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最大的愚蠢:习惯性反驳

百家 作者:十点读书 2022-12-20 10:53:22

12月20日晚上8:00

知名儿科专家崔玉涛老师

分享《如何让全家人都成为育儿高手》


点击下方预约按钮,预约直播

作者 | 金云
来源 | 樊登读书(ID:readingclub_btfx)

最近,看到一个视频。


里面的情景,让人感触很深。


当时,李雪琴和同伴三人,一起讨论一个话题:报考大学时如何选择自己的专业?


李雪琴说,如果大家实在没有自己热爱的,就选热门的。


结果对面有一个人当即反驳:“我觉得不能选热门的,得选热爱的。”


李雪琴反问道:“如果你根本没有热爱的,你怎么选?”


结果对方的回答让人咋舌,他说:“我没有热爱的我选个喜欢的。”


这完全成了抬杠!李雪琴脸上也写着两个字——无语。


评论区更是一片哗然,网友们直呼:这就是我为什么会在网上和人吵架。


习惯性反驳别人,不管争论结局怎样,于自己而言,都是一种损失。


为人处世,能够压制自己的反驳欲望,便是最好的交往原则。



在看李雪琴被反驳的那个视频中,有一个网友的留言让人印象深刻:


我以前有个朋友就是这样,现在已经不是朋友了。


为了赢得一时的优越感,最终得到的是朋友的疏离,懂得收敛,才能赢得真正的友谊。


著名书法家沈尹默与陈独秀有一段“君子之交”的佳话。


1909年,陈独秀在杭州当教员,经常到同窗刘季平家中闲坐谈论。


有一次,刘季平家中墙上新添了一副字画,被陈独秀发现了,是一首五言古诗,落款是“沈尹默”。


那时,沈尹默和陈独秀在同一个地方任教。


那副字画,是沈尹默前一晚到刘季平家中喝酒,乘兴写的。


第二天,陈独秀来到沈尹默家, 一进门就说沈尹默的字“其俗在骨”。


面对突如其来的批评,沈尹默并不急于反驳,而是虚心地承认自己的不足。


陈独秀见沈尹默如此谦虚,便乘兴和他谈论起书法。


此事过后,沈尹默不仅不生气,反倒发奋异常。


连续十几年笔耕不缀,直至写出的字俗气脱尽,其骨挺立。


20世纪30年代末,陈独秀蛰居四川江津,在贫病交迫中埋头于作书写诗和文字学研究。


沈尹默曾写诗赠陈独秀。陈独秀却说他的字和30年前一样,几乎没有进步。


再次面对尖锐而又中肯的批评,沈尹黙没有回击,而是将其当成对自己的鞭策。 



沈尹默辞去监察院监察委员之职,专力临池赋诗。


再之后,沈尹默的书法进入了一个全盛期,也确立了他一代书法大家的地位。


2000年,中国书协评定“中国20世纪十大杰出书法家”,沈尹默名列其中。


后来,沈尹默还专门在文章中感谢陈独秀对他的极大帮助。


沈尹默用自己的谦逊,赢得了陈独秀的赏识。


陈独秀的批评指正对他的进步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还因此赢得了一段长久的友谊。


富兰克林曾说:


如果你辩论、反驳,或许你会得到胜利,可那胜利是短暂、空虚的……你永远得不到对方给你的好感。


善辩,并不会让你高人一等,反而会将自己推入人际关系的深渊。


学会克制收敛,才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长久之道。


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有一个内容是这样的:


设想在一个地穴中有一批囚徒。


他们自小待在那里,被锁链束缚,不能转头,只能看面前洞壁上的影子。


在他们后上方有一堆火,有一条横贯洞穴的小道;沿小道筑有一堵矮墙,如同木偶戏的屏风。


有一些特定的人,扛着各种器具走过墙后的小道。


而火光则把透出墙的器具投影到囚徒面前的洞壁上,这些器具就是根据现实中的实物所做的模型。


囚徒自然地认为影子是唯一真实的事物。 



如果他们中的一个囚徒碰巧获释,他看到有路可走,便会逐渐走出洞穴,看到阳光下的真实世界。


此时,他会意识到以前所生活的世界只不过是一个洞穴,而以前所认为的真实事物也只不过是影像而已。


这个时候,他有两种选择,可以选择返回洞穴,也可以选择继续留在真实世界。


结果就是他选择了返回洞穴,并试图劝说他的同伴,也使他们走出洞穴。


但他的同伴根本没有任何经验,故而认为他在胡言乱语,根本不会相信,并且会绑架他,甚至在可能的情况下杀死他。


这就是著名的“洞穴之喻”。


习惯性反驳的人,不就是这“囚徒”么?


只相信自己知道的才是真理,但个人所知道的东西,往往存在着很多的局限性。


在心理学上,有一种心理叫“达克效应”, 全称为邓宁-克鲁格效应(Dunning-Kruger effect)。


它是一种认知偏差现象,指的是能力欠缺的人在自己欠考虑的决定的基础上得出错误结论。


但是无法正确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辨别错误行为。


这些能力欠缺者们沉浸在自我营造的虚幻的优势之中,常常高估自己的能力水平,却无法客观评价他人的能力。 



达尔文说:“无知比知识更容易产生自信。”


越是无知,人越容易陷入僵化思维的状态。


习惯性反驳的人,会顽固地坚持自己的意见,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庄子》有言:


井蛙不可语于海者,夏虫不可语于冰者。


一个真正优秀的人,不会固执地坚持自己的某个观点,与他人争论输赢,而是保持反省的能力,努力成长,力争上游。


洪武时期,朱元璋有一个进士叫王朴。


王朴担任御史期间,曾多次与朱元璋争辩是非曲直。


有一次,王朴又与朱元璋争辩。


朱元璋怒不可遏,马上下令:“将王朴拉出去斩了。”


于是,王朴就被反绑双手、被押到外面处决。


朱元璋念及王朴的才能,希望给他一个认错的机会,就下令赦免了王朴的死罪。


王朴仍被反绑双手,又押送回朱元璋的面前。 



见到被押回的王朴,朱元璋问他道:“王朴,你要不要改一改啊?”


王朴竟然大胆地反驳道:“陛下任命我做朝廷的御史,怎么可以让我受刑被侮、处杀戮之罪而遭污辱成这个样子呢?”


王朴继续说:“如果臣真有罪,陛下又怎么可以让臣继续活下去呢?”


王朴又问:“如若臣下无罪,陛下又怎么可以下令将臣处决呢?”


王朴的意思是,不管朱元璋如何处置他,朱元璋都是错的。


听王朴这么一说,此时朱元璋的震怒,比此前更甚。


朱元璋已经给了王朴台阶下,但他的几番反驳,直接断送了他的官场和小命。


若他能保持沉默,又何至于落到如此境地?


有时候,忍一时口舌之争,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


西汉时期的一个丞相公孙弘,在汉武帝身边当差。


那时当丞相的人,有半数都被汉武帝处死了,公孙弘却可以一直被任命丞相,直到去世,都深受信任。


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


每次朝会发起议论公孙弘都让武帝自己做抉择,从不驳斥争论。


有人向皇帝告发公孙弘,说他投机取巧,公孙弘并未争辩,而是让武帝自己明鉴。


于是武帝暗自观察公孙弘,发现其品行敦厚,善于言谈,熟悉文书吏事,又能以儒术缘饰文法,武帝因此非常高兴。


公孙弘出任丞相期间适逢武帝兴建功业,屡举贤良。


公孙弘亦受此益而数年之间以平民至丞相,于是在丞相府邸建起宾客之馆,广纳天下贤才参与国事的商议。


并躬行节俭,欲为天下人的榜样。


每餐只吃一种荤菜和粗米饭,所有的俸禄全部用来奉养朋友及宾客,家里没有余资。


对此,却常常有人对他议论纷纷,说他逢场作戏,只为讨皇帝开心。


但公孙弘却没有将这些议论放在心上,而是努力地做好自己的工作,反而更加地被皇帝看重。 



弘一法师说:“思想不在一个高度,不必互相说服,只需用沉默互相尊重。”


三观不在一个层面,不必相互理解,只需用微笑相互包容。


格局不同,无需争辩;认知不同,不必较劲。


君子和而不同,仁者向外兼容。


人活于世,不可能被所有人喜欢和看好,若是对此耿耿于怀,一一辩驳,只会让自己一身戾气,让人生厌。


沉默不是懦弱,是对别人最好的尊重,也是对自己最好的保全。


胸怀宽广之人,能够尊重观点的不同,而不是急于争辩是非对错。


知乎上曾有一个问题:“成熟最明显的标志是什么?”


有一个高赞回答:


知道不管在什么情况下,争辩都没有意义。

你没道理,你没资格争辩;你有道理,你没必要争辩。


老子言: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习惯性反驳,是人的本能,刻意克制,却是人的本事。


真正厉害的人,不仅能够做到不争不辨,兼容万物,更能保持清醒,从容地精进自我。


点个“在看”,往后余生,不与人辩驳,沉稳自在、清净生活。

作者 | 金云,来源:樊登读书(ID:readingclub_btfx)

主播 | 林静,声音与文字的世界里,与你奔赴山海。

图片 | 视觉中国,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点击下方卡片 发现更多美文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