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砖头里跨越世纪的智慧

百家 作者:青年文摘 2022-12-11 17:22:50


本文来自青年文摘旗下

「青年文摘阅读与写作训练营」公众号

趣读文史知识亲近传统文化



辑丨小A 



有人搬砖,有人拍砖,有一些年轻人却将砖头视若法宝。他们接受祖国和内心的召唤,勤学苦练,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

01


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推动“全民皆兵”。上海吴淞公社位于长江口岸,是祖国的海防前线。历次帝国主义侵略上海,吴淞口常常是激烈的战场。1964年3月,吴淞公社城中大队组建了武装民兵班,其中包括十几名女民兵。

入选民兵班时,正是她们最好的年纪。年龄小的不过十七八岁,年长的也只有二十四五岁。白天干活之余,她们会利用午休、夜晚、周末等一切时间训练,就连晚上睡觉时也会把枪放在枕边,一听到指令便马上出发。

大家为了磨炼意志、提升战斗力,专挑天气条件恶劣的时候训练。夏日,在太阳当头的中午练;冬天,在早晨和夜晚寒冷的北风下练。“天冷的时候,每个人手上都长满了冻疮。哪怕皮肉和衬衣黏到了一起,也没有人吭声。”有女民兵回忆道。练习卧姿射击,双肘磨得皮破血流。一瞄准,伤口支在坚硬的地上,疼痛难忍,但每个人都忍了下来。时间一长,每个人的肘部都长了一层厚厚的老茧。


02


一本名为《镜头中国》的摄影集,封面照定格了一位女民兵一手翻书、一手托举3块砖头的场景。这张照片的主人公,是女民兵班副班长何金英。

何金英
何金英说,当年使用的步枪分量都比较重,大家便想方设法锻炼手劲,让自己在瞄准的时候能够稳稳地托住枪。单手托砖就是“土办法”之一。“土办法”训练出来的女民兵,却一次次取得了不俗的成绩。青霉素药瓶只有半截拇指大,距离是25米,她们用小口径步枪,一枪消灭一个目标。

随着“女民兵神枪手”的美名远播,她们也应邀参加了一次次军事表演,赢得无数掌声。1965年3月28日,周恩来总理和外交部部长陈毅同志会见巴基斯坦总统阿尤布・汗,开展的军事表演中也有吴淞口女民兵的身影。


03


时间进入21世纪,仍有年轻人视砖头为法宝。

2015年8月,在巴西圣保罗举行的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上,代表中国出战的农村小伙曾正超不畏强手,在这一被誉为国际技能界“奥林匹克”的比赛中一举夺得焊接项目金牌,为中国实现了该项赛事金牌“零”的突破。

曾正超

曾正超的工作服,是一件厚实的牛仔装,衣袖处密布不规则的圆孔。卷起衣袖,他的手臂上有几十个蚕虫大小的烫疤,这些疤痕都是焊花飞溅、烫穿衣袖留下的。他拿着焊枪,在两块钢板之间点燃火花,手法娴熟,关节灵活,焊丝跟着焊枪的节奏匀速游走,两分钟后,接口一气呵成。焊缝在一层层弧形线条中展开,像鱼的脊椎骨般均匀、平滑,又犹如给钢板镶了一道精致的滚边儿,均匀有致。

刚进入技校的时候,曾正超焊出的焊缝很难看,但教练发现,这个木讷少语的小子,有干好焊接最需要的内敛与沉稳的气质。其他孩子在休息玩手机的时候,他每次都在坚持训练。焊接不仅要求手臂有力,还要求关节灵活,既准又稳。为了练稳,曾正超特意将一块砖或一块铁吊在手腕下。

还有湖北十堰市被称为女子“枪王”的民警周磊,为了练习手劲,她在小区找了一块火砖拴上绳子,挂在手腕上。刚开始,她挂几十秒就受不了。慢慢地,几分钟、十几分钟……她的手劲明显增大,在训练中再也没有感觉到没手劲上膛了。

周磊
不同时代的他们成为各自行当里颇受赞誉的“高手”,业不同,道相通,一块块砖头道出:工匠沉默的智慧,最终在手上开悟。
摘自《青年文摘·彩版》2022年第16期



「青年文摘阅读与写作训练营」专注阅读与写作

持续提供经典、原创、实用、有趣的内容

原创投稿邮箱:gfzwlm@126.com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
百度热搜榜
排名 热点 搜索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