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会软件上当代年轻人的性与爱

百家 作者:毒舌科技 2018-03-27 15:05:41


来源:密斯桃(微信公众号ID:misstao413)

作者:桃

图片:扇子

 

在《约会软件上当代年轻人的性与爱(上)》一文中,我们选取了5位男性,其中包括95后网络男主播,程序员、外企高管、富二代,以及某知名约会软件创始人,以此为范本展示了约会软件上年轻男性的使用行为。

 

后来有读者将约会软件和“一夜情”“滥交”联系在一起,这显然是一种偏见。如果你试图去了解人们使用约会软件的动机,你会发现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约会软件上,人们的诉求呈现出一个亲密关系多元化的时代里,关于亲密关系的种种问题。


以下是女生版访谈。男生版可点击“阅读原文”至虎嗅网查看。



锂电方向博士在读



北京,单身,28岁


“大部分人活着,也根本没有想过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用过约会软件吗?

 

居里夫人(以下简称夫人):经常。

 

:一开始使用的动机是什么?

 

夫人:寻找同类。

 

:你这个回答还挺新鲜的,能描述一下你所谓的「同类」吗?

 

夫人:我是个SM爱好者。

 

桃:了解。你是哪一方?

 

夫人:施虐方。

 

:所以会像《五十度灰》里的男主那样挥鞭?

 

夫人:那个太初级了。给你举个例子吧(因尺度太大考虑,此处省略细节)

 

:第一次意识到自己有这个属性是什么时候?

 

夫人:读屠格涅夫的《初恋》,里面的贵族少女被一个已婚男人鞭打,当时就有点脑充血,看完发现自己手在抖。当然,我幻想的角色是挥鞭的那一方。


那是我第一次意识到“虐”这件事情会让我这么兴奋。

 

:你觉得自己的偏好是先天还有后天养成?

 

夫人:这么跟你说吧,从小到大我都很享受“权利”这件事,成绩好带来的权利,有知识带来的权利,长得好看带来的权利,一直都这样。所以在性生活上也一定要有“主导权”和“伤害权”。

 

我理解的是,每个人的偏好,无论是性还是其他,都会受到成长环境的影响,但呈现出的不同程度取决于对“自我”的认知。很多人不是没有偏好,而是自己没意识到,或者掌握的知识无法解释这种冲动,也没有想过去深究。就像大部分人活着也根本没有想过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很多女人会更享受粗暴的性,但她们不会说自己是M,在我看来只是程度的不同。当然,男人要坦然面对自己有M倾向就更难了,碍于社会对男性阳刚的期望吧。

 

:那找男M很难吧?

 

夫人:对,所以这时候约会软件就很有用了,相当于能够提前做一次筛选。

 

:那你如何在约会软件上识别同类呢?

 

夫人:我会在个人主页上加上类似“S属性”(Call me Madam)这样的标签。上回遇到一个1991年的男生,开场白直接用了《我遇见了人类》里那句“爱,是寻找一个能够‘伤害’你的人”。

 

:有意思。你们约出来之后线下互动有什么特别的吗?


夫人:特别谈不上,我个人比较“慢节奏”,可能会先见个2次~3次吧。建立信任很重要,需要先摸索对方的底线,明确各自的边界在哪里。

 

:对你来说,理想的M是什么样的?

 

夫人:首先当然是双方边界一致,这样会更尽兴。其次是有契约精神,那个房间里发生的事,只能留在那个房间里。

 

桃:所以我猜测你更倾向于保持长期关系,毕竟找到一个合适的男M不容易。

 

夫人:我的确是更倾向于长期,但不仅是你说的这个原因。你有听过“养成”这个说法吗?我调教一个M,就类似这种“养成”关系。我更倾向长期是因为我能收获整个过程。

 

桃:你介意别人知道这件事吗?我是说周围那些没有这个偏好的人。

 

夫人:不介意,但也没兴趣和不理解的人分享。

 

我们有一个自己的小圈子,彼此有认同感。对于“新人”来说,这种圈子尤其重要,“前辈”能给一些技术上的指导,毕竟这个事…...还是有危险性的。

 

桃:有没有想过未来遇见一个非常喜欢的人,但他和你的性偏好不符合?

 

夫人:我认识的人里很多都有这个问题,精神上的满足有时并不能弥补身体上的不满足。



新媒体女编辑



深圳,单身,23岁


“大家都越来越不愿意谈恋爱了,喜欢更松散一点的关系。”


:用过约会软件吗?

 

福田病人:用。

 

:一开始用的动机是什么?

 

福田病人:失恋了。

 

:抱着求安慰的目的?

 

福田病人:不是。你不是问动机吗?上一次失恋是谈了7年被劈腿,说句俗气的,感觉自己不会再爱了,但还真就是那种感觉,现在对感情对男人包括对自己,都很失望。约会软件上都是来玩儿的,没人认真,我现在就不想认真。

 

:但我周围也有情侣是通过约会软件认识,后来结婚了。

 

福田病人:但他们会愿意告诉别人吗?他们会说是在朋友聚会上认识的吧。

 

:嗯......确实。你通过约会软件线下见面的有几个?

 

福田病人:这是第二个,之前那个男生太幼稚了,有很多情绪,拎不清,就没再见面了。

 

:现在这个呢?

 

福田病人:他结婚了,我们都很知道彼此的界限。

 

:这种会有道德上的负罪感吗?

 

福田病人:说实话不会。我们的存在对对方的生活是没有实际意义的,我的这个人不一定要是他,他的这个人也不一定要是我,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听起来像是在抱怨。

 

福田病人:完全没有。这样的关系反而让我觉得安全,我会时刻提醒自己,他是不属于我的,不要有期待;即使有了,我也会一早就做好对方会离开的准备。一开始就知道结局,好过当头一棒,我太怕那样了。

 

:你更倾向长期还是短期的关系?

 

福田病人:长期的,接近恋爱的松散关系。

 

:你介意周围的人知道吗?

 

福田病人:你是指我现在这段还是用约会软件这件事?

 

:用约会软件这件事,或者说你所谓的松散关系。

 

福田病人:完全不介意。这本来就是一个互相勾搭的时代,不管你是通过工作,在酒吧,在约会软件上认识的,有区别吗?不是说认识的渠道越日常,大家就越可能建立一段严肃认真的关系。


你没发现人们越来越不愿意谈恋爱了吗,都喜欢更松散一点的关系。我是因为有阴影,其他人各有各的原因。这是整个时代的问题。

 

:你觉得自己现在这种状态是暂时的还是会一直持续下去?

 

福田病人:我不知道。感觉自己像是生了一场慢性病,你觉得我会好吗?



某500强企业职场新人



上海,单身,22岁


“如果我们是在别的地方认识,也许会不一样。”


桃:是怎么接触到约会软件的?

 

Vera:女同事推荐的。

 

桃:一开始用约会软件的动机是什么?

 

Vera:想认识点人吧。我老家在安徽,大学杭州念的,今年毕业才来的上海。在这边没什么朋友,平时工作上的同事也大部分是女生,男生都是gay。我可能真的是抱着约会的目的去的。

 

:线下见面的有几个?

 

Vera:一个。但不知道要不要继续了。

 

:为什么?

 

Vera:我蛮喜欢他的,但他好像没有要和我谈恋爱的意思。

 

桃:你们聊过这方面吗?

 

Vera:没有,但我能感觉到,他不走心的。

 

:怎样叫不走心?


Vera:一个人喜不喜欢你其实自己心里很清楚。

 

:那你喜欢他什么?

 

Vera:他的一些表情很可爱,吃饭很着急被烫到的样子,看邮件很认真皱眉头的样子,躺在床上坏笑的样子,挺打动我的。也可能是我一个人在这里太孤独了。

 

:你是怎么感觉出来自己喜欢他的?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Vera:可能第一次见面就挺喜欢的吧,他是那种高高大大,很斯文的类型,上海本地人。我们还没见面之前加了微信,他的声音也很好听。刚才不是跟你说只约过他一个吗,其实我还见过一个。他之前失联了一阵子,我特别难受,就又约了其他人出来。


那个男生过马路的时候搭了一下我的肩膀都觉得恶心,心里有人吧,就是那时候我觉得自己真的还蛮喜欢他的。

 

:接下来打算怎么办?


Vera:没想好。说实话约会软件可能真的不是个认识人的好地方,他一开始就没有把我当成可以认真交往的对象吧,如果我们是在别的地方认识,也许会不一样。



某四大航国际航线头等舱空姐



北京,单身,29岁


“各方面条件好的男人是稀缺资源,不缺认识人的方式,也不缺人。“


:用约会软件吗?

 

Jessie:用过…...卸载了。

 

:为什么卸载?

 

Jessie:上面都是小孩儿,稍微有点身份地位的谁会用这个?

 

:不喜欢小鲜肉?

 

Jessie:我自己都快成下架产品了,还不得赶紧找个好主顾。现在出去一问,小姑娘都是1998年、1999年的。

 

:怎么定义“好主顾”?

 

Jessie:婚姻对女人来说就是二次投胎,当然是要找个能保证你下半生比上半生过得好的。

 

:所以能不能理解成就是要找个有钱的?

 

Jessie:不能完全这么说。

 

桃:我比较感兴趣你怎么定义“有钱”,感觉每个人对“有钱”的定义差别很大。

 

Jessie:嗯......说个简单的吧,私人飞机那种级别的。

 

:那你这个是“很有钱”。

 

Jessie:我自己现在也在接触这个行业,公务机算朝阳产业吧,之后想往这方面发展。年龄大了,不可能一直飞,总要想想之后的职业打算,所以现在接触的人里这个水平的还挺多的。我前男友…...差不多就这种,人往高处走嘛,标准也不是凭空来的。


:明白了。但我们今天要聊的是约会软件,还是说说这个。有人说这是一种认识人的方式,你怎么看?

 

Jessie:约会软件我之前用过,当时约了一个30几岁说是做古董收藏的,挺油腻一男人。去了家不错的餐厅,但净挑便宜菜点。看不懂酒单,问我为什么日本威士忌要贵一些,12年和18年的区别在哪。吃完我就自己买单走人了。

 

:哈哈,不会点酒这个我也是......说不定人家是在考验你。

 

Jessie:总之吧,各方面条件好的男人是稀缺资源,都是扎在女人堆里的,得靠抢。他们不缺认识人的方式,也不缺人。你去认识那些个社交通道闭塞的,也没什么用对吧。

 

桃:你刚才说的有一点我比较有感触,优质的男人相比优质的女人,确实好像是稀缺资源。前几天刚看过一篇报告,说大都市普遍女性数量多于男性,但按照中国人口的正常比例应该是男人比女人多。

 

Jessie:嗯?


:经济学有一种家解释是,大城市有更好的工作机会和收入,所以男人来到大城市;女人呢,不仅看中更好的职业机会,也包括大城市里更好的婚姻机会。从某种程度来说,大城市对女人的吸引力比男人更大。

 

Jessie:有道理哦。我觉得吧,婚姻也算是资源置换,年轻美貌,有钱有地位都算是相互匹配的优质资源。

 

:说实话这个逻辑没什么毛病,不过扯远了,回到我们的话题,你觉得约会软件不是社交的好渠道,那什么样的渠道比较有质量,或者说更精准?

 

Jessie:我跟我前男友是在丽兹卡尔顿的行政酒廊认识的…...跟你说个我们行业的小秘密吧,坐头等舱的都知道,机组服务人员是直接带姓称呼你的,张小姐、李先生。我们在乘客登机前会拿到一份表格,表格上会显示每个座位以及对应乘客的资料,姓名、性别、是否是常旅客、哪个级别的常旅客......

 

:那这个确实比约会软件上的个人资料真实直观多了。所以你们会私下跟乘客联系?

 

Jessie:这个就不细说了吧。

 


全职太太



上海,已婚,30岁


“我的真实世界和这个秘密的虚拟世界,最好不要有任何交集。”


桃:用过约会软件吗?

 

:用过。


:一开始用的动机是什么?


:找人说话。


:只是找人说话?

 

:对。我知道听上去挺可笑的,但我觉得自己的生活其实就挺可笑的。周围的人都觉得我婚姻美满家庭幸福,嫁了个好老公,又生了两个儿子。我老公中美两边飞嘛,一个月在一起的时间加起来也就一周,我们已经半年没有性生活了。你能想象吗?可能是我太爱面子了,不好的我不愿意告诉周围的人,连我妈都不想说。

 

:能理解,大家都想把好的一面展示展示给别人。所以你和约会软件上的人都聊些什么,聊家庭吗?


:不会,聊些有的没的。对方很殷情的话…...会让我觉得自己好像还有那么点魅力。

 

:你太谦虚了。所以从来都没见过面?


:没有。其中和一个小男生加了微信,用小号加的。聊了一年多了,也从来没见过。


:对方没有提过见面吗?


: 之前有,现在不提了。我们就隔三差五的聊,都是我上小号找他。他找我也找不着,平时我不上小号。每次聊挺长时间的,我送完儿子去幼儿园,就在停车场,坐车里和他聊,聊个40分钟,觉得好像又有了勇气。

 

:你想过对方为什么愿意维持这种长期的聊天关系吗?


:大概是大家都很孤独吧。他是个学摄影的学生,去年他生日我送了他一个镜头,也许是为了镜头?哈哈......开玩笑。


不过说真的,送人礼物的感觉其实不错,我很想知道我老公送那些小姑娘礼物是不是也是这种感觉。

 

:有收过对方什么礼物吗?


:他拍的一棵树,沙漠里的一颗…...是我这两年收过最好的礼物。

 

:你觉得这算一种陪伴吗?


:更像是一种精神寄托吧。

 

:你们聊得最出格的话题是什么?


:我会拍一张内衣的照片给他,但是只有内衣,没有我。

 

:有想过被发现了怎么办?


静:一是没可能,二是除了聊天也没别的。何况我老公,他的事我不问不代表不知道,他心里有数。

 

桃:你觉得自己未来会发展到线下见面吗?我不是说这个小男生。


:不好说。但我现在不希望影响到现实世界的生活,约会软件上的那个世界对我来说是虚拟世界,至少目前没有想过改变,不管是为了孩子还是别的什么。我的真实世界和这个秘密的虚拟世界,最好不要有任何交集。


在女生的采访里,出现的高频词是“界限”和“孤独”。


关于界限,“福田病人”提到了“松散的关系”,这其实已经超出约会软件本身的讨论,它更像是对我们这个时代两性关系的一个发问,人们为什么越来越不愿意进入一段约束性强的亲密关系?


看上去,“保持界限”是亲密关系多元化的一个重要的前提,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原本就是流动的,所谓“界限”究竟能否被清晰定义?界限两边的人,是否能做到长久的“不越界”?越界后意味着关系的进一步,还是结束?


人们似乎还在摸索。


关于孤独,柏拉图在《会饮篇》里有一个小故事,剧作家阿里斯托芬为宴会上的人们讲了一则寓言:


很久以前,我们都是“双体人”,有两个脑袋,四条胳膊,四条腿,由于人类的傲慢自大,众神之王宙斯把人劈成两半,于是人类不得不终其一生苦苦寻找另一半。


“半人”这种不完整的状态隐喻着个体永远是未完成的,残缺的,它诉说着人类精神的孤独,和人类试图从孤独中走出来的焦虑。


互联网的出现让人们惊喜的发现,我们可以搜索到有趣的信息,可以便捷的沟通,可以快速找到所谓的“同类”,以至于孤独似乎不再是一个沉重的哲学命题,而是一个可以排解的社交困境。

但有种哲学观点是说人的孤独正是来自与他人的关系中。萨特在《存在与虚无》里把我们与他人的关系从本质上定义为冲突,我们由他人的存在更加意识到个体孤独无依,体会到个体生命与他人不可调和的矛盾,这是孤独的源泉。


孤独的我们在眼花缭乱的约会软件上,或者说在多元化的亲密关系中,究竟是获得了陪伴,还是更大的空虚?


男生版推出后,有读者留言说,女生版都不用看,一定是比男生更走心,更容易投入,这也是一个偏见。其中当然不乏职场新人Vera遇到的烦恼和困惑,但女性用户似乎比大众预测更“拎得清”,如同“居里夫人”和“静”,甚至包括非约会软件用户Jessie,她们同使用约会软件的同男性一样,有着清晰的诉求。 


但总体来说,女性用户的诉求,例如“建立有信任感的关系”“精神寄托”,从某种程度来看是与男性用户普遍追求的效率相悖。这是否意味着约会软件上人们的关系注定将是曲折的,充满矛盾的?孤独的人终将在与孤独的抗争中变得更加孤独。


以上是女生版,敬请期待男生版


一个有老灵魂的小女孩,曾任职美国总统竞选班底,现在是看心情写作的自媒体人,做深度思考也谈温柔恋爱,不煲毒鸡汤,只喝威士忌。微信公众号:密斯桃(ID:misstao413)



- END -

MORE | 你错过的精彩内容



毒舌科技 l ID:dushekeji

长  按  二  维  码 , 一  键  关  注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