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雪の茶」新开 6 座城市,创始人如何做外来颠覆者?
点击关注36氪,置顶公众号
专业的行业新闻及深度报道,不容错过
━━━━━━
细写茶经煮香雪。
文 | 邓痕痕
2017 年的最后一个月,奈雪の茶像打开了酝酿许久的盒子,一下爆发了。
大雪来京,申城初见,武汉隔江三店,西安、杭州、南京,接连在 6 座新城市开店 8 家(重庆预计2月开出,成都在年后开出)。
北京西单大悦城店
北京西单大悦城的奈雪新店开在三楼,总面积 300 平米,在二楼星巴克的正上方。CEO 彭心在店里招呼着来访的朋友,细细介绍每款饮品中茶和水果的搭配。长发、红唇,眼睛里是掩不住的开心和灵动,讲话柔声细语,但字句坚定。
不自觉地,你会把奈雪这个品牌的人格形象投射在彭心身上。她身上带着双重属性——一种是美丽温柔的老板娘,看似闲情逸致地完成了所有女孩开一家属于自己的店的梦想;一种是带兵打仗的 CEO,在两年间,和丈夫赵林一起把奈雪の茶和台盖开到了90多家,公司的员工已达到2500多人(其中总部250多人)。
由南向北
奈雪の茶诞生在深圳,是新式茶饮店的代表品牌,除了茶饮品质升级,还以茶+软欧包的形式把零售与餐饮结合,做到茶和软欧包的售出比例 1:1。同时在空间上做升级,只开200平米以上的大店,优质门店的月坪效超过1万元。
理论上说,在 2017 年 12 月之前,奈雪の茶还是个“区域品牌”,所有门店均在深圳和广州。但在新年前后的两个月内,奈雪布局到了几乎所有中国的一线和新一线城市。
这个打法有些出人意料——通常跨区域扩张的方式是选择一两个新区域的中心城市试水,再向周边扩张。如此迅速、大跨度地开店,对人员和供应链的管理能力要求很高。
但奈雪这样做,也可说在情理之中。首先,考虑到茶饮市场目前的火爆程度,以及社交网络年代信息的传播效率,一个优质品牌的声名能跨越区域被消费者知晓。在今年3月,36氪就曾报道过奈雪の茶。
上海第一百货店
另外,我们观察到新店分布并非绝对分散,比如武汉同时开了三家店,上海、杭州、南京的店之间也有联动效应。
据奈雪の茶团队介绍,他们为开向全国筹备了近一年。为保证同时在多城开店还能保证产品品质,上半年一直在做人员的储备和培养。所有店的设计和工程由总部统一管理,各个门店的员工要提前三个月去深圳学习、考核。
彭心特别提到,为把深圳门店的服务标准带到北京,这次大悦城店开业时,他们从深圳最好的各个门店分别抽调人员,希望用深圳员工影响新店。由于涉及到现做面包、制茶、切配、清洁等多个环节,通常一家店需要配备 40-50人,北京新店则配备了 70 人。
特别为北京店做的准备不止人员配备,还包括很多细节。比如北京的水质和深圳不同,TDS值更高,做出来的冰块表面有纹路。因此北京门店在原本过滤系统的基础上,加装了超滤膜前置系统,以及后置软水器。还比如为了照顾北方人的口味,饮品的甜度重新做了调整。在彭心看来,由南向北的城市和市场各有各的特点。深圳是年轻人聚集的城市,出来的创新品牌很多,而且创业者非常接地气;上海容易进入,因为上海很愿意接纳层出不穷的新品牌,又是很多国际品牌进入中国的首选,但也正因为如此易进难守,必须保持足够的创新力才能深扎。而北京,一向被视为较难进入的市场,一方面北京的餐饮市场更迭速度没有南方快,另一方面各地商业规则不同,但一旦进入,就能顺利打开局面。
茶与雪
茶与雪是两个很适合被放在一起的意象。古人将雨水、雪水比作“天泉”,以雪水泡茶为雅。辛弃疾有词,“送君归后,细写茶经煮香雪”,陈云平有句,“带雪煎茶,和冰酿酒,聊润枯肠”。
放在今天,虽然现代人不再如此讲究地泡茶,但新茶饮品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在试图复苏年轻人基因里对茶和雅文化的呼唤。
奈雪の茶的品牌里恰恰带着这两个关键字——茶和雪,这也让奈雪の茶成了一个名字自带画面感的品牌。
“茶”不必说,是奈雪の茶的核心产品,也是品牌目前的内核。从创业之初,彭心赵林夫妇就绕开了通常奶茶店的进货渠道,直接去各种茶的原产地找品质较高的茶做原料,并搭配新鲜水果研发了”霸气系列“水果茶。用好茶搭配水果的逻辑其实也很简单——让年轻人以易于接受的口感品尝到好茶的风味,进而懂得欣赏纯茶。彭心说,在茶饮调配上,没有过往经验可以借鉴,全凭感觉和不断试错。试得多了,就知道黄柠檬香气重,适合配红茶,青柠檬酸度高,适合配绿茶,车厘子配乌龙茶不好……
面对竞争对手模仿,彭心认为味道容易模仿,只要用好原料,其实都能做出好产品。因此,奈雪会搭建自己的供应链壁垒,为了保证茶的质量和稳定货源,他们对特殊原料在上游进行投资、买断或签订长期合作,比如带有独特滋味的高山乌龙茶“初露”。
前面提到,因为雪字,奈雪の茶的品牌名称自带画面感。
西安万达店
为什么用这个名字?奈雪是谁?这是来自日本的品牌吗?此类问题彭心碰到过许多次。她笑着解释,名字里有雪,是因为这个字与她有缘,她的生日恰逢“大雪”节气,北京的新店开业也选在这一天。之所以叫奈雪,是希望营造画面感,像是有个美丽的女孩在给你泡茶,“”可以想象成我在给你们泡茶。”
奈雪的空间设计也让人联想到“雪”,虽然每家店的设计风格都不同,但底色都是素净、淡雅、通透的,这种设计旨在给用户呈现品质感。
在我看来,如果说“茶”代表了奈雪の茶的内核,那么”雪“则代表了相对外延的东西,包括品牌调性,空间美感,以及由茶向生活方式的延展。
奈雪の茶和达利真迹展合作
“外来颠覆者”
有这样一个常见认知,改变一个行业的往往是外来者。这个说法当然不是绝对正确,但符合逻辑的地方在于,外来者没有行业内的刻板思维方式,且能够以新技术手段提升行业效率。但同时,业内人的经验也不可被忽视,尤其是餐饮、零售这样重线下运营、实操经验很关键的行业。
彭心和赵林的搭档恰好是外来者+业内人的组合。两年前,厌倦了 IT 行业的彭心想开一家店,朋友于是介绍了有多年餐饮经验的赵林,两人第一次见面,就确定了共同目标,顺便确定了对方是对的人。
两人的分工相对明确,彭心负责产品研发、品牌等面向顾客需求的事务,赵林则发展、营运、工程等更需要行业经验的事务。
彭心和赵林夫妇
从彭心的讲述中能明显感觉到,她擅长以女性直觉做决策。这种决策看起来不按常理出牌,但往往因为摆脱了行业的固有思维,从消费者的和人性的角度出发,反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比如说,最初决定做茶+软欧包模式时,定位理论正流行,这种定位不清晰“的行为在很多人眼里是行不通的。但事实证明,这种模式效果出乎意料的好,彭心认为,这是因为女生原本就“贪心”,希望在同一个地点完成许多件事,就像在美容的同时做美甲。
还比如,在做店内设计时,奈雪希望呈现的是和星巴克商务范不同的感觉,更加雅致、时尚。有一天逛街时,她注意到卡地亚的店铺灯光比周围的店铺更明亮耀眼,能远远就吸引到消费和的目光。于是彭心受到启发,可以把零售的亮眼灯光也结合到奈雪の茶店铺里。
实际上我们看现在兴起的新式茶饮品牌,是在寻找中国的星巴克。而星巴克的创始人在当年也是一个外来的颠覆者。舒尔茨原本在一家打印机公司,当他被咖啡吸引,决定在美国开咖啡连锁店时,美国人并不爱喝咖啡,当时的咖啡消费量是连年下降的。早期星巴克只做咖啡豆零售,舒尔茨力排争议引入了现场制作咖啡,让消费者能在店内就能喝到咖啡,广受欢迎。之后引入意式咖啡,推出星冰乐,与百事公司合作推出咖啡味冰淇淋……一系列的创新在当时看起来都显得不可思议。彭心认为,奈雪现在在做的事情,正像是星巴克在 80 年代时做的事情。如何泡好茶,如何研发制茶设备,如何研发系统让整个供应链和门店体系完善,如何打造属于茶饮的空间,如何去上游影响茶园……和星巴克在咖啡上做的事情很相似。
不过,比起咖啡,中国人基因里显然更爱茶。彭心认为,奈雪之所以发展这么快,是因为他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个巨人就是茶在华夏 5000 年文明中积累下来的文化和人们对茶的喜爱,“喝茶是中国人骨子里的事情”。彭心说,“奈雪在做的不单单是饮品创新,一直在做的事其实是让年轻人爱上茶。所以在奈雪的产品和空间里,茶是主角。过往很多人会觉得喝茶是老一辈人的嗜好,但是转换方式后发现,年轻人完全可以喜欢上茶。”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
洪泰基金彭创:庙宇之下,江湖之上|了不起的投资人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