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计超过4.34亿美元!谷歌、GE联合投资全新制造技术,传统制造巨头已纷纷入局
如果稍加留意,会发现今年的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全球 50 家最聪明的公司”榜单中,出现了两家 3D 打印公司:Carbon和“桌面金属”(Desktop Metal),一前一后分列榜单的第 18 和 19 位。
图 | 3D打印公司Carbon和“桌面金属”分列榜单的18和19位
3D 打印在很多人印象中已经不再是个“风口”。一方面,传统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就在于其目前所掌握的制造技术,而另一方面,3D 打印一直以来无法克服其可用材料有限、打印效率低下的问题。在产业界在对 3D 打印技术一无意愿二无动力的情况下,该技术的处境多年来一直比较尴尬。
但现在,情况似乎开始发生变化了……
DT 君在近日的推送中已经对 Carbon 这家 3D 打印初创公司做了深入解读。目前,该公司正与著名运动品牌阿迪达斯合作,预计在 2018 年底打印 10 万双运动鞋。双方希望在大规模制造中应用全新的 3D 打印技术,并在传统制造业中掀起一场革命。
图 | Carbon与阿迪达斯合作的3D打印量产运动鞋“FutureCraft 4D”
值得注意的是,Carbon 和“桌面金属”公司背后的投资者都同时包括谷歌风投(GV)和通用电气风投(GE Ventures),一家是最前沿科技的代表,另一家则是传统制造的领军企业。
不论是巧合还是有意的布局,这种投资组合往往是某一领域的技术即将爆发的前兆,比如在人工智能、生物医疗等前沿领域,都有类似案例。
图 | Carbon公司四轮累计融资2.22亿美元
图 | “桌面金属”公司五轮累计融资约2.12亿美元
鉴于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全球最聪明的 50 家公司”榜单评选的核心标准是:“高精尖科技创新”与“能够保证公司的利益最大化的商业模式”的完美结合, Carbon 和“桌面金属”公司的入选除了技术的创新性之外,它们的商业模式又有何“聪明”之处?3D 打印市场是否会因为搅局者的进入而再度火爆?“创新者的窘境”会不会在现有的两家 3D 打印巨头 3D Systems 和 Stratasy 身上再次应验,被后来者革了自己的命?
正如榜单中的描述,Carbon 公司凭借其“连续液面制造技术”(Continuous Liquid Interface Production, CLIP),极大拓展了 3D 打印材料的选择范围,同时把目前最先进的聚合物 3D 打印速度提高了 25-100 倍。而 CLIP 技术也被作为封面文章,被刊登在了 2015 年 3 月 20 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
图 | CLIP技术的论文被作为封面文章,被刊登在了2015年3月20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
而有限的材料、缓慢的制造过程正是阻碍 3D 打印技术大规模进入市场的关键因素。所以,当 Carbon 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Joseph DeSimone 教授在 2015 年的 TED 大会上发布其 CLIP 原型机时,引起了业界极大的震动。
不同于传统的分层打印方法,CLIP 技术是在液态光敏聚合物浆池中连续“生长”出产品,然后通过紫外线照射进行固化。这种连续不间断的打印过程避免了分层打印中的停顿时间,是 CLIP 技术能实现高速打印的关键因素。
图 | CLIP技术原理图
Carbon 也因此进入了公司发展的快车道,不久后接受了来自谷歌、通用电气、 Autodesk 等总计 2.21 亿美元的投资。并于 2016 年密集发布了 M1、M2 型 3D 打印机,以及 SppedCell 3D 打印平台。
随后,包括福特、强生、宝马、UPS、阿迪达斯在内的各大公司纷纷与 Carbon 建立合作关系。其中,阿迪达斯更是将 Carbon 公司的 3D 打印技术直接投入了大规模生产,并将在今年 12 月上市5000双首款3D打印运动鞋“FutureCraft 4D”。
图 | Carbon公司的M系列3D打印机
Carbon 公司采用的设备租赁模式或许是其商业模式的“聪明”之处。以 M1 型 3D 打印机为例,其每年的租金为 4 万美元,软件升级维护、液态光敏聚合物加注再收取额外费用。
这种商业模式有两个明显优势:一是客户不需要一次性支出动辄几十上百万美元的费用来购买设备,而且可以将成本平均分摊到每次制造的产品中;二是客户通过租赁形式能保证所使用的设备都是最新的,而不用担心自己的技术被迅速淘汰。
但 Carbon 公司首席执行官 Joseph DeSimone 教授表示,目前的这种租赁模式其实并不挣钱,只是意图通过降低客户成本来推广产品和技术。他希望建立一种类似于苹果App Store的模式,让客户可随意选择自己所需要的材料及制造工艺。比如这次 Carbon 与阿迪达斯的合作中,后者就选择了一种轻质弹性蜂窝材料来制造运动鞋中底(如下图)。
与 Carbon 公司不同,单从“桌面金属”这个名字上看,就能知道这家公司专攻金属材料 3D 打印。
更令人关注的是,这家公司的创始人中包括 4 名赫赫有名的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其中,麻省理工学院材料科学系系主任 Christopher Schu 教授和 Emanuel Sachs 教授都是该领域中的领军人物,此外还包括麻省理工学院材料科学系科学家蒋业明(Yet Ming-Chiang)教授,和机械工程学院副教授 A. John Hart。
图 | “桌面金属”公司联合创始团队(前排左起:Ric Fulop、A. John Hart、Jonah Myerberg; 后排左起:Yet Ming-Chiang、Chris Schuh,、Ely Sachs、Rick Chin)
实际上,为了提升金属 3D 打印的速度,以便将该技术用于制造金属零件,“桌面金属”公司使用了一种可追溯到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的技术。Emanuel Sachs教授早在 1989 年就提交了一份有关 3D 打印技术的专利申请。
在这份专利文件中,描述了如何铺上薄薄一层金属粉末,然后使用喷墨印刷工艺来沉积这些金属。在此过程中,需要有选择性地将金属粉末结合在一起。这一过程重复成百上千次之后,人们可以打造几何上几乎无限复杂的金属部件。不过这在当时,还属于“异想天开”的范畴。
图 | 一个正在烧结炉内进行烧结处理的液压岐管。烧结炉内的温度高达1400℃。这样的部件结构过于复杂,是难以通过传统方法实现的。
如今,“桌面金属”公司的几项重大技术创新终于使得这项 30 年前的专利能够用于实际的批量生产,其中就包括开发出使用沉积粘合剂的超高速喷墨打印技术。相比于同样用于制作金属零件的激光 3D 打印技术,这项技术的加工速度提升了将近 100 倍。
图 | 这是刚刚打印好的钢制推进器。在推进器叶片与金属支架之间,是一条纤细的陶瓷线。在烧结过程中,这条线会变成砂砾,使得最终的产品能够轻易地与支架分离
今年四月,“桌面金属”公司发布了两套全新的 3D 打印系统,在业界引起强烈反响。名为 DM Studio System 的系统包括一台金属3D打印机和一个烧结炉,售价 12 万美元,并将于今年 9 月开始交付用户。该平台使用了“桌面金属”公司称为“结合金属沉积”(BMD)的技术。而另一套名为 DM Production System 的系统售价则高达 42 万美元,将于明年交付客户,所使用的技术为“单通道喷射”(SPJ)。
从商业模式上看,“桌面金属”公司同样借鉴了 Carbon 公司的做法,除了直接购买设备,用户也可以通过租赁形式来使用。
图 | DM Studio System(左),DM Production System(右)
那么,面对来势汹汹的搅局者,3D 打印市场两大巨头 3D Systems 和 Stratasys 将如何应对?
Carbon 公司对 3D Systems 和 Stratasys 造成的威胁是非常直接的。其中, Stratasys 只制造聚合物 3D 打印机,并与 3D Systems 一起瓜分了大部分市场份额。
然而针对 Carbon 的挑战,3D Systems 立即作出反应,于今年三月推出了高速 3D 打印平台 Figure 4。这套设备使用了“光固化立体成型”技术(SLA),通过特殊光线照射,使液态树脂固化成型。从原理上看,与 Carbon 的“连续液面制造技术”(CLIP)非常相似。但 3D Systems 表示,他们的平台要比传统 SLA 技术快 50倍,而且可用材料的范围也得到很大拓展。反观另一 3D 打印巨头 Stratasys 动作略显迟缓,还未发布任何超高速 3D 打印技术。
图 | 3D Systems的Figure 4高速打印平台
再来看“桌面金属”公司,其快速崛起对 3D Systems 的激光金属 3D 打印机也构成了威胁。尽管金属 3D 打印业务只占 3D Systems 整体业务的约 10%,但谁都无法预计当通用、宝马、波音、福特等制造业领军企业开始关注3D打印市场时,金属打印的市场份额不会水涨船高。
“桌面金属”公司和 Stratasys 的关系则比较微妙,因为作为“桌面金属”公司的早期投资者,Stratasys 选择了与“桌面金属”公司加强合作,甚至作为其全新金属 3D 打印系统的分销渠道。而且双方已明确表示,将加强在技术方面的合作。
Stratasys 曾于 2013 年以 4 亿美元收购 3D 打印明星公司 MakerBot,而且近期刚刚投资了知名英国金属粉末材料制造商 LPW Technology。针对 Stratasys 的积极布局,外界也在猜测 Stratasys 是否会最终收购“桌面金属”公司,来直接补全自己的 3D 打印产品线。
图 | Stratasys曾于2013年以4亿美元收购3D打印明星公司MakerBot
但不管各大 3D 打印市场玩家们选择对抗还是合作,大量来自诸如谷歌等新兴科技巨头,或是通用电气这类传统制造业领军企业的资本注入,已经能看出 3D 打印市场在经历了很长时间的低迷(或者说技术积累)后,开始为下一轮爆发累积势能。
一如深度学习之于人工智能,CRISPR 之于生物医疗,随着诸如“连续液面制造”、“超高速金属粉末喷射”等技术突破,关于 3D 打印“上上个世纪的思想、上个世纪的技术、这个世纪的市场”这句描述,或许真的会在我们这个时代应验了。
-End-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 1 澳门是伟大祖国的一方宝地 7935670
- 2 央视曝光未成年人绕开防沉迷只需4元 7906258
- 3 上海地铁又现致歉信专用章 7813166
- 4 2024 向上的中国 7789560
- 5 张雨绮 为了讨大家喜欢才穿成这样 7683509
- 6 星巴克大罢工 7536684
- 7 特朗普赞成TikTok继续在美国运营 7447694
- 8 大S老公具俊晔站C位跳女团舞 7366284
- 9 男子暴瘦110斤后被质疑戴人皮面具 7210953
- 10 老人花2万买保健床垫后再不愿去医院 7162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