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DA | 对话快公司主编,六问六答探讨设计与创新
从2018年起,《快公司FastCompany》中文版启动“中国创新设计”评选。
“创新设计大奖”评选(Innovation By Design Awards,简称“IBDA”)是全球首个致力驱动创新的设计评选。在中国开展IBDA评选,目的是寻找以设计推动的创新,彰显以创新引领的设计。
对于IBDA的相关问题,《快公司FastCompany》中文版主编柯志雄作了详细的解答。
Q 1:从2004年起,《快公司FastCompany》就推出了“创新设计”专题的特刊,并于2012年起正式推出了IBDA评选。那么,你是如何评价IBDA的价值和作用的?
柯:IBDA本质上是希望给世界,尤其是商业世界带来更多的革新。我认为IBDA至少给这个世界带来了三个变化:
第一点,在过去,设计师之间的区隔划分是非常明显的。比如说,我们常以平面设计、服装设计、建筑设计等诸多标签定义设计师,而且通常他们之间泾渭分明。但是IBDA并不认为设计师应当天然地被贴上各种标签,或者说设计师不应当以其所处的行业来被划分。我们认为诸多设计师的内在有共通的地方,换句话说——设计无界。
《快公司》最早提出这个理念,IBDA也是抱有最浓厚的“设计跨界”色彩的一个创新榜单。在《快公司》每年推出“创新设计”特刊之后,你会看到更多的设计师,尤其是知名设计师,正在超越自己原来的行业界限。比如很多设计师在入选IBDA之后的可见场景常是:一名服装设计师,有可能被邀请去参与一个建筑设计;一个产品设计师有可能受邀参加一个服务体验式设计或者平面设计,等等。
你会看到过去对于设计师泾渭分明的划分被IBDA冲击了,但实际上对设计师而言,也让其得到了更多成长和提高的机会。
第二点,IBDA的全称是Innovation By Design Awards,顾名思义就是借助设计来创新。只有这样的人跟这样的作品才是我们IBDA关注的对象。换句话说,你如果只是一个拿眼睛看的东西、只是视觉上做了改变,我们并不认为这是一个在IBDA范畴里值得称赞的设计师和他的设计作品。
更重要的意义是第三点,从宏观层面而言,IBDA把设计师汇总成为了商业世界里的一股新生力量。而且并不只将其定义为改变视觉、改变形势的人,更多的是作为一群能够熟练、频繁、更有效地去进行创新的群体。
在过去的这十五年里头,设计师变成创始人的概率越来越大。
以往设计师在寻找工作机会的时候,只有职位上的晋升。但在过去的十五年里,我们频频地看到设计师成为企业的创始人——这个情况在更早以前是非常少见的。
当设计师走在IBDA所引导的这三个方向上,就真正地成为了商业世界中的新生力量。IBDA其实是在符合这种趋势底下作商业世界与设计师的对接——我们在提醒商业世界:你要合理地利用、借助设计这种新生力量,相应地,企业要拿出更多的利益去跟设计师交换,而不是仅仅是多付点工资雇佣几位设计师来打工。
Q2:在目前全球的商业浪潮当中,设计如何体现这种充当推动力的角色?
柯:我们将设计师的“可见性”看作一种原属性。什么叫原属性?就是比属性更加根本的属性叫“原属性”。
听起来有点抽象,我们可以反过来说——如果设计师像过去那样,不能成为一名创新者,而仅仅擅长做一些符合美学的表面的改变,那是远远不够的。
因为相比其他创新者而言,设计师更擅长驾驭“可见性”这种力量。相比于不能带来创造和创新的其他作品,设计师作品显然有天然的创新优势的。换句话说,对于非创新者的而言,如果你有设计师身份,那么你就有更高的概率进行创新,因为设计师天然地更擅长表达、更擅长把自己创新的元素性进行可见的勾勒。
Q3:那么,您认为一个好的设计的标准应该是什么样呢?
柯: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好的设计的标准非常的宽泛,要求也特别特别多。因为我们说的Innovation By Design ,它首先它必须满足创新的需求和属性。那么你想光是创新这一块,它可能有技术的要求、产品完备的要求、对市场需求了解的要求等等,最后他还要满足设计本身,它又需要符合创新可见性的需求。
所以汇总来说,好的设计的标准,它跟好的创新的标准相比,反而要求更高、更难达到。因为首先,真正好的设计,它首先要是好的创新;其次,好的创新还需要有一个好的表达,因为好的设计需要被人理解。
所以从IBDA对好设计的要求来讲,它既要是个好的创新,又要是个易于被接受的创新。
我们从设计跟创新的关系来看,你会看到,设计首先应当是创新的,其次是可见的——容易被理解到此创新的领先性、技术壁垒、产品品质、审美差异、需求导向性,等等。它覆盖方方面面。所以,单纯讨论好的设计其实没什么太大意义,因为它太宽泛了,要求也太高、太高……
Q4:那我能不能理解为“挂掉的创新,至少不是个好的设计”。
柯答:对的。一个设计如果不被市场所接受的话,不能怪这个市场或者怪顾客太笨,你只能怪自己——要么是创新的属性不够,要么是“接受程度”的门槛太高。
实际上我们活在市场经济里边,你永远不能说出钱的人是不对的。你只能自我安慰说:干得太早了、过于激进啊、太乐观了……但不管怎么说,你最终只能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Q5:创新与设计是天然结合的两个命题,《快公司》对创新设计的关注已经有15年历史了,我们快公司的创新设计网单从2004年到现在已经有18年的历史了。梳理过往的历史,您看到我们当代的设计呈现的特点是什么呢?
答:设计的指向性是市场性的,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其实是需求引导设计,设计迎合市场。这种迎合更多的体现为提前响应——需求未动,设计先行。当代设计的表象体现为由复杂到简单的变化,但其设计思路则是愈发复杂化。
不说别的,你单看logo,谷歌2015年的新logo问世的时候争议很大,因为最早一版的谷歌logo像是卡通片的画风,可爱而又充满想象力。但是2015年的版本变的中规中矩,所以当时很多不买账的人都批评说“谷歌的新logo变的呆板、无趣、沉闷乏味、略显轻浮……”但其实你回过头来看,以我们现在的审美来看,谷歌的新logo是一个代表其拥抱未来趋势的好设计,这就是提前响应趋势的能力——logo设计师在接受我们《快公司》采访的时候表示:“我们清楚有些潮流即将来临:当下的设计要为可穿戴设备服务,让品牌适用于手表界面或Android Auto车载平台。这就是核心动力来源。”
所以我们说,过去的设计师可能只需要传统设计培育体系,但今天来讲,我们看到的设计既有表象上的包括颜色、质地、线条等等这种由复杂向简单的变迁;另一方面又需要更多跨学科背景、认知搜索深度等等由简单到复杂的内核。今天的设计师需要更多的跨学科知识,你需要对心理学、新材料、新科技、新产品、新服务等等方面的了解。越来越多的学科背景正在成为今天以及未来设计师的养
分。
Q6:基于这种新的改变,您认为会产生哪些新需求呢?
柯:其实你去看的话,这种改变可能跟我们的需求越来越分化有关系。你会看到这里边共同的一个特点——市场对杰出设计的响应程度及普遍的审美正在变得越来越高。
打比方讲,在过去,这种最靠前的设计作品或设计创新的市场份额与比起糟糕的竟品相比,差距是不够大的。但是在未来,“赢者通吃”的逻辑会越来越明显。这其实对所有的设计师而言,既是一个越来越大的挑战——因为需求递增,好的设计产品更难被设计出来,随之而来的是需要设计师不断提升自我创新能力;又是一个很大的机会——可供好的设计师获取的利益会越来越对,蛋糕越来越大的同时,头部梯队可分得的比例也在同步增大。
那么对创新设计师而言,这是一个商业角色的转化,设计师未来会成为商业世界的新生力量——获得更多发言权与潜在利益;相应的,需要设计师有更多的付出——不断汲取跨学科背景养分、更加深入且频繁地洞察市场……
文 | 柯志雄
图片 | fastcompany.cn/Internet
编辑 | 习双
实习生 | 陈卓思
2018年4月刊—全球最佳创新公司50
他们来自苹果、亚马逊、漫威、Instagram、
Gucci、Spotify、SpaceX、Netflix……
以及腾讯、大疆创新、今日头条、众建筑等
中国创新力量
4月刊预售特惠:3月28日-31日通过《快公司》公众号及服务号预定《快公司》4月刊,将享受8折预售优惠价。
点击【阅读原文】订阅《快公司》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 1 老百姓的事情是最重要的事情 7920689
- 2 多省否认花一万亿推平黄土高原 7916693
- 3 央视蛇年春晚分会场确定 7814483
- 4 数说2024中国经济脉动 7701511
- 5 13.2万瓶“特供酒”销毁 7629183
- 6 中国籍两兄弟在日本偷走3200颗包菜 7591117
- 7 近9000亿美元!拜登签了 7418894
- 8 网红羊毛月被禁止关注 7372827
- 9 充绒量仅3克 波司登客服回应 7295918
- 10 景区回应李现在虎跳峡举国旗 7102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