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从小听到大的“正能量”,最让人抑郁

百家 作者:青年文摘 2023-10-21 23:54:19

点击上方蓝字“青年文摘”

右上角“...”点选“设为星标”

添加标 不再错过推送

每天 8点 12点 20点 不见不散~

 作者:和小畏

来源:武志红(ID:wzhxlx)


最近刷到了一张图——

 

 

首先,我很庆幸第二句的点赞更多。

 

累了就休息,多么朴素的一个道理呀。

 

可对于很多人而言,我们长期活在第一句话的逻辑里。

 

当感到辛苦时,第一时间想的并不是照顾自己,而是习惯去和别人比较——

 

有人比我更累吗?

我有资格喊累吗?


事实上,这种攀比痛苦的做法不仅无益,而且有毒。

 

它并不会使人变得强大或有成就,只会不断侵蚀人的内心。



在“攀比痛苦”中长大的人们


相信我们都听过很多这样的话——

 

“觉得学习苦?家庭贫困的孩子想上学还没得上呢!”


“你看看那些烈日底下工作的农民,人家有说什么吗?”


“残疾人都能积极面对生活,你有胳膊有腿,还抱怨什么!”


它们可能出自家长、老师、老板,或是网络博主之口。

 

乍一听,似乎有点道理,可仔细去思考,其实充满了漏洞。

 

这类话语背后表达了两个意思:

 

诉苦,是需要资格的;只要有人比你更苦,那你就没资格说自己苦。

 

按这逻辑,全球80亿人,只有最苦最累那个人才有资格说话了,其他人都得继续忍受着。

 

显然,这很荒谬。

 

可尽管荒谬,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说呢?

 

因为,在一些人看来,这些话语有着不错的“激励”效果。

 

摄图网


我想起小时候看过的所谓“励志教育”视频——

 

演讲者在台上洋洋洒洒地说着:你的爸妈有多苦,非洲的孩子有多苦,战争时期的人有多苦……

 

通过讲述一个更加巨大的苦难,来和大家当前的学习之苦对比——

 

看,你现在的苦不值一提!

 

小时候不懂,我们并不会去琢磨背后有何不妥,只会一味去反思和责怪自己——


爸妈才是真的辛苦,我的难过不值一提!


那么苦的人都没抱怨,我太脆弱了。

 

台下的孩子痛哭流涕。有人说那是感动的哭,但回过头看,更多是苦难故事的沉重感,以及无地自容的羞愧感双重作用之下引发的情绪崩溃。

 

类似的“励志教育”在成年人的世界中也常有,例如管理者会用另一个更卷更虐心的故事来“教育”员工——

 

“我当年一宿一宿地熬,才有今天的成就。”


“你是没看到我背后的付出啊。”


摄图网


于是,孩子闭嘴了,员工也闭嘴了,说教者满意地觉得大家被精神洗礼了,把这样的说辞奉为圭臬。

 

但这并不会让人真正变好。

 

它最大的功能就是让人不敢诉苦,同时又有着巨大的副作用。

 

长期活在攀比痛苦的氛围中,人的内心会被侵蚀。

 

最先受影响的,便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理解换来理解,

攀比换来攀比


如何看待他人的痛苦,便会如何塑造关系。

 

在我读高中的一个暑假,已经工作的表哥来我家玩。

 

那时我正处于学业繁忙期,时不时也会发牢骚。

 

晚上一起吃饭的时候,我妈说:“来,问下你表哥,学习辛苦还是工作辛苦?”

 

我妈的目的很明确,希望表哥说工作更辛苦,从而让我不再抱怨。

 

但表哥的回答让我记忆至今,他说:“工作有工作的辛苦,学习有学习的辛苦,不一样的,没法比。”

 

表哥的话让我暖心,因为感觉自己的辛苦被理解了。

 

如今我工作快10年,有时接触到读书的孩子,我也依然很能理解他们的不容易。

 

可试想另一个情景——

 

假设我从小在攀比痛苦的教育中长大,如今艰难地取得一点成就,那么,再听到别人生活中吃了苦头,那我会是什么反应?

 

如果从未体验过被理解,人是无法去理解别人的,只会用自己经受过的方式去对待别人。

 

因此,我会变得无法去共情受苦的人——

 

一方面,我会充满自我优越感:


你这点苦算什么?我那时吃的苦才多,而且我啥也没说。

 

另一方面,我又会对对方充满鄙夷:


现在的年轻人,吃一点苦就叽叽歪歪,真没用!

 

表面上看,我在进行一番充满智慧的发言。

 

而实质上,我的内心在长年的攀比失败中变得扭曲阴暗,只有在与更弱者的攀比胜利中来获得短暂的心理平衡。

 

这是一种可怕的现象,当人在无情中长大,待人的态度也会变得无情。


攀比痛苦的氛围之下,人会失去同理心,听到别人的苦难第一反应不是去理解,而是去比较——

 

你有我苦吗?没有就赶紧闭嘴吧!

 

而正在受苦的人也不会因此变得坚强,只会更加无地自容,因自己的情绪,而感到深深的羞耻。


摄图网



羞耻,是最深的内耗


攀比痛苦”的另一个危害,便是滋生羞耻感。

 

可以说,这正是导致人容易内耗和抑郁的一大根源。

 

一位朋友和我分享过她和儿子的故事。

 

7岁的儿子经常把情绪摆在脸上,吃不到喜欢的就撇嘴,玩具弄坏了就哭。

 

妈妈觉得他作为男孩子,情绪太不稳定了,然后就“教育”他:


“你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但儿子却说了一番让她震惊的话——

 

“我脑袋要控制的东西已经太多了,不想再控制自己的情绪了!如果伤心,我就大哭;如果快乐,我就大笑!”


妈妈瞬间发现,儿子比自己活得更明白。

 

你会发现,相比于大人,小孩极少内耗或抑郁,因为他们会充分允许自己的情绪感受,并不会以此为耻。

 

所以,即使感到难过,也能够很快释放,情绪也能迅速过去。

 

相反,大人会有很多顾虑——

 

要是哭的话,太丢人了。


这么大了我还诉苦,显得太软弱了。


……......


曾经一次直播里,我在讲接纳情绪失控的话题,有一位观众留言:

 

“老师,我明白要接纳情绪了,可你能不能说一下,有什么办法可以让我在崩溃的时候,显得得体一些?”


这个问题让我觉得心疼又好笑——

 

成年人可真累呀,连受不了崩溃的时候,也还得考虑别人的目光,想办法崩溃得漂漂亮亮的。

 

可以说,当我们以自己的情绪为耻——

 

每一个表达都会反复纠结,内耗便发生了。


每一份痛苦感受都难以启齿,抑郁也就来了。

 

攀比痛苦仅仅是逼人逞强,对成长无益,而真正让人获得强大内心的,是在关系里的看见与接纳。


摄图网



看见与接纳,

塑造真正的强大


习惯攀比痛苦的人,常常有一个认识误区:

 

以为一个人只要不流露脆弱,就意味着内心强大。

 

比如,一个孩子玩具坏了,心里委屈,但只要他硬憋着没哭,就以为他由此变得坚强。

 

一个大人在当众演讲之前十分害怕,但只要他强忍着不说,就以为他变得勇敢起来。

 

于是,大家拼了命地憋着,幻想着越憋越强大。


可这样的逻辑无疑是掩耳盗铃。

 

蕾蕾是我一个咨询师朋友。

 

在早些年,当她工作感到压力巨大,会打电话和爸妈说想要离职。

 

可爸妈却习惯讲一个别人更惨的故事,来劝蕾蕾珍惜眼前的工作,不要放弃,鼓励她要成为内心强大的人。

 

久而久之,蕾蕾便不再和爸妈谈离职了。

 

可她内心依旧想离开,而且还多了不被理解的痛苦,以及自己不如别人的羞耻感。

 

后来的几年,她转攻心理学,了解了之前沟通的不妥,也慢慢教会爸妈——


他们过去的说话方式其实并不会给到孩子支持,反而会给别人带来伤害。

 

慢慢地,他们一家人都在学习转变。

 

而在去年,蕾蕾又因为工作压力大想离开,这一次,爸妈没有再讲别人的故事来攀比,而是静下心来,聆听女儿的压力。

 

最后,爸爸说:“确实很辛苦,实在顶不住就好好歇一歇吧,不用给自己太大压力,后面的事情不用太操心,会有办法的。”

 

短短的一句话,让蕾蕾泪目。

 

那一刻,她感觉到自己不再是孤军奋战面对困境,而是背后有一双强有力的手托举着她。

 

后来,蕾蕾越过了那段工作瓶颈期,状态也慢慢恢复好了。

 

事后她感慨,诉说痛苦并没让她更脆弱,当这些感受能够被好好看见与接纳时,会焕发强大的力量支撑自己。


摄图网



写在最后 


存在主义心理学家罗洛·梅曾写道:

 

“勇气并不是没有绝望,相反,它是一种尽管有绝望,但依然能够奋力前进的能力。”


在痛苦面前,会害怕、会想逃、会绝望,都是人的本能,不必以此为耻。

 

一个强大的人,并非毫不退缩,而是一边直面自己的脆弱,一边成长。

 

我想起作家史铁生的故事。

 

余华评价说,他是一个“对世界充满爱的人”,人们对他的印象也是坚强、豁达、温暖。

 

而在史铁生的自述里,他并非毫无怨言。

 

双腿刚瘫痪时,他会暴怒,会砸碎玻璃,会狠狠地捶打自己的双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

 

真正让他获得力量的,是母亲和朋友们。

 

看到铁生崩溃时,母亲会躲到一旁,待恢复沉寂后再悄悄出来,鼓励儿子好好活,也常常带他去地坛散心。

 

余华回忆时提到,他们几个作家朋友和铁生关系很好,会带着他和人踢球,让铁生当守门员,晚上去地里偷黄瓜给他吃。

 

深情的陪伴的给了史铁生巨大的支持与力量。

 

后来,他在文字里写道:“二十一岁末尾,双腿彻底背叛了我,我没死,全靠着友谊。”

 

2001年,好友成立了抑郁症患者互助组织,史铁生受邀参与第一场讲座,分享自己如何走出“每天想死”的困境。

 

他经常会去与人们谈话。

 

史铁生绝不会居高临下地以自己的苦难去说教别人,相反,他宽厚、温暖、总是笑着。

 

人们相互袒露脆弱,并彼此联结。

 

十年来,有无数人从中受益。

 

你会发现,攀比苦难并不会产生力量,真正产生力量的——

 

是人们对苦难进行诉说、倾听,建立起一缕又一缕相互理解的纽带,是一颗受过伤的心去照亮另一颗受伤的心。


「在看」+「转发」,愿你的成长之路,如初升的太阳,光芒四射,充满希望和力量。


作者:和小畏,后现代取向心理咨询师,专栏心理作者。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武志红(ID:wzhxlx),微博:@武志红。现于北上广深杭厦门成都苏州南京青岛10个城市开办了武志红心理咨询中心。


▽ 点击阅读热门文章 ▽

青年文摘视频号,给你的生活添点料

聊热点 听故事 涨知识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
百度热搜榜
排名 热点 搜索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