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亿!阿里宣布追加物流投入,以物流立足的京东会跟进吗?
菜鸟的打法是,搭建一张开放协同的物流网络;京东物流的打法是,打造全国最大规模的物流公司。哪条路更好,几年后也许会有分晓。
全文约3236字,阅读大概需要5分钟。
9月26日,阿里巴巴宣布,对旗下智慧物流平台菜鸟网络增资。此次增资后,阿里巴巴持有菜鸟的股权超过50%。
这条看似普通的增资新闻背后,还有一个重磅信息:阿里同时宣布,要在未来5年投资1000亿在菜鸟继续建设物流网络。
四年前,马云曾提出一个愿景:未来全国快递24小时送达,全球72小时送达。这也是他成立菜鸟的原因。这家公司横空出世时,就向快递物流行业表明定位:构建一张基础智慧物流网络,开放给全行业共用,自己提供大数据、科技与骨干网络支持。
大数据和科技好理解,骨干网络是个啥?按照官方的说法,这是一张集快递网络、仓配网络、跨境网络、乡村网络、末端网络于一体的智慧物流大网络,亦即官方所说的“三网两刀”。为了这样一张物流网络,菜鸟四年砸下了几百亿的投入。所以这次马云对外释放的信息大概是:几百亿不够,再来1000亿。
如此大手笔的物流投资,很难让人不联想起京东,后者从十年前就开始了物流投入,并一路磕磕绊绊至今。
大象与小狗赛跑背后:阿里的雄心
说一个案例,可能有助于理解马云内心的想法。就在增资新闻公布的前几天,天猫在北京“任命”了10000名天猫超市的用户为“物流体验官”,鼓励他们在收到包裹时在微博晒出计时器,并发表物流体验。
其中的两个细节值得玩味:1,北京是京东的大本营;2,物流被认为是京东的传统优势。换句话说,天猫在京东的主场,向对手最坚固的堡垒发起冲击。
这个小小的战术动作,背后体现的是阿里的战略意图:提升其电商平台购物时的物流体验,避免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给京东留下翻盘机会。毕竟,很多网购消费者都会有这样的印象:淘宝天猫品类全,所以逛店上淘宝天猫,但在网购急用的物品时会选择京东,因为京东送货快。
如果说,十年前,用户对物流的关注更多考虑成本(包邮),而现在,送货的速度和服务体验越来越受到关注。淘宝天猫上的宝贝评价,很多时候“快递不错”的描述都排在了“性价比高”的前面。
▲阿里巴巴和京东。图@视觉中国
不管天猫还是京东,任何一个电商平台要想维持高速增长,都必须设法让自己尽可能多地融入这些用户的日常生活,让他们的网购行为变得越来越高频。而只有次日达、当日达甚至半日达这样的购物体验变得普及时,用户才会将每天生活物资的采买也改为网购,而不是仅仅在平台上买衣服、鞋子这些几个月才消费一次的品类。
从这个意义上说,优质的物流体验已经越来越成为电商平台未来增长的基础和保证。这是阿里巨额投入物流基础设施的最根本原因。
以上说的还只是城市这一块,别忘了,雄心勃勃的阿里同时还在高调地在两个领域扩张:依托村淘体系的乡村电商,和以eWTP为代表的跨境电商。这两者能否发展成功,都建立在是否有一张高效低成本的物流网络的基础上。
城市送货快相对容易,而要让中西部都快、全球快才是最大挑战,而这靠自建物流很难在短期内完成,这也是京东难以逾越的障碍。
更何况,阿里还面临巨大的体量。根据双方公布的官方数据可推算出,阿里旗下的菜鸟日均要处理的包裹是京东的10倍还多,这也与两个平台本身的体量对应。虽然要解的物流难题要大出一个量级,但阿里这个巨无霸正在一路狂奔,就像一只跟小狗拼速度的大象。
马云敢于砸下千亿资金,似乎意味着,他认为他的菜鸟已经找到了办法。
两种路径的分野:物流网络VS物流公司
不久前在接受彭博社采访时,马云曾谈及,阿里现在要采用重资产战略,打造基础设施,因此必须加大投资。此番宣布增资菜鸟,并砸下千亿物流投入,可与他的这番言论遥相呼应。
坊间因此有议论,马云否定了曾经的自己,这是在向重资产的京东学习,人家都搞了10年了。不过,他对彭博记者说的另一句话,少有人注意:为了提高效率,我们需要把轻资产和重资产策略融合在一起。
这句话看起来有些费解:轻就是轻,重就是重,既轻又重是个什么鬼?但对比一下京东物流和菜鸟的员工人数,或许有助于理解他的意思。
▲刘强东送快递。图@视觉中国
刚刚独立出来的京东物流未公布过员工数量,但京东员工总数有10多万人,行业估计其中至少七成是物流岗位员工——可以佐证的数据是,刘强东去年4月曾公布,京东仅配送条线的员工就达6万。按照刘强东公开透露的想法,京东未来员工总数要超过100万。
而早在菜鸟成立之时,马云就为其戴上了一个紧箍咒,未来菜鸟的员工数量不能超过5000人。
目前中国日均产生1亿件快递包裹,对应的快递员数量大约是200万。按马云自己的预计,七八年后,中国将日均产生10亿件快递。照这个比例,至少得有上千万快递员才能满足如此海量的剁手党们的需求,但这显然与中国人口红利即将消失的社会背景对不上。
所以在马云看来,简单地堆人力一定不会是未来物流业的发展方向,而一定是轻重结合、开放协同的平台模式。
这实际上是延续了阿里一贯的平台思维:自己搭台,让别人在上面唱戏。菜鸟真金白银地投建了大量节点仓库,同时与快递物流界的合作伙伴一起搭建全国智能分仓、配送网络。
这个思路是不是可行?近几年“双11”包裹签收速度的提升,也许可以成为脚注。2013 年双 11 包裹签收过 1 亿用了 9 天,2014 年用了 6 天,到 2015 年提速到了 4 天,2016年只用 3.5 天。考虑到这几年的“双11”包裹一直是呈指数级增长这个背景,马云说“快递是中国过去十年最大的奇迹”这个说法也不为过。
京东给自己物流业务的官方定义是:自建物流体系。其战略思路是,将商品采购入仓,仓储建设、运营,末端配送等全物流链路完全掌控,每一个动作都自己完成,所以需要的员工可达百万之众。刘强东认为,这能保证优质的物流体验。
一言以蔽之,菜鸟的打法是,搭建一张开放协同的物流网络;京东物流的打法是,打造全国最大规模的物流公司。哪条路更好,几年后也许会有分晓。
卡位战略要津:抢滩新零售
众所周知,全球的电商行业都面临一个新的形势变化:抢滩零售业,革新传统的零售业,使之更加适应未来人们越来越挑剔的消费体验需求。为此,在美国,亚马逊收购全食超市,加强了向线下的渗透。在中国,阿里和京东分别提出了新零售和新通路的概念。
纵观零售业升级的历史,其实首先是一部物流和供应链升级的历史。
以革命性地开创便利店模式的零售业巨头7-11为例,其创始人铃木敏文在创业时的身份,是日本知名百货公司伊藤洋华堂的高管。当时,日本的传统街边小店店主们情绪沸反盈天,抱怨当时气象万新的伊藤洋华堂搞垮了传统的零售业。
铃木敏文却觉得,街边小店的业态本身并未过时,只是传统的经验模式已跟不上时代。为此他创立连锁便利店7-11,实行城市密集开店策略,在店内满足顾客的一切需求(追求极致的服务体验),再以统一供货、配送来降低成本和把控品质(再造物流供应链体系),终将7-11做成行业巨头,反而把母公司伊藤洋华堂甩在了身后。
阿里的新零售战略,无疑是想对当下的零售做进一步的升级:让线下的百货公司、超市、商场、便利店和社区小店们,与巨无霸式的阿里线上平台互动,形成化学反应。
以志在升级社区小店业态的天猫小店为例,阿里设计了一套更加高效和低成本的B2B供应链体系:社区店主通过阿里零售通进行集中采购,再通过菜鸟的物流平台做供应链管理和末端配送。
拆开来看,零售通和菜鸟要搭建一个三级的仓配体系,一级仓配体系以区域仓为核心,一个区域仓可以覆盖3-4个省,在区域仓,主要会存放具有差异化、采购频率相对低的长尾商品;二级仓配体系是以核心城市为主的城市仓,能够覆盖2-3个城市,存放采购频率、货值等较高的千余个快销类品牌商品;三级仓配体系是覆盖一个县区的前置仓,主要存放非常高频的水饮等类目。
▲天猫小店。图@视觉中国
天猫小店仅仅是新零售的场景之一,阿里的新零售探索,已经体现在包括盒马鲜生、门店发货、零售通在内的多个形态上,也包括与银泰、苏宁、新华联、三江购物的合作。走在传统仓配老路上的京东,恐怕难以掉头效仿——毕竟京东的仓库,都远在城郊。
这样的遍布全国的线下物流供应链体系,无疑需要海量的资金投入。但这样的体系一旦做成,就意味着阿里在全国城市中有了上千万个根据地。而借由阿里平台的大数据,每个小店都可以实现个性化备货与动态调整库存,并把顾客转化为线上用户。
与如此宏大的新零售愿景相比,阿里为菜鸟投入的这1000亿,真的不算什么。问题是,处于亏损与盈利的危险边缘,并且也在做新通路的京东,能跟得上这样的投资节奏吗?
来源:天下财经周刊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 1 重温习近平主席澳门之行 7955896
- 2 大学老师卖鱼丸 一年大赚14亿 7940324
- 3 32岁妈妈辞职考研5个月上岸清华 7849103
- 4 遥瞰“掌上明珠”澳门 7761368
- 5 吴奇隆好友出面曝光婚变真相 7642342
- 6 32岁男飞行员在海口一大桥失联 7534925
- 7 冬至是陈奕迅最忙的一天 7464941
- 8 男子文面6年处处碰壁决定洗文身 7312818
- 9 用8000块半年赚了130万 7292701
- 10 2025年中国经济聚焦“双引擎” 7144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