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被90后气死的80后

百家 作者:岭南会 2017-11-30 03:08:54


80后正处在一个最尴尬的时代。


在奔四的年纪里,好不容易混上了主管,每天面临的局面却是: 


“今儿部门里的人没来都不跟我请假,没法管了”

“每天累成狗,我的下属却到点就打卡早走”

“我现在最想让90后下属,好好干活!让我轻松点” 

……


只要一说起90后员工,80后的管理者,总有倒不完的苦水。


比如最近刚升职的Lisa,谈起那个不靠谱的90后时,她皱着眉苦笑地说道:


“昨天我们和某大使馆有个重要的活动,我通知的早上9点每个人必须到。结果昨天早上都8点50了,团队里一个94年的男孩才给我打个电话,说他喝多了来不了。我没有办法,只能临时找人硬替了过去。”


90后员工不守时和不听话,让她苦恼地抠破了头。


像她这样的80后经理人,很多人都谈“90后”色变。


开除公司的90后


做社交媒体营销的83年生人李可可就说:“非常讨厌公司90后的年轻人,他们既不是富二代、白富美,还都是不富裕的农村家庭,缺钱却从不肯努力工作赚钱,过着得过且过的生活。


动不动辞职要思考自己适合做什么。谁能告诉我,为啥会有这种人,缺钱,还总摆着个大爷的脸,一副不在乎任何事情的表情?” 


在她的眼里,90后一无是处,爱辞职、不努力、得过且过、而且那些90后傲慢无礼,把她这个上司吩咐的话从来不听进耳朵里。


80后在职场上,正接受着来自90后的最大挑战。



同样苦恼的还有83年的项目经理张静,在她眼里,这些90后其实优点很多,“他们很主动,这点比我刚工作的时候强很多。经常我还没有分配任务,自己就来提需求和配合了。”


本来张静以为自己有了一支积极主动的团队,结果国庆回来,张静傻眼了,连着三四个90后员工相继离职,看着慢慢变空的工位,她非常困惑,自己到底是哪里不对,留不住这些90后?


被公司开除的90后


Amy在国贸一家广告公司上班,他们公司刚劝退了一个96年的实习生,“那个小孩儿,完全就不能忍。从来不 care周围的人的感受,也不care公司规定。”


原来这个实习生,经常早上迟到,晚上早退。Amy好心提醒他老板看着呢,他却信誓旦旦说:“我活干完了,为什么不能走?”像Amy这样经常加班醉心工作的人,在那个实习生的眼里就是只知道干活的傻子。


实际上,这并不是80后第一次被90后气的半死,在2009年,天涯论坛一条名为《90后:我们必须给80后当头一棒》的帖子,就曾把80后集体气出血。


文中多次犀利反驳80后对90后的指控,比如“他们常骂90后是脑残非主流,其实80后才是真正的脑残非主流。


写这个帖子的90后,当年还不超过19岁,却一眼看穿刚毕业的80后的切肤之痛,扎心的说道:


“84—89年这个时期的80后在工作难找,女朋友难找的情况下,就在网上发挥他们暴力倾向的本质,对小于他们的90后横加指责,把自己阴暗的一面强加于90后。”


最后,这个90后楼主老练的说了一句“为了他们好,我们90后必须给80后当头一棒。”


这一棒下去,气死了第一批80后。


可是,被气死的80后有没有想过,90后为什么气得总是你?


80后,你凭什么值得我尊重?


目中无人,不听指示,是很多90后气死80后的第一宗罪。然而对此,93年的阿琳却说:“我凭什么要听他的啊?我那个老板,什么都不懂,还天天叨叨叨。他嫌我傲慢无礼,我还嫌他一无所知呢! ”


原来在阿琳的眼里,她的领导之所以能当上领导,只是因为时间长了,资历老。


这都不算什么,关键是这个领导性格太情绪化,非常容易暴走,搞得公司上下不得安宁。


“我不是不想服他,是真的很难服他。”


同样怼过总监级别人物的还有94年的张航,他在面试的时候跟面试官直接吵起来,夺门而去。


外人看来,这是个情绪暴躁不尊敬人的90后,然而事实的情况是,在讨论到一些营销术语的时候,张航和总监有了分歧。


结果那个总监却吼道“我干了15年公关,我难道不懂么?”,就是这句怒吼让张航摔门而去,他说“当时我看她盛气凌人的样子就很不爽。”


80后凭着年高,卖弄资历,看不起人的样子,在90后心中直接负分,彻底拉黑。


如果能找到心安归处,谁又想颠沛流离?


有调查称,职场90后中,超50%的人第一份工作没有做满一年,40%的人坚持不了6个月,能坚持三年以上的只有11%左右。


上一辈人说,这波年轻人没长性,不安分。但是90后却说,“我们也很委屈啊, 如果能够找到心安归处,谁又想颠沛流离。”


知乎上有个被浏览了14万次热门问题,“换工作太频繁,到底是哪里出问题?”这个问题的提出者大专学历,毕业4年换了8份工作。


做过客服、仓库统计、电商统计、财务文员、接待司仪、会计助理、前台文员、车间统计,平均一年换两次工作,他确实不够稳定。


但看看他的离职理由呢?有主动辞职的,也有被嫌气质不佳被炒掉的,还有工作是被家人强烈反对被迫辞职的,甚至还有因为抑郁症,辞职休整一整年。


简历上他是一个不稳定频频跳槽的年轻人,而事实上,他却是一个生活在夹缝中的迷茫的年轻人。


虽然他是一个特殊的个例,但是对频繁跳槽的90后来说,换工作的原因无非有三:


1

我觉得我值1w,你却给我3000

2

什么都讲制度和流程,这样的公司太死板了

3

公司的发展没办法给我信心继续待下去


但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在缺乏职业规划,缺乏导师带入门的背景下,90后更容易心急和迷茫,对他们来说,换工作可能是「实现升职」和「寻找自我价值」的最快方式。


时代发展太快了,他们没办法坐以待毙。


90后生存压力的解读


先说生存压力,90后的父母基本上是60后,相对于80后的50后父母,和70后的40后父母,他们在财富积累上无疑更加丰厚。而且60后正赶上三年自然灾害和文革,他们的生长环境非常恶劣,小时候吃过不少苦。人就是这样,自己吃过苦,就一定不想让孩子再吃苦。于是主观上有意愿,客观上有条件,啃老就会成为一种群体现象。哪怕父母在农村的,每个月几千几千地补贴到城市打工孩子的也绝不在少数。


这还只说到父母,还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呢,90后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集三家之力供养一个孩子,生活想有压力都不行,即使现金没那么宽裕,至少有好几套房在那儿放着呢。在写这篇文章时,又一个朋友跟我抱怨春节一过,公司又有好几个90后裸辞了。其中一个女生,每月5000的收入,在北京三环边上租着90平米的两居,开着迷你Cooper,从不在家开伙,每年少说两次国外自由行。我算了一下,家里至少每月要给她补贴15000元。70后很少有裸辞的,85后裸辞开始兴起,到了90后,裸辞基本就是一个集体自觉行为。不要和我说什么兴趣使然,如果账上没有存款,又没有其他经济来源,你看有几个敢裸辞的?说到底,还是没有生存压力。



缺乏生存压力,是90后职场成长中的第一大杀手。成长是一个鲜血淋漓的过程,是一次次把自己扒光,再找件衣服穿上的过程,是一次次被人家大耳光扇在左脸,还不得不把右脸伸出去的过程。如果没有现实的压力,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愿意承受这种折磨。而如果时时都有退路,我想大多数人都会选择逃避,这是人之常情,无关90后,80后,或者是70后。但如果没有这一次次的破茧重生,成长又从而谈起呢?也正是基于这点,我对“寒门再难出贵子”的说法无法苟同。家境贫寒,确实会影响一个人的自信、眼界等等,但在“不得不做”这个最大的奋斗动力上,富二代、官二代们,会有更多的余地吗?至少我很少看到。


90后职业兴趣的解读


再来说说兴趣,这是促成成功的第二个要素。大家都在说90后是个性鲜明的一代,他们会凭着自己的兴趣来选择职业,所以他们的目标感是很强的,会投入,会创新。本来我也这么认为,但在这几年接触过成百上千的90后之后,我觉得这也纯属瞎扯。


来看一个真实的案例,朋友公司招了一个应届大学生,学人力资源,问他的兴趣,说喜欢和人打交道,那好吧,就去做招聘,天天都能和人交往。一个月后要求调岗,原来他只喜欢和熟人沟通,觉得之前和朋友们一起都聊的不错,但和陌生人勾搭太难了,还经常被挂电话。那好吧,既然喜欢和熟悉的人打交道,那就去做员工关系吧,两个月后又不行了,觉得接收到的负面情绪太多,自己都抑郁了;转去做企业文化吧,那个正能量多。三个月后离职,据说找了个市场方向的职位。


你所以为的兴趣可能根本就不是你的职业方向。通常来看,一个人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可以快乐,可以全情投入,因此可以做得更好。但仔细想想,哪有什么事情是你全部喜欢的。我喜欢和人打交道,那相应就要承受陌生人的不屌你和面斥;我喜欢做管理,那就得准备好承担巨大的业绩压力;我喜欢做设计,可能设计稿会一遍一遍地被产品部门打回;我喜欢写文章做公众号,他么这篇破文我整整憋了一个礼拜也没有感觉,比便秘还难受。


因此,千万不要再拿你感不感兴趣来说事了。当你没有想好,或者没有准备去接受你所谓的兴趣中的那些负面的东西,你根本不配谈什么职业目标。你喜欢你的女神在化完妆之后仪态万方的样子,那就要准备好接受她第二天早上醒来满眼眼屎牙都没刷的惨状,她可能上完洗手间还不冲水呢。你不信可以去问问大黑牛,看看范爷的台前幕后有啥差别。老炮儿们的热爱生活,那是在看清了生活的所有残酷和不堪后,还来选择热爱它。


朋友的小孩在美国念书,从中学一开始,学校就要求所有的课程都要自己选,你根据自己的兴趣、个性和实力,来选定一个课程组合和努力方向。正是在这种不断的选择和放弃,加法和减法中,孩子从很小就开始形成自我认知,学会坚持,也学会如何放手。我们的90后呢,不要说小学和中学,就是到了大学,基本上专业、方向、自我生活管理、学习方法、个性形成,都是家长和老师代替他们选择的。没办法啊,你说就这一个熊孩子,关注聚焦,我得管他啊,他一小孩子,啥都不懂,万一选错了呢?于是这猛一工作,啥事都要自己做主了,他倒是也会呀!爹妈没教过啊!和90后的沟通中,我发现最大的问题就是他们大多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没办法,这点能力打小就给阉割了,慢慢长吧。


文综合自馒头商学院、我可能不是猎头(ID:gh_d099e359b811)




推荐阅读:

回复研究看《95后基本不用微信,90后最全研究报告!

回复LU,看《LU,一个打飞机APP,凭什么狂吸四亿美金

BP通道:lingnanhuibp@126.com

回复张小龙看《周鸿祎一直不明白,为什么是张小龙这样的人做出微信

回复思维看《罗辑思维的骗局

回复AV《一家AV公司从创业到上市的故事

回复车震《一款精准车震服务商业计划书

回复叫鸡《滴滴叫鸡,一个青楼O2O项目,凭什么估值10亿

回复1999刘强东与马云相约1999年,17年前绝密视频曝光!

回复A轮去年A轮融资的846家O2O创业公司,现在快倒闭完了

回复嫖客《妓女为什么不想和嫖客做朋友》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