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在田埂、村支书是导师、大学生当“小先生”……原来00后都喜欢这样的课堂!

百家 作者:共青团中央 2023-08-02 10:13:54

来源:微信公众号“共青团中央”(ID:gqtzy2014)综合整理自微信公众号“青春南京”(ID:js_njtsw)、“安徽省教育厅官微”(ID:Auhuijiaoyu)、“东华大学”(ID:DHUers),抖音@华中科技大学,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最鲜活的青年理论宣讲
在哪里?
“00后”大学生喜欢
听什么样的宣讲内容?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抬头率”
老师们绞尽脑汁

团中央青年讲师团成员
来自华中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闫帅老师
在开学第一课上
做了一场别出心裁的自我介绍


“我是河南的,河南安阳的......
在坐的同学,一定要记住
 绿水青山需要我们共同来守护”


这段有趣的说唱出现在
四川外国语大学的课堂上
来自马克思主义学院徐跃峰老师
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唱”了出来

2021年
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
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
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指出:
“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
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

近些年,越来越多的课堂走出教室
搬到生产一线、搬到田野乡村……
把思政小课堂融入社会大课堂
原来,青年理论宣讲还可以这么做


讲了一堂课,收获了很多粉丝


最近,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
川藏铁路拉林线“复兴号”动车组
研制团队代表周剑峰
收获了很多青年粉丝

在团南京市委组织的宣讲会上
他向年轻人讲述了
自己和团队伙伴的奋斗故事:
自2020年11月项目启动
他们用7个月完成了
以往需要约18个月完成的工作
让“复兴号”动车组驰骋在世界屋脊
实现了对31个省份的全覆盖


这是南京各级团组织
在主题教育开展以来
组织的500余场宣讲活动的一个缩影

每周五下午5点
南京建邺区凡几书店里
就会坐满年轻人
由团南京市委主办的
“青英·吾思荟”
吸引来自不同行业的青年人
聚在一起交流讨论


团南京市委以
“青英·吾思荟”“青创·下午茶”
等活动为载体
打造“互动的思政课”
让更多青年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会
抒发真情实感、提出真知灼见
让理论阐释更加具有
亲和力、感染力、说服力


团南京市栖霞区委
设计的“行知之路”青年学习社路线
是以伟大的爱国者
陶行知、晓庄十英烈等事迹为主线
设置理想信念、道德情操等5个学习站点



一段时间以来
这条线路已接待参学青少年超万人
目前南京已打造青年学习社线路14条


为青少年上好“行走的思政课”
前不久,团南京市委在全市开展
“青春向党学思想,感恩奋进建新功”
统一行动日活动
发动全市各级团干部
深入青年开展宣讲
其中,团南京市委机关、全市板块条线
各级团干部1700余人下沉基层
面向团员青年2.4万余人宣讲

团南京市委正在逐步建立健全
内容供给机制、能力培训机制
成果激励机制
着力提升团干部做好党的创新理论
青年化阐释的专业能力
培养一批优秀青年宣讲员
形成一批优质文化产品
确保党的创新理论青年化阐释工作
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这几天在田间地头

发现平谷的乡村超出我们的想象”


来到北京市平谷区熊儿寨乡
开展研究实践的这几天
东北林业大学农村发展专业
硕士研究生王共祺每天都很兴奋
“来之前我们上网
搜集了一些熊儿寨乡的资料
这几天深入田间地头
发现平谷的乡村超出我们的想象

王共祺表示
“我们将会以研究专业为导向
深入了解实践基地熊儿寨乡的农林规划
收集村庄和乡镇存在的技术问题
提供帮助和扶持
真正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7月13日
首都高校“大思政课”主题实践活动
暨“走进平谷农业中关村
服务首都乡村振兴”
“千人百村”大学生暑期
社会实践活动启动仪式
在平谷区金海湖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57所京内高校、10所京外高校师生
共计千余人参加


 “我们的团队去的是平谷区马坊镇
希望借助这次社会实践机会
发挥我们各自的专业特长
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
真正落实到实践中
对当地农业发展有所帮助
为乡村振兴做出我们青年的贡献
北京大学2020级
新闻与传播学院本科生周灵说


接下来的一个月
千余名高校大学生
将到平谷全域274个村
开展实践活动
走进乡土中国深处
发挥专业优势,助力乡村振兴

今年夏天上一堂真正

带有泥土味道的暑期社会实践课


田埂变课堂、村支书做导师
东华大学暑期社会实践
把课堂搬进浙江小山村

东华大学教师刘铭秋在柘坑戴村为学生上课

“柘坑戴村不仅火起来、美起来
更重要的是让村子走上了
绿、富、美的发展道路”
近日,在浙江省宁海县柘坑戴村
东华大学教师刘铭秋
带领暑期社会实践学生
“沉浸式”体悟乡村振兴的鲜活实践

学生文创设计等作品

“时隔一年,再次回到这里
看到乡村活力迸发
我愈发相信青年创意
点亮乡村之美的无限潜能

2022年暑假
在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
陈庆军教授的带领下
张咏翊和同学们
从每一块青石板到每一条山道
为柘坑戴村勾勒串起
“六个红色产业点”

把暑期社会实践课堂
搬进宁海柘坑戴村
既是真正带有泥土味道的
暑期社会实践
也是结合“千万工程”的
一次“大思政课”实践育人的生动尝试

柘坑戴村党支部书记带领学生们参观并讲解美丽乡村振兴

柘坑戴村是
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的
“模范生”
党建长廊、党群服务中心
说事堂、时光小卖部……


在柘坑戴村党支部书记的带领讲解下
东华大学师生
在美丽乡村的角角落落边走边听
零距离深刻感悟
新时代的伟大成就
和“千万工程”的蓬勃生机

“这项工作太伟大了!

如果可以的话,让我们也加入吧!”


近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星源流明实践队30人
先后赴陕西延安、河北正定
福建宁德、浙江宁波等地
开展为期15天的线下实践活动


“我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
荣誉属于所有
为烈士寻亲而奔走的志愿者......”
在四明山革命烈士陵园
实践队员遇见了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
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会员孙嘉怿
“从2012年起,我开始为烈士来寻亲
到现在已经11个年头了
实践队成员被孙嘉怿的故事深深吸引
“这项工作太伟大了!
如果可以的话,让我们也加入吧!”


戴张木今年93岁
是一名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老战士
孙嘉怿和实践队员们
带来了定制的特殊礼物——
一套定制军装送到戴张木家中
“英勇奋战、不怕牺牲、能打胜仗
只有亲身听了故事才更了解历史的沉重
帮助老战士再穿军装
见证老战士再敬军礼
我感觉我们做的真的很有意义”
实践队队员周文豪说


“小先生”行走基层

把“行知精神”搬上讲台


“高高的青山上
萱草花开放
采一朵送给我
小小的姑娘
把它别在你的发梢”
......
这是合肥师范学院“行知学堂”的音乐课上
乡村中学生歌唱的《萱草花》


行知学堂实践活动
是合肥师范学院团委组织打造的
“青字号”品牌项目
组织学生利用假期深入城乡
为农村留守儿童和城市农民工子女
举办公益学堂
至今已持续10年


“宣州区行知学堂始建于2016年
一开始是在社区面向城市务工子女开办
2017年开始
多所学堂均下沉至
农村中心小学、儿童服务站等场所
杨柳行知学堂一办就是6年
从0到1的艰难
从宣州区
到宣城市县(市)区全覆盖
我们用了7年时间
该校团委副书记刁文彬感慨


宣州行知学堂

自2016年起已连续开办7年

共开办行知学堂28所

参与“小先生”162人

服务留守儿童1000余人



10年来
合肥师范学院行知学堂
1.9万余名“小先生”的足迹
覆盖安徽省全部地市
辐射全国15个省(区、市)
服务城乡儿童6万余人
“小先生”们把“行知精神”搬上乡村讲台
在乡村振兴教育兴农的大舞台中
接受教育
也为城乡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赋能

开门上大课、学在天地间
在企业、在田野、在社区、在网络……
越来越多的青年
从课堂的“倾听者”
转化为青年故事的“讲述者”
在广阔天地间
将青春的“小我”
融入时代的“大我”中
奋力书写不负时代
不负人民的青春答卷
编  辑丨简蓓茜
校  对丨袁 博
校  审丨孟诗琪
值班编委丨钟亚楠
点亮“在看”,期待更多更好的“思政课”!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