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Xiv正式规定:预印本不允许以ChatGPT等工具为作者
从预印本平台、顶会到期刊,都无法接受 ChatGPT 这样的大模型成为「署名作者」。
ChatGPT,这款近期发布的文本生成工具,已经在研究界引起了热烈的讨论。它能写出学生作文、总结研究论文、回答问题、生成可用的计算机代码,甚至足以通过医学考试、MBA 考试、司法考试……
其中一个关键的问题是:ChatGPT 可以被命名为研究论文的作者吗?
现在,来自全球最大预印本发布平台 arXiv 官方的明确回答是:「不能」。
AI 没有署名权
在 ChatGPT 之前,研究者们早就在使用聊天机器人作为研究助手,帮助组织自己的思维,生成对自身工作的反馈,协助编写代码以及对研究文献进行摘要。
这些辅助工作似乎可以被认可,但说到「署名」,又完全是另外一回事。「显然,一个计算机程序不能为一篇论文的内容负责。它也不能同意 arXiv 的条款和条件。」
有一些预印本和已发表的文章已经将正式的作者身份赋予 ChatGPT。为了解决这个问题,arXiv 为作者采用了一项关于使用生成式 AI 语言工具的新政策。
官方声明如下:
arXiv 认识到,科学工作者使用各种工具来进行他们所报告的科学工作以及准备报告本身,包括从简单的工具到非常复杂的工具。
社区对这些工具的适当性的看法可能是不同的,而且在不断变化;人工智能驱动的语言工具引发了重点的辩论。我们注意到,工具可能会产生有用和有帮助的结果,但也可能产生错误或误导性的结果;因此,了解使用了哪些工具与评估和解释科学作品有关。
基于此,arXiv 决定:
1. 继续要求作者在他们的工作中报告任何复杂工具的使用情况,如仪器和软件;我们现在特别将「文本到文本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包含在应报告的符合方法论主题标准的工具中。
2. 提醒所有同事,只要在论文中签上自己的名字,他们每个人都要对论文的所有内容承担全部责任,无论这些内容是如何产生的。如果生成式人工智能语言工具产生了不恰当的语言、抄袭的内容、错误的内容、不正确的参考文献或误导性的内容,并且该输出被纳入科学成果中,这就是作者的责任。
3. 生成式人工智能语言工具不应该被列为作者,可参考 1。
「规则」的意义
几天前,《自然》杂志就公开表示,已经与所有 Springer Nature 期刊共同制定了两条原则,并且这些原则已被添加到现有的作者指南中:
首先,任何大型语言模型工具都不会被接受作为研究论文的署名作者。这是因为任何作者的归属权都伴随着对工作的责任,而 AI 工具不能承担这种责任。
第二,使用大型语言模型工具的研究人员应该在方法或致谢部分记录这种使用。如果论文不包括这些部分,可以用引言或其他适当的部分来记录对大型语言模型的使用。
这些规定和 arXiv 最新发布的原则十分相似,看起来,学术出版领域的组织们似乎达成了某种共识。
ChatGPT 的能力纵然强大,但其在学校作业、论文发表等领域的滥用已经引发了人们广泛的担忧。
机器学习会议 ICML 就表示过:「ChatGPT 接受公共数据的训练,这些数据通常是在未经同意的情况下收集的,这会带来一系列的责任归属问题。」
因此,学界开始探索检测 ChatGPT 等大型语言模型(LLM)生成文本的方法和工具。未来,检测内容是否由 AI 生成或许将成为「审稿中的重要一环」。
参考链接:https://blog.arxiv.org/2023/01/31/arxiv-announces-new-policy-on-chatgpt-and-similar-tools/
© THE END
转载请联系本公众号获得授权
投稿或寻求报道:content@jiqizhixin.com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 1 引领新时代中俄关系坚毅前行 7904082
- 2 《哪吒2》总票房将超越《泰坦尼克号》 7808707
- 3 中国出手 稀土价格暴涨210% 7712637
- 4 新玩法点亮假日经济 7617518
- 5 重庆荣昌“赢麻了”背后站着三个人 7524470
- 6 不出口美国了 上海市民疯狂“捡漏” 7423981
- 7 网警|藏蓝青春 “键”指河山 7331041
- 8 19岁女孩哭泣照被盗用到高潮针配图 7232663
- 9 年轻人花几十万开村咖 淡季只能关门 7143342
- 10 假期返程 警惕四个事故多发“口” 7047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