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故事,从娃娃抓起

百家 作者:快公司FastCompany 2018-02-02 07:58:22




儿童作家并不少见,但是有一本新儿童书的作者却令人出乎意料,他是一名来自印度农村的七年级学生,而且,他从没想过要成为一名作家。


这是在全球发展中国家学校里开设的一系列新型课程班推出的第一本书,如今已成为Kickstarter上一个名为Rakonto项目的一部分,这个项目就是为了让世界听到发展中国家孩子们的声音。

 

这些课程班“让学生了解讲故事的艺术和力量……以及如何在生活中运用这种力量,”索耶·奥尔特曼(Sawyer Altman)说,他是斯坦福大学的应届毕业生,也是这个项目的设计人。

在这个课程班中,学生们先学习当地领导人如何运用讲故事的力量——比如,在印度,奥尔特曼会以甘地为例子——以及故事可以产生怎样的影响。


在下一阶段的课程班中,学生们将对一系列故事进行分析,了解为何某些故事更有感染力。学生们利用斯坦福和IDEO流行的设计思维方法论,展开头脑风暴,设计故事情节,再坐下来创作。

 


这是一种全然不同于印度农村乃至世界许多地方的教学方式,传统的学校教学数十年如一日地让学生们一排排坐着,齐声读课文或者牢背方程式。


在印度和中国的某些地区,死记硬背依然是主流的教学方式,尽管这种方式受到了很多批判。这种教育方式是在扼杀学生的创造性,教出来的学生根本无法创造性地应对21世纪的各种挑战。

 

而Rakonto的课程班试着培养批判性思维(比如,学生们分析为何他们喜欢某些故事)、创造力和独立意识。


“我试着向学生阐述,日常生活中如何用到讲故事的技巧,”奥尔特曼说,“我跟学生们强调,故事是非常美妙和大众化的东西,他们可以利用故事来丰富生活的故事并创造强大的社会变化,可以说服人们去相信他们相信的事,推动人们一起为理想世界采取行动。”

 


文章开头提到的Kickstarter上的这本书是一个名叫维贾伊(Vijay)的七年级学生写的,这本书谈到了一个越来越常见的社会现象——老龄化社会,老人家被“赶出”家门,最后流落街头,无家可归。


故事的最后,作者想出了一个办法:成立一个可为无家可归的老人家提供食物和住处的机构。

 

“我们看到了希望,孩子们真的在尝试解决这个问题。”奥尔特曼说。

 


奥尔特曼在南非、加纳和墨西哥都举办了类似的课程班,最近进入了尼泊尔。他希望通过Kickstarter项目来创建一个可持续的商业模式:每个课程班结束后,一位学生的故事将被加上插图,印刷成书。订阅者每购买一本书,就为课程班在其他地方的开办尽了一份力。(对于学校,课程班是免费的。)奥尔特曼希望,课程班能让学生们用不同的方式对世界进行思考。




文 |Adele Peters

图片 | fastcompany.cn
编辑 | 李习双   
实习生 | 谢佳榆



【阅读原文】订阅《快公司》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