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已来:数字科技时代,我们将何去何从?《自我、科技与未来》一书给你答案
自进入21世纪以来,高度发达的前沿科技正在并已经形成一个前所未有的巨大的数智化系统,人类对于科技的认知,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尤其是进入人工智能时代,信息高速公路、虚拟现实、社交网络、数字货币、元宇宙等一系列与数字技术相关的全新概念、全新模式陆续开始涌现,它们与现实的物理空间交汇、融合,并不断的冲击和刷新我们的认知与思想。
《自我、科技与未来》一书的作者杰伊·弗里登伯格(Jay Friedenberg)用整本书告诉我们:在即将来到的数字时代,数字和数学计算将实实在在地与我们人类共存,并将实实在在地影响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物、社会、文化和数字的“人”终将融合为一种存在——既物质也精神,既实在也虚在,这或许就是宇宙和人类自然演化的“终极”命运。
学心理学的人都知道,专业分化已将“人”分割成切面和片段:知、情、意成了不同的研究领域;即便在“知”的领域中,也有着感觉与知觉、注意与意识、记忆、思维与语言、学习与行动等的领域之分。探索这些分领域的研究,各自遵循着不同的实验操作范式,乃至出现“隔行如隔山”的情景。但只有关于“自我”和“人格”的心理学却是将“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的。没有了内在的“自我”和外显的“人格”概念的支撑,心理学关于“人”的理论架构恐怕就要散架了。
因此,在现代心理学中“自我”与“人格”是十分重要的整体性概念。《自我、科技与未来》定义了数字自我(人格)及其特征和运作规则,它们似乎全然映射着心理学所描述的人类自我和人格。因此,数字孪生的“人”将为心理学开启一个全新的研究对象的镜像世界,当下绝大数的心理学家们对此当然都还没有做好“实实在在”的准备。可以设想一下,当碳基的心理学家面对硅基基础上的数字心理学家自我时,他们会不会就真的陷入一个“自我”无限递归的德罗斯特效应之中,不知哪一个为“真我”、哪一个为“虚我”,从而彻底丧失“自我”的感觉、“自我”的意识、“自我”的认知和“自我”的身份呢?当下的心理学大厦会不会因此而真的“坍塌”下来?
作者从跨学科(而不仅仅是心理学)角度对数字自我和人格等相关问题给予了全面和详尽的回答,并对数字时代发展的未来做出了某种预期:因为有了数字和数学,人类是否就能够最终摆脱向物理学的质量和能量方向进行还原的进程呢?若想对此类问题有一个具有启发性的回复,那就请与本书的译者孙强老师一起走进《自我、科技与未来》一书吧。这里一定会让你不虚此行,你也一定会有所收获的。
(文章部分内容节选自《自我、科技与未来》推荐序)
内容简介:
作者:
译者:
样张展示: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名家推荐
本书以“数字时代的自我”为中心,从交叉学科的视角将神经科学、认知科学延伸到智能科技与社会心理,阐述了“自我认知”的发展。
——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原校长、清华大学教授 张尧学
我坚信这是一本很重要的译著,它的出版将对我国相关领域的研究方向产生广泛而重要的影响,心理学也必将受益匪浅。
—— 国际心联执委、亚洲社会心理学会前主席、中国心理学会前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 张建新
.......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 1 澳门是伟大祖国的一方宝地 7982121
- 2 80岁顶级富豪再婚娶33岁华裔妻子 7968717
- 3 星巴克大罢工 7829535
- 4 2024 向上的中国 7796091
- 5 赵丽颖带儿子探班 7658485
- 6 男子钓上一条自带“赎金”的鱼 7594629
- 7 美国女子在地铁上被男子点燃身亡 7475116
- 8 柳岩谈44岁女演员的尴尬 7338058
- 9 唐尚珺35岁读大一 7265855
- 10 武警江西省总队原总队长施文求逝世 7171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