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的层级,取决于你的知识储备

百家 作者:岭南会 2017-10-24 03:11:11


有位读者留言问,怎么能尽快提高认知? 我说要多学习、多思辨。


TA说:“读决策的文章不就是学习吗?”


感谢读者的支持和信任,但是我还是要解释:“这些文章给的是思路的启发,是思考方法的改进,而非坚实的知识。”




 “知识”的概念很含糊、抽象。


《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指学术、文化或学问。


柏拉图认为,知识要符合三个条件:一定是被验证过的,正确的,而且是被人们相信的。


维基百科的解释是:知识是人们通过经验或教育获得的对某人或某事的熟悉、理解,比如事实、信息、描述或技能。


简而言之,知识就是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我们掌握多少知识,就对客观世界了解多少。




早些年,不懂断臂维纳斯的大妈嫌维纳斯断了条胳膊、还光着脊梁太寒碜。


现在实行出国游,不明白比萨斜塔的,去了意大利回来说,“哎呀妈呀,花了那么多钱,就是为了让我看塔是斜着的。他们盖的时候怎么不盖直了?”


蒋勋带着某企业总裁去希腊看阿波罗神殿,到了目的地,企业家错愕地说:“我们走了这么多山路,难道就是来看六根柱子,还有三根是断了的?”


可以不认为维纳斯、比萨斜塔、阿波罗神殿美,但因为不了解历史、艺术史、建筑史,便不懂应该看的点是什么、也看不懂眼前的是什么。




刚来加拿大时,有几位朋友问过我,你们那里是冬天还是夏天?


我说和北京一样。他们会抱歉地说,地理没学好,不知道加拿大在东半球还是西半球。其实,东西半球影响的是时区,南北半球影响的是季节。


我爷爷生于辛亥革命那年,作了一辈子农民,不识字。中学的时候,我告诉他地球在自转、同时在公转,他笑得眼泪都流出来了,摇头说什么也不相信。他说他从来没有感觉到地在转。


有个朋友坚信全世界只有美国和上海最先进。


我说加拿大也不错,他说加拿大都在北极圈里。问他,美国那么大,各州发展也不均衡,哪个州和上海一样先进呢?他一脸茫然。


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也不是太阳系的中心。


在浩瀚的宇宙里,地球孤零零地悬在那里,数千光年的范围内没有探测出其他智能生物。不理解这一点,就无法理解人类的伟大和渺小。




三国时,吴国的孙权让麾下大将吕蒙多看书,吕蒙最初不肯,说自己太忙。


孙权说,“你再忙也忙不过我。我经常读书,觉得读书很有好处。”吕蒙才开始学习。


后来鲁肃见到了吕蒙后夸奖他才干不同,“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这就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的出处。


人与人的差异很大。


虽然明白差异是天生的,但遇到与我们特别不同的人、当别人“侵犯”了我们的边界,内心还是会抵触,会认为“这个人怎么能这样”。人际关系的矛盾很多源于此。


当通过学习,明白了各种性格的本质特点、行为动机来源,对很多问题就能理解和接纳。


陈丹青说,是木心让他不再害怕这个世界,因为木心给他和他的一批在文革中失学的朋友讲了五年的文学史。


知识的积累一定会利于能力的提升,能力不同时,气度自然不同。




九十年代初,有一次坐火车时遇到一位热心的邻座。


小伙子很热情,一路上滔滔不绝。聊熟了之后,他有些难为情地拿出一张名片让我看,说他有个事儿想不明白。


他指着名片上印着的单位名称“无纺布厂”问我是啥意思,是不是说没有纺布厂。既然没有这个厂,干嘛要印在名片上。


那时无纺布还不普遍,显然他不知道什么是无纺布,对中文的掌握也过于浅显,由此才有这样听起来像笑话的理解。


无纺布工厂去村子里招工人,给的待遇还不错。小伙子因为不懂“无纺布”这个词,个性又比较保守,错失了机会。


在北京时,看过一次英文版歌舞剧《巴黎圣母院》。


中场休息时,旁边的观众拿着节目单问我,雨果是人名吗?为什么歌舞剧里有个驼背?他说是企业客户送的票。下半场他干脆睡着了。那场歌剧上一次来中国演出是十几年前。一场音乐的盛宴就被这样浪费了。


知识的欠缺往往容易让人认知狭隘,错失机会。





亲戚的孩子考大学报志愿,常常问我们各专业的对口工作是什么。其实有些我们也不知道,不敢随便给建议。


比如我自己,很多年后才搞明白机械自动化是干嘛的。


有个朋友曾问过我,他孩子文秘毕业,找关系能分配到国检,或者去大公司上班,选哪个好。


向他解释,国检是商检、动检、植检三个检疫机构的合并,都需要专业知识。如果不懂专业,去了恐怕只能做行政、后勤工作,不能做检疫员。


他听了解释后有点不甘心地说,听说国检收入高,尤其还能有灰色收入。


问他,所谓的灰色收入其实是违法的,这个考虑过吗?他坦诚地说,“还真没想过。看大家都拿,以为没事儿。”


很多事儿都坏在我们的“以为”上。


由于不具备基本的常识、必备的专业知识,对很多问题想当然,道听途说、人云亦云,缺乏思考,也无从思考,看世界时一叶障目,做决定时,很难做出适当的选择。


须知,做决定离不开相关的基础知识。





去年,加拿大一对年轻的夫妻被判刑。


他们的小孩发烧,他们不带孩子看医生、不送去医院,而是在家用巫术和其他一些不知道从哪儿听说的方法给孩子降温。


导致孩子痛苦地死亡。


2004年印度洋海啸发生时,在巴厘岛海滩度假的人们不少被暴涨的潮水卷走——从海浪异常到海啸爆发,间隔时间很短。很多游客看到海水突然上涨,还觉得很有趣、留在原地观潮,有的可能还没有觉察出异常就被卷走了。


少数发现异常而逃离海滩的是幸运者。


其中一位事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感谢他的父亲,在他小时候就给他看过科普故事书,他记得当海水形成白墙时,要发生大危险。




我家有一位亲戚,走出校门后一心到美国去发展,她要看看国际领先到底是怎么回事。她读的是生物制药专业,某次到某著名药企公司去面试。在公司门口遇见一群人在摆弄一台机器,怎么也搞不清楚。由于面试时间尚早,我们家这位亲戚凭着她对机械原理的熟悉,帮这伙人调试,几下就搞定了。这伙人对我们家这位亲戚佩服得不行。到了面试时,原来面试官就是这伙人。结果可想而知,而且就职后立即当上技术领导。



我们来设想一下,如果我家这位亲戚只是本职专业精通,而不懂机械设计,结果又会如何?


在饭局上听我家这位亲戚讲完她的轶事,我当时想了很多。我们的知识结构就应当如此广博才好,可以说,知识面就是我们工作和生活的本钱。


所以,无需考虑用知识去碾压别人,而是要想到如何用知识来改变自己的人生道路,并且把这种改变效益尽量最大化。




那么如何快速学习,了解某一领域呢?这里说个方法:


第一、找真正的高明者,给你说概要,说紧要点。然后你能运用你的既有知识和常识,对这个领域,大致形成一个是怎么回事的印象。此种开门见山,提玄钩要式的介绍,加上语言的轻重使用,容易让人获知要领。远比看那些正襟危坐写下来的书来得快捷。如果当时不方便记录,随后宜追记,这个“记”,是进一步消化。如果你能有机会多找几个这方面的人,能有多次请教更好。对对方的讲述,既要有点敬畏之心,但又不宜奉为金科玉律。最终还得结合实例,促成自己认识。


第二、从问题和事件入手。问题和事件,最易唤起人的思考热情。弄明白一个问题,弄清一个事件,常常会让你有扫荡了一片知识盲区的感觉。搭载在上面的知识和术语,也因有了问题和事件为内容,会更容易记住并更知其含义和功用。


第三、有了上面两点最好,只能做其中一项也行。同时需要从书籍上或网上补充相关知识,逐步拓宽相关的知识面并加以准确把握。


如果要归纳一下,可以将其称为直接进入法,一路扩展,以至越来越多。当感觉到自己越来越无知时,正是越来越知道得多的最好时候。


人是需要根据自己的条件来决定自己的行为的,或者是寻求最佳的行为。当我们进小学时,就一白丁,理解力不行,教什么就学什么,以后靠学历增加循序渐进学知识。当我们已经大学毕业甚至已经在社会上操练了一个阶段后,强项就变成了理解力。需要倒过来学,从需要认识的问题直接入手,包括一些A、B、C级东西的学习也在其中。而在这一过程中,还会让人获得一些和高明者接触的机会。


到达一定的程度,你可能就不再单纯的是要请教了,而可以是对话是交流,当着有了信任度,他所深思熟虑的一些见解,他把握的一些关键情况,会随口就说了出来,让你豁然开朗,同样,你所形成的一些见解,也可能会让他豁然开朗。


据我所知,一些高明者,特别是当他们把握要津,被人仰慕,握有权利,被人恭维时,一言九鼎,说错了也被他人恭维为对,不管他是否享受这种状态,内心却常常是孤寂的,渴望和值得一谈的人交流分享看法,此时,你正好成了他的需要。如果某一天,你达到了这个程度,那就自在多了。


作者:辛上邪,弃商从文的博士、学者,定居加拿大后专职写作。主张视界才是世界;提倡人生不易,要以积极的心态自娱自乐。主持公号决策(juece2015)。




推荐阅读:

回复看《别了,李嘉诚

回复精英,看《赵薇花1亿买学区房,终于明白精英和普通人的残酷差别!


BP通道:lingnanhuibp@126.com

回复LU看《LU,一个打飞机APP,凭什么狂吸四亿美金

回复思维看《罗辑思维的骗局

回复AV《一家AV公司从创业到上市的故事

回复400万日流水400万,他靠情色日进斗金

回复车震《一款精准车震服务商业计划书

回复叫鸡《滴滴叫鸡,一个青楼O2O项目,凭什么估值10亿

回复1999刘强东与马云相约1999年,17年前绝密视频曝光!

回复A轮去年A轮融资的846家O2O创业公司,现在快倒闭完了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