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给企业微信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百家 作者:牛透社 2017-07-21 12:56:12

产品能力强大如腾讯,也没能想到短短几年间,国内企业服务市场就能发展到如此地步,以至于2014年以微信企业号正式入局都显得稍晚一步。此后的近两年里,几乎没什么能太拿得出手的布局,又让其在SaaS元年和资本寒冬之后再输一局。

 

1


掀起波澜却又逐渐沉寂的微信企业号

 

真正让企业服务走进更多投资人和巨头眼中的时间点,应该在2015年。这一年里,SaaS的概念实在太火,媒体又恰恰喜欢跟着概念大肆渲染一番,资本也就坐不住了,从新锐SaaS企业到过去传统软件决定转型的“小老头公司”都迎来了短暂的春天。


当企业想要告别粗放型管理,提升企业效率,协同OA厂商开始站在潮头。


虽晚于TOB的“原住民”,但比起2015年冲着风口而来的创业者和尚无动作的其它互联网巨头,腾讯其实已经颇有前瞻了。2014年的国内市场,SaaS市场还没爆发,诸多创业者和投资人还持观望态度,而腾讯在2014年就推出了微信企业号。


原本以微信的海量用户,为企业用户提供一个移动应用入口,听起来简直足以影响市场上大多数TOB服务商。但问题在于,微信企业号的能力在于借助C端微信消息直达用户,其本身的承载能力有限,入口也深,加之微信的强大更多来源于其在C端市场的产品体验,对于用户类型截然不同的TOB市场,他们没有那么明显的巨头光环。


从一开始的惊艳登场到逐渐沉寂,微信企业号并没有花太大功夫。


另一方面,作为占据国民时间最多的APP,微信的流量红利绝对值得创业者们出手一试。以办公逸、企微为首的新兴SaaS服务商的确在微信企业号上做了不少尝试,并由此获得了大量用户,名声渐显。


可惜微信企业号在此后的确没有什么足以一锤定音的东西出现,因此,尽管微信企业号至今仍是大部分企业不可或缺的消息通道,但其地位离微信一开始的目标恐怕还有不小的距离。


2


一年多里进展缓慢的企业微信


2014年底,阿里钉钉测试版上线,并在无招的强势推进下快速拿下上百万用户。阿里为了狙击微信,抢占“用户时间”所放出的大招快速生效。尽管很多人说钉钉不懂企业服务,但砸钱买来了用户,还是让微信眼红。


张小龙显然也不愿意放弃企业服务这块“大蛋糕”,既然微信企业号的形态难以让其牢牢占据移动应用入口,那就换个更符合用户使用习惯的产品。


于是微信再次出手,2016年4月推出了全新的企业办公工具——企业微信,试图扳回一局。


和微信使用界面高度相似,加上品牌溢价能力高,一时间倒也吸引了不少人尝试。但比起微信企业号在过去掀起了一番波澜不同,企业微信面世之后,很快败下阵来。


2016年的企业服务市场,参赛选手已经数不胜数,早早占据了一定市场的先行者们,地位相对稳固。哪怕企业微信有着微信的品牌力,却并不能让理性的企业决策者快速切换协同应用。


当时的企业微信首先面临两个问题:


1、此前看好企业微信的用户,的确有心通过协同工具将工作与生活分开。但大家对企业微信的期望是,更丰富的产品能力,并和微信高度连接。最好是能无需下载新的客户端,在微信中完成工作。


可实际上,那时候的企业微信在产品能力上与微信衔接不多。能从微信里分享内容到企业微信就算是让用户看到的最大亮点了。


2、企业微信本身的企业级服务能力并不足够强,只是和微信近似的用户体验带来了一些种子用户。比起市场上大多数专注协同办公的服务商来说,企业微信的产品体验被甩开几条街,只能用作最基础的办公协作、审批。


尽管同为互联网巨头出身的钉钉也饱受诟病,但比起企业微信,不论产品成熟度还是生态建设情况,也都强上许多。


一年多的时间里,企业微信在引起行业短暂关注后,就没什么声音了。没能撂倒钉钉,也没有什么其它成绩可以称道。


3


微信企业号和企业微信合并,能扳回一局吗?


微信也急了,自己两次出手都收效不高,反观阿里钉钉,在2017年初就宣布已有超过300万用户,而今目标、明道这些老江湖又走得早了太多。不论是企业微信还是微信企业号,完全没能发挥出互联网产品巨头的风采来。


前几天,微信企业号升级为企业微信,两款产品能力自动整合,并且成员可继续在微信里正常使用企业号。也就是说,如果单独使用企业号能满足需求,完全可以不下载企业微信,并且相比之前还新增了企业微信群里的消息通知。


这一产品线的合并让一帮用户开始有了兴趣,不过可惜,从邀请用户到企业微信,到具体的产品功能体验,企业微信并无明显提升。


我们可以将其与阿里钉钉做个对比。


钉钉的“DING”可在钉钉内发送,也可以短信或电话的形式发给员工,对于提醒和督促员工按时完成任务,直接提升协作效率而言,收效甚佳。


微信企业号升级为企业微信,二者能力高度整合,且微信里可以完成基础的企业沟通,在微信生态里优势明显。


从特色能力来看,二者持平。


但由于钉钉发力较早,比之企业微信不急不缓,还较为基础的产品能力而言,钉钉的产品细节和场景化体验远远超出企业微信。而这一点,也是企业微信面对今目标、明道、eteams等协同工具很明显的劣势。


不但如此,钉钉一直强调生态。且不论是不是伪生态,但由此衍生出的服务能力呈指数型增长是毋庸置疑的。在这一点上,企业微信更是毫无招架之力。


因此,如果从企业微信目前的状态来看,和微信企业号合并之后,不太可能快速攻城掠地。短期来看,强敌环饲又难以力敌的局面难有明显改善。


4


要翻盘还得趁早


企业微信面临的窘境,主要还是源于其入局太晚,且在企业级领域的深度不够。也许腾讯过去做RTX的经验有一定参考价值,但移动互联网时代早已变得更加复杂的用户需求,是腾讯还不足以应对的。


目前,企业微信在企业协同市场大致有三类对手:


1、以用友金蝶为首的传统软件企业


用友的友空间、金蝶的云之家,加上泛微、蓝凌、致远等传统OA厂商也各有手段,凭借其在传统软件时代积累的大量企业用户,资源优势极其明显。


尽管他们没能占据移动互联网的先机,也受限于庞大体系的沉重,但目前基本都已经越来越多地布局云端,不可小觑。


2、早已入局的SaaS厂商


在钉钉和微信企业号进入企业级市场之前,明道2012年就扎根于此,今目标甚至在2006年就开始了创业征程。除此之外,目前市场上能看到的诸多协同类工具,大都早于企业微信开始瓜分市场。


作为彻头彻尾的SaaS公司,它们没有传统软件公司沉重的包袱,也比互联网公司更专注于企业服务,这让此类厂商尤为难缠。


3、以阿里钉钉为首的互联网巨头


比起企业微信,阿里钉钉早在2014年底就推出测试版。有着无招这样的强势人物带队,背后又有着不弱于腾讯的强大资金支持,加上在公众的角度来看,钉钉就是阿里为了狙击微信而来。因此,钉钉几乎可算是企业微信目前最难对付的对手。


企业微信优势在于:手握微信超过8亿月活跃用户,流量优势无人能及。同时,借由微信支付已有的能力,能更好地提供企业支付服务。从企业微信和微信企业号合并也可以看出,微信团队已经决心进一步发力企业级市场。


不但如此,传统软件厂商转型存在颇多掣肘,纯正的SaaS公司又没有强大的资金流和业务资源支持,就连阿里钉钉也因为其产品特性而被人诟病“反人性”。这也正是企业微信当前的机会所在。


只是企业微信本身产品能力过于薄弱,对于企业应用场景的优化还不够。尽管其享有微信用户流量、支付能力和品牌溢价,但又几乎要从头开始建生态。反观竞争对手们都已经走了很远,且不论大小,都已建立起了自己的小生态。


可想而知,企业微信的产品细节打磨和场景化体验如果不能快速跟上,那么翻盘难度仍旧很高。


留给企业微信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SaaS营销特训营》系列课程下一期即将开班!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