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片株”“炫饭株”“酸痛株”……挑个“温和的毒株”感染,靠谱吗?
近期,各种社交平台上、
朋友圈、微信群里流传着
“刀片株”“炫饭株”“学习株”
“失味株”“眩晕株”“酸痛株”
等不同说法,
这些都是新冠感染者
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定义
病毒给自身带来的不同感受,
有些人痛得大呼、
有些人全身乏力、胸闷、腹泻,
还有一些人则胃口大开,
吃烤肉、吃肘子、吃各种水果。
对此,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王昌惠、主治医师谢栓栓均表示,这些稀奇古怪的命名,大部分是网友根据感染新冠病毒后的症状表现戏谑来取名。这些所谓“不同的毒株”其实并没有科学依据,只是不同患者临床表现上有差异而已。
王昌惠指出,从目前我国流行的病株来看,主要还是奥密克戎的不同变异株。感染奥密克戎整体表现规律为:感染早期可能会有1至2天的发烧,之后就会以呼吸道、上呼吸道症状为主,3至5天基本缓解。基于国内外的数据报道,奥密克戎变异株总体来说,重症率已经较之前的原始株、德尔塔株明显下降了。因此,感染的是奥密克戎的具体哪个变异株,对人体的影响总体差异不是很大。
也有人会问:挑个“温和的毒株”产生抗体可行吗?对此,王昌惠指出,实际上,就算是同一个毒株,在不同人之间,也会根据每个人的抵抗力,身体基本情况而有不同表现。不能看到一个人感染后症状轻,就认为这个人感染的毒株更加温和。是否有更加“温和”的毒株,仍有待于更多循证医学的佐证。
两名医生指出,对于不同的毒株,存在反复感染的可能性。不过通常来说,感染其中一个毒株后的短期内,因为体内仍有较高的中和抗体,所以短期内二次感染的可能性比较低。但是一段时间后,如果出现了其他类型的毒株,还是有可能二次感染的。当然不推荐“求阳得阳”,能少感染一次就少感染一次,能尽量晚感染就尽量晚感染。当下,公众要坚持的仍是做好个人防护,保持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积极接种疫苗。
来源:澎湃新闻、封面新闻
编辑:陈曦紫 刘思宇
审核:苏争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 1 助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7904820
- 2 比大熊猫更濒危的动物全国仅剩1只 7808015
- 3 伊朗一港口发生高强度爆炸 7712688
- 4 五一大量外国人涌入中国 7619050
- 5 中使馆回应“特朗普称中国须让步” 7521945
- 6 谢霆锋儿子现身演唱会 7424154
- 7 女子网购避孕套被骑手骚扰 7328024
- 8 中方为何站出来反制?王毅回答 7235493
- 9 多地宣布发钱奖励结婚 7139452
- 10 韩国一公司要求员工每天至少洗澡1次 7046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