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保守环境让浅薄源源不断生产
相信很多人都和我一样,并非是主动接触了今夏最火热的音乐网综《中国有嘻哈》,当我的timeline上被各种周边恶搞视频填满,我的订阅号都开始总结现象的时,我特意抽时间赶晚集观看了该节目。
作为一个伪文艺青年,我是属于什么音乐类型都接触,小清新的民谣和脏乱差的摇滚嘻哈我都听的人,结合我过去对嘻哈的认知,当时我对《中国有嘻哈》的评价是中性偏贬的。
我赞同的是节目制作方式新颖独特,不赞同的是过度商业化这种"real"的音乐形式,和过度消费这种文化。
在历经腾讯视频脱口秀节目的几度蹭热点和吐槽后,似乎这股热度就过去了,而看其节目最大的收获莫过于认识了欧阳靖这样一位骨子里有正气的说唱歌手。
不过这股喜悦没过多久,一片评论就指出那几位经节目而火的歌手走上了人设和包装的流行方向,完全偏离了节目宣传的那句口号"keep real",毕竟某薛姓男星的前车之鉴就在不久前发生,难道除了人设没有其他方法可存活吗?
01
保守环境让浅薄源源不断生产
实际上,批评中国音乐环境的不争气,不能脱离我们玻璃心的社会环境,中国社会的问题是不同层级间信息和认知的巨大差异。
管理者只会顺势而为,不会让外来文化破环原有秩序。实际上有《中国有嘻哈》这种节目看,就已经是小众圈子的一大幸事了。
只不过,这种文化放大也有失真,放置于保守浅薄的环境中,必然也要有所牺牲,真实只是停留在舞台上的秀场艺术。
而主张表现发财的节目文化,最切实际的便是融入流行一派,之前Pingwest的评论便指出,嘻哈一代先要富起来,再谈真实。
不过,这也是一种美好幻想罢了。
活跃在主流的必然是浅薄的流行文化,自己软绵绵无公害,服务傻白甜。不客气来讲,这永远是主流。
而地下那些表达真正言之有物情绪的,仍将是为真实牺牲名利的纯范儿老炮儿,冠上正统是他们最后坚持的信念。
如果你最近留意Vice的视频,你就不会错过了解嘻哈圈互相Diss的真文化,一群谁都不认识谁的在台上表演和真正坐到镜头前谈艺术正统性,天差地别。
而孰轻孰重,大家不用想也知道。
01
其实,不仅在中国有这种关于音乐正统性的争论,在它们原产地美国也存在各种争论。
具体内容过于依赖读者的背景知识,也考验我的英语能力,所以便不一一展开,举上次我提到的一个例子便能表明其意。
MC Hammer,他从《U Can't Touch This》大红大紫,一度也被圈内人各种Diss,但是广告商却喜欢这种单纯表达自我的形式,而没有大妞毒品,这种绿色让MC Hammer活跃在广告当中,一直被视为耻辱的典型。
不过后来随着嘻哈发展,新的类型不断触及更多人群,很多人受此人影响都在自己艺名前加MC以表尊敬。
当时纽约时报一篇文章在评论MC Hammer 和 Vanilla Ice时提到他们对嘻哈音乐的贡献,他们的歌曲最大的功劳无疑是让嘻哈进入了主流市场。
文章写道:在我们思考这一艰难的影响之前,当这些“极端粗鲁”的黑色音乐环绕着城市郊区,我们应该在适当的背景下考虑一下这种成功。
正是这种先见之明,让地下音乐黑人音乐跻身于主流市场,才让今天有如此多的地域存在这些嘻哈歌手。
中文作为讲究字正腔圆的语言,依靠这些精彩的节目才走进了各类青年的心中,当然我们都有不如意,愤怒和戾气,当然都想要真实。
不过,在贫富差异巨大的中国,要找到所有人共鸣最大化偶像利益的方式还不存在,只有经过精心包装和推广的音乐才可以。
我曾在三线城市的一家小笼包店吃早餐,店小二在短暂的间隙拿起手机看着《中国有嘻哈》充满力量的说唱,他脸上洋溢着我最酷的表情。
从这段经历我就知道这个节目的成功,但是也看到了其局限性,本来是一线潮流青年玩的一个东西,普及到了街头小巷,这是很多老炮儿不愿看到的。
客观来讲,这群选秀选手和老炮儿都有各自的立场,怎么说都对,在我看来,嘻哈的问题不在于这些流行向艺人,在于层级间间隙太大。
本来这是比摇滚还小众的圈子艺术,如今通过资本的力量,一下爆红被资本捆绑变了模样;而资本之外,地下仍是地下原来的市场和样子,这就是问题。
它不是原生自然生长的,而是被资本架空腾飞的、不稳固的东西。脱离了背景和文化氛围的创作,都是短命的噪音,而非是充分竞争和经过市场真正考验。
wwwgx2016∣互联网观察
每天精选深度互联网业内文章
整理最新互联网业界资讯,欢迎分享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