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管理智慧,关注并设为星标,了解最新管理思想与实践
作者:稻盛和夫
来源:盛和塾(ID:shengheshu2018)
“最佳”这个词,是同别人比较,意思是比较起来是最好的。这是一种相对的价值观,因此,在水平很低的群落里也存在着“最佳”。“完美”同“最佳”不一样,它是绝对性的,不是同别人比较,而是它自身具备可靠的价值,因此,不管别人如何,世上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超越“完美”。我所考虑的“完美主义”不是“更好”,而是“至高无上”。多方位多元化地拓展事业就意味着必须从事各种各样的事情。比如,一个人虽然身为卡车、巴士的代理商经营十分出色,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成功,可一旦进入其他行业,就会出现专业公司与之竞争。尽管可以培养部下,把既有事业交给他们打理,但领导者还需要分出两到三成的精力照顾既有的业务。领导者把自己的七八成精力放在新事业上,但对于竞争对手而言,这些事业却是主营业务,付出的也是100%的精力。这边不得不分散精力,而对方却100%集中精力,所以新事业的经营十分困难。假设再开拓一个新的行业,精力就要分作3份,可是,不管在哪一个行业,竞争对手都以100%的精力全力发起猛攻。我认为,要想把公司规模做大,就必须多方位、多元化拓展事业,这是绝无仅有的途径,可是,由于自己的精力分散,将导致风险大大增加。这种时候,就必须“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这是我经常向各位提到的京瓷哲学之一。即是说,如果自己要把精力分成3等份,工作上就要付出3倍或4倍于人的努力。这样,即使看起来只使用了1/3的能力,但却比对手,或者比那些懈怠之人的100%更加聚焦。所以,如果想多元化拓展事业,就要做好心理准备,比别人努力数倍。不管是研发还是生产现场,些微的差错就可能导致失败和不良品的发生,所以对工作必须要求完美。但是,在间接事务部门做资料时,许多人认为,稍微出点差错在所难免,差错可以用橡皮擦去。但无论是投资计划还是核算管理,基础数字哪怕略有错误,都可能导致经营判断失误。所以,管理部门、销售部门,特别是财务部门,都必须贯彻完美主义。我经常要求会计人员向我解释月度财务报表上不明确的地方。这时,如果发现财务资料上有错误,我就会严厉地批评他们。“如果没将资料认真审核就交给社长,他肯定要严格核对有关的内容。为了万无一失,我们事先认真准备,多方确认,再向他提交资料,这时他只是简单地听听说明,不提问题,反而让我们感到失望。”当我认真审阅资料时,不知道为什么,数字间的矛盾或不对头的数字会扑入我的眼帘,那些错误的数字,有问题的数字,就像求救似地自己跳出来。相反,如果所提供的资料,其中的数字经过充分确认,那么不管我怎么细看也找不出问题。对经营负有责任的各级领导人,如果亲自把贯彻完美主义铭刻于心,认真做事,那么就会敏锐地发现资料中的错误,发现不合逻辑的数字和矛盾的地方。领导人这样认真审核的话,做资料的人自然而然地也会追求完美主义。经营者自己率先垂范,认真专注,让“完美主义”成为习惯,完美主义就会渗透到整个公司。不仅是做经营资料时要求完美主义,而且企业在努力完成目标时,必须要求全体员工一起贯彻“完美主义”。例如,在京瓷,针对销售和利润计划的完成情况,不认同如下的论调:“虽然没能达到100%,但也完成了95%,这次就谅解吧。”对于销售、利润以至研发工作的进度,对于工作的全部、全过程,都必须贯彻完美主义。不用说,贯彻了这种完美主义的企业,就能够适应任何形式的经济变动,推进企业成长发展。想要成就某项事业,就应该时时描绘这一事业的理想状态。同时,对于实现这个理想的过程也要反复思考,直到“看得见”这个过程为止。在第二电电(现在的KDDI)开始移动通信事业的时候就是这样。当我做出预言时,周围的人们或者疑惑,或者否定,都认为那是不可能的事。它将以何种速度发展,如何普及,以何种价格、什么尺寸在市场流通,这些问题的答案在第二电电的事业正式开始之前,已在我头脑里清晰呈现。因为通过京瓷经营的半导体零部件事业,我已经了解到有关手机技术革新的进展情况和速度,我当时已经具备了充分的信息和知识。起初,“移动电话”很大,要用肩扛,被称为“肩扛电话”。后来,由于组成它的各种集成电路得以压缩到小型的半导体内,所以“移动电话”快速地实现了小型化。同时,“契约费是多少”“基本月租费是多少”“话费是什么价格”,这些关于对将来的价格设定的问题,我也事先都想清楚了。到移动通信事业正式开始时,他翻阅笔记,结果发现实际的费用体系与我当初预测的数据几乎没有差别。在头脑里思考再思考,反复进行模拟演练,就能看见未来。“想做成这样”,描绘这种理想,把开始时的想法,提升为强烈的愿望,24小时不断思考,使成功的形象在眼前鲜明浮现。当你对事情的各个细节都有了明确的印象,最后的结果一定是成功。最初只是理想,然后逐步与现实接近,最后理想与现实的界限消失,好像理想已经实现。这种实现的状态,已经完成的形象,就会在头脑中,或者在眼前鲜明地呈现:反过来说,缺乏强烈的愿望和深入的思考,事前看不到结果,那么,可以说事业和人生的成功都是靠不住的。为了推进专业化,为了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生存下去,就要在专业化的道路上、在专业的领域内深掘深挖。用锐角形的方式挖深挖透,在该专业领域内、在该专业技术上做到极致。今后各类企业都要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内做彻底,把技术做到极致,在本专业内不亚于世界上任何国家的任何企业。技术做到极致就会具备自信,在这种具备自信的技术的基础之上,再加上改良改善。不擅长建立长期计划,但是现在正在做的工作再向前推进一步,一步接一步地前行,这步伐却非常踏实坚定。所以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之上,一步一步不断改良改善,我认为就是企业今后应走的道路。虽说是一步一步,而且在迈开某一步时,或许处于非常狭隘的专业范围之内,但这是以所持有的优秀技术为基础的,为了适应当时的市场需求。而在这种需求中,有许多超越常规的东西,要把这些东西纳入进来,以所持有的技术为基轴一步一步展开。企业将这一步一步的积累持续下去,经过若干阶段以后,再回过头来看,结果就如同进行了很大的技术革新一样,成果显著。当你还是副总经理或某领域的经理时,因为上头还有最后决策者,因此可以用一句“我想这样做”终结问题。但总经理是担任最后“决策者”的人,身后已经没有靠山。因此,我认为担任经营者的人,最重要的是心中必须拥有可用来作判断和决策的基准,也就是所谓的坐标轴。我刚创业时,心中的坐标轴是依据“作为人,何谓正确”与“根据原理原则做经营”两个基准架构的。所谓的原理原则其实就是“正”与“不正”的价值判断基准,或者说是善与恶的判断基准。也可以说是用公平、公正、诚实、诚意、爱情、廉耻心、同情心、正义感、优美感、严谨度、正直、朴素为基础的言语来表现的伦理观念。一个人如果不具备这些伦理观,很容易陷入以自私的欲望作为判断的基准,世间并不缺乏这样的实例。我在盛和塾里经常提到这些基本的伦理观念,因为它们就跟人类灵魂的本质一样。人类的灵魂本质如果用言语呈现,其实就是真、善、美的结合。在此前提下,身为经营者的你在针对事务作判断时,最重要的概念就是,愈贴近灵魂基准的选择愈正确。此外,我想更具体地补充,身为经营者应该留意的事情。因为企业只是个“无生物”,能把生命气息灌输进企业的人就只有身为经营者的你。你的企业能表现多少活跃感,取决于你对自己的企业具有多大的责任感,在企业中注入多少意志力。(本文完)

点击最底阅读原文,立即报名!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