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个创新“国家队”,分布在哪些城市?
据工信部网站消息,近日,3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获批成立。
它们是国家石墨烯创新中心、国家虚拟现实创新中心和国家超高清视频创新中心。
三个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的建设地分别位于浙江宁波、江西南昌和四川成都(深圳共建)。
三支创新国家队,采用公司+联盟模式运作,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相结合,旨在解决行业共性技术难题。
这意味着,在石墨烯、虚拟现实和超高清视频领域,已形成支撑国家制造业创新体系的核心节点。
这对夯实国家相关产业基础和带动当地制造业经济发展,意义非凡。
01
早在2016年,我国就开始布局打造区域制造业创新平台。
按照《中国制造2025分省市指南》要求,重点产业集聚的省市,可选择优势领域建设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对于事关制造业发展全局的重点领域的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在本领域形成较强影响力的,经专家组审核通过后,可升级为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
因此,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原则上比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更关键更前沿。
它们主要围绕重点行业转型升级和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增材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36个重点领域创新发展。
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的组建,通过整合创新资源,打通技术、商业化应用等一条龙服务,加速科技成果商业化和产业化,全面我国提升制造业竞争力。
按照部署,到2020年,形成15家左右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到2025年,形成40家左右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

截至目前,我国已组建26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
按照规划目标,接下来的3年时间,还将诞生14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02
26个创新“国家队”,分布在哪些城市?
不难发现,深圳牵头组建或者参与联合共建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已达到3家,在数量上与北京并列全国首位。
此外,上海、武汉各有2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西安、广州、沈阳、苏州、无锡、重庆、青岛、合肥、宁波、成都等城市各1家。
▼北京
国家动力电池创新中心于2016年6月在北京怀柔科学城落户,2018年国家轻量化材料成形技术及装备创新中心,再次落地怀柔科学城。
2019年,北京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中心定位为国家级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
其目标是将北京建设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发展领先城市。

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主要聚集区及各区布局领域(含规划)
▼深圳
位于深圳龙华的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于2020年获批,是国家在医疗器械领域设立的唯一制造业创新中心。
该中心由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牵头组建。
2021年,深圳市获批国家5G高频器件创新中心。中心依托深圳市汇芯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运行,组建的5G产业技术联盟,拥有成员单位近400家。
深圳作为全国最大的通信用中高频器件应用市场,深圳及周边地区聚集了华为、中兴、小米、荣耀、OPPO、vivo、传音、魅族、小天才等一大批优质客户。
深圳的第三个制造业创造中心是今年批复的、和四川联合组建的国家超高清视频创新中心。
可见,在医疗和通信视频方面,深圳未来的发展潜力巨大。
▼上海
国家智能传感器创新中心于2018年6月成立,创新中心依托上海芯物科技有限公司,采用“平台+联盟”的方式,打造世界级智能传感器创新中心。
2018年7月,国家集成电路创新中心在上海揭牌成立,落地浦东张江,从设计、制造、封测、装备与材料,产业链上的每个环节都发展完备,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集成电路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可穿戴设备等新兴市场,是带动GDP快速增长的武器。
到2025年,上海的目标是基本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集成电路产业创新高地。
在新材料领域,石墨烯是目前人类发现最薄、强度最大、导电导热性能最强的一种新型材料。
此次国家石墨烯创新中心依托宁波石墨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组建,股东单位充分汇聚了浙江、江苏、广东等14个省份的行业创新力量。
目前,中国石墨烯生产企业主要把石墨烯作为添加剂去改善产品性能,同质化竞争严重。
而石墨烯“杀手锏”级的用途,在于高端研发方面的突破,一旦突破,必将带来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甚至创造全新的产业。
我们发现,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的多寡,和城市工业实力基本挂钩。

03
事实上,在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宏观命题下,建立制造业创新中心、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硬科技,加强技术攻关成为必由之路。
过去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创新发展大多集中在互联网领域,由此带来经济垄断、发展脱实向虚的弊端。
现在,国家开始下大力气补短板、强弱项、填空白,持续推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
针对基础研究支撑不够的问题,国家设立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在北京怀柔、上海张江、安徽合肥、广东深圳四地率先实践,提升基础研究能力和水平。
如果将来还有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将会在成渝、武汉、西安中产生。
针对关键共性技术供给不足、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不到位问题,设立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和省市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加大技术和市场之间的协同发展。
不仅如此,国家还在资本层面为技术创新“端茶送水”,为专精特新企业开辟了“绿色通道”,鼓励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上市。

越来越多的投资机构在向硬科技领域转型,深耕创新创业这片热土。
目前,最受市场热捧的就是高端装备制造业,包括航空航天、海洋装备、智能制造、精密机械、高端仪器仪表等,其投资价值和经济价值日益凸显。
展望未来,打造高水平有特色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引导企业加强与科研机构、高校院所合作,提高研发突破能力,努力推动我国制造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跃升,是我国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世界经济中心总是随着制造业科技创新中心的转移而转移。
未来,谁能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谁就能抢占发展先机。
这一次,不论怎样,我们都要风雨兼程,初心不改。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 1 习近平和青年朋友的10个暖心瞬间 7904332
- 2 贵州游船倾覆事故已造成3人死亡 7808779
- 3 外交部国防部罕见接连发声 7714661
- 4 这个五一的文旅体验不要太丰富 7619026
- 5 300亿饮料巨头进军半导体 7523440
- 6 乙游逐渐成年轻人的恋爱代餐 7424980
- 7 女子在沙滩玩20分钟捡了小半兜钉子 7331133
- 8 景区飞天魔毯失控 多名游客被甩出 7234488
- 9 网红猫爷掀起猫步模仿潮 7143788
- 10 三个“爆品” 藏着中国外贸秘籍 7044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