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安全研究》|绿盟科技李永松:从产学研创新融合,看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新变化

百家 作者:绿盟科技 2022-12-28 22:14:18


全文共2126字,阅读大约需4分钟。

本文已在本刊学习强国平台首发

本文已开启快捷转载,欢迎转载

二十大报告提出,大学、科研院所等是重要的创新策源地,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而企业既是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主体,也是创新的重要单元,扮演“出题者”的重要角色,企业结合实际推进项目协同和一体研发,有助于真正发挥科技的“第一生产力”作用。推动产学研创新性的融合发展是新课题,《信息安全研究》“网信事业 强国有我·网络安全专家漫谈专栏”第3期邀请到绿盟科技科教文卫事业部总经理李永松,共同探讨如何做好产学研融合创新与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等问题。

李永松

绿盟科技科教文卫事业部总经理

绿盟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副院长


国家一直倡导产学研协同发展,您认为当下在网络空间安全方面的产学研各方应如何形成合力,做好融合创新与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呢?

李永松: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数字化转型的不断发展,新格局、新形势、新秩序应运而生。这为网络空间安全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对网络空间安全人才的培养。网络安全作为国家数字化、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基石,如何依托产学研融合创新,培养新时代高层次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已成为备受国家、产业、院校等多方关注的重要课题。


当前,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产业革命呈现融合发展新趋势。通过深化产教融合,可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以产业和技术发展的最新需求推动高校人才培养改革。


在“十四五”时期,围绕产学研融合创新与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应做好相关顶层设计。习总书记指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对一个国家很多领域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这就要求我们要认清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拓宽眼界,提高对人才培养的全局观,抓住主要矛盾,解决关键问题。对网络空间安全人才的培养,特别是对高层次网络空间安全人才的培养,应围绕制度、方法论、体系化建设展开。


产学研融合创新能力的核心是什么?如何来提升创新能力?

李永松:面向未来,对于网空间人才培养要持续深化产学合作机制,不断创新协同育人模式,促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调结构,促升级。


同时,还应以校企合作协同培育精英人才为核心任务,以支撑我国网络强国战略、全面落实人才培养为核心目标,以特色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为定位,以工学结合、产教融合为培养理念,走“以研为源,驱动网络安全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以学为基,引育网络安全精英人才”、“以产为本,促进网络安全治理体系与能力持续提升”的产学研融合创新之路。充分发挥好院校与企业的优势,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特别是利用好有深厚技术积累、丰富行业探索、全面攻防实践经验的企业,搭建“全生态,多维度”的产学研人才培养生态。


通过产学研融合创新、资源优势互补、校企协同育人为培养模式,打造一支理论功底扎实、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强、具有宽广国际视野,适应新时代需要的高层次、复合型网络空间安全人才队伍。


在产学研融合创新方面,绿盟科技有哪些成功经验或案例可以借鉴?

李永松:在实际培养过程中,院校与企业可重点围绕“产学研融合创新发展蓝图”、“安全能力构建蓝图”、“ 政产学研用产教融合生态蓝图”开展具体的培养工作。


产学研融合创新发展蓝图是以企业安全能力为基础,以产学研结合的校企合作为框架,通过人才培养、网络威胁防御、产业服务等方面,实现校企合作运作模式。在校企合作框架内,学校融入产业生态、建设安全实训实习基地、进行校企联合安全研究,企业支撑高校学科建设、支撑安全人才培养,促进创新科研成果的转化。

在实际的人才培养工作中,绿盟科技围绕院校集群与企业集群,搭建网安产业生态,促进产教深度融合与精准对接,着力培养网络空间安全人才的理论创新能力、技术分析能力、攻防实践能力等。重点帮助院校打造“一个规划设计”、“两个基地”、“三个中心,即帮助院校规划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域顶层设计,建设“专业安全研究实验基地”、“安全人才培养基地”与“网络安全运营中心”、“应急响应中心”、“网信专家智库中心”。在师资培训、课程建设、攻防竞赛、培训认证、课题研究、科创服务、就业创业等多角度开展工作,形成完善的培养支撑体系、丰富的实践资源、优秀的融合创新平台,营建网络空间安全领域产教融合生态体系。

目前,绿盟科技已先后与国内200余家顶尖高校开展产学研创新融合方面的工作。于近日与清华大学网络研究院携手共建的“未来互联网安全联合研究中心(JCFIRST)”,是以网络安全技术研究方面深厚的技术积累为基础,致力于破局新时代网络安全重大问题的探索实践,直击科技创新痛点,有效链接基础研究与科研成果转化,持续为企业赋能、科研成果转化做出更大贡献。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绿盟科技共建的“网络空间安全创新研究中心”,则以建设为省级乃至国家级技术中心为目标,共同推进产学研合作,互助建设网络空间安全学科,培育面向未来的网络安全产业的支柱人才,承担重大科研和技术攻关项目,为网络安全产业创造多元价值。

面向新时期,面对新征程,高校与产业应持续聚焦产学研融合创新,形成合力,不断深入探索产学研融合创新模式,提高产学研技术创新能力,锻炼出一支理论与实践双高、创新能力强、德才兼备的精英人才队伍,建成理念与技术双领先、业界更具影响力的网络安全产学研平台,持续助力科研技术成果的产出与转化,为技术创新、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作出新贡献!


【作者简介】李永松,绿盟科技科教文卫事业部总经理、绿盟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副院长。现任CCF会员,中国网络安全人才教育联盟、中国网络安全产教联盟、京津冀信息安全产教融合联盟、江苏省网络空间安全高校联盟等联盟发起单位的核心成员,网络靶场标委会成员,医疗机构智慧建筑数字化应用标准委网络安全专委成员。长期从事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管理、工业互联网、3T(IT、OT、CT)、HCPS等方向的产教融创新工作,主导多项校企合作产学研试点示范项目,获省级科技进步奖一次。

转载声明

本文转载自《信息安全研究》公众号和强国号。经协商绿盟科技官方公众账号已获得该文章转载资格,特此声明。

点“阅读原文”进入学习强国查看原文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