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不着”的数字孪生,“看得见”的数据价值

动态 作者:牛透社 2022-12-21 15:36:08


文 | 崔牛会   整理 | 李雪曼


对于爱看科幻电影的影迷来说,平行宇宙一定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在平行宇宙空间里,出现一个一模一样的你并不稀奇。而在现实中,已经有一项技术,可以把真实世界高精度复刻出来,实时映射它的动态,这项技术就是数字孪生。


早在 2002 年,美国密歇根大学教授迈克尔·格里弗斯就提出,在计算机的虚拟世界建立一个跟实物一模一样的模型,他把这个模型叫做数字孪生体,这就是数字孪生这项技术的雏形。然而,这项技术在当时并没有受到重视,直到 2010 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正式将数字孪生技术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实现了在研发阶段降低成本的目的,才受到重视。


近年来,数字孪生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制造,智慧城市、智慧医疗等领域,数字孪生富有想象力的潜能不断“破圈”,就连时下很火热的元宇宙也是数字化进程到某一个深度阶段,是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深度融合。UINO 优锘科技联合创始人/CEO 陈傲寒表示,“数字孪生就在每个人的身边,我们看到的现实中的每一个物体都是一个意识的孪生体。”


陈傲寒深耕数字孪生领域十年,对该行业有着独到见解和看法。他为何会选择在数字孪生赛道深耕,从 2012 年创业至今,踩过哪些坑,收获了哪些经验与教训,对行业的发展又有哪些想法和憧憬。近日,陈傲寒受邀做客 SaaS 小会直播间,与崔牛会创始人兼 CEO 崔强展开了一场有关创业感悟、数字孪生、及 SaaS 未来发展的对话。他说创业就是一个修炼场,最大的收获就是认识了自己的无知。


以下是崔牛会与陈傲寒对话的主要内容,供大家学习参考。


创业契机始于用户的一个真实场景


崔牛会:请先介绍一下 UINO 优锘科技。


陈傲寒:UINO 优锘科技是将数字孪生技术与可视化相结合,对现实世界中的实体对象,在数字世界中进行完整描述,通过可视化的手段对实体对象进行仿真、监测、分析和控制,致力于通过数字孪生可视化技术,帮助人们更好的认知与管理现实世界。


从广义上来讲,一切现实物体的虚拟化表达都可以算是数字孪生。但行业公认的数字孪生一般是狭义的,比如 Autodesk 在官网上就明确说,3D CAD 不是数字孪生,为什么呢?解释是说他们认为数字孪生应该是有实时数据连接的,而 CAD 不是。


Gartner 在关于数字孪生的研究报告里,明确提出数字孪生体应该是与现实物体一对一映射、实时数据连接、有数据模型和对应的数据的。而 Microsoft、Amazon 等描述的数字孪生,也都符合 Gartner 的这一基本定义。


崔牛会:公司成立之初为什么选择“优锘” ,这个“锘”是一个金属元素,当初用金属元素来命名是有什么特殊意义吗?


陈傲寒:优锘科技创立于 2012 年,英文名字叫 uinnova,在起中文名字时直接采用了音译,U 就是“优”,美好的意思;选择“锘”,主要是有三方面考虑:


一是“锘”是以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命名,他是创建诺贝尔奖的人,而诺贝尔奖是一个创新发明最高的荣誉;二是“锘”的英文缩写就是 No,我们觉得 no 它代表着一种不断地自我否定,提醒我们不能停留在过去的认知,要不断地去创新突破;三是“锘”元素有 11 种同位素,他们的半衰期都很短,半衰期最长的“锘”的半衰期也是 58 分钟,这也提醒我们,在这个时代,世界变化得非常快,需要我们不断创新,跟上这个时代的步伐。


崔牛会:当时是一个什么契机开始创业的?


陈傲寒:是用户的一个真实场景给了我们创业的契机。


我最早是在 Cisco(思科)任职,在那里接受了万物互联的理念,认为未来世界应该是万物互联的世界。离开 Cisco 后我加入了一家小公司 Opsware,在 Opsware 被 HP 收购后,去了 BMC 软件公司,在那里我看到了国内很多大型企业的 IT 环境。


让我触动最大的是,这些企业的管理系统从底层基础设施管理到网管系统管理,再到上层的应用管理、云管理,每家用户的管理软件都多达几十套甚至上百套,而每一套只监控一类数据,从而构成了一个复杂的多维机构。在这个复杂的 IT 环境里,每个工具只负责其中一个环节或某个部分, 这让我意识到实现万物互联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怎么形成统一的 view,怎么统一在一个图像上去实现监控管理。


在我困惑之际,遇到了国内一家大型国有企业,他们当时在自己的数据中心里做了一个三维数据中心,这个数据中心把企业的资产管理系统、性能监控告警和视频监控系统都接了进去,并且实现了现实世界和三维环境模型的一一对应和打通。


当时看到这个模型的时候我就认为它就是复杂 IT 环境的一个最终整合。就好像高德地图、百度地图一样,可以把各种交通信息聚在一张地图上,而这张图是三维的,是一个从宏观到微观的自由的数据融合,并且可以反向控制现实世界。


我坚信万物互联是一种大趋势,未来不管是仓库还是码头或是物流都是需要这种技术的,但这些行业未必会有专业的技术人员,那就需要一种更简单更人性化的方式。此外,在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是数字的一代,未来的世界是数字世界。


我们看到数字孪生的潜力,在那位用户的介绍下,我结识了当时做三维数据中心的那支团队,自此我们开启了后来的创业之旅。


数字孪生本质是降本增效


崔牛会:数字孪生技术未来是不是可以普适化?


陈傲寒:微软的 Windows 将互联网技术普及化,这种普及化让互联网技术真正走向了一个更广泛的应用场景;苹果的问世是伟大的,其最大的价值是它的 Multitouch,这种交互使得原来的技术门槛进一步降低,从而使过去少数人使用的有限场景,走到了大众生活里的所有场景,迸发了巨大的力量。


我们始终认为数字孪生潜力巨大,即使还在可视化层面,它的价值,它对世界带来的影响也将远远超出想象。因为技术每一次进步,每一次普及化都将带来一个巨大飞跃。而在物联网时代,数字孪生技术将会打造出人和物交融的元宇宙数字世界。



崔牛会:数字孪生在运输行业有应用场景吗?


陈傲寒:今天我们每个人都在用数字孪生技术打车,因为滴滴打车利用的就是数字孪生技术。比如在滴滴打车的界面,你可以清晰的看到周围车辆的情况,这个界面上的车就是现实世界车的孪生。人们利用滴滴打车,缩短了等候时间,也使得出租车的空驶率下降。


在货运方面,货拉拉其实也是一种孪生技术。过往厂家货物运输都是直接联系司机或是找人调度车辆,今天利用手机自动发出 request ,然后就能像滴滴一样查找周围车辆情况,这种调度方式不仅节约了时间,还降低了货车的空置率。


数字孪生在运输场景中作用,一是可视化,二是有了数字孪生系统,每一个物的空间关系得以计算。所以在一个工业园区里,数字孪生除了可视化,它还起到了园区内 GIS (地理信息系统) 的作用。此外,数字孪生还有空间计算、空间定位、空间寻路的能力,它还可以提供物联网的数据对接和前端的 UI 交互。实际上数字孪生是一个融合体,它是多样技术在一个场景中的一种碰撞和融合。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新场景和技术的成熟,数字孪生不完全是一个全新的东西,它既有新的东西,也融合了过去一些老系统在新场景下的一种能力的汇聚和移植。


崔牛会:数字孪生解决了人和物、物和物之间的位置关系和空间关系,最终实现了资源优化,帮助企业节省成本,提高了效率。这种理解是否正确?


陈傲寒:是的,万物互联本质是解决资源配置效率问题。


万物互联的目的是把所有的物都变成云计算,都可以直接被数字化感知,数字化去调度、数字化去控制,最终形成一朵万物构成的云。在此我对数字孪生做一下深层次的解释。


第一层是数字孪生是试图复制人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从而形成一种公共认识。


意思就是世界上早就有孪生体,我们认识世界就是通过意识孪生体去认识的。比如我拿起一瓶水,那这瓶水就会存在我的脑海意识里,它在我脑子里是有一个意识孪生体的。


其实,每个人眼睛里看到的物体,其脑子里都为它创建了一个孪生体,但是同样的东西,不同的人创建的孪生体是不一样的。比如,木材商、植物学家和画家,三人同时看一棵古松,脑海中产生的信息是不一样的,因为他们各自在脑中创建的孪生体凝结的是他们自己对松树的认识。这个意识孪生体是个性化的,相对模糊的,碎片的。


但是数字孪生是比较确定性的,而且每个人可以把心目中的孪生体要有的信息,要有的指令,要有的操作,要有的状态放上去,最终凝聚成一种公共的意识孪生体。公共意识孪生体是由一个企业、一个群体的意识对这个世界产生的一个统一的认识。此外,孪生方式、孪生场景不同,会形成孪生系统不同层级,从而凝聚成多维度、多样化、多功能、多用途的意识共识,这是数字孪生深一层的概念。


第二层就是意识孪生,不仅可以可视化,还可以模拟现实世界。


前提是既要有孪生体又要有引擎,引擎是再造世界的自然法则,孪生体是世界里物的各种特性,当这个法则和特性匹配,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就会产生像现实世界一样的一种行为或是一种感受。 


现在大多数做数字孪生企业往往先从渲染引擎做起,因为大家都希望先看到意识形成的东西,就像上帝创造世界的时候,也是说先要有光,所以渲染是第一步。随着各种引擎包括物理引擎、流体仿真引擎、电磁波引擎等的出现,孪生体上面的特性会越来越丰富,它能够被这些法则所驱使,而且它们互相之间有交互的行为,所以最终是再现整个世界。



崔牛会:从 PC 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再到现在的物联网,整合计算机的输入和输出以及设备之间的输入和输出的关系发生了变化,你怎么看行业这种输入和输出关系的变化?


陈傲寒:信息化走向数字化是大趋势,也有很多人在讨论信息化和数字化的区别,我认为二者之间维度不同。


信息化主要是以“人”为主,比如信息化时代研发的 OA 系统、ERP 系统等,都是通过人去观察世界,去录入信息读取信息,然后人去决策。不管系统多发达,信息的获取到最终处理中间都是以人为节点。但数字化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人的这一环节消失了,数据的获取、决策、行动都是通过机器去完成。这样的变化是必然的,原因有:


第一机器更准确,不会发生人为失误;第二机器可以做到实时同步;第三数字化之后变成了机器可以理解的语言,可以更精准低成本应用到商业场景中。例如滴滴打车,通过 GPS 可以精准定位顾客上车的地点,同时顾客通过滴滴打车还可以精准获悉行驶路线、行驶的里程,产生的费用。这个环节以往若是通过人为监督收集信息成本太高,但数字化之后,中间“人”的环节去掉了,成本大大下降。


所以我觉得数字化最重要是带来成本的下降,使得之前许多需要耗费巨大成本才能做的事情,及原来不成立的商业模式可以成立了。


创业十年,最大收获是认识自己的无知


崔牛会:创业十年,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陈傲寒:最大的收获是认知了自己的无知。


以往自己作为一个“员工”总能看到公司存在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并且还很自信的认为自己做肯定能做的很好,后来创业才知道自己的无知。创业就是一个修炼场,在这十年期间,每年都会获得新的认知,也会发现新的无知,并且深刻认识到创业实践获得的新“知”是通过看书得不到的。


崔牛会:创业十年在哪方面交学费最多?


陈傲寒:第一,在数字孪生的认知上交了很多学费,明白了到底什么是数字孪生。创业之初还没有数字孪生这一行业,创业这些年我们定义清楚了数字孪生的边界、解决的问题、它和其他系统的关系,并且让用户认识它了解它并且愿意付费使用它。


第二,到底怎么做一个软件产品。以往我们做的产品只要有清晰的功能、清晰的价值点、便捷的交互、良好的体验就 OK,但是对于一个新的行业,一个新的问题域如何去定义,并没有经验,认知也不够。


创业十年,真正发现定义一个新的行业需要一个系统性的最优解,它不仅包括功能架构,性能架构,技术实现的架构,甚至还包括一套标准、一个体系,一套用户对它认知的一种模式。最主要的是一套标准不是简单的把事情描述出来规范化就行,它背后需要定义一套概念模型,需要为此建立一套话语体系,一套对这个世界的逻辑建模。


这样非常严谨地去定义一套术语,定义一套概念模型,国内一开始在这方面并不重视,认为只要把产品功能做出来,好用就行。所以今天看到国内很多软件产品都是在成熟领域,在国外已经提供了系统性最优解的情况下照搬,这也是行业内卷的一个原因。


可以理解的是国内的企业软件行业相对国外起步较晚,为一个全新的问题域创造一套系统性最优解的人才不足,能力薄弱,我们要正视这个差距。但是我们必须要明白,一个新的行业,一个新的问题域最本质是底层概念模型的打造,这是一切的基础。


此外,我不太赞同“中国市场特色,中国的经济模式和体制导致中国企业软件做不起来。”这种说法,这只是一个很小的维度,反映了一些现实情况,更重要要的原因是软件企业自身能力不够,没有做出足够好的产品出来。


但是我对未来是乐观的,是有信心的。一是当前对企业软件认知的人,不管是数量还是水平都在提高;二是企业对国内外的差距有了清晰的认知,知道了自己的无知,更重要的是明白了自己就是解决问题的钥匙,自己能力的提升是问题得以解决的本质性办法。所以,我相信国内肯定会造出世界一流的软件产品。


中国 SaaS 也能长出更好的模式


崔牛会:你怎么看 SaaS 在中国未来的发展。


陈傲寒:我认为 SaaS 在中国的发展会越来越好。国内有一个优势,就是移动互联网 To C 的发达,带来了数字化的教育和科普,所以中国人对数字化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是足够的。尤其近两年,已经实现了量变到质变,数字化转型深入人心。此外,日常生活的高度数字化及便捷性也在潜移默化改变了人们的认知,人们自然而然会把生活中数字化场景联想类比到企业端。


目前,供给侧需要做的就是学习,提升能力,而使用侧也逐渐对 SaaS 越来越认可,所以我觉得 SaaS 发展是不可逆的,未来已来,只是分布不均。我们不需要担心这个趋势,企业要做的就是做出足够好的产品,提供足够的价值,让这个趋势来得更快一点。 

 

崔牛会:你如何看待当下原生 SaaS 和中国特色 SaaS 的争论?


陈傲寒:各自市场不一样,并不是美国没有定制化,只是比例低一些。需要承认的是美国的职业化程度确实比中国高,同一个行业的管理标准化程度也比中国高,这是个不争的事实,也是美国社会成熟的表现。


但另一方面,中国式 SaaS 也是中国在发展中的一个表现,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大多数行业都还没有进入到一个完全专业化、职业化、标准化的地步,这就使得标准化很难满足所有人的需求。所以客观上看就觉得定制化程度很高,但是这未必是坏事,标准化固然能带来高效率,但是标准时间久了一定程度上也可能带来一种僵化,带来一种固化,要知道这个世界是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既然身处在中国市场环境中,就应该多看看那些积极的部分,那些可以为我们带来机会的因素。中国的 SaaS 无法像美国一样,因为中国的客户是中国式的,市场是中国式的,社会是中国式的,SaaS 肯定也是中国式的,但并不代表中国式 SaaS 就长不出更好的模式。


大家不要忘记,中国的互联网也曾与美国存在很大差距,经过十几年发展才有了今天的成就,所以我觉得任何土壤都能长出美丽的花朵,他们只是不一样的美。


崔牛会:你如何看待生态的发展?你认为未来生态发展会是什么样的?


陈傲寒:从两方面来分析:一个是我们为自己的开发者打造的一个生态——物联森友会,我们发现物联网的从业者,包括小的集成商、前端的各种解决方案提供商,他们需要优锘科技的工具,而我们也希望把工具提供给他们,让他们去开发一些插件,然后资源回流形成一个小生态。


另一个是我们想把物联森友会延伸到更大的一个生态。因为我们看到物联网是一个比较高度碎片化的行业,需求方和供给侧都非常碎片化,他们之间的资源匹配效率非常低。所以我们在试图用数字孪生的方式去打造一个虚拟的、元宇宙形态的物联网产业元宇宙,这是我们想打造的一个更大的生态。


未来,系统之间及企业之间能不能形成一个超级生态,我的答案是肯定的,这个生态一定会形成,只是它取决于几个方面:一是企业自身定位要越来越清晰,产品越来越成熟,大家能够各自术业有专攻;二是随着企业对产品的认识和打造,产品能力的提升,企业可以把自己的产品变得越来越标准化,越来越开放,这样能够快速进行整合。


从目前情况下看,市场在朝着更积极的方向发展,所以良好生态的形成只是时间问题。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