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强北蜕变进行时: 部分新兴产品卖家称生意变好了

看点 作者:站内编辑 2016-02-22 13:26:05
“去年生意还不错,比预想的要好。”华强北大卖场之一华强电子世界二楼一位销售无人机的商家笑着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在经历了多年的繁 荣后,有着“中国电子第一街”之称的华强北正在艰难地转型。近日,本报记者走访华强北之后发现,不少传统的电子行业卖家仍处在阵痛期,但是商铺空置率与两 年前相比,变化不大,经营稳定。 此外,在传统电子行业商家感叹生意难做的同时,一些积极的变化也在悄然出现:诸如无人机和3d打印机之类的新兴产品进驻华强北的数量增多,部分留守华强北的企业也找到了新的发展路径。 零售商日子不好过 卖智能手表的张鹏在华强电子世界租了个约两米长一米宽的柜台,干了快四年了。他告诉本报记者:“日均人流量从当初的100多人跌到现在的十来人了。”他将很大一部分原因归咎于地铁7号线施工带来的冲击。 此前,市场大环境不好和门槛低、易复制的低端产业模式已经使华强北的商户面临巨大压力。地铁7号线自2012年10月开始动工后,对于他们长远来说虽然是个利好,但是短期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这条全长约30.2公里的轨交线路贯穿罗湖、福田、南山三个行政区,南北走向的施工面与华强北主街道重合,机动车主干道会全程封闭三年,商铺门口出现围挡会长达22个月。 华强北的柜台和商铺主要分为零售类的电子卖场?百货商场以及电子元器件市场三大类。业内人士认为,前两者受到人流量的影响非常大。 无论是否出于自愿,华强北各界都在试图共度艰难时刻。去年下半年,张鹏的房东终于调整了租金,每月从9000多元降到8000元,但是张鹏现在又开始徘徊起来,不知道究竟该留还是及早离去。 他也想过搬去旁边主要针对批发客户的赛格等卖场,但是那里好铺位难找,租金也贵一半,所以最终还是放弃了。“关键是那里的生意也萧条了很多,就算是找到一个好铺位,生意也未必能好多少。” 批发商也在徘徊 张鹏的顾虑不无道理。下午三点,在赛格大卖场二楼,绝大部分柜台已经开张,但是并未出现人流如潮的现象,一眼望去柜台与柜台之前狭窄的通道上只有寥寥数人。 部分柜台前有三五位顾客伫立询问价格,或是商家拿出计算器,在快速核算报价。二楼一个角落处,卖电源的曹明(化名)正在柜台里低头看着手机,百无聊赖地浏览新闻。 他对记者叹息:“生意是一年比一年差。”最辉煌的时候,他这两三平方米的柜台一个月能有十几万元的收入,但是现在去掉租金和人工成本之后,每个月也就剩下一些“生活费”。 在和记者交谈间隙,不远处突然响起一阵撕胶带的刺耳声音。曹明起身张望了一下,看看是哪个商家在打包发货。他说,那是他最喜欢听到的声音。 2010年左右是华强北最辉煌的时候,但是智能手机崛起之后,山寨手机仿制成本大增,利润空间被挤压。 福田区企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冯向阳对本报记者表示,从2011年到2012年底,华强北的人流量减少了10%,总营业额也下降了20%~30%。 在曹明档位的斜对面,有个柜台中放着一张白纸,上面写着粗体字“招租”。附近的商家介绍,在比较偏僻的地方,柜台不太容易租出去。 目前,关于空置率还没有最新的官方数字。不少商家估计,空置率大约在两成左右。冯向阳说:“华强北目前的经营还是很稳定的,撤离的基本都是小柜台,主要集中在手机及周边配套产品,山寨机最为突出。” 根据本报记者此前了解到的数据,已有约3500家企业离开华强北,这里本有大企业40多家、小企业2万多家。冯向阳说,商家有出有进,现在的企业数量和之前差不多。 新变化 繁华落后,华强北该何去何从?借由7号线修建的契机,当地政府试图摆脱山寨文化的帽子,将最初从厂房改造而来的华强北打造成以电子业为龙头,集服装?珠宝等产业形态的一个综合性商业中心区。在官方人士的说法中,华强北的名称早在两年多以前就已经从“中国电子第一街”转为“国际电子商业名城”。 不过,这个转型目标还有不小的一截路要走。冯向阳说,这两三年来因为受到地铁施工的影响,珠宝和服装等时尚产业的发展没有达到他们的预期。但是,他预计今年年底地铁围挡撤掉之后,人流量会大大增加。此外,接下来他们也会举办更多的时尚购物节和走秀之类的活动,为进驻的商家吸引人气。 对于华强北的主导性产业电子业来说,一些变化也在悄然发生。在华强电子世界二楼,约有1/3的区域被单独划出,专门用于吸引新兴产品卖家进驻。附近的商家介绍,这一区域的生意去年大多还不错。 梅玲(化名)是上述生意还不错的商家之一。此前她主要卖通讯类电子产品,两年多前开始改卖3D打印机,产品售价从三四千元到四五十万元不等,客户主要是创客、设计商和磨具厂等。 去年,她将档口从卖场三楼搬到了二楼,虽然租金一月一万多元,比之前贵了一倍,但是销售额也多了一倍。“虽然3D打印机叫好不叫座,但是感觉这两年客户一年比一年多。前几年3D打印机卖家多处在给客户科普的阶段,现在市场正逐渐被开发出来。” 华强北街道办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刘仁根告诉记者,这几年来,市区两级政府共同努力对华强北的外部环境进行改造,比如说修建地铁7号线。商家也在积极地对卖场外观进行改造,企业则在内部转型。 在他看来,新兴产品的进驻只是华强北转型的一个方面,这里的众多企业正在寻找各自的转型之路。去年十月他在调研华强北企业时发现,有位做3D打印机的老板引进一些项目来孵化研发,他主要是提供平台,并在每个项目初期提供2.5万美元的扶持资金,项目得到市场的认可并进入生产阶段后占有一定的股份。“他的项目吸引了很多刚从国外回来的有想法、无资金的人。去年十月他引进的30个项目中,有29个落地了,研发的产品得到市场的认可,成功率相当高。” 深圳市电子商会执行会长程一木对记者表示,华强北从最早的工业区到现在的商业区,是个不断转型和演变的过程。“华强北最初卖电子元器件,后来个人电脑进入家庭后,就开始卖电脑,然后又开始卖数码产品和手机,什么好卖就卖什么,一直跟随信息产业发展的步伐,已经经历了N次转型。” 他认为华强北现在的转变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无需杞人忧天。“过去电子信息产业有两个革命性的产品:个人电脑和手机。这使得产业规模急剧扩大,也带来了华强北市场的繁荣。大家都在等待下一个能带来革命性的产品。”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