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大鳄彼得•蒂尔与同性男友完婚了,他是如何不走寻常路?

百家 作者:硅谷洞察 2017-10-21 15:25:09


硅谷Live / 实地探访 / 热点探秘 / 深度探讨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硅谷著名投资人彼得•蒂尔(Peter Thiel) 在奥地利维也纳结婚,结婚对象正是和他相处多年的马特•丹泽森。也许你觉得他离经叛道,但他永远对自己有最清醒的认识。在这里我们发一篇旧文祝他新婚快乐。




他是亿万富翁、国际象棋大师,纽约顶级律所的执业律师、两家硅谷科技公司创始人。


当然,他也是明星风险投资家,对冲基金经理、衍生品交易操盘手、畅销书作家、斯坦福商学院的老师、公共演讲者、硅谷思想家。


他就是《从零到一》的作者,彼得·蒂尔 (Peter Thiel),是一个在当地较为"古怪"的人




今天我们带你来重温他较为古怪的事。( 高能在后面,他的观点非常有思想!)


生而为赢的前二十年


1967年,蒂尔出生在德国,小学时父母搬到美国湾区的 Foster City (小探就住 Foster City),成为硅一代。



( 左边是Peter Thiel )


他是一个数学天才,也是一位国际象棋高手,曾经全美国际象棋排名前10,在他的棋具上贴着的人生格言“生而为赢”


中产阶级家庭给了他精英教育,他一直是不折不扣的优等生,在高中的时候,朋友给他送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你一定会被斯坦福录取”


果然,他本科上了斯坦福,然后又在斯坦福法学院拿到了法学博士( JD )学位,再进入了一家纽约顶级的律所,拥有了很多人羡慕的生活。


二十多岁,他陷入了“青年危机”


在纽约的那家大型律所里,他却遭遇了“围城定律”,因为那是个“外面的人都想进来,而里面的人都想逃出去”的地方。大家都想逃离,但却发现很难离开,因为好不容易经过层层竞争才爬到这个位置的,怎么舍得轻易放弃呢?


然而,在里面待了 7 个月零 3 天后,他离开了那家事务所。




后来,他得到了一个美国最高法院书记员的面试机会。这是估计是律师最想要的工作了。但他在最后一轮面试的时候他失败了。


那时候的他陷入了危机之中,从小都是优等生的他,第一次尝试失败的滋味。


他审视自己。他发现自己太看重这些通过竞争得来的光辉履历,从小开始和人竞争,却忘了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情。


他开始思考,循规蹈矩的参与竞争真的是有价值的么


他领悟到:大部分人都相信的真相往往是没有价值的,而如何发现大部分人都忽视或者不相信的真相才能真正创造价值


可能,他只适合不走寻常路。


第一次创业


结束律师生涯后,他在 Credit Suisse Group 做了三年衍生品交易,然后 1996年,他成立了一家当时也不太成功的基金 Thiel Capital。




直到 1998 年,意识到大部分人都忽视的电子货币可能的巨大价值,彼得·蒂尔跟合伙人创立了电子支付公司 Confinity。1999 年公司转型发布了 PayPal,提供构建在美国银行系统之上的电子转账服务。


然而,2000年埃隆·马斯克创办也从事电子支付的 X.com 就在 Paypal 公司旁边,但当时双方竞争逐渐升温,彼得·蒂尔手下的工程师甚至要设计一枚炸弹去炸掉马斯克的公司,幸亏被彼得·蒂尔发现并及时阻止。



和钢铁侠马斯克


彼得·蒂尔理性的意识到盲目的竞争可能对双方都有害无益。他不走寻常路,决定以50:50的比例与马斯克共同成立公司,事实上,正得益于彼得·蒂尔的远见,合并后的 PayPal 才顺利度过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




Paypal 在2002年上市后,Paypal 的创始团队们的庆祝方式居然是,举办了国际象棋比赛,果然不走寻常路。。。。


昙花一现的逆向投资方式


2002年,PayPal 被 eBay 收购,彼得·蒂尔套现 5500 万美元,并将 Thiel Capital改名为Clarium Capital Management ,进入对冲基金领域。




彼得·蒂尔和同事们践行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真相”,不走寻常路,实践逆向投资的理念,当其他人都在抛售时,他们购买了日本政府债券,当其他人都看衰能源业时,他们却大量买进。2008年夏季,Clarium 资产超过 70 亿美元,六年之内增长了七倍之多。他也在投资业界名声鹊起,被誉为投资天才。


也就在 2008 年 9 月末,金融市场崩溃。Clarium 基金开始亏损,逆向投资失利了。他一直在买进股票,可是股票却一路狂跌。2009 年,他卖空股票,后来股票却上涨。2010年,Clarium 市值只有3. 5亿美元。


看来,一个人不走寻常路,要靠自我奋斗,但是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行程。


一个不投资前Google员工的风险投资家


2004年,彼得·蒂尔投资给 Facebook 一笔 50 万美元,获得 Facebook 7% 的股份,成为 Facebook 第一个外部投资人,如今,这部分股份的价值是 200 多亿美元。


911事件发生后,美国增加了繁琐的机场安检措施,他有一次被安检延误了登机,他突然意识到,能不能用 PayPal 识别网络欺诈的办法,找出恐怖分子活动的网络。




意识到这个服务的巨大价值后,他与朋友创立了 Palantir Technologies,如今这家公司市值接近 200 亿美元。


“当你发现一块未开垦的处女地,充满了机遇,却几乎没几个人在这片土地上行走,你就会发现这种感觉太棒了。” 彼得·蒂尔的两次创业的成功经历也很大程度上塑造了他的投资理念。




他发起的 Founder’ Fund 以投资尖端技术公司著称,如航空公司、生物科技、人工智能、材料科学等领域,致力于开拓更多未开垦的处女地。


他还有很多诡异的、古怪的投资理念:


比如他曾表示,“绝大多数情况下,我都不会投资 Google 员工离职创业的公司”, 在他看来,那些 Google 等离职员工学到的经验,除了他们手头负责的产品、技术和项目,特定领域内操作经验,并无其他。虽然他们当中绝大多数人很聪明,够努力,但他们创立公司的所谓“初心”,和创造一家伟大的公司差之千里。


又比如,他不投资穿着正装来见他的创业者,他认为穿正装这点说明创业者打算逢迎、讨好投资人。而当年扎克伯格同学穿着 T恤来见他让彼得∙蒂尔认为他值得信赖。


他坚决不聘用 MBA,他认为 MBA 会妨碍企业创新。(嗯,这个观点看起来有点偏激)


彼得·蒂尔的基金与其他投资机构的也有一个不同点,就是认为投资人不应该深度参与所投企业。他往往基本提供很少的投后服务,投后管理相对比较放任。他的逻辑是,如果创业者需要这样那样的帮助,肯定是某些地方出错了。


当然,这未必值得其他投资人借鉴,因为他在选择创业者时,会更青睐有能力不成为 CEO 的创始人。


喜欢投科幻小说类型的项目


彼得·泰尔有两大投资原则,第一个原则是喜欢投资科幻小说类型的项目。


彼得·泰尔创建founder’s fund的时候,他的想法之一是要把它打造成科幻小说基金,要投资最疯狂,不寻常的科幻小说类型的项目。他们founder’s fund投资的技术类型的公司75%的价值都会来自于2026年以后,也就是将近10年之后,所以他们投资时考量的问题包括:2026年的时候这家公司还会存在么?他们会有多成功?而这一切是什么市场因素所决定的?


真的很少有人在科幻小说类型项目上创业成功,但彼得.泰尔能用他敏锐的判断力来评价这种项目长期的商业模式和赚钱方法。


在科幻小说类型的项目上,其实他不需要所有的项目都成功,只需要有一个成功就可以获得千倍甚至万倍的收益,获得超额回报。


第二个原则,投资垄断型公司,他觉得公司发展应该建立在垄断上,其实资本主义就是建立在资本积累上,靠完全竞争没法积累资本,靠垄断才可以。彼得.泰尔强调,创新式垄断不应该遭受歧视。创新式垄断者的垄断式利润能带来数年乃至十年的好光景,这会刺激垄断者推动技术进步,他们的利润也足以支撑长期规划及充满野心的研究项目。


这种对垄断的喜好,打破了美国人对竞争的膜拜,虽然听起来政治不正确,却是实际中反复验证的真理。无论是Facebook还是Google,都是在某个领域取得了垄断地位。


从0到1,还是从1到N


鼓励你创业不走寻常路,发现处女地,从0到1,通过创新建立垄断,这是彼得·蒂尔的投资逻辑,但是很多人却不同意这个观点。


(鸡蛋森)


比如硅谷的另一位教父,Andreessen Horowitz 的创始人马克.安德森却有着相反的观点,他认为一个领域如果竞争激烈,说明这个领域很可能真正有价值,而且从 1 到 N 同样可以做很多创新。


一个鼓励辍学的投资人


他曾预见了 2000 年纳斯达克泡沫,后来,他认为美国高等教育是比互联网泡沫更严重的地方。他把大学管理者比作是次贷经纪人,并把负债累累的大学生称作是发达国家的最后一批受契约束缚的工人,即使是宣布破产也无法获得自由。他认为人们对待学位的追求非常盲目。




于是,他创办了一个基金,在全美选出 20 个 20 岁以下的青年(20 Under 20),给他们每人 20 万美元两年时间来支持他们辍学创业。


这个奖学金 Theil Fellowship 的获奖者就包括以太坊的创始人 Vitalik 等,而 Vitalik的确是辍学创业了。对了,想起来了,彼得.蒂尔最成功的一笔投资,Facebook 的创始人扎克伯格也是辍学创业。


他还在斯坦福开设了创业课并做出一项大胆声明,“如果我教得好,那么这将是你们所需要上的最后一堂课。”这堂课让许多人颇受启发,不少人选择辍学。


同样,友情提示,不走寻常路并不适合所有


一个不赞成精益创业的人


在斯坦福教授创业课时,有人问到“精益创业”的方法论时,彼得·蒂尔颇为不屑表示,他对精益创业非常怀疑。




相信精益创业的人认为未来是不可预见的,即便是部分可预见,那也全都需要逐步验证,这是精益创业方法论者的世界观,而且精益创业者往往喜欢小步快跑,验证想法。


而彼得·蒂尔属于那种典型的擅长“长远思考”的人,他们常常更清楚地看到未来,他不用去试错,只需要的只是认真思考,而后想出来的东西就是趋势。


所以“精益创业”不适合彼得·蒂尔这种不走寻常路的人。


一个支持川普的人


当前,硅谷人士大多崇尚他们所认为的“自由”,所以,美国总统川普的限制移民、反对自由贸易、反精英等倾向,注定不会是硅谷大佬们喜欢的菜。




虽然,硅谷的大佬们普遍支持民主党和希拉里,但是彼得·蒂尔却再次不走寻常路,成为 Donald Trump 在旧金山的竞选代表。


不过从他的倾向上,支持高税收的小政府的共和党也不足为奇。

他反对高税收,主要原因也是因为政府在分配财富上效率很低,甚至是浪费。他曾经捐款2百万美元给 Club For Growth,这个组织主要致力于减税和小政府。


(编者注:本文写作于2016年7月,当时川普还没有当选总统,后来他由于公开支持川普,也成为川普的顾问,从投资回报比看,他也成为这次总统选举最大的赢家之一)


一个希望长生不老的人


彼得·蒂尔认为,长寿研究是一个长期被忽视的领域。




他有一个“宏伟”的想法:阻挡死亡的脚步,延长生命。他认为,大部分人对于衰老这个问题的态度是被动接受的,但他不这么认为。他计划至少要活到 120岁,并为此每天服用人类生长激素。


他还对多个从事防衰老的研究型基金会捐赠超过 600 万美金,并与低温技术研究公司 Alcor 签订了“冷冻协议”,这意味着泰尔一旦患有不可治愈的疾病时,身体就会被冷冻起来,并在未来有治疗方式出现时才进行解冻......


当然,后来彼得·蒂尔也研究过什么换血什么的延缓衰老,被人黑成了当代“吸血鬼”。


关于互联网的思考


“我们想要一辆会飞的汽车,得到的却是 140 个字符。”这是他的一句名言。




彼得·蒂尔认为,目前大部分的投资都涌入了比特( byte )的创新, 但是更多硬科技的研究,关于物质和原子( atom )的创新却没有得到足够多的关注,于是他旗下的 Founder’s Fund 也投资了航空公司、生物科技、材料科学等领域,致力于开拓更多未开垦的处女地。

毫无疑问,彼得·蒂尔是一个伟大的思考家,或许如他所说,


“所以我认为你所说的离经叛道,更多的是我对自身的一种清醒认识。”


最后留一个思考题吧:就是他最喜欢问创业的一个问题是,“有什么事是你相信,但是其他人却不认同的东西”。


这个问题其实非常值得大家思考,背后其实蕴含了一套深刻的逻辑。


没有人可以准确的预测未来,不过关于未来,我们知道两件事:未来的世界必然会变得不同,变化必须基于当今的世界。彼得·泰尔提出的这个问题的意义在于,通过这些好的回答我们就会从中看到未来


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大都是从学校中接受的的教育,而且被大多数人认可的、固化的思维。如果想回答好这个问题,你就必须要跳出目前的思维,与现在有所不同。


未来之所以是未来,就是因为它与现在有所不同。于是,我们很可能就在一个很好的回答中发现不同,寻找到改变未来的蛛丝马迹。


你的答案是什么?


想和探长聊一聊?来加探长个人微信号 svinsight




推荐阅读


卫哲 | 王刚 | 姚劲波

胡海泉 | 朱啸虎

区块链报告 | 脑机接口报告 

硅谷人工智能 | 斯坦福校长

王者荣耀 | 返老还童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点击查看全文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