会赚钱的人手上,加快资金周转的效率。让这些企业家把企业做大,让企业更快地发展。我们就是要把投资做完美,而不是仅仅为了赚快钱。 将来准备捐掉身家 广州日报:你自己做股票起家,为何却不赞同别人炒股? 林劲峰:我经常劝别人不要买股票,因为普通人不可能像我们这样,我们的阅读量是惊人的。我每天见十几个创业者,很多上市公司倒闭了,大量的老板我们都见过,这不是常人有条件实现的。我们选个股,不看行情,这些宏观层面跟我没关系,我也不看大势,不盯股票盘。如果一般人要炒股,不要买个股,可以去买指数。 广州日报:你从6000元起家,到现在资产百亿元,听说将来准备全部捐掉? 林劲峰:这些钱又不是我的,这是社会的钱。将来一定要捐掉。 广州日报:大概什么时候? 林劲峰:到我做不动的时候。到我对股东的回报复合增长率不能超过15%的时候。 广州日报:你现在给王凯歆什么建议? 林劲峰:她现在确实已经很难弄了。她也不愿意回学校,年龄也大了,文化也跟不上,同学也没有了。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