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aS 云工具,产业互联网下的变革利器
文 | 周晓莉
2022 年的当下,由于疫情,很多行业受到影响,但为“云经济”带来逆势增长。无论是我们的工作还是生活,很多场景早已被“云端”化,云办公、云会议、云面试、云招标、云签约等,云上协同正成为新趋势,也因此促进了云协同产品的增长。
据 Canalys 数据显示,2022 年第一季度,全球云基础设施服务支出增长 34%,达到 559 亿美元,因为组织优先考虑数字化战略以应对市场挑战,这一数据比 2021 年第一季度增加了 140 亿美元。
后疫情时代,远程办公成为每个企业必须要面对和适应的必修课,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去中心化」的管理方式,混合型工作模式也将成为许多公司的“新常态”。
如何让员工无论在任何地点,都能高效完成工作。这需要更好的云上协同工具来提高生产力,建设高效的研发协作流程。
为此,牛透社于近期推出「数字化生存」专题,对多家头部 SaaS 云工具企业做了关于产品的深度访谈,来一起探寻云产品当前的发展趋势和未来的更大价值。
工具变迁:从管控到激发
创作的变迁,从最初的 Word,到 Google Docs(协同文件的 Word)再到当前的在线云文档。相对于第一二阶段,现阶段的信息更加数字化,某种程度上产品相当于被使用者赋予了人格。
知识经济时代,未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人才。而对于如今云原生工具受益者的职场人群,他们作为终端使用者,管理也要由管控转向激发员工创造力。这清晰体现在工具上,更加灵活的企业内部协作,上级向下级写周报,用 OKR 来逐渐替代 KPI。
ProcessOn 运营负责人飞熊表示,管理者应尽量弱化标签,需要加强的是管理方法。
牛透社在对云产品企业进行采访时,他们均看好云办公的趋势,同时也表达出当前国内云办公还存在哪些待解决问题。总体来说,对于云办公所带来的困惑,有以下几点共性。
1. 缺乏临场互动感;
2. 由于沟通不及时,导致工作效率降低;
3. 需要线上签署或者盖章的文件,线上办公难以满足;
4. 企业凝聚力弱。
其次,对企业管理者来说,临场感缺失,会担心员工不能有更好的意识去推进工作。为此,石墨文档创始人兼 CEO 吴洁表示,这需要线上每个人都是 owner,去主动推进事情。当遇到困难时,及时去沟通和寻求帮助,而不是等待其他人来推动。因为线上办公场景,容易给人产生大家都不在的错觉,整件事情好像没有推动,但实际其他人也在等待进展同步,所以在完成任务后需要及时反馈和告知。
吴洁认为解决此问题最终还是要以结果为导向,如果远程做出的产品价值感并不比在一起办公时差,所谓的掌控感就会变小或消失。
蓝凌叮当 CEO 刘向华坚定的认为以后 To B 会和 To C 高度融合,融合到 To Team。
他称叮当的定位便是 To Team,举例来说比如一个 1 万人的组织,可能会有 10 万个 team,这 10 万个 team 手头如果都有预算,本身就可以看成是 10 万个付费组织,而不是一个 1 万人的组织。To Team 的市场规模就远超于传统的 To B 规模。
刘向华表示大型企业具备中台化,前端是一个个的作战组织。而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它的主架构则是高度扁平化和团队型。即一个团队存在,是因为这个团队本身有一个相对短期的目标,大家围绕短期目标去协作路径更清晰,容易更灵活机动、更高效。
他表示比较理想的云上办公组织结构会是团队化,在一个可控范围内,信息全透明流转的超扁平结构。
从场景中来,到场景中去
对很多企业来讲,线上办公犹如一次大考,合适的云办公软件尤为重要。除市面上互联网大厂推出的通用型协作工具类 SaaS,包括钉钉、企业微信、飞书;另有单点式办公垂直类工具,基本分为几类:沟通 IM、视频会议、文档协作、任务管理。
云办公趋势的当下,对于本身就是云办公产品来说,则将线上线下融合的非常自然。
创作者经济时代,由于很多内容创作者是跨平台式,所以能让实时观点共通、多端同步的在线协作工具产品刚需且必要,Figma 便是引领在线交互设计趋势的一个典型。
而文档是记录信息的载体,并且能够有效建立起上下游的知识体系。云时代,让文档协作迸发出大量刚需。疫情更是加速在线文档领域的竞争,除大厂外,还有生来就带着工具属性的产品,比如于 2015 年正式上线的石墨文档,是国内最早的在线文档。
2015 年带着协同功能的文档一经推出,就吸引大量 C 端用户使用。石墨所对标的产品一直是 Office,这也让石墨始终朝着纵深方向去做。对于专注什么,放弃什么,有清晰的定位。
前些天上海疫情,上海某街道的居民自发通过一份石墨文档,来组织小区志愿者、发起团购、取送物资等,为住在老小区的居民带来了团购希望。
此前,腾讯文档、金山文档、飞书文档等,也曾通过类似场景出圈。相比本地 Office 软件,在线文档借助疫情带来的远程办公协作,带来大量用户。
除文档外,诸如白板、思维导图、设计等线上协同也在加快团队协作的信息流转。
作为体验创新设计公司的艾体验,起源地在成都,研发团队设在北京,其创新团队分布在 9 座城市,也依旧能够在线上进行高效协同。
由于艾体验 CTO Base 在北京,创始人李婧和其沟通也一直是远程协同,企业内部使用的协同工具为自研的“2049 创新协同白板”来进行会议、工作协同。
谈及做这款工具的初衷,李婧说到,由于本身是交互设计创新型公司,很早便想将创新思维做成可视化的工具,让公司里每个想法都能被看见。
加之疫情的机缘巧合下,加速开发进展。李婧表示去年成都的两次疫情,她所在的小区都都无情中招,当时就想若没有一个好的协同方式,远程交流会非常缺乏临场共存感。而传统的深度思考工具通常是文档写作,难以呈现整个思维过程,当遇到如沟通发散性的脑暴会议,无法与同事进行更好的讨论沟通。
由于自身遇到明显痛点,进一步延伸出想要研发 2049 这款产品,于 1 月 10 号开始进入正式研发,2 月 17 号公测版上线,将于 7 月 12 日上线正式版。
李婧表示,2049 这款工具能够在同事之间会议讨论完后,系统自动通过算法形成清晰具像化的数据结构,直接提高效率。
而同样,对于在线协作绘图平台的 ProcessOn,除打卡、流程审批以及和客户的沟通是在钉钉、企业微信或者飞书上进行,自己企业内部的流程管理以及会议,是用自研的 ProcessOn 加“小画桌在线协同白板”。
很多企业居家办公期间会写日报。ProcessOn 作为在线思维导图工具,其日报方式也彰显工具特质。
是在一张思维总导图里实现,将公司所有人按照部门、小组、再到每个人去划分,所有人直接在图里写工作汇报,同一阶段经常出现几十个人并发写日报的场面。当管理者浏览日报时,通过看这张图,就能一窥整个公司的工作全貌。
对工具类产品公司而言,自身就是产品最大的践行者和受益者。尤其在当下大环境受影响,降本增效更加被企业提级。
刘向华告诉牛透社,一些企业在面对疫情风控时,容易造成业务停滞,对于企业是一个危险信号。这带给云工具产品相应启示,要尽量以混合型办公为主。在设计时,可以假定远程办公将会是常态,从这个角度出发去设计企业的业务管理和经营方式。
毕竟,就连曾大力支持远程工程的 Twitter、Salesforce、Meta 等公司也纷纷表态从之前的居家办公转变为混合办公。
云时代,国产化 SaaS 软件迎来新变量
自今年 3 月份, Figma 封禁大疆以来,更加速了国产软件对于摆脱“卡脖子”的进程。与此同时,对国内软件来说,也是一个新的发展时机,国内众多科技企业和设计团队开始加速寻找国产替代解决方案。
即时设计以及蓝湖旗下在线协同产品设计工具 MasterGo,一时间成为资本宠儿。MasterGo 产品定位为“一站式产品设计协同工具”,被看作 Figma 的替代产品,同时 MasterGo 推出了“国产设计软件共创计划”。
云办公已经成为不可逆的趋势,在牛透社所采访的几家企业之中,均认为云产品存在很大机会,也是率先进行 SaaS 化的领域。尤其在云时代精益管理的背景下,企业愈发看重投入产出比(ROI),更好的效率工具能将人才资源价值最大化。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 49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 2021 年 12 月,在线办公用户规模达 4.69 亿,同比增长 35.7%,成为用户规模增长最快的应用之一。
云办公的渗透带来云产品的增长。
首先是云产品最明显的优势在于不局限于单点操作,随时随地都能实现多人协同。协作本身带来的效率提升,会提升整个公司的生产力以及竞争能力;
二是资料实时同步存于云端,能有效保障数据的一致性,不用担心它丢失;
三是在协同分享上更顺滑,无需在邮件和微信反复传递文件;
四是文件信息有多级权限管理去保证信息,安全性更高。
极光调研发现,有 86.1% 的企业员工表示愿意远程办公,而对于远程办公的工作效率问题,87.2% 的企业员工认为可以借助完备的协同办公工具来提升效率。
这也释放出一些潜在信号。
1. 职场愈加年轻化。当职场越来越年轻,对于自我价值的认可也会更高。这种趋势下年轻化办公如何进一步演变,存在机会点。
2. 会出现更多的分布式和职业化的 freelancer 。就像钉钉给自己的最新定位是“每一个人,每一个组织的新生产力工具”。未来的职场会朝着更加平台化发展,每个人都是独立的办公个体,大家只要能用某一种方式协同起来,就能够 Make-It-Work。
3. 所服务的用户组织性和人才角色发生变化。行业从业者会更多,尤其对于产品公司来说,既是从业者也是受益者。未来的组织变化会进一步让劳动关系发生变化,从而带动协作方式变化,最后的利益分配也相应变化。围绕这些,未来的组织可能更零散,但也更灵活。
吴洁表示,中国的在线办公,更多是从 2014、2015 年开始,现在则来到一个中期阶段,后面前景还很长,但竞争也较为激烈。
石墨今年将计划放在一直推进的国产化 Office 方向上,借着今年的国产化替代浪潮,各地版权局对于中国正版化 Office 的认可,也为石墨带来更多机会。
当牛透社向吴洁发问是否看好后来者想继续在此领域进行创业?吴洁表示看好,但也表明该领域有其壁垒和专业性,要对在线办公有足够深的理解和积累,毕竟好的产品已经深耕多年。不过目前国内文档赛道虽参与者众多,但更多是强调其流畅度,而非垂直专业度。
这让专注在垂直领域创业的产品公司,一定程度上能绕开大厂,去复杂度更高的地方去洞察用户,找到更好的场景创新。
C 端积淀用户, B 端商业验证
对于 SaaS 企业,更看重企业的长期价值而非短期利润,这就意味着在做好产品的情况下也要兼顾服务,因为后面的持续性收入则更关键。在《SaaS 创业路线图》一书中有个重要观点是:“SaaS 的本质是续费”。
Adobe 是个典型案例,作为全球创意软件的绝对龙头,其营收主要是来自创意云服务,在今年 Q1 的财报中创意云收入单季度首次超过 30 亿美元,占比达 75%。
Adobe 转向 SaaS 订阅制从 2009 年开始,当时大环境正处在金融危机下,很多企业不再选择升级购买 Adobe 产品,导致当年业绩下滑。
于是 Adobe 在 2013 年决定将传统创意软件业务转向订阅制,并在转型 SaaS 过程中从 0 开拓了今天的营销云业务,属于传统企业转型 SaaS 的最成功典范。
回看国内,很多软件工具类企业也正在经历从个人——团队——Team——企业的增长模型转变,通过先在 C 端积淀用户,最终在 B 端完成商业化验证。
飞熊向牛透社表示,ProcessOn 早年通过和用户共创,在 C 端有了一定坚实基数。现在更多则是将基础绘图工具向场景化的解决方案去做升级,包括和生态平台共创,孵化不同行业的解决方案,以及服务好国产化替代这条线。将更多商业可能性放在 B 端,通过 SaaS 服务来做营收。
B 端的决策周期长,需要 B 端产品具备与用户共创的“共生思维” 。例如通过运营客户设计来获得用户对于产品的优化反馈,倾听客户对于产品的建议需求,与用户共创打磨产品。
To B 领域本就是慢跑赛道,通常连续坚持数年才能够看到好的效果,并且这几年要有好的交付能力才能去保障。
好产品是一切需求的真实来源
目前,无论是在美国还是中国,通用型 SaaS 依旧占据主流,但不代表细分领域的垂直 SaaS 没有机会。通用型 SaaS 未必能满足特定客户的所有需求,这需要深耕垂直行业的 SaaS 厂商,有更敏捷的处理能力和沉淀的最佳行业实践。
好的 SaaS 工具,往往是从行业内成功的标杆企业抽象和优化出的结果,具备用户自发分享的场景和需求。而来自用户分享的成本最低,留存也较好,这也是很多 SaaS 工具最初先是在 C 端积累用户和产品经验,再逐渐拓展到 B 端。
石墨正是在 C 端累计大量用户后,开始将重心放在 To B 领域。2016—2017 年,石墨开始全面向 Office 靠拢,继传统文档、表格、幻灯片三件套产品线外,又进一步推出包含表单、白板、思维导图及应用表格等创新套件,继续加深对产品的打磨。
To B 企业尤为看重集成、权限、私有部署,这也是石墨在 To B 领域深耕许久的功能。跟随万人的集团企业去做的权限体系需求,对于分级、下载、查看编辑,有更灵活的权限体系去跟不同的人、账号、组织挂钩。
面对 B 端客户,尤其是 KA 大客户,时常会有上千人的协作场景,这需要平台有更好的兼容性和数据量级。
石墨在兼容性上支持百万单元格,近 500 的总函数,基本跟谷歌和微软持平,这也是与其他文档之间的差异;在功能覆盖上,石墨支持图表、透视表、切片器、跨表引用、文档千页招股说明书这类更为深入的功能。
国产化替代,为国内好的工具产品带来机遇。与 2C 消费互联网靠巨额补贴以及大量广告来实现拉新不同的是,2B 产业互联网,并不能通过消费互联网的方式来拉动产业上下游,这就需要靠 SaaS 工具来连接成网。
近几年业内基本达成核心关键技术要自研的共识。订阅制其属性决定,无论客单价高低与否都要让用户感知到在交付价值,一旦用户认为并未获得产品价值,会选择离开。这需要 SaaS 企业除了打磨产品力,也要为用户提供持续的服务来提高续约率。
但工具 SaaS 类企业,在规模化道路上还应持续思索的是,面对 KA 客户多定制化的需求,如何打造差异化解决方案,服务比例重;而面对小企业付费力弱/死亡率高的情况下如何制定方案。
在中国,工具普及依旧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当前国内云办公也远未到爆发期,更多是处于转型期和新的探索期,大量的在线办公还只是大厂商的产品转型。
此外,近年虽然也崛起一些代表公司,但更多是基于此前积淀,去朝下一个方向做的过渡。市场成熟度往往跟大环境密切相关,但也不排除另一种情况,当产品反哺过来将用户教育成熟,从而起到推动。
软件本就是快速升级迭代的行业,通过 SaaS 订阅制能保证用户一直在使用最新版本。这在数字化时代,对于尤为看重效率的企业来说,为 SaaS 厂商带来极大利好,当做好产品和服务,通过切入到订阅制模式,能够获得想要的经常性收入。
文章来源于牛透社公众号(ID:Neuters)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 1 坚持依法治国、依宪执政 7972449
- 2 春节申遗成功 7972582
- 3 儿子谈琼瑶去世细节 7861175
- 4 全国铁路客运首次突破40亿人次 7789571
- 5 琼瑶遗体初步检验结果公布 7601026
- 6 两度发现遇难者遗体博主或将受罚 7534235
- 7 泰国冬阴功申遗成功 7487053
- 8 辞职后 姚明发声 7389799
- 9 外交部回应韩国戒严风波 7228075
- 10 郭晶晶刘诗诗高圆圆坐一起 7163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