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好技术,才能让3点钟吹得区块链泡沫破不了

百家 作者:硅谷洞察 2018-02-28 05:18:02



硅谷Live / 实地探访 / 热点探秘 / 深度探讨


(郁金香,互联网,比特币)


2018年新年年初,无眠3点钟区块链火遍了微信朋友圈,这让很多吃瓜群众开始以为区块链才火起来。但经历过2017年区块链发展的人想必都深有体会,那个时候很多人认为区块链的泡沫要破了,而这个泡沫在今天还活得好好的。大家开始又对泡沫破裂的预期转移到了2018年下半年。


“2018年区块链的泡沫到底会不会破?”


带着这个“核心”问题,小探采访了 Celer Network CEO 董沫博士。董沫博士(老董)给出了非常有意思的见解:


区块链的2016年:


(交易所Poloniex)


2016年底,当时ETH交易量最大的交易所 Poloniex 的注册用户才不到5万人。而短短一年的时间,Poloniex 的注册人数已经突破上百万人。但2016年区块链社区和行业总体来说其实是以悲剧收尾的。


2016年中第一个具有良好开发者社区基础的智能合约平台Ethereum,本来正要和第一个上线的 “分布式风投” The DAO 一起起飞,没想到一个 re-entry attack 让 DAO 夭折在襁褓之中,也强迫 Ethereum 吞下了硬分叉这个被争议至今的苦果。


当时,社区情绪总体悲观,开发者资源极度贫乏,进而导致早期融资的区块链项目进展缓慢,一些当时的明星项目比如 Augur,在开发进度和激励机制设计上面一度拖延。充满极客的小众社区在动摇的信心和悲观的市场里度过一个饿肚子的寒冬,更没有资本的雪中送炭。


如果用一句话总结:2016社区和资本对区块链的能力和应用的期望,是要低于区块链技术当时本身所已经具有的能力的。


区块链的2017年:


而对于2017年底的情况,打个比方就是多年前的神曲《忐忑》背景里面再加上喧天的威风锣鼓。


作为资深极客的老董都忍不住艺术细菌上身,来了一段 free style:


新链新平台,基础设施,上层dApp,一份白皮书就狂欢吃肉;

机构资本,民间高人,频频出手;

昔日闺蜜,为额度她们反目成仇;

亲友相问,上班盯盘,没实现小目标都没脸上街走!


不过认真说,在2017年区块链假冒伪劣知识大规模泛滥,不需要耗费什么带宽和脑力就能传递的高昂情绪占据了市场的主流。


这样导致的直接结果是,与2016年期望技术的情况恰恰相反。2017社区和资本对区块链的能力和应用的期望,是要大大高于区块链技术当时本身所已经具有的能力的。


对区块链的期望和底层技术承载力的脱节可以说是泡沫破裂的内因。而历史上的所有泡沫,最终奉献绚烂礼花弹的幕后推手都是资本而不是技术


(互联网泡沫简历史)


回看历史,这样的情况类似于在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当时爆发出很多类似现在照片分享、社交网络、在线游戏、甚至VR和朋友圈的应用。但是最终泡沫破灭的根本内因,还是由于当时互联网基础架构跟不上应用的发展。


与此同时丧失理智的资本对互联网的期望远超当时的互联网技术所能承载的,因此资本大量拥堵在容易理解的应用而不是底层架构和基础设施上面,这样的外因最终导致万亿市值的顷刻崩塌,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互联网泡沫”。


对泡沫破裂的看法换做两个数学公式就是:


区块链的期望 > 底层技术的承载能力 = 泡沫破裂的内因

资本对区块链的期望 > 区块链技术的承载能力 = 泡沫破裂的外因  


如果这种脱节以及资本的错误定向继续无限制扩大,毫无疑问,区块链的泡沫是会破的。现在反观2016年的暂时减速,其实对区块链社区的整体发展,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而且不同于上次集中于硅谷的科技泡沫,区块链跨国的属性,使得这次泡沫如果继续吹,并且能够被纳入一个合法合规的框架的情况下,完全有能力吹到比2000年万亿美元的 dotcom 泡沫大得多的一个超级泡沫


区块链相比互联网,更有群众基础,信息沟通也更快。如果区块链底层技术架构跑得够快,而且资本合理并更多的定向在基础架构层面的区块链项目上的话,这样的口子是可以被补上的。


这就需要依靠开发者、社区、投资者、用户的共识和在2018年的共同努力,才能在区块链“病在肌肤”之时,扭转这个似乎永恒的泡沫诅咒。


2018年区块链的期待与展望


区块链技术有非常多的重大挑战,包括扩容和加速、程序正确性、资金安全、隐私、自治体系等等。但如果让老董挑一个最亟待解决和最需要关注的挑战可能就是区块链的扩容和加速。


(Nokia 3310)


区块链扩容貌似是一个众所周知的话题:目前主流公链处理和效率非常低,类似于一部 Nokia 3310 只能玩儿黑白贪吃蛇的手机。大家都在抱怨速递低,但大多数人却没有认真思考如下两个问题:


  1. 区块链处理能力到底需要多快才算够?

  2. 怎样的解决方案组合能让我们达到足够的处理能力?


关于第一个问题,如果我们希望将人类的经济活动都转移到区块链上来进行的话,老董认为区块链需要达到每秒千万操作的容量级别。这个数字是从和互联网的处理量级相比较得到的:在互联网上,单单每秒钟的邮件数就达到了两百万封,每秒的 Google Search 数量也达到了65万次,所以我们现在离小目标差的不只是十万八千倍,而是扎扎实实的一百万倍。


对于第二个问题,很多投资者和技术社区单纯期待于一些新的公链架构:现在已经有不乏有第二代,第三代乃至近乎耍赖的“下一代(Next-Generation)” 区块链公链架构出现。不能否认,优秀的底层公链架构以及已有公链的新共识机制,比如 Dfinity,Thunderella,Algorand,Cardano,Ethereum 的 Casper Correct by Construct 可以提升区块链容量。


但只要底层公链不放弃“去中心化”和“安全”的特性,底层公链的扩容能力就是有限的,离我们需要的一百万倍扩容,还很远很远。底层公链更多的创新空间在于实现 finality,实现 protocol 的 governance,以及提供更好更多的基础能力,更好的虚拟机编译器等等。


老董认为,区块链真正的扩容会来自于“第二层”(Layer 2)基础架构平台。这些基础架构平台包括侧链(比如 Plasma),分片(利用侧链技术实现),以及最重要 链下状态通道(Off-chain State Channel)


老董是状态通道的资深研究者,Counterfactual 的客座研究者。状态通道使用一个 on chain 的 bond contract 来做初始的状态转换规则绑定,之后大量的智能合约执行或者转账都可以完全不经过区块链进行,只需要在最后进行一次状态或者资金的清算。比特币的闪电网络和以太坊的雷电网络正是使用这种技术来做支付网络。


但状态通道技术还处在一个非常初期的阶段,闪电网络和雷电网络在网络技术架构和经济机制的设计上,都存在着不可挽回的缺陷。


用老董的实验结果举个例子:闪电网络和雷电网络在路由层使用了非常标准的“最短路径路由”,但由于状态通道网络和传统数据网络有着重大的网络链路模型的区别,导致闪电网络和雷电网络的支付转发效率大打折扣,比最优的吞吐量低15倍到20倍。


更不用说雷电网络类似“未来超市礼卡”和“没卵用”的 RDN token,只能用于支付网络上的“未来的增值服务”。这些因素正是导致了这些已经提出3-5年的架构和技术迟迟没有应用的原因。但想想整个状态通道技术真正理解和辅助实现的可能全球不超过20个人,也就不足为怪了。


老董希望资本在2018年更多的在这样的关键“第二层” 扩容方案上开疆拓土,帮助底层技术快速发展,治疗区块链肌肤之疾。


新区块链经济模式是最值得关注的创新点


随着区块链技术的逐步发展,新的非常有趣的经济模式也会不断涌现。Bitcoin 已经有大小小20多个分叉。如果说2017是“分叉(hardfork)”的一年,那么中国一句老话叫做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老董在2018年最关注的经济模式是区块链之间的“ 融合(hard merge)”。他会在2018饶有兴致地围观各种靠谱的,半靠谱的,完全不靠谱的公链系统之间的撕逼大戏,并且希望在2018年结束之前,见证一次两个独立区块链的“融合”或者一个区块链社区对另一个区块链社区的“收购”。


这种“融合”的假设涉及到的不光是技术实现的可能性,更多的是一次“区块链发展到底谁说了算”的测试。类比传统公司的董事会决议制,作为一个巨大的全球分布式系统,区块链和加密货币的融合,要复杂的很多,话语权到底由谁来掌握,我们拭目以待。


资本炒作是生态最需要警惕的系统性风险


资本带来技术发展机遇也带来投机倒把的风险。资本逐利的天性会让资本无法避免的过度集中在流动性强,听上去简单靠谱的区块链应用层项目,然而忽略了类似于扩容之类的底层基础设施项目。


更进一层,资本的逐利天性会导致各种神奇的杠杆的出现,吸引监管压力的同时,制造资本市场的风险,这一点需要我们项目创业者和资本投资者共同警觉和通力防范。但老董有一种强烈的预感,这样的资本炒作和泡沫是无论如何都无法避免的副作用。


智能合约开发者需求量井喷式增长


2018年注定是开发者从野蛮生长到正规军大规模入行的一年。


不论是区块链上层应用还是底层基础设施,智能合约的开发模式和开发思维都是必不可少的,在资本的狂欢后,对技术人才的渴求也是势不可挡的。


2017年可谓是区块链开发者野蛮生长的一年,比如早期的智能合约开发者一直习惯了普通的web架构,对区块链的处理速度心中没数,开发的应用有大量的冗余代码和及其高的使用成本。随着区块链应用的成长阵痛,合格的,优秀的,早起进入行业的开发者会逐步积累经验从“野路子”变成正规军。


对于想学习区块链技术的同学,以太坊作为一个比较完整的生态,通过先学习以太坊智能合约开发来作为对整个区块链技术的入门是一个最佳的选择。所以,有技术背景的你赶快让老董带你到区块链的浪潮里来吧!



第三期入选学员,会是你嘛?


【主讲老师】


董沫老师:虽然是90后但被大家尊称为“老董”,他主要研究广域网数据传输加速与分布式系统、博弈论和网络形式验证;并且还是 UIUC 课程 Advanced Net-working systems 讲师;在硅谷网络安全公司 Veriflow 核心技术团队负责人兼产品经理,该公司已经完成1100万美元融资。


Frank 老师:UIUC计算机科学最高荣誉毕业本科生,John R.Pasta 杰出本科生奖金得主;Oath (Yahoo)全栈软件工程师,参与超大规模低延迟流数据分析系统的后端架构设计和研发;前 Verifiow 全栈软件工程师和早期成员。


【课程迭代】


第三期的课程经过了老董和硅谷live共同精心打磨,在课程教学模式上优化迭代了20%,预计会在2018年3月11日上线。


【限招150人】


为了保证课程质量,以及为了让同学间产生更多互动和讨论,确保更高效的完成学习,因此我们第三期课程只限招150人!


第三期课程即将开启,报名还剩最后3天,入选学员会是你嘛?


【价格】

1699/人

福利:全部按时完成作业的同学返还50%学费


【课程表】

为此特地奉上智能合约开发课第三期课程的报名表:

扫描二维码报名?




推荐阅读

区块链报告 | 脑机接口报告 

硅谷人工智能 | 斯坦福校长

卫哲 | 姚劲波 | 胡海泉 

垂直种植 | 无人车

王者荣耀 | 返老还童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