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了!除了修铁路,中国在中东、非洲还做了这些大工程
知己知彼
在历史上,中国在全球经济和文化格局中的位置和作用远超一般认知,曾是跨国贸易的重要一分子。
以东南亚为例,世界汉学界泰斗人物、《哈佛中国史》的编者卜正民(Timothy Brook)先生就提出,早在16世纪,以明朝为中心的南海经济圈就已形成,周边国家都参与其中,而并非简单的朝贡关系。几个世纪来全球格局几经变化,如今的“一带一路”作为中国的国家战略,具有经济和文化的双重意义,是中国努力融入和推动全球化的重要标志之一,自提出起即随着世界经济和政治形式不断演进。
政治和经济的变化在各个区域表现不同。如数百年前一样,东南亚因其地理和文化特性,再次成为“一带一路”的热点市场。东盟能源中心政策研究与分析部主任Beni Suryadi在11月2日由GE和财新传媒联合主办的2017 源中国 汇全球“一带一路”领袖论坛上指出,基于刚刚发布的第五版《东盟能源展望》,东盟地区年均5%的经济增速带来了对电力的巨大需求。目前东盟10个成员国的6.3亿人口中还有1.07亿人无电可用,面临在能源领域的巨大挑战。不仅政府需要为更多人提供电力,还需平衡发展煤电与环境可持续间的关系。东南亚正致力于建立经济、可靠和可持续发展的电力市场,政府也正加大对电网的投资力度,并欢迎与包括中国在内的多边合作。
事实上,东南亚已经成为中国对外投资第二大目的地,2016年吸引中国投资960亿人民币。投资体量之外,随着“一带一路”的深入,中国企业需要面对挑战,抓住机遇,将合作提升到新的层次,而知己知彼是这一切的前提。
知己意味着认清企业自身实力,同时了解企业能够承担的风险级别。中国企业从80年代起在海外做业务,三十多年来,自身发生了很大变化。除了技术和实力的进步,认识和观念也在不断更新。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任洪斌认为,首先中国企业对“走出去”到海外经营的重要性、风险性以及复杂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其次企业对于“走出去”的适应性更强,社会责任感也更强。第三就是包容性以及企业的合作意识更强。
而知彼则是对目的地市场的全面了解。面对电力市场正在发生的变化,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能建”)与GE一起对东南亚重点国家进行了分析研究,将陆续发布一些重点市场的白皮书。在首批发布的越南市场报告中,详尽分析了越南的资源禀赋、能源架构、电力市场发展及能源基建项目行业竞争情况;报告针对越南未来能源以火电为主的发展规划,以及当地市场对资金、环保、技术和质量的更高要求,探讨了中国企业与GE等欧美技术企业强强联合、资源互补,实现共同市场开发的新模式。此外报告还为双方提供了市场进入策略,旨在帮助GE与中国能建及早识别可以共同投融资的中短期项目。
了解目的地市场,除了要了解当地的资源、环境、经济之外,政治、文化、社会风俗、法律也十分重要。中国古语称:远人不服,修文德以来之。如今早已不是“远人不服”的国际关系语境,但后半句却依然可以成为中国企业对外交流的思想内核。这句话放在当下的“一带一路”环境中,就是互学互鉴,意味着对目的地市场的综合判断。
中国是非洲的第一大贸易伙伴,近年来随着非洲作为新兴市场的崛起,中国企业与非洲的合作思维也理应加入新的判断。
来自肯尼亚内罗毕的麦肯锡合伙人Omid Kassiri在谈到中国公司应对非洲市场时重点提到了三点,政府、本地采购和劳工法,这包括了解非洲当地的供应商情况,平衡非方执法与中国公司声誉之间的关系,与政府建立正确类型的经济关系。
中国机械设备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方彦水则认为,项目要成功有三点要素:第一、深入了解市场需求;第二:与业主、政府和顾问团队建立互信;第三、选择最合适的而不必强求最先进的技术。而要做到这些,方彦水认为,中国企业如果能超越总包商思维,站在投资者角度考虑,会发现合作伙伴十分重要。不论是管理与政府关系,还是法务会计方面的信息,乃至技术的支持,都需要合作。
肯尼亚的基佩托风电项目就是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机集团”)和GE合作的范例。两个大型企业共同合作开发,GE利用国际融资渠道结合国机集团在EPC工程总承包方面的优势开发承建,项目包括一座102兆瓦的风力发电厂和220千伏输变电线路,GE陆上风电提供60台单机容量为1.7兆瓦的风力发电机组,帮助非洲应对面临的能源挑战。
EPC协奏曲 合则多赢
海外EPC中玩家众多,角色各异,各方都有自己的利益诉求,竞争不可避免。但就长远而言,全球广大市场的开发,市场的精耕细作和可持续发展一定要通过合作才能实现。GE全球高级副总裁、GE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段小缨在接受采访时指出,“一带一路”不是独奏曲,更不是零和游戏,一定是大家互补共赢的过程。今天的“一带一路”,需要大家合作构造生态圈,将资源和经验互补。生态圈的概念十分宽泛,段小缨认为,其中有上下游企业间的合作,企业与政府间的合作,以及GE推动的不同种类能源的多元化。而GE愿意在这个生态圈的构建上发挥作用。
如果说这三个合作构成了生态圈的基础,市场开发,融资和运营则是其实质内容。中国企业与GE这样深具人脉和资源的跨国企业合作,有利于进入当地市场,并规避风险,保持长期优势;而进入实质开发乃至招投标阶段开始,资金实力和融资能力就等同于话语权。中国已经成为为数不多,能和世界各个不同发展阶段国家打交道,融入对方经贸合作的国家之一。但全球以万亿计的基础设施需求,绝非中国独自能够解决,创新性的利用全球资金和融资渠道,正是“一带一路”新阶段的最关键问题之一。
相对于业主和承包商,各类银行和信保机构偏向后台,但作用有目共睹。中国企业早年“自带干粮”或者依靠政府投资的形式在如今巨大的市场上已经不适合,创新型地融通包括中国资本在内的全球资本才是解决之道。同时,资本需要回报,越来越多地要求业主和供应商以股权投资这样新的形式参与项目。而涉及如此多的专业问题和流程,企业不仅需要专业人才,也需要专业的合作伙伴。
作为生态圈中的重要一环,GE这样的跨国企业非常重视此类需求,尤其是GE本身已有近百年的全球资本运作经验,可以利用自身全球化和金融融资的优势提供助力,嫁接上下游资源。为了适应中国企业的需求,GE在三年前对组织架构进行调整,成立针对中国EPC的专职接口,协调不同业务部门的资源,理顺机制。同时专门成立中国资本市场融资部,对外对接亚投行、丝路基金这样的中国融资平台,对内与负责全球金融资本市场的部门连接。
在国际合作伙伴的帮助下,中国企业可以灵活采取各种形式参与海外EPC,提升竞争力。据了解,仅仅GE与中国企业的合作模式就包括:总承包-分包、联合体、总承包+联合融资、总承包+联合投资、早期开发+总承包。尤其是在中东市场,文化特殊、业主要求高、产油国对于融资的态度复杂。只有兼具多种能力,并向对方展示长期合作的能力,才可能拿下项目。中东的首个清洁燃煤项目——迪拜哈翔4×600MW清洁煤独立发电厂,就是当地企业作为业主、中国企业哈电国际作为总承包商,GE作为设备供应商一起合作的。GE从项目谈判阶段就参与其中,提供支持,并联合丝路基金和多家中方商业银行参与融资,使得项目在短时间内启动,在项目管理上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随着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一带一路”也将随之继续演进,在全球能源和基础设施需求上发挥更大作用,同时展现出新的趋势。生态圈和合作共赢的理念就是对新形势的回应,而要实现这些理念,需要各方越来越多进行联合,在市场开发,融资,乃至项目后期运营上加以合作,夯实生态圈的实质内容。
GE全球高级副总裁、GE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段小缨明确提出对“一带一路”新阶段三个新趋势的判断:联合市场开发、联合投融资、联合运营。前两者已经在不少国家和项目上得到实践,而最后一点则立足长远,利用GE数字化的技术将基建项目运行中的庞大数据收集起来,提高资产利用率和运营效率,为各方服务。
| GE全球高级副总裁、GE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段小缨
这些观点还需时间检验,但与其他的生意一样,服务全球EPC市场的根本出发点是找到市场需求,并将之转化为有效的项目。要做到这一点,全球化的技术和资源协调加上本土化的深入观察,并将两者灵活运用至关重要,这确实很难靠一方独力完成,联合的意义即在于此。
广告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 1 奋力打开改革发展新天地 7915885
- 2 刘强东提前发年终奖 7963430
- 3 国足原主帅李铁已上诉 7854236
- 4 “冷资源”里的“热经济” 7760836
- 5 刘诗诗方辟谣离婚 7687862
- 6 微信可以线上送实体礼物了 7526346
- 7 王鹤棣先天松弛感圣体 7417763
- 8 #胡锡进说吴柳芳转型不易# 7381947
- 9 女子从体检“正常”到癌症仅半个月 7210092
- 10 肖战新片射雕英雄传郭靖造型曝光 7156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