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7日)11时46分
我们将迎来大雪节气
标志着仲冬时节正式开始
广东虽然没有下雪
却也可欣赏到罕见的冰挂美景
▲12月2日,韶关始兴,雾凇“怒放”。

▲12月2日,韶关乳源,枝头累累的红豆,俨然被冰雪包裹成了透明的冰糖葫芦。
随着初冬季节到来
大批候鸟再次回到南粤湿地
它们时而觅食嬉戏
时而翩翩起舞
时而展翅翱翔
为冬日的湿地增添了无限生机
▲黄嘴白鹭

▲黑脸琵鹭
在广州
受持续的冷空气影响
街坊也穿上了“压箱底”的厚衣服

然而
今早阳光如约而至
古人认为
大雪封藏时节要
“早卧晚起,必待日光”
这么好的阳光
确定不出门晒晒吗?

未来一周天气预报
请查收
↓↓↓

常年来看,大雪时节,广州的平均气温是15.5度,比上个节气小雪下降了2.4度。小雪时节的平均相对湿度只有66%,是全年最干燥的一个节气;平均降水量也只有18.3mm,天气干燥,所以这时节大家要特别注意用火用电安全。
昨日网上有“消息”称
“广州将有雨夹雪”

消息一出
瞬间引起大家的热议……




难不成
广州真的要下雪了?
后来@广东天气 发话了……
“15天趋势预报属于中期预报,是集合多家全球数值天气预报模式客观预报产品加工而成,未经预报员主观订正,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仅供参考。”
@广州天气
也在平台上喊话:“别信”
“预报时效太久,看看就好”



大雪节气
一年当中最适合温补的时节到啦
到了12月,岭南地区的气温也下来了,这个时候补益的牛羊肉由于富含蛋白质,吃完后会产生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升高餐后体温,所以冬季是比较推荐的。羊肉最有利于吸收的方式是炖食,炖后羊肉熟烂、鲜嫩,更容易消化。羊肉汤多种多样,今天这款推荐给比较怕膻味的人群——杂菜炖羊肉汤。冬季也需要注意健脾益胃,玉米、红萝卜可担此作用,而酸甜的番茄则起到开胃的作用,蒜头和欧芹可以去膻味。材料:新鲜羊肉块500克、红萝卜50克、马铃薯1个、玉米100克、番茄100克、蒜头2瓣、干欧芹末1匙、水 1000毫升。(3-4人量)。制作方法:将红萝卜、番茄、马铃薯去皮后,切一口大小块状。蒜头切片。热锅后转小火,放羊肉块和蒜略翻炒,干煎至肉块表面略呈现焦糖色。汤锅中放入水,煮滚后放入红萝卜、马铃薯、玉米及羊肉块。大火烧开10分钟,然后转小火加盖炖1小时,熄火撒入欧芹,放凉即可食用。
大雪节气最适合就是温补,这个时候温补最不容易上火,一年也就这么一小段时间,非常怕冷的人可以安排一下。《随息居饮食谱》中记载,酒酿甘温,补气,养血,助运化。所以酒酿不仅可以温暖身体,补气补血,还能把补的东西运化起来。这就是利用了酒的走窜之性,会比一般温补的食物都要感觉温暖。搭配同样温补的鸡,效果也就更好。如果很怕酒味的人,也可以适当煮长时间一点,一般20分钟左右酒味也散去大半了。最后再下一点枸杞,不能太早,太早就会发酸,而且也没那么好看,稍微煮开就可以了。材料:醪糟150g,鸡半只,生姜3片,枸杞子5g (2-3人量)制作方法:鸡洗净斩块,下炒锅和生姜一同爆香,马上倒入醪糟稍煮开,把所有东西转砂锅中。加入适量开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再煮约25分钟,撒入枸杞子,再稍滚一下,加盐调味即可。小贴士:正在感冒、喉咙痛或怀孕中的人,就不适合了。
健脾补肾▼▼▼
牛腩分为坑腩和白腩,如果要煲汤建议选择坑腩,如果是焖牛腩煲建议选择白腩。因为坑腩瘦肉多,煲起汤来味道够鲜,而白腩则是筋比较多,肉更滑。牛腩偏温,益气血,很适合冬季食用。栗子性平味甘,能益气健脾、补肾强筋、活血消肿,适合脾虚大便稀溏、肾虚腰酸腰痛人群。山药和陈皮都健运脾气的功效,脾气健运,水谷精微才能更好的被人体吸收。此汤水偏温,但不会太燥热,大多数人群还是容易接受的,牛腩煲完可以蘸料食用,口味更佳。材料:栗子100g、山药250g、牛腩300g、生姜、陈皮、料酒适量(3-4人量)。制作方法:栗子洗净后剥壳,山药去皮切块用水浸泡备用,牛腩洗净后切小块汆水去掉血污,在瓦煲中放入清水2L,将牛腩、生姜、陈皮、料酒放入锅中。武火煲开后改文火继续煲1小时,然后放入栗子、山药继续煲半小时,最后调味食用。
起居也要顺应自然规律
保证充足的睡眠
出门注意保暖,屋内不忘通风
保持一份平和的好心态
往期推荐: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