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是一座没有人看你的城市。”| 邦上墙

百家 作者:创业邦 2017-12-07 06:39:52


这一版的歌词更戏谑



这一版的歌词更温情


这周的“邦上墙”有点特殊,顶着压力做了一期“北京大兴火灾两周后...”的话题,(传送门邦上墙17期采访了我身边的8位北京土著,想听听他们对“灾后北京清退外来务工人员”的看法。


我想尽量把这期推送做得全面、理性、客观,甚至克制而隐忍。


但即使这样,仍有少数读者说我博眼球吸流量,仍然说我骨子里还是有一种北京人的高高在上的感觉。


这....我一个安徽人都要笑场了。。。



我知道,也理解,你不是当事人,很难做到就事论事。但也有时候,我在想:粗暴简单地归纳为北京没人情味、排外、北京人都地域歧视的观点是否也是另一种地域歧视呢?


突然想起《罗辑思维》里的一片文章,叫《治不好的地域歧视》。我把精彩片段摘出来,略做整改,欢迎大家交流、思考:


郑也夫先生写的《信任论》。其中有一个小章节,他讲了一个原理。他说啊,其实任何生物包括人类,在进化的一个漫长而残酷的战场当中,他只要想生存,他必须有一个本能。就是把这个世界简化掉。


所以一个生物在进化过程当中,他一定是要想出一种简化机制。这种简化机制对于我们人来说,其实就是把世界完全的符号化。比如说我们人经常会说,叫千种红百种绿万种灰。你仅仅说出一个红字,实际上别人并不知道你指的是哪一种颜色。


所以对于任何一个想把握外在世界的人来说,这都是一个困难。


比如说皇帝,据说康熙大帝在他的御座的这个旁边,他要贴一个纸条,这个纸条是写什么?全国各个省份的督抚大员的这种名单。他靠这种名单,这就是他对他掌握的这个帝国的一个基本的简化机制。他知道哪个省是谁在管,他只能掌握到这一层。


你在史景迁先生,就是美国的一个著名的研究中国历史的一个专家,他写了一本小说叫《康熙》。里面他记载了一个康熙的小日记,自己写的,偷偷摸摸写的一个小文字。他就说啊,他说,这个其实这篇文章里面就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地域歧视。比如说他看不起山西人,他说山西人抠。所有的亲朋好友只要穷一点,他都不去照顾。而且客人来了,连一顿饭都不留。就我个人跟山西朋友打交道的经历,我觉得抠的也有啦,但是远没有抠到这个份儿上吧。


但是对于一个皇帝来说,他又怎么办呢。他只能用这种相对来说符号化、脸谱化的一种叫简化机制,来理解他治下的臣民。如果没有这种简化机制,一个像康熙大帝虽然英明神武,可是他坐在御座上,他怎么掌控这个帝国呢。


就在民间老百姓其实我们也有相类似的经验。一个母亲跟自己的女儿,她介绍外在世界的时候,她只能用一个非常简化的结论告诉她:比如男人都不是好东西,你要小心,十点钟之前一定要回家,不要跟男人在外面待到十点钟之后。这就是一个母亲跟她女儿交流的时候对世界的简化。


所以我们人类怎么去把握如此复杂的外在世界呢,就是我们用简化机制让它赋予意义,然后通过意义去理解这个世界。而地域歧视就是一种非常典型的一种简化机制。我们无法去把握河南省那么大的一个省,几千万人将近上亿人口的那么大的一个复杂性。所以干脆我们就把他符号化。


所以最后回到维特根斯坦,也是著名的哲学家,他的一句话,凡是能够言说的世界,就是我们能够掌握的世界,如果不能言说出来,也就是不能把它符号化的简化的世界,我们只好保持沉默。


这段分享与主题有些跑题,最多只是试图构成我安慰自己“莫生气”的理由,但还是大家希望大家少些偏见,多些思考、多些更切实际并付诸行动的人文关怀。


抖个机灵:难道只有包容的中国美食能消解偏见?

还是说下前天抛出的话题:你来自哪个城市?你想说些什么?


精选的10条留言如下:


yokogo

把这次清理行动延伸到北京人对外地人的包容与排斥层面其实觉得有点偏了,没有这次行动,排外与包容都客观存在。虽然这次清理在法理上没有问题,但确实情理上说不过去,方式太过粗暴。姑且不讲被驱赶的外地人的感受,站在被未波及到的“北京人”的角度看,这不也断了他们的财路,影响了他们的生活?所以无论是北京人还是外地人,都觉得方式欠妥!城市发展必然会有城市病,但是如此粗鲁的开药方,有待商榷!


、Easy

怀着一丝不安打开文章,以为又是一篇批斗北京和北京人的文章,见的太多了,好像大部分作者都是北漂的一员。 但这篇好像不太一样,很平和很客观。采访对象的观点基本cover所有北京人的心理,北京不排外只排毒,外地人接与不接受,我不能左右。 城市承载力有限,清是迟早的,不可能只进不出。离开的人会继续为家乡贡献力量。


十有三殡葬服务平台

最该清理的是那些黑社会,打手,看场子的,收保护费的,组织卖淫的


钟**

今年7月突然地离开生活了9年北京,喜欢北京的文化底蕴和京腔味。本月看到各种清理,内心五味杂陈无以言表。从他们身上看到了人情味,他们其实很容易满足。越是底层人士,越简单淳朴,谁不是为了生活所迫呢。


变身九九爸?

我来自门头沟,对于清理外地人口的事儿,我是矛盾的:有些时候看到乌央乌央的一群低素质的外地人在我生活的地方,我的内心是无法忍受的,脏乱差也是有的。但是每天吃的早点是这些外地人口做的,很多小馆子也都是他们开的, 陪伴了我无数个日夜,起早贪黑的,比我们北京人吃苦耐劳。我尊重他们, 同时也厌烦。


Gary

我来自冰城,五年前我也租住在一间二层高,湖北人盖的15平米小公寓,大概五十几户,日子拮据但充满对北京的渴望。五年后我换了工作,创了业,娶妻生子……那些被清退的人他们本来也可以,只是现在没有了机会。


初一

18岁来到这个城市,北京已经成为生活时间最长的地方。为什么没有回家?想学有所用,不想在报纸茶水里终了此生。 我迷惘她给我安慰,我努力她为我喝彩,是这个城市和我最好的互动。这里有熟悉的街道亲切的京腔和爱着的人。


莫属~beck

不仅要治理北京,更要辐射到全国,协同发展,才能化解清理人员的种种问题…


天命最高

我觉得清理也是好事,我是外地人,每个省的省长无作为导致了人口外流,如果每个省的省长在任职期间建设自己的家乡,发展其特色,我就不信还有谁会背井离乡,每个省都有自己的特色跟经济可以发展,但是为了一己之利而不顾老百姓的生活,却从来没有想过如果发展起来自己的特色经济的话老百姓会感谢他!


北上广虽好,但是自己家乡更适应,所以说一定要去发展该发展的经济系统,而不是让人才流失,这样的话对所有的省都是好事,这样既有了自己的方向而又不会失去方向。邦哥可以把我这个也发出去,自己的力量太小,所以要做到的话还是所有人去努力监督,长足发展。


每个省都有自己的前景,只是建立在了利益上面,而失去了原本的人去创造社会发展社会的原则,就像是房子是用来住的,而不是炒的,用炒房的思想去创造社会,发现社会是不是会更好呢!


该该该该同学

我是湖南吉首人,我是一个月薪只有6000的北漂。我并没有觉得北京排外,大火后的清退行为应该与北京真正的城市精神不是一回事,相反它从某种意义上还更包容。因为北京,是一座没人看你的城市。你对自己的纹身不用遮遮掩掩、你不用顾忌有人会站出来指责女孩子抽烟,没人对你的不婚主义嗤之以鼻,更没有人痛骂你的同性取向。在livehouse里嗨了一天、在三联书店彻夜长度,没人对你报以奇怪的眼神。


<iframe scrolling="no" frameborder="0" class="vote_iframe js_editor_vote_card" data-display-src="https://mp.weixin.qq.com/cgi-bin/readtemplate?t=vote/vote-new_tmpl&__biz=MjM5OTAzMjc4MA==&supervoteid=455298224&token=726590050&lang=zh_CN" data-src="/mp/newappmsgvote?action=show&__biz=MjM5OTAzMjc4MA==&supervoteid=455298224#wechat_redirect" data-supervoteid="455298224" allowfullscreen="" data-display-style="width: 556.667px; height: 361px;"></iframe>


投票最高的将获得「应该不会坏的U盘」一个!



* 「邦上墙」是创业邦推出的新栏目,旨在为我们的用户创造一个畅所欲言的自由空间。我们会在每周抛出一到两个话题,主题有趣而多元:可能是时下热点也可能是创业相关;可能是行业风口也可能是脑洞大开。我们会给每期的精彩留言送出奖励,我们的宗旨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邦哥在这里静候各路英雄豪杰。


往期“邦上墙”回顾:


家长哭了一整夜,虐童者下跪致歉,携程这波公关666,把锅甩给谁? | 邦上墙 13


马云电影公映之前,这首《双十一有嘻哈》意外流出了... | 文末“流鼻血”福利 14


场面震撼,东北师大附中千人合唱《单身情歌》!你的“创业意中人”在哪里? | 邦上墙 15


双11后第一批买家秀曝光,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 邦上墙 16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点击查看全文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