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教授张雄:长江学者等称号使学术界变名利场,应取消
澎湃新闻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台湾籍全国人大代表、同济大学教授张雄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提交了关于取消长江学者之类学者称号评选的建议。
建议认为,名目繁多的学者称号已失去其学术品味,更诱导学术界成了名利场。
建议写道,自1998年教育部与香港李嘉诚基金会“为提高中国高等学校学术地位,振兴中国高等教育”,共同筹资设立“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以来,各地各方各种学者头衔呈“涌现”之态,计有黄河学者、珠江学者、闽江学者,枝江学者、紫江学者、香江学者、湘江学者、赣江学者、钱江学者、皖江学者、三峡学者、龙江学者、松江学者、两江学者;以山命名的有泰山学者、黄山学者、华山学者、衡山学者、恒山学者、嵩山学者、天山学者、珠峰学者、昆仑学者、井冈山学者;没有名山大河的就以地域命名:绿洲学者、燕赵学者、楚天学者、天府学者、三秦学者、三晋学者、黔灵学者、八桂学者、北洋学者、齐鲁学者、中原学者、东方学者、琼州学者等等。不完全统计达50种之多。
名目繁多的学者称号的背后是每年层层叠叠的学者称号评选活动。评选学者称号原本是为了选拔高层次学术带头人。由于目前学科评估、国家实验室评估有关人才团队评价体系是以拥有学者称号的人数多少为量化指标,学者称号可谓是举足轻重。不少高校为了提升人才评估指标,不惜用百万年薪挖走兄弟院校“长江学者”或“国家杰青”,造成学校之间反目之事时有发生。对于青年学者个人而言,学者称号不仅仅是名誉声望,更是获取科研资源、高薪酬和行政职位的筹码。有没有这些称号关涉到能否获得学术职位、获得国家重点项目和基金资助,事关学术前程,青年学者岂敢掉以轻心。青年学者们在称号、项目林立中忙于申请、报批,如何能够心无旁骛,专注于学术研究工作。学术研究须有宽松的学术环境,人为设置种种名利学术称号,诱导学者趋之若鹜,其内涵就是学术大跃进。长此以往,学者称号越来越多,而学术空间却越来越逼仄,青年学者的人格、特性和锋芒也越来越萎缩。在这种氛围中,那些认真教书、埋头做学问的没有任何称号头衔的青年学者没有发展空间和宽松的学术环境,则会诱导青年学者热衷于争抢学者称号,使学术界变成了名利场,实在令人担忧。
张雄代表建议教育部终止“长江学者”之类学者称号评选活动。
本期编辑 邢潭
推荐阅读
继承者,李泽钜
“失控奔驰车”车主称德专家将来检测,北京奔驰总部:车都没见到
好消息!京沪高铁提速,最快仅需4小时18分,不!加!价!
“不满足条件,请不要考0分!”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 1 习近平讲述文物里的文明交融 7904408
- 2 成都春熙路巨型3D蛇太逼真引争议 7808691
- 3 孙杨赛后久久不愿离去 7713905
- 4 资本市场又一重磅新规落地 7619422
- 5 央视披露:歼-10CE实战击落多架战机 7520679
- 6 上海飞韩国一航班没降落连夜飞回国 7423940
- 7 中国最难进的县城拖住了春天 7330233
- 8 新疆多地现不明飞行物:和月亮一样亮 7236507
- 9 “跳楼机”红了 华语乐坛黄了 7143204
- 10 巴基斯坦数千民众组成歼10C战机方阵 704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