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会写美食的“顶流”作家,他排第一

百家 作者:新东方 2023-03-29 17:43:15

他是少年天才,却到60岁才出名。众人皆赞他安之若素,殊不知那是历尽千帆后的释然。


——女同事说





1939年,日军的飞机在昆明上空盘旋,西南联大警报长鸣,学校的老师和学生们纷纷往郊外跑。


就在众人拎着随身物品逃跑的时候,有个学生不慌不忙,手里也没拿什么包袱,就拿了几块点心,往另一个方向的马尾松林跑去。


路过的热心同学拦住他,焦急地说:


“你跑错方向了,快跟上!”


他摆摆手,一边把点心塞嘴里,一边观察空中的战机,笑着跟同学说:


“没事!那里有松子可以吃,死也不做饿死鬼。”


事实证明,他的选择确实没错。


(图源:凤凰卫视)


日本人没打算轰炸荒无人烟的树林,渐渐地连小贩都发现了这块安全的地方,把担子一路挑到那边卖“丁丁糖”和炒松子,让躲避空袭的人们也能一饱口福。


这个跑警报都不忘吃东西的学生,就是汪曾祺。



后来的人称汪曾祺为“最后一个士大夫”,实际上,他不喜欢这样的赞誉。他很喜欢《世说新语》中的一句话:


“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


热爱生活,一生乐观,他总能在艰苦的生活中找到乐趣,然后从困境中重新站起来,做自己。


对生活安之若素的汪曾祺,被低估了太久。


01

一方水养一方人


江苏的高邮是一片鱼米水乡,以前并不以风景和经济闻名。但大多数人,肯定听说过汪曾祺笔下的高邮咸鸭蛋:


“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高邮咸蛋的黄是通红的。”


质细油多,简直是人间至味。



书写日常、感受生活滋味,是汪曾祺写作的初心。而他在家乡的童年生活,在耳濡目染间影响了他一生的创作,还有人生的态度。


1920年3月5日,高邮正过着元宵佳节,汪曾祺就在这么一个吉利的日子里,饱受期待地诞生了。


汪曾祺从小能受到良好的教育,其实得益于他的家庭。


虽然高邮不算富庶之地,但汪家在高邮还是一个生活富足的书香门第。


他们家有两三千亩的田地,两百多间房子,还有两间祖传的药店、一间布店,在当地颇有名望。


汪曾祺的爷爷在清末曾考中过“拔供”,不仅八股文写得好,还擅长给人看眼科。汪曾祺的父亲金石书画皆晓,乐器与体育也样样精通。



家里读书氛围浓厚,汪曾祺在耳濡目染下,也开始启蒙。他时常缠着爷爷给他读《论语》,还学了八股文的入门,很快他的聪明就显现出来了——


汪曾祺读书不大用功,却学得比谁都快。就连中过秀才的爷爷都承认,要不是科举没了,才十三岁的小孙子肯定能中个秀才回来。


但若非家人毫无保留的爱与包容,或许他的童年也可能布满生活的伤痕。



三岁那年,汪曾祺的母亲就去世了。


从小到大,他没怎么见过母亲。因为得了会传染的肺炎,她强忍着思念,不让仆人抱着孩子去找她,直到离世前,她都待在家里的偏屋里。


从父亲的画室里,汪曾祺曾翻出过他母亲生前写过的一大摞书法,他的母亲是大家闺秀,性情温柔,在生病之前每天都会坚持练字。


有时候汪曾祺会想,如果母亲还在,现在会是什么样的呢?


好在,家里人并没有因为汪曾祺母亲的早逝就忽略他。父亲和祖父一直关心着他的学习和生活,继母也良善,很尊重他的想法。



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汪曾祺自由自在地长大了。在家里,他最喜欢的就是大花园,那里又有好吃的,又有好玩的,简直是童年乐园。


每年做酱的时候,他奶奶都会在花厅里晒煮熟的黄豆和烤过的发面饼,然后放在缸里做甜面酱。


门外还有块菜地,奶奶会在这里种上新鲜的乌青菜,吃起来鲜嫩甜美,是汪曾祺童年念念不忘的食物之一。


在这里,他时不时上树啃牛肉干,满园子找野菜,到后来写小说和散文时,这些美好的童年回忆便成了其中最好的养料。


高邮景色


上学时,汪曾祺还是这么爱玩、爱吃,还严重偏科,数学读得不怎么样,语文总是遥遥领先。他很享受把自己的生活趣事、日常见闻写进文章里的感觉,于是决定:


学文学吧,用笔杆子记住自己在故乡的回忆。


他没想到的是,那些自己随手写下的文字,在后来,竟治愈了无数处于精神低谷中的人们。


02

苦乐各一半


金庸曾称赞汪曾祺是满口噙香中国味的作家,在西南联大的日子里,汪曾祺自由又洒脱,吃遍昆明美食,留在笔下的部分至今诱惑着大家:


“鸡瘦则肉柴,肥则无味。独武定鸡极肥而有味。揭盖之后:汤清如水,而鸡香扑鼻。”


云南美食汽锅鸡


汪曾祺最开始选西南联大中文系,倒不是因为听说了它是当时全国最高学府,而是因为听说这里延续了北大自由的学风。


自由,意味着管教少,还能跟以前一样,四处吃、四处玩。


结果,汪曾祺大学四年还真的将“四处吃、四处玩”这个人生准则贯彻到底了。


西南联大校舍


闲来无事,他就走街串巷,什么翠湖、滇池都被玩了个遍,云南的美食汽锅鸡、腐乳肉、乌锅贴鱼、米线、饵块等等如数家珍。


除此之外,他还很喜欢喝茶,经常翘了朱自清的课去茶馆泡茶,听当地人谈天说地,一有灵感便开始挥笔写作。


喝多了茶犹嫌不足,于是汪曾祺自创了个菜色叫“茶粥”,煮粥加入茶叶,吃起来清香扑鼻。


汪曾祺喜欢做菜


吃喝玩乐多了,钱包也就瘪了,为了赚饭钱,他还给同学当写作文的“枪手”。结果,由于帮别人写得太敬业,还被闻一多点评“比汪曾祺写得好多了”。


他的文学才能早在这时就已崭露头角,同学读他的散文读得有滋有味,称他为“联大才子”,他的老师沈从文尤其喜欢汪曾祺的文章,满分只有100分都要给他打上120分。


汪曾祺和同学


也正是与沈从文的相交,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汪曾祺一生的轨迹。


1946年,汪曾祺差点自杀,是沈从文将他从生死边缘拉了回来。


曾经自信乐观的联大才子,为何会产生轻生的念头呢?



这一切得从两年前说起。


汪曾祺在西南联大的第四年,由于挂科太多,无奈延毕了一年,就在他第五年终于通过了毕业的补考准备告别自己的大学时代时,却遇上了国民党新颁布的规定——


西南联大被选中的学生得去国军服役当翻译,不然毕业会受到影响。


汪曾祺没想到自己会被选中。


他觉得自己英语不好,又受不了军中纪律,不想去服役。也因此,西南联大的高材生,失去了大学毕业证。


西南联大中文系师生合照


没了文凭,他在上海找工作处处碰壁,口袋里的盘缠逐渐耗尽,而他依然没有归宿。


终于有一天,汪曾祺情绪失控了,烧毁了自己留在旅店里的书籍和手稿,给恩师沈从文写了一封绝笔信,独自拎着一瓶酒,晃晃悠悠地走到黄浦江边。


幸好,那天下午刚好有几个朋友要去找他,发现不对,及时寻回醉倒在黄浦江边的汪曾祺。


沈从文得知这件事后也十分后怕,恨铁不成钢地对他说:


“你手中有支笔,怕什么?”


汪曾祺和沈从文


汪曾祺感到醍醐灌顶。是啊,他还有笔,还能写。


这个世界也还有那么多角落没有看过,那么多美食没有尝过。就这么离开,多可惜。


尽管当时沈从文已经开始受到文学界的批判,但还是很照顾这个得意门生。沈从文给汪曾祺推荐工作,接济他的生活,还时常鼓励他,不要放弃。


毕竟,生活绝不只有甜,更多的还是苦涩。低谷期如何选择、如何调整心态,对于每一个人而言都至关重要。


也就是在这个生死之劫后,汪曾祺将老师的话记在了心里,凭此,渡过了后来的漫长岁月。


03

返璞归真的一生


很多人不知道,汪曾祺真正出名,是在60岁之后,算得上是大器晚成。


而在六十岁之前的那段日子里,他把磨难看做是一个个坎,凭着心里的那股劲儿,迈过去了,就不算什么了。


1958年的时候,汪曾祺被错划为“右派”,之前好不容易熬上去的职务被撤销了,只能孤身一人到张家口沙岭子农业科学研究所改造,初定四年。


只是没想到,这次磨难远不止四年。


汪曾祺一家


在张家口改造完后不久,汪曾祺又被分配到马铃薯研究站,就这样,一个中文系毕业的作家成了马铃薯种植员。


他每天得照看地里的土豆,浇水挑粪施肥,还需要对照土豆植株画出不同的马铃薯图谱……工作太辛苦,很多同事每天回去以后都能倒头就睡。


很多知识分子很难接受这样的落差,但汪曾祺往往能在琐碎的生活中发现乐趣。他在《人间草木》中写道:


“一定要爱着些什么,恰似草木对光阴的钟情。”


汪曾祺一家


给果树驱虫的时候,汪曾祺感慨杀菌用的波尔多液是很好看的天蓝色,在《果园杂记》里说:“喷了一夏天的波尔多液,我的所有的衬衫都变成浅蓝色的了。”


画马铃薯图谱的过程对他来说也别有乐趣。他会在早上摘下马铃薯的叶子和花,泡在瓶子里,一笔一划地对照着实物认真画图。


等画完以后,他把一两个马铃薯放到火里烤熟,又获得一顿大餐。


面对那段日子,他说:“我觉得全世界都是凉的,只我这里一点是热的。”



汪曾祺在这些生活中寻找个人生命的支撑点,在黎明前夜寻找光明,终于等到了社会浪潮平息。


但他没想到,人生的玩笑还没停止。当时,汪曾祺为了谋生写过样板戏《沙家浜》,而在文革结束后,他却得为此写无数的检查,证明自己的清白。


那段时间里,汪曾祺想,他的笔还在,还没钝,应该写些更有意义的、更纯粹的东西。比如家乡,比如美:


“我希望我的作品能有益于世道人心,我希望使人的感情得到滋润,让人觉得生活是美好的。人,是美的,有诗意的。”



80年代,汪曾祺60岁了,人生过半,依然没什么名气。


他投稿《受戒》时,当时的编辑并不认为这样一篇小说会得到社会的认可。一部写小和尚恋爱故事的小说,能有什么意义?


没想到,《受戒》发刊后,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赞誉。



大家发现,原来现在还有这样宁静美丽的水乡,孕育着这么纯真美好的情感。


60岁之后,生活安定的汪曾祺终于开始了自己的创作黄金期,用温和的笔触去写人情冷暖,发现日常生活中的诗意和美感。


汪曾祺手稿


对于大部分人而言,人生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


但活好当下正在发生的每一天,保持一颗对外物之美敏感的心,是我们对抗琐屑庸常人生的武器。



无论碰上什么事,生活有多糟糕,都要给自己找点精神支撑。


或许这也是读汪曾祺的书给我们带来的最大的感动,和永恒的财富。


参考资料:

1.汪曾祺《人间草木》

2.汪曾祺 《人间有味》

3.汪曾祺 《汪曾祺散文》

4.汪曾祺 《宁作我:汪曾祺文学自传》

5.南风窗 《我们都低估汪曾祺了》
6.最人物 《“人间玩够了,我走了”》



每日互动

什么才是你眼中的精神支撑?

评论区告诉我~




面对小朋友,新东方有编程、美术、机器人、科学等素质课程,也有口才、写字、脑力、故事表演等素养课程,还有游学营地喔;

面对高中生、大学生,有留学咨询、出国考试、大学四六级、考研、成人英语;

反正,我们提供全程体系化教育教学解决方案,只要是你想学的,我们都有(嘻~)

有需要欢迎点击下方小程序,将有专人和您联系解答~




//

更多好看的


中国大学最“卷”的人,一定是他们

这所文科医科双双制霸的985,为什么成了“本地人不上的大学”?

把同人小说当论文发给导师后,导师:下次线上讨论你公开读一遍.....


“在看”我吗?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