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就得“看脸”,不然长大要脸盲啦

百家 作者:果壳 2023-02-02 17:18:41

“对这个看脸的世界绝望了”

“长得帅的男老师的课,占前排座位就像打仗一样。”

“长得好看能吃的是吃货,长得丑能吃的是饭桶!”

“这个看脸的残酷无情无理取闹的社会,举报了!”



生活中,我们总能听到许多类似的话,对错且不论,这些话至少鲜明的指出了人类在社会交往中必然会关心的重要元素——“”。


“脸”为什么这么重要呢?从社会的角度来看,我们需要通过“看脸”,对一个人的身份、年龄、性别、情绪和意图有一个最初判断,从而更好地进行社会交往,其重要程度自然不言而喻。


事实上,人类的“看脸”是从出生就开始的——有研究发现,婴儿更喜欢和“脸”相似的事物,比如由简单轮廓与两个黑斑(眼睛)组成的“脸状”图案[1]。新生儿还能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认脸能力”,比如:出生几天后,婴儿就能表现出对母亲的脸的偏好[2],相较于其他女性的脸,他们会更喜欢母亲的脸,也更喜欢和母亲进行“脸对脸”的视线接触。



某一天,有两名研究者突发奇想提出了一个问题:“是刚出生的婴儿更爱‘看脸’还是稍大的婴儿更爱‘看脸’呢?”他们捕获了新生儿的视觉信息后发现:相比于幼儿,4个月以下的婴儿会更频繁地将视线落于类似于“脸”的图片。同时,研究也发现婴儿视线中“人脸”的出现频率会在出生后一年半的时间里显著减少。这是为什么呢?Jayaraman提出了两种可能[3]。



第一个假设:是因为父母陪伴次数少了吗?


人体输入假说认为,随着婴儿年龄增大,他们看“脸”的频率下降,是因为父母亲对于年幼的婴儿更为重视,因为年幼的baby无法独立生活,需要父母亲帮忙喂饭,清洁,穿衣等等,所有这些活动都需要父母长时间的贴身陪伴。而当孩子长大,自理能力逐渐增强,父母就不需要时时陪伴在他们的身边,出现在婴儿视野中的频率就会减少。这一假说表明婴幼儿高频率的“看脸”经历,是他们不成熟和需要照料的副产品。然而,这个假设很快被实验推翻了



研究者进行了一个横断研究,他选取了年龄分别为3,6,12,18和24个月的84名婴儿,并要求他们的父母在周一至周日随机抽取一天,每隔半小时对孩子的清醒状况和身边人数做记录。结果发现,随着年龄的增加,出现在婴儿周围的人数并不会下降。简而言之,看护者的陪伴频率不能解释婴幼儿“看脸”频率的减少。



第二个假设:是因为不再看“脸”了?


既然看护者的陪伴并没有减少,那又是为什么呢?研究者认为是婴儿自身视野有限,看人的时候只能看到一部分,从而增加了婴儿视线中的脸部频率,这便是面部输入假说(Face-input hypothesis)。比如同样是和妈妈对视,大一点的小朋友除了看到妈妈的脸,还能看到妈妈的身体,或者转动脖子看到周围的其他事物等,而婴儿只能看到妈妈笑眯眯的脸。从这个角度来看,年龄小的婴儿视野中人脸的出现频率更大,可能反映了我们早期对面部输入体验的强烈需求。


小时候的我们应该多看“脸”


早期的“看脸”频率对于婴儿面部加工——即“认脸”能力的发展尤为重要。年龄小的时候,我们更关注“脸”,也更看“脸”,如果小时候没有得到足够的看“脸”体验,长大后我们对面孔识别的能力便会受到影响。Gottlieb的理论也提到说,出生早期的频繁看脸让婴儿有了更多接触环境的机会,有助于他们发展将来识别和区分不同人脸,以及“察言观色”、理解他人面部表情的能力[3]。


关于先天性白内障孩子的研究支持了这一理论。先天性白内障的孩子在出生的头几个月就因病失去了视觉,即使之后治愈了疾病恢复了视觉,他们依然无法很好的识别他人的脸。研究者认为,早期剥夺婴儿“看脸”的机会很有可能将导致婴儿面孔加工的永久性缺失,而且这种“认脸”能力的缺失在他们的发展后期才会显现出来,典型的表现就是俗称的“脸盲”。


教孩子看“脸”,从“互动”做起


心理学家Bowlby指出,随着人类的发育和进化,母婴之间的“依恋”使看护者倾向于接近他们的孩子,同时进行面对面交流[5],所以影响婴儿早期视觉体验中频繁“看脸”的主要因素不单单在于婴儿或看护者,还在于彼此的互动。从前文我们了解到,婴儿长大之后,肢体运动能力发展,能够转动身子并对视觉场景的其他方面产生感兴趣,也就不专注“看脸”了。因此,父母们要谨记在孩子出生几个月时多与孩子进行“脸对脸”互动,让孩子们积攒足够的“看脸”经历,由此才能和“脸盲”说再见。



参考文献

[1] Cassia, V. M., Turati, C., & Simion, F. (2004). Can a nonspecific bias toward top-heavy patterns explain newborns' face preference?. Psychological Science, 15(6), 379-383.

[2] Bushnell, W. R. (2003). Newborn face recognition. In O. Pascalis & A.Slater (Eds.), The development of face processing in infancy and earlychildhood: Current perspectives (pp. 41–53). Hauppauge, NY: NovaScience Publishers, Inc.

[3] Jayaraman, S., Fausey, C. M., & Smith, L. B. (2017). Why are faces denser in the visual experiences of younger than older infants?.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53(1), 38.

[4]Gottlieb, G. (1991). Experiential canalization of behavioral development: theory.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7(1), 4-13.

[5]Ainsworth, M. S., & Bowlby, J. (1991). An ethological approach to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American Psychologist, 46(46), 333-341.


作者:三千李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京师心理大学堂(ID:bnupsychology),如需二次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
百度热搜榜
排名 热点 搜索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