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常说:“财不入脏门。”
好的家庭,一定是干净、整洁、明亮。
就如《弟子规》中所说:
“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
干净的家,不仅藏着一个人的福气,更预示着一个家庭的兴衰。
家如明镜,照见生活
在《红楼梦》里,有这样一句描写:
“开了宗祠,着人打扫,收拾供器,请神主,又打扫上房。”
这是除夕祭祠前的一次大扫除,众人忙前忙后,热火朝天,只为把犄角旮旯都洒扫得干干净净。
干净的家,居住其中,会令人神清气爽,烦恼全无。
这世间,没有人不喜欢住在干净的家里,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打扫。
而一个人对待家的态度,恰恰反映了他对待生活的态度。
古时,有一位富商,因儿子过于顽劣,没有私塾肯收,便重金雇佣教书先生入府授课。
经过几轮筛选,决出了三个人,且不分上下,富商有些为难,不知该选哪一位。
此时,他的夫人出了个主意,派人悄悄去三个人家里察看,谁家最干净,就雇谁为先生。
富商不明是何用意,府中并不缺洒扫的下人。
可夫人说:
“一个人能将自己的家收拾干净,说明他勤劳、自律、讲规矩,而我们的儿子,正需要这样一位先生管教。”
《道德经》中说: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人生百年,在家的时光,占据了我们生命的三分之二。
打扫房间,虽是寻常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但它却反映了一个人真实的模样。
一个安于现状,得过且过之人,他的家也会杂乱无章,毫无生趣。
一个对生活充满热忱,有着理想与追求的人,定然无法容忍自己的家邋遢又无序。
而保持安身之所的干净,正是对自己的尊重,也是对生活的尊重。
家有净气,人有贵气
明代学者洪应明说:
“贫家净扫地,贫女净梳头,景色虽不艳丽,气度自是风雅。”
一个家庭,即使再贫穷,也要将地扫得干干净净,将头梳洗得清清爽爽。
纵然外观看起来朴素,但内里却流露出一种高贵的气质。
这,便是干净的力量。
在曾经的特殊年代,杨绛先生参加过劳动改造,她被派去打扫文学所的厕所。
作为一位小有名气的知识分子,面对这份“脏活累活”,有人觉得她会排斥,会退缩,但她没有。
她不仅欣然接受了,还专门去察看了厕所,发现里面满是污秽。
于是特意找来一些清洁工具,花了近10天的时间,进行了一次近乎改头换面的清扫。
刺鼻的气味没有了,厕所门窗内外不见积尘,斑驳的陶瓷亮出了白底,连水箱的拉链也洁白如新。
所有如厕的人都很吃惊,对杨绛心生敬佩之情。
高贵,从来就不是阶层与身份的象征。
正如杨绛先生,虽然一辈子都过着低调朴素的生活,但因为她的洁净无暇,反而衬得贵气十足。
世事纷繁复杂,常常不如人意,若是能沉静下来,将周遭环境细细打扫,不怠慢自己,不敷衍生活,这无疑是大气之举。
当你打扫房间时,心中堆积的情绪也会一并疏解。
一旦你的内心敞亮了,没有烦杂,自会气定神闲。
人生顺遂,始于家净
哲学家梁漱溟曾说:
“人这一辈子,首先要解决人和物之间的关系。”
人的思想和行为,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这也正是孟母三迁的缘由。
好的环境,会形成好的磁场,给人带来正向的能量,而这种能量,能使人内心坚韧,无惧风雨。
老舍幼时,父亲去世,一家人的生计全落在母亲肩上,白天给人家浆洗衣服,夜里还要在油灯下缝补衣服,终年不得休息。
尽管如此辛苦,他的母亲仍然会把家中收拾得干干净净。
破桌上没有尘土,柜门上残缺不全的铜活也发着光。
就连院中的几盆石榴与夹竹桃,也得到悉心浇灌,年年开出许多花来。
这一切,老舍都看在眼里,他感受到生命的活力,看见了生活的希望。
他会时常帮着母亲取水、扫地、撮土……
渐渐养成了严谨、踏实、细致的脾性。
使得他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不畏艰辛,努力奋进,最终成为了人民艺术家。
家是我们呆得最久的地方,家中的环境会直接影响我们的精神面貌与生活态度。
所谓“明窗净几,有坐卧之安”,干净的家,就像母亲的怀抱。
给人以安心和力量,在人生的长路中,无惧艰险,勇往直前。
当你遭遇人生瓶颈时,不妨拿起扫帚,扫一扫房间,除一除污垢。
你会发现,每干净一寸,心中的目标便清晰一分。
也只有周围的环境井然有序,才能保持头脑冷静,遇事不慌,处变不乱,行稳致远。
▽
古往今来,但凡兴旺的家族,必有良好的家风。
而好的家风,首要便是拥有好的家庭面貌。
干净,正是最好的面貌。
正如《朱子家训》开篇写道: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
家中窗明几净,内心也会温煦清明,为人处世自是磊落周全。
这样的家庭,何愁无福?
今年已接近尾声,让我们都行动起来,扫去昨日的悲苦,迎来新一年的平安喜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